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知青缘 作者 赖路娃

2018-10-11 10:19| 发布者: 黑土阡陌| 查看: 4285| 评论: 0

摘要: 知 青 缘 自从离开那个山村已经整整四十二年了。 我把在那个山村生活了三年半的知青生活时光也尘封了四十二年。 2017年11月18日也就是四十二年后我终于又踏上了这块土地。这是我曾经以知识青年的身份下放农村的地 ...

                                      知  青  缘


      自从离开那个山村已经整整四十二年了。
      我把在那个山村生活了三年半的知青生活时光也尘封了四十二年。
      2017年11月18日也就是四十二年后我终于又踏上了这块土地。这是我曾经以知识青年的身份下放农村的地方――湖南株洲炎陵县。当时炎陵县是属湘潭地区管辖叫酃县。
      1971年5月我们湘潭的12名十五六岁的学生来到了酃县三河公社石鼓大队插队落户,成了时代潮流的知识青年。我们十二人是十男二女,我们二男二女被分到离公路很远的山冲里杨家生产队,另外八男四人一组分配到靠公路边的峦山和巫家两个生产队。
      2017年11月18日我们几个已年过花甲的老知青一行人来到杨家生产队我们知青当时住的房屋前时,当年的知青房屋早已不复存在,地基上已郁郁葱葱的长满了小杉树和各种杂草,但是我们的思绪和记忆却开始了自由的飞翔:
      我们杨家队知青住的房屋是生产队没收了一户有出身问题但还没建完的一栋新房子,六间房建好了中间和右边前后各两间,左边前后两间建了一半,是那种土筑房,墙基是石片垒的,冬暖夏凉,热天晚上也得盖被子。房子的右边有三四户邻居,都是属于有问题的人家,我们也不敢多问。房屋前有一条机耕小路一直通往大山里,小路旁边有一条小河流,我们的房子后面紧靠大山,河对面也是大山,山下面是一片大小不等为数不多也是最平的水田,还有零星几户社员的房子,从我们知青的家门口向对面山上一眼望去,到处都是绕着山坡而转的层层梯田,有的一直延申到半山腰,这些梯田都不是很大一块,有的可以用牛耕,有的就只能用人工挖,而且很多是冷浸水田,脚踩下去冰凉冰凉,插上秧苗很多都长不大,基本没收成。半山腰还住着几户人家,当我们在山上干活累了就可以去这些人家休息,乡亲们会热情的拿出自己家种的花生、葵花籽,红薯片和各种自己做的可口美味的食物来招待大家,山里的乡亲们都很善良,纯朴。
      现在乡亲们都搬下山了,放眼望去梯田也无踪影了,要是还在一定是不可多得的景观。现在只见满山森林繁茂碧绿,山风吹过清爽迷人,小河边也长满了茂密的竹林,好一派山青水秀景色诱人,这可能就是后来的退耕还林让大山恢复了大自然的原貌。
      站在这青山脚下,让我想起当年我们组五个知青刚来不久上山砍柴的情景:只要提起砍柴我们知青几个都是万般无奈,我们不知上哪砍柴,那天我们五个人爬上很高的山,已经是精疲力尽了,再看着满山的大树不知从何下手。还有我们这群啥也不会的知青哪有力气砍树呀?加上又不会磨刀,刀也不快,使劲一刀砍下去树杆才留下浅浅的一点印痕,砍了几下就没了力气和信心了,柴刀一扔直接躺山上真舒服,这时候任组长和平怎么叫都闭着眼装不知道。挨着挨着天也晚了,没办法,又只好都爬起来,胡乱的砍一些小树枝呀什么的,可是怎么把它们捆起来呀,都不会,组长和平想了个好办法,他把裤腰上的皮带抽出来把柴梱上,我们都兴奋得大笑,然后几个人拖着这梱战利品迎着斜阳呼唤着胜利下山!后来队长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就派一个有经验的社员带我们去砍柴。
      在杨家生产队有一个外地来的女知青叫玉湘,比我们先来几个月,我们来了以后她就合到我们组一起了,我们知青小组就成了二男三女五个知青了:和平、谭德、凤如、路娃、玉湘。
      和平是我们的知青小组长,他也自诩为我们的家长,反正那时我们都不太懂事,家长就家长,有个家长我们还有个依靠,和平也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可是比我们懂事,懂事的孩子早当家,他很认真的用我们那不多的生活费为我们安排好生活,为我们操了不少的心。安排我们轮流做饭、种菜、砍柴、按时出工。尊敬的组长我们也想种好莱,多砍柴,稚嫩的我们也努力了可还是做不好啊!和平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尽力而为了。
