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下了一场雨,预报也说今天有雨,早上起来,雨早就停了,虽然阴天,但不会下雨了。既然不下雨,我决定到杜甫草堂去看。抓紧洗漱吃早餐,然后按百度导航乘公交车,直接来到杜甫草堂。谁知我来早了,景区是九点钟开门,还得等半小时。早有早的好处,没游客的景区正好打卡,请美女为我打卡留念。景点开门了,先扫码查看通行码,后凭身份证免费入园。景区内面积并不太大,但布局紧凑,景点设计合理,加上花墙绿植作屏障,所以到处是曲径通幽,犹如迷宫。整个园区仔细游玩,需要三四个小时。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春,杜甫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 春,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自唐乾元二年起(759年) ,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畔筑起茅屋,在此居住历时近四年,在这四年之中,他著作了大量的诗文达240篇,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如《茅屋为秋风所破》,就是在此间创作的。后来的一千多年间,草堂屡毁屡建,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经不断扩建,才有今天这样的规模。1961年3月, 杜甫草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712年2月12日~ 770年),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 ,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 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 《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诗歌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风格多样,丰富多姿,或雄浑奔放,或清新细腻,或沉郁悲凉、或辞藻富丽、或平易质朴、或通俗自然。杜诗融冶吸收前人艺术技巧,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新风格,表达自己爱国的思想。杜甫诗歌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实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故有“诗史”之称。从安史之乱至入蜀之前,杜甫经历了大时代的动乱,写下大量的实录式写实名篇。杜甫的诗,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有强烈政治意识,继承并发扬诗经、汉乐府民歌及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杜甫大量创作七言律诗,作品内容广泛,技巧纯熟,注重声律对仗,格律严谨,语言锤炼,为历代典范之作,达到极高的成就,使七律创作臻于成熟。他又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社会的民生疾苦。正是他的.诗意来自低层民间,描写民生疾苦。所以,他的诗深受各阶层人们的喜爱,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千年不衰。杜甫草堂内还有陈列馆,里面有杜甫的生平介绍,还有有关杜甫的名人书画展。有的展厅里,全是世界著名政要,参观草堂的照片和文章。杜甫草堂,驰名世界,名不虚传。连伟人毛主席留下背影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很多游客在此打卡。参观杜甫草堂后,已是中午十二点多。出景区来到街上,找了个饭店,来碗青椒肉丝盖浇饭,又实惠又方便。看看时间尚早,又乘公交车到文殊院去看看。文殊院,又名“空林堂”,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街66号,占地面积20余万余平方米。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文殊院是成都市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寺庙,坐北朝南,建筑为典型川西平原古建风格,主要为木构建筑。殿宇六重,进山门往里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与东西两侧的钟楼、斋堂、廊房等建筑浑然一体,为典型的清代建筑。文殊院建筑以中轴线为主导,建筑风格主要为重檐歇山式、单檐悬山式等,皆呈内向型布局。建筑的布局按照严格的层次和等级区别,体现礼制的制约。文殊院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1974年,文殊院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文殊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回到驿站下午四点多,接到内蒙古女骑友竹心的微信信息。她说她今晚8点半乘飞机到成都,让我把住的驿站住置发给她。竹心是我去年九月,参加河南骑行同盟组织骑行太行山时,认识的内蒙女骑友。当时共有33人参加太行勇士骑行,都是來自全国各地,竹心和上海比我小一岁的老乐,体力都差不多,竹心体力好些。那几天,我们三人常常结伴而行。结束时,三人都表达了明年骑行川藏线的愿望。并相约,明年春节后加强联系,争取一起骑游川藏线。今年疫情,上海老乐现在还封控在小区,竹心却如约而至。我回复她,晚上在地铁十号线东坡路站A口出口处接她,否则她根本找不到驿站。晚九点钟,顺利接到她,到驿站后,她取出寄到驿站的自行车,检查调试后,车子正常。她想明天就骑行川藏线。我呢,来成都己有三天,该去玩的地方也去了,当然也想早一天走,决定明天一早走。十一点时,笨笨对驿站骑友们说,明天骑行川藏线的注意了,他上午七点半,准时送大家出城,因为出城的路难走。大家听了,很高兴,都回去休息,明天好跟他出城。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3 02:31 , Processed in 0.154009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