本帖最后由 千帆过 于 2017-6-22 19:53 编辑
同桌的你 1964年9月,我如愿的升入了高中,成为高一一班的一员。因为我们实验中学从初中就开始学俄语的缘故,而市里其它初中都没有外语课,所以那一年的高中生全部从实验中学的五个初中班中录取。高一一就是由初三四、三五两个班祖成。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初三一的克正,三二的蕴子、佑铭也分到了一班。他们仨据说是班主任姜玉祺老师专门和校长点名要的,至于原因,不久以后大家就看得非常清楚了,他们都是很出色的。巧合的是,克正成了我的同桌。 开学不久,我发现同桌有许多特点,有的可以说是过人之处。比如,他的体育非常出众,打得一手好篮球,踢得一脚好足球,尤其是他的短跑无人能及。不仅校内无对手,就是市中学生运动会上摘取百米冠军也如探囊取物尔。他还善于总结归纳,博闻强记。比如,他常问我这样的问题:咱们班同学来自几个省份?家长的职业带“师”的有多少?谁的生日是哪天?等等,我经常被问得目瞪口呆,他却能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让我特别羡慕他的记忆力,也佩服他对同学的关心。很快,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他是班上的体育委员,班里的体育活动在他的鼓动下可以说是风生水起。那时,体育锻炼在班里蔚然成风,每天的最后一节课外活动,他都会把大家轰出教室,于是操场上到处活跃着同学们的锻炼身影。就连短短的课间十分钟休息,同学们也会做做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立定跳远、托托排球,为紧张的学习加加油。 1965年的秋季校运动会上,他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在他的精心策划下,班里早早就着手准备了,从个人报项到组织训练;从准备服装到去外校借钉子鞋;从督促参项运动员检录到班级总分的统计,事无巨细他都一一安排。天道酬勤,那次运动会上我们班毫无悬念的夺得总分第一,并一举打破十项校记录!由一个班一次运动会上打破十项记录的记录,以后的实验中学没有哪个班再突破过。这是我们曾经的辉煌和永远的骄傲。 我和他由同桌变成同铺是68年下乡后的事。 我俩被分到后白音歹生产队,成了睡在一铺炕上的兄弟。他总能别出心裁的出点子,调节劳累和单调的气氛。面对每天的大饼子咸菜,晚上,躺在炕上他会发起“精神会餐”,让每个人都报一道家乡菜让大家“品尝”。我就是那时才知道了梅菜扣肉、西湖醋鱼、白斩鸡、四喜丸子什么的。远水虽解不了近渴却也能望梅止渴,为枯燥的农村生活增添了一些乐趣。 他的热心热情是出了名的。每一次青年点有事,他总是首当其冲。一次收工,晚饭后才知道第二天没有粮食了,我负责青年点的生活,这事我是责无旁贷,他马上主动和我灌上一麻袋苞米放在毛驴背上,陪我一起去季雄他们点借粮。时值隆冬,月黑风高,天寒地冻的,让我特别感谢这个同桌。 这样的事例可谓比比皆是。 1970年的年初,我们分手了。因为那时他和弟弟在冯家公社后白音歹生产队,他父亲在大冷公社大庙劳动,母亲晏老师带着上小学的弟弟和姥姥到东六家子公社走五七道路。一家人三分天下了。为了照顾姥姥和母亲,他做出了艰难的选择,带着弟弟克雄离开了后白音歹。我知道,他其实不想走,舍不得这些同学,我们也不希望他走,他走了会带走不少感情和快乐。但是没有办法,这已经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了。 虽说是分开了,但同桌的感情并且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已经成为了兄弟。从此以后无论多少的风风雨雨都无法改变彼此的友情。许多年以后,我们仍然会不时的聚聚,会无话不谈。他依然会毫无顾忌的为我勘误,我也会毫不留情的劝他戒烟少酒。当然,我们聊过去聊现在的时候也会聊起同桌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