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晓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杏林春】

[复制链接]

129

主题

67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707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9 23:38:00 | 只看该作者


夏去秋来。我们割过谷子、高粱、糜子,也割过扎手的

豆子和掰完棒子的玉米秸。有了麦收的洗礼,这些

农活就不在话下了。

麦收时节是一年中最为忙碌和重要的事情。全村的

男女老少几乎全部出动,自动地投入到这忙碌的收

获与劳累的喜悦中。颗粒进仓之后,整个杏林村一

下子变得安静下来。听不见人声,听不见狗叫。人

人家家都在睡觉。我们也睡着了。周公解梦】说

屋上生禾官位吉。”说梦见麦子的人会生活幸福

一辈子。我们和杏林尽情地睡在夏收后的舒坦里。

我们的梦里全是割不完的麦子。

1:现在村里割麦、脱粒都用上了机器。只有边边角
角的地块还要人工手活行事。照片上的这位当年和我们
一起下地的老姐已经年近六十。家境不好,每年秋夏她
都去帮人割地。一天能挣100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38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1794
12#
发表于 2013-10-20 07:23:00 | 只看该作者

麦收实在考验人,

龙口夺食拼搏真,

有苦有累也有甜,

晓韩说来美妙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67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707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6:46:00 | 只看该作者
 

         20【杏林春】之【阳邑考

  太谷、阳邑和杏林这六个字多次被我们填写进履历表格里,因为我们的下乡地为:太谷县阳邑公社杏林大队。填写的次数多了,就起了探其究竟的念头。

  先说咱们的“杏林”。这一词典出汉末三国闽籍道医董奉,是中医界的代称。高明的医家每每谦虚地以“杏林中人”自居。可是咱们杏林只有村医,从来没出过史有所载或远近闻名的高超医者。杏林也没有杏树,更不用说杏林子了。但是,离杏林咫尺之远的阳邑却是历史悠久。

  【永乐大典太原 府志】载春秋时此地为晋国阳处父的封邑,故称阳邑。北周建德四年,即公元575年,阳邑县,故址就是今天的阳邑村。西汉隋开皇十八年,也就是汉高祖刘邦在位时的公元598。阳邑县治徙移至白塔村并改名为太谷县。

史考:汉、唐、宋、元时期,阳邑乡都辖属于太谷县,后属太原郡。清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属仁义乡,称阳邑镇。民国初年至七七事变前阳邑为三区,民国二十九年为六区,民国三十五年为六区,称辛村区。建国后的1950年为四区,称里美庄乡、杏林乡;1956年撤区并乡,称阳邑乡;1958年8月原窑子头乡、白壁乡合并为窑子头乡,原阳邑乡、庞庄乡合并为阳邑乡,原小白乡、龙坪头乡合并为小白乡;1958年十月祁太两县合并,三乡合称卫星人民公社;1961年6月,祁太分县,白壁乡归榆社县,三乡分开,阳邑乡称阳邑人民公社;2001年2月,阳邑乡、窑子头乡又合并为新阳邑乡。而千百年来,无论阳邑怎么样的被划来归去,杏林一直归辖于阳邑。

  最能体现阳邑古老身份的是阳邑村南的净信寺。2008年我回杏林时,曾经陪着满囤媳妇等几位老姐妹去净信寺烧香,才大致了解了这座被定为国务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千年古刹。

  净信寺始建于唐开元元年,即公元713年。这座历经战乱的破坏,又历经扩建重修的寺院占地3千多平方米。两进的院落里,设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排列着十四座高大殿宇。还有保存完好的钟鼓楼、承善祠、过殿、碑廊、戏台等,共计57间建筑。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疏朗,气势雄伟。 我见那新塑的佛像全是贴金描彩,估计那些老神佛难逃文革劫难。可是僧人告诉我,寺内保存着明清彩塑78尊,壁画180平方米。还有唐碑、明匾和32通记事碑碣等珍贵文物

  最大的珍贵文物是寺院里的戏台。推开锈迹斑斑的大门,你会看见进深各为三间的大戏台建筑在1.8米高的台子上。戏台前台为卷棚式歇山顶,后台为悬山顶,整座戏台以孔雀蓝琉璃瓦覆顶。戏台画栋雕梁,华丽之极。让人叫绝的是台两旁有八字影壁。影壁檐下为多层繁密的木质斗拱,纤细灵巧,虽已陈旧,但保存完好。这种精工的木瓦透雕给人极其华美的感觉。檐下有匾,上书生铜所铸的“神听和平”四字,十分精致。据称,保存如此完整的大戏台在中国已是少见的珍品。

  我没有万万没有想到,在北京知青曾经插队过的太谷县,在红卫兵的眼皮子地下,净信寺这座古庙竟然如漏网之鱼,被完完整整的保留下来。这其间有什么样的曲折和故事呢?

