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亚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巴彦淖尔知青录(25万字)

[复制链接]

1

主题

84

帖子

29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8
7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09:26:00 | 只看该作者

1、香透记忆的风物


“乌兰布和沙漠因属内陆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小,又处在河套的边缘地带,有幸享受黄河之水的灌溉,这些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造就了独特的地方特产——黄金瓜。当地也叫‘巴彦瓜’、‘华莱士’。叫‘巴彦瓜’是因为此地为巴彦高勒。叫‘华莱士’呢?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外国传教士华莱士先生把家乡的一种瓜籽,拿到中国,在乌兰布和一带种植,收获的瓜味美甘甜,香气怡人,故以此命名。金秋时节,正是‘华莱士’瓜收获的时候。离瓜地数百米,你就会闻到瓜味的芳香,顺着扑鼻的香气,映入你眼帘的是满地的黄金瓜,透过肥厚的绿叶,若隐若现。没有长熟的瓜,像一颗颗翠绿的大宝珠,冰清碧透;快成熟的瓜,又像一串串的五光十色的玛瑙,绿中泛黄,黄中有绿;而熟透了的瓜,就像黄澄澄的海南沙柚,金光灿烂。这种瓜甘醇可爱,香味沁人心脾,看到它就让人有馋涎欲滴之感。”这是兵团知青马书增在文章中的描述。


“乌兰布和大沙漠里,有着独有的让人咧嘴嘘气的甜!沙漠上的桃、梨、苹果自不必说是甜的!沙漠上倭瓜是甜的,西葫芦是甜的,玉米杆、高粱杆是甜的,麦杆、黍子杆是甜的,这么说吧,沙漠里的草根嚼嚼都是一嘴甜味,而甜中之甜要算那名扬海内外的沙漠西瓜和沙漠金瓜。”“望着那血红的瓜瓤上挂着的晶晶闪亮的雪粒粒,开瓜人来了精神,手到瓜开,转眼工夫,瓤口一尺来高的大瓜块摆了满满一床板儿。围观的人纷纷上手,拿起瓜块儿,相视着笑笑,纷纷试探性的咬了一小口。瓜一入口,一个个先眯住了眼睛,跟着又吧咂了嘴巴,最后,几乎是一片吸溜之声,跟着又哈哈直叫:甜!甜!甜!人们象实实在在地吃了一大口冷冻蜜汁,鼻子甜得一个劲儿地打皱!于是一边大吃大嚷,一边按着自己的心思评论。说到沙漠金瓜,圆圆的,直径在十到十五厘米之间,表皮包裂,金黄喷香,瓜吃过后扔一块瓜皮在走廊里,整个楼道都充满着香甜气息,往往几天不散。当地人吃瓜大多拿一个小勺儿。拿一瓜来,把尾部切掉一块,甩掉瓜瓤,就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蜜罐罐!有的味如陈年佳酿,甜得醉人;有的如精炼的蜜汁,有的如桂花蜜饯,甜得人眼冒泪花。一个瓜一种甜,一个品种一种香,究竟有多少种,连吃瓜吃得牙都掉光了的种瓜老汉也说不清。” 这是一位不知名的知识青年留下的回忆。


“我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生活了将近8年。最使我难忘的,就是盐碱窝窝的‘水灵灵’。我是偶然被一股沁人心肺的清香吸引才认识它的,就跟着香味到了瓜地,看瓜的老汉却不卖,只是跟我胡谝了一通。我失望地走开了一里多路,看瓜的汉子从后面追来,偷偷地塞给我一个瓜,嘟囔了一句‘水灵灵’。这个瓜并不大,也不‘漂亮’,像北京街头菜摊上的菜瓜;再一闻,又不香。老汉看我不以为然,骂了句‘傻驴’,扭身走了。回到团部,我把它送给我喜欢的一个上海姑娘,她竟吻了我的脖子一下。我呆了,这真是个宝贝瓜?事后一打听,我才知道这是一个‘三白瓜’,白皮、白瓤、白籽,是西瓜中的珍品,早年通过丝绸之路传进来的。当然,‘水灵灵’不仅指‘三白瓜’,当地老乡把美好的事物,甜女女、漂亮风流的小伙子都叫作‘水灵灵’。”