       凤如是个总是一脸欢笑的女孩,做事手脚快很能干。在田里拔秧看她三下两下只听见水响,一会儿就拔了一堆秧苗,当时我还听不太懂当地的语言,我却听懂了队长老婆不服输的一句话:有俺赶快没俺赶好,有俺赶好没俺赶快。就是不管凤如拔得是快还是好都不如她,听她这么说我们只能偷偷在心里乐!记得有年双抢时,各个生产队都在搞双抢农活放卫星,这可不是搞科研卫星,我们队长就挑中了凤如让她放卫星,这是插秧比速度,早上天一放亮就起床去插秧,一块一亩二分的大田,平常两个男劳力要插一天。只见凤如一人她手脚麻溜的插插插,没多久就挥汗如雨,慢慢的太阳也出来了,可以想象在酷暑烈日之下,一个女孩子头上戴个草帽脚踩晒烫的泥水,手在不停的分秧插秧,是何等的艰辛,没办法,没在爸妈身边的孩子没人疼,终于在中午十二点多时将这一亩二分地插完,成功的在杨家生产队用知青火热的青春发射了一颗耀眼的卫星。
      和平是高高的很瘦弱不禁风的样,谭德也高只是比和平显得壮实点,两位男知青在双抢时便成了队里的主劳力,踩打谷机这项最辛苦的活责无旁代的落在他俩肩上,一天下来整个人都瘫软了,关键是知青组不要说想吃点好的,就是能有点一般般都难,象凤如那么辛苦一天回来都没肉没蛋吃,想想都心酸。谁叫我们菜都种不好呢。刚开始种莱我们还觉得很好玩,有事没事还去莱地看看弄弄,后来每天出工干活,累得都不想动,那还有力气去弄莱,结果草比菜长得快,经常没菜吃,队长也是看我们可怜,就叫社员经常给我们送点莱。有一次和平与社员一起抬打谷机,下坎时脚下一滑腿一软整个打谷机翻过来压住了和平,社员急得大喊救人,几个社员赶紧跑过来把打谷机抬起,还好和平命大没有受什么伤,大家松一口气,和平必有厚福!
      年轻人就是这样,只要放下了手中的活,再苦再累,回到知青屋笑意就写满在脸上。
收工回家要不了多久悠扬的小提琴奏着《红色娘子军》的旋律在知青屋飘荡,洗滌着我们一天的疲劳!音乐大师和平抱着心爱的小提琴拉得如痴如醉,欢快的旋律感染了我们,随着《白毛女》中北风吹音乐的响起,凤如已翩翩起舞就象一只快乐的小鸟,玉湘也会笑眯眯的将她的女高音伴上,谭德抱着小茶壶歪着头似笑非笑的还带一点不好意思的样,欢乐之中只有我什么都不会,只能开心得傻笑!
       和平下乡时带来了一把非常精致漂亮的小提琴,那是他随身的宝物珍品,有时他也会耐心的教我们拉琴的基本动作,那时他的小提琴已拉得是相当的优美流畅,我们都很喜欢听他拉的曲子。
      有时候吃完晚饭,我们会一起去下面的河下生产队知青组,那儿有5、6个知青来了有几年了,都是我们的大哥哥,他们中有老三届,更是才艺并茂。在知青屋前的晒谷坪上,我们聚在一起就是天然的月光晚会:和平拉起了悠扬的小提琴,建雄奏起了二胡,建勇吹响了笛子,书宪的口琴此起彼伏,把这寂静的山村搅得一片沸腾,社员们都欢笑着三五成群跑来观看这难得的表演,男知青纵情的高唱着《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千年的铁树开了花》等等一些歌曲,女知青玉湘也亮着嗓子不示弱唱着那个《北风吹》,凤如如鱼得水轻柔的舞姿一会儿飘到这边,一会儿又游去那边,大家都美得乐在其中,最后一曲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让我们陶醉在明天的希望中。我依然是一个只会张嘴傻笑的优秀观众!
       我们三个女知青有时候也会去另外俩个湘潭知青组玩,记得我们去峦山队知青组,也许是他们组没有女知青,见到我们来了,4个男知青一个个红着脸低下头就往别的屋走,我们也搞不清就跟着走,结果他们纷份往外走,我们才恍然大悟,去另外4个男知青的巫家队也是同样待遇,害得我们后来连谁是谁都认不准。我们只好去比我们先下乡的其他知青组玩,因此也认识了更多的知青朋友。
       时代造就了我们知青这一辈,我们为时代留下了丰碑。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面对青山我们大声的喊――无悔!无愧!

              昔日小青年,汗水挥田头。
              青山依然在,岁月不可留。
              42载重相见,笑问认识否。
               热泪已长流,亲情湧心头。

                       2018年08月08日
13

鲜花
4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7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3 02:31 , Processed in 0.094005 second(s), 1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