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辈罗惺予大佺和他的钝庵诗钞之七 编辑 曾孙罗南强克柔二〇二四年四月 8、辛亥革命先驱罗惺予 文 刘为珍“群峰环绕势争雄,独上高台俯半空。遥望白云天际起,故人飘渺海门东”。这是辛亥革命先驱罗惺予《登文殊台有怀林君森》的一首诗。林森,福建闽侯人,早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前与罗惺予一起在九江从事反清活动,且结下深厚友谊。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林森离开九江,先后任南京临时参议院议长、国会非常会议副议长,国民党政府主席等要职。而罗惺予则功成身退,数聘不就,致力于九江地方公益事业。上首《怀林森》诗,就是罗惺予辞去南京临时参议院咨议后的作品。 罗惺予,晚号钝庵。清咸丰七年(1857年)十一月初九日,出生于九江府德化县白鹤西乡牌楼下(今九江县狮子牌楼村)书香门第。父石渠,朝议大夫;长兄大佑,台南首任知府,赠太仆寺正卿。兄弟排行第九,世称“罗九先生”。史乘记载其少有大志,气象严肃。于经子史集,靡不通究。清光绪戊子(1888年)举于乡。目击清室式微,丧权辱国,内忧外患,国将不国,认定非民主不能救国。于是加入同盟会,在九江与林森、吴铁城、吴照轩等组织阅报社,创办商团,联络新军。开民智,兴实业,传播新思想,投身于“三民”革命。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枪响之后,罗惺予即与林森、吴铁城等策动驻浔新军第五十三标标统马毓宝率部起义响应。史料记载,辛亥年九月初三(10月23日)夜,金鸡坡炮台鸣炮三声为号,全城枪声四起,人声鼎沸,清旧官吏逃避一空,九江遂告光复。九江扼江守湖,位居要冲,仅次湖南、陕西之后,在江西率先宣布独立,一时影响之大,举国瞩目。九江光复,成立武汉军政府驻浔分府,分设政务、军务两部,马毓宝任都督兼军务部长,罗惺予任政务部长,林森任副部长。时值危乱之秋,罗惺予恪尽职守,日理万机,应对危局。 海筹、海圻、海容三艘战舰未参与起义,由武汉东下九江停泊江面,与金鸡坡义军炮台交火,大有以死相拼之势。罗惺予组织调停,对三舰官兵晓以大义,使之投明易帜,九江免于战火,化祸为福于旦夕之间,深得市民称誉。既而冯国璋率北洋军南下,压迫武汉,威逼九江,情况危急,九江人心惶惶,一夕数惊。罗惺予坐镇浔城,指挥若定,联合商团,组织民军,誓与浔城共存亡,使市井秩序井然,化险为夷。时清江西巡抚马汝奎携带眷属潜逃,船过湖口被捕,解押九江受审,多主张杀其全家。罗惺予力排众议:“革命之旨,不在多杀,促其自新也”。但马恐难免于罪,狱中自裁,而其眷属则任由北返。 南昌军政府成立,马毓宝出任江西都督,授罗惺予为九江知府不就,又电约任江西省榷税局局长再不就。知府地方要员,榷税局长总理一省赋税,在一些投机者心目之中均为求之不得的肥缺。而罗惺予则认为“革命乃为国家为人民,岂为做官发财之事耶!”功成身退。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邀请罗惺予专赴南京共商国是,被推举为临时参议院咨议,参与拟定《临时约法》。 10月26日,孙中山受赣督李烈钧之邀视察江西,途经九江,会见罗惺予等辛亥革命功臣,说:“罗九先生,武昌起义,九江响应最早,鼎力支持,革命得以顺利进行,悉先生之功力也,佩甚”!给予了高度褒扬,并合影留念。 罗惺予学识渊博,高风亮节,孙中山礼遇有加,多次约请委任,均被婉辞。提请出国考察欧美民主政治,也以年事已高为由而一一谢绝。罗惺予退而不隐,晚年致力于地方公益事业,修铁路,开铁矿,兴办教育,造福乡里。手管巨资万计,不染公款分文,深得乡亲仰慕。“旧梦已随流水去,河山犹带泪痕看”。这是罗惺予逝世前所写的诗句,烈士暮年,忧国忧民,溢于言表。民国十二年(1923年)四月十六日,罗惺予带着忧国忧民之心病逝于故里,享年67岁。国民党元老林森对故友罗惺予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蓄道德,能文章,致力革命,功在国民”。1947年,为褒其德,将其乡易名为惺予乡。著有《钝庵诗钞》行世。 刘为珍2010年1月8日 载九江日报长江周刊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1-9 01:39 , Processed in 1.092002 second(s), 22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