“那时的人种瓜不敢卖,一个姓陈的天津车老板非要买,闹得僵持不下,被队长的娃拿瓜棚的枪,把车老板左脚踝子骨打碎了。队长被撤了职,全村的百十口人的饭碗还靠着他。他摇头苦笑:‘卖瓜’,豁出去了。由此,我才真正地饱餐了一顿‘水灵灵’。在当地瓜的品种很多,华莱士你乍吃不觉太甜,可瓜水粘粘的,多吃点儿,能甜出口疮来。铁蛋瓜除了甜,还有股脆生生的劲儿。冬瓜,可不是做菜的,它还是指西瓜,之所以取‘冬瓜’之名,是指‘抱着火炉’冬天吃。3、4斤一个,滚圆滚圆的,10月摘藏在铺下,等到塞外隆冬,这冷冷的、纯纯的清香,会使人心中萌生新的希望。要说最甜的是哈蜜瓜,咬一口,那喝惯咸井水的嘴巴,那消化惯棒子面的肚肠,甭提有多舒服了,怎么形容都不过分。”这是二师十二团的知青孙建国的讲述。


如上的知青回忆文章,无论在书籍中,还是在网络上,都有着非同一般的量,千篇一律的是对巴彦淖尔风物美食的甘甜回味与赞美。可以说咂嘴之香溢于言表。然而瓜果好吃,但得来却不那么容易,因为瓜田各个村队都有人照看,不能大数量地满足知青们的口腹,由此就派生了许多的偷瓜之士和之事,成为人们回忆中的另一类快乐往事,个中浪漫也不乏女知青的身影。


一师三团的战士赵贵忠在文中说:“晚上十点半,班长王振江和张大胜来接班,不知谁提议去偷瓜。五个人一拍即合,拿了两条麻袋,就直奔南菜园。上大渠边上时我们还很警惕,看准了瓜地就在小屋前。瞅准进了瓜地,天很黑看不清,在地里乱摸,不懂生熟,摸着个大的就摘,很快半麻袋了,看瓜的‘老民航’养了一条狗,那畜生在我们下桥时就已经开始‘汪、汪’了。不幸的事发生了,看菜园的俩‘老汉’从屋里出来,狗仗人势的畜生,把两‘老汉’带到瓜地旁。我们一见,都趴在地上不敢动,好在有瓜秧掩护,天又黑,俩‘老汉’的手电光就在我们头上来回搜索,狗冲着我们叫,那情景真像电影里敌人阵地前我军的侦察兵。我的心怦怦乱跳,嘴张开都能蹦出来,伍卫星就在我身边,像大哥哥一样,用一只胳膊搂着我。俩‘老汉’开始下地了,我们四个人同时窜了起来,飞身冲出瓜地。着实把俩‘老汉’吓了一跳。”浪漫过后,这几个人跑散了,偷瓜人赵贵忠深一脚浅一脚,一直跑到后半夜,才被站在房顶上的班长用马灯导航而归。”


这些往事现在可以一哂,当年则达到了影响兵团与地方之间的关系高度,有的还酿成了打架斗殴的恶劣事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个连队的蔬菜班、排,也开始跟着种瓜老农学习,自己悄悄地种开了各种瓜果。初时的种子难以搞到,便想出办法从瓜中抠取,这给了人们放开肚皮海吃的机会,有的人肚胀得松开了裤带回来继续吃,直到西瓜满到嗓子眼,才恋恋不舍地放弃。可是,兵团种出的瓜,口感怎么也比不上老瓜农,有的人还把籽种带老家去,结果瓜多变味。人们奇而又奇,分析出许多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土壤与节令,还有一种如一位老瓜农的话所说:“瓜不甜是没有沙漠上的苦啊!”