  流逝的时间使记事碑碣上的许多字迹已经漫漶不清,读起来颇为费力。净信寺的演变史被刻在石碑上。我想,终有一天我们也会逝去,我们知青的历史会被刻在哪里呢?

  从三十多年前在太谷火车站下车那一刻开始,我们就走进了太谷、阳邑和杏林的历史。不知道在若干年以后,后人翻阅【太谷县志】或【阳邑地方志】时,会看到对我们北京知青怎样的描述和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38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1794
14#
发表于 2013-10-27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阳邑春秋即享名,

如今古寺仍存精,

不知今后历史上,

将会如何评知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67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707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2:05:00 | 只看该作者

21【杏林春】之【做饭】

  下工路上,有人告诉我,会计从大队部带回来我的信。家里已经两个月没来信了。这段时间,我的心一直忐忑着,怕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跑到会计一看那信封上的地址,不是寄自北京,而是辽宁省黑山县房山镇,一种冰凉的不祥之感从脚底升上心头。果不其然,信是爸爸写的,聊聊数行,字字如钉。大意是全家已下放回老家。我的何去何从自己决定。

   日头落了,风停了,田野里安静下来。牛呀,羊呀都进圈了,家家的屋顶冒炊烟了,我还在村头的土崖上坐着。手里的家信看了一遍又一遍,一直看到心里有了主意。我把信封上的一小条地址扯下来,其余的信封信纸撕得粉粉碎,把细碎的纸屑埋进土里才起身回村。

   进村就碰见皮玲玲。她告诉我:分灶了,咱们几个在一起。为啥分灶?咋分的?谁和谁分在一起?我不想问,也不想知道。反正从分灶那天开始,我自报奋勇给大家做饭。

我在村头土崖上打定的主意是:我的父母留学归来,一直生活优越,根本没在农村劳动过。爹娘年过半百,弟妹才上小学。家里连个能挑水的人都没有啊。家庭遭此变故,是死是活,一家人要在一起。我的计划是用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尽快学会在农村生活的本事、技能,年末转点回东北老家。这做饭就是我学习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吧。

我永生难忘三官庙小院。一早,大家上工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做饭。我从烧火、焖饭开始,学习烙饼、擀面条、腌咸菜、压饸饹、打月饼,还学习晒醋、下酱、磨米、磨面、用簸箕簸粮食。我处处向人讨教,村里的婆姨都是我的老师。她们教我打袼褙,纳鞋底子、绣兜兜、裁衣服,教我编草帽、捻麻绳、编席篓。还教我分辨啥样的小鸡仔是公鸡蛋子,啥样的小鸡仔是母鸡。怎么摸鸡屁股判断有蛋没蛋。怎么熬猪食,怎么挤羊奶……我清醒地知道,我爸我妈那曾经引为自豪的专业知识在农村是一无用处的。外语当不了粮食。学问抵不了工分。学历知识全是罪过。我多会一点生存的技能,我的家人可能就会少吃点苦头。

除了在清华附中时在食堂帮过厨,我以前从来没摸过饭勺菜刀。所以一开始我做得饭菜肯定特别地难以下咽。看在我主动要求为大家服务的份上,好吃难吃的,同学们从来没有挑拣过我的饭菜质量,没打击过我学习的积极性,也没问过我为什么要那么认真地向婆姨们求教。今天我可以告诉大家了,那是为了生存。这个迟到了四十年的答案有些让人心酸,是不是?只有经历过那个噩梦年代的我们才能理解这其中的酸苦、无奈和挣扎吧。

因为年轻,因为有个好身板,因为有在杏林的初步锻炼,回东北农村后,虽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我还是在父母身边做到了长女该做的一切。父母过世后,努力地呵护弟妹到他们成家立业。

十一年的农村劳作曾经把我改造成的蓬头垢面胼手胝足的农妇。回城后,这个农妇的农村生活经验和劳动技能一无用处了。可我还是忘不了我的第一个自学课堂:三官庙小院。忘不了我的恩师:杏林的婆姨们。忘不了我的学习伙伴:杏林二队知青。我们在学习农村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同时,学会了坚强和忍耐。前两项技不压身。后两项受益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67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707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2:06:00 | 只看该作者

21【杏林春】之【做饭】

    下工路上,有人告诉我,会计从大队部带回来我的信。家里已经两个月没来信了。这段时间,我的心一直忐忑着,怕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跑到会计一看那信封上的地址,不是寄自北京,而是辽宁省黑山县房山镇,一种冰凉的不祥之感从脚底升上心头。果不其然,信是爸爸写的,聊聊数行,字字如钉。大意是全家已下放回老家。我的何去何从自己决定。

