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初夏听雨,诗韵悠长

2025-3-20 18:28| 发布者: 安宁檬| 查看: 98| 评论: 0|原作者: 东山峰知青

摘要: 初夏听雨,诗韵悠长 江南的雨,恰似洇在宣纸上的水墨,总在梅子泛青之际悄然晕开。我撑着一把雨伞,凝望着柔情万缕的雨丝,循着檐角风铃的轻响,踽踽踏入这场酝酿了半季的雨幕。伞骨承接着天空的私语,泠泠清响顺着 ...
初夏听雨,诗韵悠长

江南的雨,恰似洇在宣纸上的水墨,总在梅子泛青之际悄然晕开。我撑着一把雨伞,凝望着柔情万缕的雨丝,循着檐角风铃的轻响,踽踽踏入这场酝酿了半季的雨幕。伞骨承接着天空的私语,泠泠清响顺着钢柄蜿蜒而下,恍惚间,竟分不清是雨叩伞面,还是千年前李商隐笔下“巴山夜雨涨秋池”余韵的回响。
青石巷陌如篆文曲折,苔痕与雨珠在桥额雕出深浅年轮。潺湲水痕漫过石隙,将黛瓦粉墙的倒影揉碎成流动的宋瓷纹。风掠木樨暗香,与雨丝缠作透明璎珞,垂挂在雕甍绣闼间。乌篷船头斜簪雨脚,惊醒艄公蓑衣里的吴侬软语;临河轩窗坠入雨珠,洇开绣娘未竟的并蒂莲纹。茶寮陶壶咕嘟松涛,恍惚见陆羽在《茶经》残卷里煮雨烹泉。
梅子黄时,我收藏的雨声开始发酵。南方的细雨,如烟似雾,斜斜地飘洒,柔柔地绵延。在嘉木繁茂的荫蔽与野芳幽香的环绕中,它呈现出一种饱满而水润的素雅之美。梦里梦外,都如那般,青丽、婉约,似晶莹剔透的露珠,轻轻滴落在我的脸颊与眉梢,濡湿了记忆中的思绪。
我站在雨雾霏霏的青石巷口,任微凉的水汽浸润每一寸呼吸。雨丝垂落成透明的帘幕,檐角滴答声与远处车流遥相呼应,织就城市里难得的清音。鼻腔里隔绝了人群那种呛人的浊气,一切变得如此轻柔,如此细腻,心境豁然开朗。伞骨收拢的瞬间,某种轻盈的期待在心尖抽芽,仿佛整座城市都在等待被雨水重新排版成一首朦胧诗。
垂首却见街尾的青石墙上,残红犹在石隙低徊,那些跃动的光斑游弋至青瓦花窗时,竟在粉墙上绘出《千花百草》的残卷。远眺,夏雷已驮着墨云掠过万重山。雨幕忽被天光裁开一角,斑驳光影在青砖上写下仓颉未识的字,砖缝里蜷缩的蕨草舒展羽状复叶,正待吟诵这卷无字诗笺,蓦然惊觉指间正汩汩渗出盛夏的初潮。
季节的交替中,空气湿度的细微变化让人仿佛被笼罩在初夏的闷热气息里,潮湿得让心弦也生出几分愁绪。唯一能做的,便是学会与这份情绪共鸣,让五月变得温柔一些。
在霏霏细雨的笼罩下,喧嚣渐渐褪去,街角显得更加静谧。忽觉伞骨微沉,原是栖了满伞的雨声。这江南的雨原是会生根的,落在伞上是平平仄仄,渗入砖隙便长成青苔小令,沾在眉睫便凝作未干的词牌名。待得云收雨霁,满城飞檐都在滴水填词,而我的布鞋早已浸透半卷《花间集》。
梅熟时的潮气总在骨缝里酿愁,像宣纸边缘洇开的淡墨,需得用满城雨声来装裱。门掩着灯火,风在西窗下摇曳。晚风正衔着蛙鸣掠过荷塘,尽显自然野趣。四季的花香与虫鸣鸟叫交织,初绽的新荷将宋人笔意斜簪水面,惊起涟漪里沉睡的杨万里诗行。
夏伊始,本是怡人的,虽然忙碌,但浅夏之美,在于它的舒适,既没有初春时的料峭,也没有盛夏时的炙热,温和而不清淡,热烈却不拘束,天空沉静,花草依旧繁茂,只是“拾蕊人稀红渐少”了。