还有许多别出心裁的回忆,都没离开巴彦淖尔的各种吃食,正如知青刘怀文说:“在内蒙古,大自然赐给我们取之不尽的美味佳肴,只要你勤快些,什么野鸭蛋、野鸭子、青蛙、水鸡、小鲤鱼、野鸽子、麻雀,是要有尽有。而黄河鲤鱼美名满天下,秋天有一筷子长。一次我们三个人一个半小时就淘得一小平车鱼外加三脸盆、两大桶、一筛子,还有上衣一包子,还有用柳棍绑钉扎青蛙,就地加工成半成品。隆冬夜里,用手电筒去草垛照麻雀,一会功夫就可逮半脸盆。”一师三团的知青陆彩英则回忆另一种内容,那就是打沙枣。“树上挂满了又黄又大的沙枣,馋得我们快流口水了。一个战友找来一根长棒,想把沙枣敲下来;另一个战友急得爬到树上去摘。我想还是摇吧,也许能把沙枣摇下来。可是我一个人力气太小,大家一起使劲,哎哟哟,沙枣像下雨一样往下掉,乐得我们又喊又叫,不一会儿沙地上落满了沙枣。”还有一位不知名姓的知青在网文中写道:“沙漠里有一种植物,是长在固定沙包上的,白色的杆子,嫩绿的叶子,杆子很挺,尖上也扎人的,我们叫它‘白刺’,到夏天结的果实不大,熟了的时候是红色的,有点酸,我们就叫它‘酸溜溜’。在那里没有零食可吃,正常的饭都吃不饱,还要干很重的活,有时没事了就到沙包上去摘‘酸溜溜’吃,大家也很高兴,把它当水果了。”


回忆太多了,最妙不过的是在明净的大沙漠里抓鱼的奇事。“有人会问,沙漠里能有鱼?不错,沙漠里不仅有鱼,而且多得叫人吃惊!要问沙漠中哪里鱼多?白天你往空中看,发现哪里有大群的水鸟在空中盘旋,你翻着沙包往那里奔吧,那里一定有水,而且水渗透的不太多了,里面稠糊糊的都是鱼!若在晚上,你奔着灯走,八九不离十就到了水泡子的所在,你离得老远就能听着鱼群唧唧嗽水声,有劲你就干吧,那鱼多的是!”这是一位叫不出名字,但在乌兰布和呆了八年之久的老知青所述:“那时我们打鱼有四招:第一招叫空中张网,主要用于春天开河时在大渠的闸口上,鱼群腾跃,如千万只银棱翻飞。你只用大吊床似的大网兜在空中,傻呼呼的鱼群只顾向上飞蹿,身子落下来时都掉在网里。第二招叫捞饺子,这是秋天灌溉停水后,渠里和沿渠泡子里的鱼经过一个夏秋的游荡,个个膘肥肉满,慌慌恐恐地向上游跑,想在断流之前返回黄河。可是沙漠里水渗得快,跑得慢的鱼用不了几天,都聚到一些坑坑洼洼里。人们用筛子、木笊篱站在岸上捞,有时一个小时能捞十多麻包。第三招叫揭干锅,自然是冬天里捞鱼的手段。这时的渠水表面上结成了冰块,底下渗漏成一个空壳,把冰撬起来,干干的一窝冻鱼。这种鱼拿回家泡在水里,收拾罢了才缓过劲,炖上后,烧开锅它才想起张嘴喝水呢。第四招叫赶鸭子,顾名思义,就是在泡子有岔口的地方把鱼往网里赶,一边赶一边吆喝,就像赶鸭子似的。”


这一切听起来简直如天方夜谈一般,但却是人们记忆中真实的往事,可见当年巴彦淖尔物产之丰富。这正如这位知青所说:“在六十年代人们刚进沙漠的时候,为了能进到沙漠,在沙漠里站住脚,往往是走一步挖一条渠,渠到哪里,水引在哪里,一些好奇的小鱼也便随着人们进了沙漠。大渠开通以后,140多里的大渠,串联起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水泡子。这些泡子一可以调节水大小,给大渠分水,二可以蓄水养鱼,三还盖住了一个个风化坑,减少了沙害。”其实,沙漠与鱼与人的关系,并不似现在我们所能理解的这么简单,个中包藏着很深的人生况味和寄托。按这位知青师傅姚五的话说:“沙漠里人人爱鱼,其实意不在鱼上。十年动乱时期,他们宁愿与鱼为伍,坐在水畔渠旁,一坐就是一天,那是他们看着河水白流,风暴沙狂,心疼的无可解脱!今天,他们坐在水边仍然是如痴如醉,再不为愁苦,再不是寂寞,那是人们在为了沙漠的明天而苦苦思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主题

2489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782
72#
发表于 2013-12-15 12:32:00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在倾听亚宁大哥讲的故事......领略那里的大漠风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134
73#
发表于 2013-12-16 08:46:00 | 只看该作者