   日头落了,风停了,田野里安静下来。牛呀,羊呀都进圈了,家家的屋顶冒炊烟了,我还在村头的土崖上坐着。手里的家信看了一遍又一遍,一直看到心里有了主意。我把信封上的一小条地址扯下来,其余的信封信纸撕得粉粉碎,把细碎的纸屑埋进土里才起身回村。

   进村就碰见皮玲玲。她告诉我:分灶了,咱们几个在一起。为啥分灶?咋分的?谁和谁分在一起?我不想问,也不想知道。反正从分灶那天开始,我自报奋勇给大家做饭。

我在村头土崖上打定的主意是:我的父母留学归来,一直生活优越,根本没在农村劳动过。爹娘年过半百,弟妹才上小学。家里连个能挑水的人都没有啊。家庭遭此变故,是死是活,一家人要在一起。我的计划是用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尽快学会在农村生活的本事、技能,年末转点回东北老家。这做饭就是我学习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吧。

我永生难忘三官庙小院。一早,大家上工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做饭。我从烧火、焖饭开始,学习烙饼、擀面条、腌咸菜、压饸饹、打月饼,还学习晒醋、下酱、磨米、磨面、用簸箕簸粮食。我处处向人讨教,村里的婆姨都是我的老师。她们教我打袼褙,纳鞋底子、绣兜兜、裁衣服,教我编草帽、捻麻绳、编席篓。还教我分辨啥样的小鸡仔是公鸡蛋子,啥样的小鸡仔是母鸡。怎么摸鸡屁股判断有蛋没蛋。怎么熬猪食,怎么挤羊奶……我清醒地知道,我爸我妈那曾经引为自豪的专业知识在农村是一无用处的。外语当不了粮食。学问抵不了工分。学历知识全是罪过。我多会一点生存的技能,我的家人可能就会少吃点苦头。

除了在清华附中时在食堂帮过厨,我以前从来没摸过饭勺菜刀。所以一开始我做得饭菜肯定特别地难以下咽。看在我主动要求为大家服务的份上,好吃难吃的,同学们从来没有挑拣过我的饭菜质量,没打击过我学习的积极性,也没问过我为什么要那么认真地向婆姨们求教。今天我可以告诉大家了,那是为了生存。这个迟到了四十年的答案有些让人心酸,是不是?只有经历过那个噩梦年代的我们才能理解这其中的酸苦、无奈和挣扎吧。

因为年轻,因为有个好身板,因为有在杏林的初步锻炼,回东北农村后,虽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我还是在父母身边做到了长女该做的一切。父母过世后,努力地呵护弟妹到他们成家立业。

十一年的农村劳作曾经把我改造成的蓬头垢面胼手胝足的农妇。回城后,这个农妇的农村生活经验和劳动技能一无用处了。可我还是忘不了我的第一个自学课堂:三官庙小院。忘不了我的恩师:杏林的婆姨们。忘不了我的学习伙伴:杏林二队知青。我们在学习农村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同时,学会了坚强和忍耐。前两项技不压身。后两项受益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主题

2489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782
17#
发表于 2013-12-4 22:11:00 | 只看该作者
有志者事竟成,大姐现在应该是一个烹调高手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38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1794
18#
发表于 2013-12-5 08:48:00 | 只看该作者

忽然接到家中信,

全家下放到农村,

于是加紧学做饭,

服务家庭长女勤。

晓寒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67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707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0:22:00 | 只看该作者
烹调高手算不上,但是爱吃农家饭的习惯至今不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1

主题

4132

帖子

1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7287
20#
发表于 2013-12-7 22:33:00 | 只看该作者
   十一年的农村劳作曾经把我改造成的蓬头垢面胼手胝足的农妇。回城后,这个农妇的农村生活经验和劳动技能一无用处了。可我还是忘不了我的第一个自学课堂:三官庙小院。忘不了我的恩师:杏林的婆姨们。忘不了我的学习伙伴:杏林二队知青。我们在学习农村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同时,学会了坚强和忍耐。前两项技不压身。后两项受益终生。
    晓寒的不容易我早就知道,却没有想到竟是这般的不容易。今天的她虽说不上功成名就,却也事业有成。无疑这得益于她在农村学会了坚强和忍耐。还有一点就是她一直很乐观,无论逆境还是顺利,也无论健康还是疾病。这使得她的生活总是情趣盎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8 21:41:3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2 06:42 , Processed in 0.245014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