深居长沙城,恰逢“春去夏犹清”的时节。此刻,我不禁想起旧时文人骚客们怜惜暮春的伤感,以及常咏的“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感慨。那些飘落在古诗词中的季节,穿越岁月,虽美了眼眸,入了心田,但终究只是自然界新陈代谢的一种现象。而那些“多情却被无情恼”的伤春意绪,早已被眼前“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景象所取代。如今,城市的废墟与野地都被一树树繁花点缀得明艳动人。这种生机盎然,使疲惫的情绪有种饱满的丰盈,市民的幸福感由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犹记那日独倚藤荫亭台,与流云对弈。忽见天际泼墨翻涌,刚刚还挂在天际的几缕橙红,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头顶上的云层仿佛要坠下来,压得满园蝉噤蝶遁。唯有风呼啸着叩击朱漆槛窗,搅动满庭绿浪簌簌作响。顿时,玄色的雨云中止了天空的明亮,一道闪电划破了密布的黑云,只有天空轰轰的声响一边附和着,一边创造出“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这种磅礴的自然绝美,喷吐出大自然喜怒哀乐的所有情感。
    从雨幕中飘然入室,推门的刹那,雨珠正叩响第一扇玻璃。初夏沿着雨迹蜿蜒而下,在窗台砚池里漫成王摩诘的辋川笔意。霓虹渐次溶入雨帘,化作吴冠中笔下的水墨江南。钢筋森林褪去棱角,空调外机在檐角垂落长短不一的韵脚,恍若李易安遗落的钗头凤。我伸手接住三两点冷雨,掌心便盛满周邦彦满庭芳草中“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的词韵。秦少游在郴江边抛下的愁绪,辗转千年竟栖在现代楼宇的雨棚上。
翌日推窗,檐角仍悬着未及蒸发的暮春。满城草木都在诵读昨夜雨疏风骤。广玉兰擎着湿润的词牌,香樟叶铺就绿阴小令,连墙角的蕨草也蜷成半阙《浣溪沙》。环卫工人挥帚扫去满地残春,竹枝划过柏油路的声响,竟与唐人扫阶收玉尘的雅事暗合。
雨,是季节的韵律,亦是诗词歌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或轻盈飘逸,或灵动飞扬,近观似一帘幽梦,远眺如一蓑烟雨。在这烟雨的滋养下,万物如同风雨中摇曳生姿的婆娑杨柳,灵动而婉约。我身处南方,被这如梦如幻的烟雨所浸染,心灵也沾染上了它的迷蒙与忧郁。
思绪中,文字似被细雨浸润,透着湿意。于是,有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落寞;有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感慨;有了“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无奈,更有“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孤独。
听雨是一种宣泄,看雨是一种解压,雨景能疗愈过往的伤痛。我虽未撑伞,却也躲过了一阵暮春与立夏交接的滂沱大雨,但仍躲不过整个雨季。
雨,带着残殇,依情而落,轻轻洒在我的心池之上,荡起层层涟漪。目光,循着一帘帘雨影,渐渐飘落成疏疏,又像漂浮的雾。
微风拂过,微微觉得有些凉意侵入。扒在窗口,伸出头来,轻细的雨花吻在脸上,湿润了心房,飘湿了那缠绵的思绪。我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雨声,它时而像童年细碎成长的鼎盛,时而像青年挥洒的饱满,而今听久了却“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多种感受在心头交织,灵魂仿佛被雨水洗涤,变得清纯如初,清纯得如同我的泪,在我的泪中,任它点滴到天明。