巴盟盛产华莱士,

各种瓜类都甜实,

沙漠产鱼也够绝,

捕捉方法也奇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

帖子

29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8
7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09:19:00 | 只看该作者

2、方言导演的故事


来了五湖四海的热血青春,也来了南腔北调的口音,和巴彦淖尔人的“土话”一相遇,自然少了不闹出许多的笑话,自然最后随着日积月累的交流,先彼此融合,又相映成趣,给当年知识青年留下了常说常新的记忆。知识青年中有心的人写文剖析,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章地进行演义和恢谐,也就生成了一篇篇趣文逸事,收于作品之中,让天下之人赏读把玩;有的则在网上任其随缘飘落,让曾经寄身巴彦淖尔的知识青年们,回味无穷,乐在其中。四十多年过去了,随着兵团战友情的升温,在大江南北此起彼伏的聚会上,人们更是一会儿后套话,一会儿家乡语,交流的不亦乐乎,更笑得忘乎所以。


知识青年初到巴彦淖尔,听大后套人的口音,总觉出一种“泥土坷垃”抛于空中的感觉。这一形象的比喻自有其诗意的道理。但巴彦淖尔东西南北各处分布的人口来路驳杂,口音虽有相同,亦多区别,尤其是方言中的人物称谓与骂人的脏话,更见风格,也更具风骨。但将其完全准确地用文字写出来,又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物产之名难定字,皆因叫法称谓不同,发音语调不准。而“脏话的渊源,其来尚矣,邈乎难寻。这样的字,仓圣羞于造,许慎也不收。”“它能留下来,那是命大造化大,赖口口相传,虽千载之下,精神不灭,一直活在所有的活语言当中。”


一师三团所在地,是在一片“沙圪卜”中间,各个连队分布在其周围,当地原住人口口音,“基本都是以甘肃民勤口音为基础的混合西北话。说话时老是带着‘丝丝’的味道,象是嘴里含了口水一般。”比如说日头晒人肉,晒的人肉冒人油。当地人发出的声音却是:“义头晒银人幼,晒的银幼冒银油。”当地人说这里那里,是“这疙瘩那疙瘩。”说“贼 好”就是好的不得了。“他们还把连里的老职工叫做‘二娃子’,而且带有奚落和鄙视的口吻。其实那时连队的主要劳动工具是铁锹,锹头圆圆的。还有一种方头的铁锹,老职工们很喜欢用,于是这种锹就被称作‘二娃子锹’。谁要是领到一把‘二娃子锹’,准会被大家奚落一阵,最后死活也要去换成圆头锹不可。”


另外有两个特殊的词,它让当年的知识青年记忆尤新,又笑话百出,这便是我们有文可考的“灰格泡”和“枪崩货”了。对于前者,初时大家每每听老职工和包头男生在吵架骂人时,最后一句肯定是恶狠狠的“灰格泡”!而当地的村民相互之间,也常以此语互相白眼以对,听得他们一头雾水,不知此语究竟是何意思,单凭直觉和双方的表情,相信它是一句骂人的话。后来似懂非懂地,也一个个跟着“灰格泡”地骂上了。至于“枪崩货”,按本地人理解起来,是一种含几分亲昵成份在里边的对人恼怒的称谓。兵团知青禾菱在文章中说:“有一天我们收工,到了村口,听见一个村民骂娃娃不听话,‘灰格泡’长,‘灰格泡’短地骂。搞得我们笑了一路,学了一路,玩笑了一晚上,记了三十多年。”


多年之后,有位兵团战士终于搞出了一篇解析文章来,标题为:“‘二娃子’与‘灰格泡’小考 ”,内容大意说:“二娃子 ,本义是排行第二的儿子,并无贬义。 但在一些地方,  ‘二娃子’应属于避讳语一类,意思是男人的那个东西。 连队周边的村人不直言其物,而用‘二娃子’代替,应该是文雅的表现。”“灰格泡 ,应该是两个词:‘灰’和‘格泡’。‘ 灰’即‘坏’的同义词。灰人,即坏人:灰猴,是调皮捣蛋的坏小子;邪板灰,是形容词,义为特别坏;灰毛驴,即坏毛驴,也常用来骂人;灰老汉,就是坏老汉;灰女子,就麻烦了,就不是一般的坏了。‘格泡’是蒙古语的音译,本为中性词,汉化后有了‘杂种’的意思,同北京‘丫头养的’可以等同起来……。”


