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蘸水 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 有着“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的地域 文化和美食 “打蘸水”一词 云南人再熟悉不过了 这是云南最爱说 最地道的本土方言 对云南人而言,一碗蘸水 尽可以囊括天下美食 蘸水可以分为干蘸水 湿蘸水和素蘸水三类 百种风味,一蘸入魂 蘸水这东西,说直白些 与北京涮锅的调料差不多 但蘸水就不同了 没有固定的配方 云南人喜欢吃酸酸辣辣的 再把这些调料配以高汤 你说这能不下饭吗 昆明有个海源寺街 应该是有个海源寺而得名 街拐角有个饭馆 讲究吃大羯羊 清汤羊肉大块煮 羊肉一锅,羊头 羊蹄、羊杂一锅 煮到脱骨,捞出用凉水浸 切成小块 蘸水配料分放在碟中 有煳辣子、花椒 卤腐、老酱、芫荽 香蓼、小米辣碎、蒜泥 辣椒粉、茴香、薄荷 白醋等,皆随个人喜好 自由添加 汤肉打蘸水以外 还有干蘸,煮好冷却的羊肉 取小腿部分切片 蘸上辣椒粉、花椒粉 盐、味精 骆哥是蒙族人 从小吃羊肉长大,喜欢干蘸 说是原汁原味,吃着过瘾 蘸水是茶马古道的 马帮最先发明的 云南是井盐之乡 土法熬盐用的是铁锅 锅底盐含有多种矿物质 富含营养 马帮出发时,随身带上 一坨锅底盐巴,途中吃饭时 只需敲下一块丢进 蘸水碗或汤锅里 盐巴的香味就飘出来 山峁野菜蘸水下饭 非常开胃 在云南,一顿饭吃得饱不饱 往往要看蘸水好不好 一个酒席办得好不好 也要看蘸水 就是平时宰一只鸡、一只鹅 炖一锅猪蹄,煮一块腊肉 也要精心调一碗蘸水 穷苦人家即使煮一锅苦菜 也不忘烧一把煳辣子 打一个喷香的蘸水 就有了欢歌笑语 云南有 “无蘸不包饭”的俚语 云南人喜吃辣椒 对辣椒的要求很高 个儿要细长,匀称 色泽鲜红,无斑点 好的蘸水一定要有 野生的刺芹、香薷和山坝子 刺芹又叫马刺根 是云南所特有的 可以用来炖猪蹄,炖排骨 香薷也叫野苏麻 能发汗解表,和中利湿 香薷生长在背阴潮湿的地方 秋天开出浅紫色的串串花 只要用手一碰 便会发出淡淡的清香 山坝子的外形与香薷相似 秋天开乳白色的串串花 与香薷一样,越是用手揉捏 香味就越浓 女孩子若把花放在 上衣口袋里 其香味会伴你一天 山坝子喜生长在干燥 滤水的阳坡,温度升高时 会招来成群的蜜蜂 酿出山坝子蜂蜜 山坝子微苦、微辛 能解热解读,消食化积 除了做蘸水外 还可以将它晒干 制成山坝子茶,放在鼻翼 可让人神清气爽 做汽锅鸡的时候 把山坝子放入鸡腔内 煮成鲜美的山坝子鸡 在众多的蘸水佐料中 山坝子非菜、非草 非木,却又介菜、介草 介木,很难单独地 落户到哪家,是云南最天然 最独特的一味蘸水佐料 云南人吃火锅 讲究一人一蘸水 完全根据个人的口味调制 蘸鸡蘸鱼蘸蘑菇 蘸牛蘸羊蘸海鲜 是否可以这样说 是蘸水调和了云南人的口味 和谐了云南社会 丰富了云南人的情感 身在云南 你又怎么能不爱蘸水 炎炎夏日,一碗蘸水 或咸或淡,或辣或麻 或荤或素,或简或丰 蘸与不蘸,蘸多蘸少 蘸长蘸短,全凭个人意愿 随人自便 云南有句众人皆知的笑话 万物皆可蘸,没有什么美食 不能用一碟蘸水来解决的 如果有,就是二碟 云南之行已经很久了 还不断回忆起当初 吃蘸水时的情景 却不曾想骆哥也是如此 原来还有一个人和我一样 同样思念彩云之南的美食 于是想说 云南蘸水,高山仰止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4-1 02:48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2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