不一会儿,雨更大了,它抽打着地面,让雨飞水溅,迷蒙一片,似乎还漂夹着片片落红。房顶上,小区的道路上,溅起了一层白蒙蒙的雾,宛如飘渺的素纱,使空气中也带有一股清新湿润的香味,那就是雨的味道!它仿佛蕴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流淌于每个人的生活中。
暮色渐合时,若撑伞步入雨幕,步步皆会踩碎宣纸般的云影。待携着满襟水汽归来,见案头青瓷瓶中斜插的月季已悄然化作秘色瓷残片,女贞香魂却凝成数点冷露,在窗棂间游走成半阕《声声慢》。
雨脚渐疏,对面楼窗透出的暖黄光晕,恰似古人挑灯夜读时抖落的烛花。那些在键盘上跳动的指尖,何尝不是在续写未竟的尺牍?现代人的孤独与柳七的“此去经年”隔着雨帘对望,竟在WIFI信号里达成千年共振。今日方知,苦雨孤灯之后,那些回忆泛滥,那些无人撑伞的孤行,都是铺满我往事的心径,淋湿我曾经所有的骄傲。
其实啊!听雨,恰似在倾听心灵深处的呼唤,听真情的奔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听自己憋屈成长的故事。那些在沉默中被理解的瞬间,往往胜过千言万语。
细品瓦当滴落的韵律,宛如柳永新作《雨霖铃》的音符,那些潮湿的隐喻,蕴含了——维特根斯坦“语言即世界”哲学的深邃思考。它们如泣如诉,写在心灵日记的扉页,于细碎生活里带来美好,让你领悟遗憾是人生的底色,难忘的过往只能深埋心底。静谧雨时,是我最深情的告白。我以文字为舟,你用耐心作桨,在岁月长河中相遇、相知、相伴。世间每次相逢,都是向美好低头的契机
雨也有自己的性格。春雨少了夏天暴雨的粗犷,显得温柔,轻轻地打在身上,落入泥土中,飘到碧叶里。夏雨自有它的力度,来时快、去也快,有非同一般的清爽,顿时能凉爽你的心身。秋雨的缠绵,让每一道叶脉都在运行着怀旧。而冬雨,则穿透冷凝的苍穹,驱赶着白雪皑皑,给人带来来年的希望。虽然岁月将季节雕刻成不同的模样,但雨滴与心灵的共鸣始终如一。它让我领悟到,每个潮湿的瞬息,都是自然与心灵突触签订的永恒契约。
看雨的侧颜,已是立夏之日。今天的落雨,落向层出不穷的言辞。拨开雨帘,在雨的节奏中,都变成思念的味道。雨声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外,还有昔日的痛惜与欲语还休的惆怅。因此,雨在,我在,至此,灵魂得以安宁,情感得以依存。在这漫长而短暂的一生中,感谢你,我的灵魂知己,不在于形式,而在于那份不灭的共鸣。
梅子黄时的雨自带记忆属性。伞骨撑开的瞬间,潮湿的往事便从折痕处漫溢,曾经雨中打湿的恋情,约好了在梅雨季里放晴,只因一度风流,虽然雨中牵手,却也是在雨天分离。所以,下雨时,总会想起那个独自淋湿的自己,即便手中有伞,也难以遮挡内心的潮湿。
回首往昔,再寻觅风雨中的那个答案?或许就是陪你赴一场雨季的约会。只因我忘带伞,你便为我遮风挡雨,那一刻,我读懂了你眼中的深情,也原谅了你姗姗来迟。
雨停时,满城霓虹在积水里涅槃成《上林赋》的残章。城市的夜平添了几抹灵动与飘逸,街边的灯盏又渐渐亮起来了。看天色,雨还会继续,唯有潮湿永恒——让枯荷记住涟漪的形状,在雨中独行的我既期待又害怕它的盛开。而我只想凭借实力,让这份情怀落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4-1 02:54 , Processed in 1.138802 second(s), 22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