当时有两个真实的方言笑话,先说有个天津知青要进城了,村里的大嫂让她给捎着买一个“铁丝”回来。知青问要多粗多长的?说自己的住处就有一大把,看能不能用?大嫂说不清楚,只管讲自己说的这“铁丝”,不是那个铁丝。两个人铁丝了半天,知青终于搞明白了,原来大嫂要买的是一把锅铲子。一时间众人那个笑啊。再说兵团一个连队里,有个战士姓盛,因为有点结巴,平时不爱多说话。他在连队里一锻炼就是6年多,年龄也就不小了,对当地的方言也就学得差不多了。终于政策解禁,可以谈恋家找对象了。盛战士便恋了一位同乡的女战友,因为户口手续都到了地方,登记结婚也只能通过本地来办。这天,两个人兴冲冲来到办事处。接待他们的是一位本地老土,很随便地问这位战士说:“年轻人,你姓甚?”回答说“盛”。老土脖子一歪,盯着年轻人又问:“我问你姓甚?”又回答说:“姓盛。”老土的眉头邹起来了,再问:“我问你姓甚来来?!”战士再回答说:“我姓盛!”老土就恼火了,摇头晃脑不耐烦地说:“我是问你到底姓甚各来来!!!”战士也火了:“我告诉你我就是姓盛来来 !!!”两方面言来语去,越说越不清楚,结婚登记的好心情全没有了…… 。


后套方言趣话,闹出的各种故事和感悟,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有心的知识青年还专门加以收集和对译,慢慢地积累下来,居然成了一篇读来令人心领神会的佳作。个中的风味,只有曾经在巴彦淖尔下过乡,或生活过的人才能咂出。让我们在此辑录一段,以求会心者一笑。“圪就是蹲着 ;格牢牢是墙角  ;不尿是不理睬;瞎谝是瞎说  ;抬死你是整死你  ;咋来来是怎么了;悄悄哇是安静 ;趔着了是生气 ; 不待要是懒得去 ;难活是身体不适 ; 出火是讨厌;旦求是是不咋地;格影是恶心 ;洋胰子是肥皂 ;滴溜是用手提 ;作害是浪费; 憋曲是心里不舒服 ;格踏是唠叨 ;坷垃是土块;呵驼是吹牛;不进眼是讨厌;袅是漂亮;鬼嚼是胡说;嘲驼是醉鬼……。”由此可见,知识青年中有心之人还是大有人在。


当年, 知识青年初来乍到,感觉河套方言充满了难以用文字对应的奇怪。但他们抱着入乡随俗,向贫下中农学习的信念,时间长了,很多人耳濡目染,跟当地的老乡很快就能一嘴“土话”地进行交流了。以至于后来这些人回了城,与家里人一不注意就把后套话带了出来。至于在巴彦淖尔安家落户的“曾经”老知识青年,这一切更不在话下。他们还是更多具有新意思的“土话”的“创作”者。这一切说白了就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几千年来就在河套大地上演义着,一直没有停止。不同的一点,是知识青年的到来,较当初当地周边人口的流入,有了更为广泛的来龙和去脉。也使后套话随着这群候鸟一样的年轻娃娃们,给带到天南地北,成了诸多知识青年品咂和回味的一道语言的大菜。最后,让我们再看一段后套话引出的笑话:


1974年春节后,青岛火车站上人山人海,多是回本地过年,又准备远走的各路知青。知青们赶得是每天只有一班的北京直快,所以自然都遇到了一齐。大家伙穿着黄中泛白的兵团服,相互搭讪,相约回去后如何如何。这时,车站广播室的喇叭响了,一听就是广播找人,大家谁也没在意,因为开车前广播找人是常有的事。可是,喇叭响了几声以后,有人听出门道来了,原来那广播员字正腔圆地不断重复喊着的内容竟是:“内蒙古建设兵团的灰格泡同志,听到广播后,马上到五号车厢,有人找。”站台上穿兵团服的人们先是愣了愣神,互相打量着,接着一场不可抑制的大笑在站台上爆发了,所有内蒙兵团的人都笑的前合后仰,有几位战友笑得坐在站台上。引来周围其他人群的迷惑不解的目光。尽管后来有人意识到“这不是把咱内蒙兵团的人都骂了么”,可是笑声仍在继续,大家以嘲讽的姿态对待那些如堕云中的其他乘客,甚至在广播停止后笑声仍是此起彼伏,直到火车徐徐开动。这一个恶作剧,在那一刻消除了兵团战士的离愁别绪,让行将登程的兵团人在站台上找到了一种群体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134
75#
发表于 2013-12-18 08:38:00 | 只看该作者

巴盟方言很奇特,

知识青年收集多,

此间趣事可不少,

也有小剧算恶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

帖子

29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8
7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0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3、知识青年趣事录

 

阿惠的家信


阿惠真名叫钟惠,祖籍广东,北京知青,腿有点残疾,还有点驼背,发育不良的身体很单薄。受“自然条件”影响,阿惠被分配到了种菜班。但她很要强,干活从不偷懒,还凭着自己一手针线活,常为大家缝缝补补。日久天长,她的坚韧、朴实的个性得到了战友们的敬重。那个年代,最令人激动的莫过去收到家信了。每当此时,收到信的知识青年会如饥似渴地读了又读,有时还公开念给大家听。阿惠却没有此福,因为她的双亲都没有文化,有个哥哥还不是亲的,关系也不好。偶尔收到的信,也都是别人代笔的作品。阿惠为此黯然神伤和暗自垂泪被战友们发现了,都想为她做点什么。


一天中午下工,阿惠刚一进门就看到了铺位上,放着一封写给自己的家信。她的手颤抖着拆了信,急匆匆地读着。看着看着,她不禁唏嘘抽泣起来,终于控制不住趴在被子上放声大哭。一屋子的战友都傻了,几个导演这出“戏剧”的战友面面相觑,一时不知所措。这信原是大家想给她些慰藉,在背地里“措辞”而成的一封“家信”。阿惠的哭声引来了大家的劝慰,也惊动了班长过来。班长好象觉察到了什么,拿过那封泪迹斑斑的信,扫了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班长的训斥让阿惠抬起头来,含泪望着大家。班长有点哭笑不得地说:“唉,你也是的,不看看清楚,这信上的字不是跟墙上那份决心书一样吗?你再看看邮票上只有半个邮戳,明摆着这是伪造的嘛!”几个恶作剧的战友,诚意地向阿惠道了歉。阿惠抬起红肿的眼睛,难为情地看着他们,终于无可奈何地笑了。从此后她再收到家信,都要仔细看看邮戳。


若干年后,“阿惠,你的信”成了战友们聚会时必不可少的“经典玩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134
77#
发表于 2013-12-21 08:17:00 | 只看该作者

阿惠盼望收家信,

亲人不亲战友亲,

受到感动大哭起,

幸亏班长点明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

帖子

29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8
7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赛歌


开饭号吹过,全连集合完毕。开始对歌。对歌实际是赛歌。规矩是一个排,谁都可以起头唱歌。最后哪个排没词了,就算他们输了。干了一天活,谁有心思唱歌!因此都拣短的唱。女排先起头唱了一段《我家的表叔》。刚刚唱完,男排有人起头说:“我们唱一段《提篮小卖》。我也不起头儿了。只要我一喊‘好闺女’,大家就一起唱。” 说完拉着长音高声叫道:“好闺女!”男生都心领神会,笑得前仰后合,并高声接唱:“ 提篮叫卖唉唉唉唉唉唉唉……。”


    女排一听集体叫人家占了便宜气得牙根儿咬断。有反应快的一个女生等男生那段刚刚落腔,说我们来一段李奶奶的《闹工潮》。接着女排放开嗓子高唱《闹工潮》。好家伙,那段是多长啊,生是唱完了才吃饭,把大伙饿得直磨牙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134
79#
发表于 2013-12-22 08:01:00 | 只看该作者

知青都会样板戏,

开饭之前齐斗气,

短的段落还算好,

长的饿到没脾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

帖子

29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8
8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7:36:00 | 只看该作者

短的段落还算好,

长的饿到没脾气。

 

 

呵呵呵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6 02:42 , Processed in 0.235013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