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我们的陇川坝》

2015-10-11 08:34| 发布者: 雷午寨主| 查看: 14814| 评论: 0|来自: 北京赴滇陇川知青

摘要: 1代 序40 年前,1969 年 5 月 15 日中午 12:44 分,我们 305 名赴云南陇川农场的北京知青乘专列离开北京,5 天后抵达昆明附近的一平浪,再换上大卡车,于 1969 年 5月 26 日到达云南陇川农场。同年 12 月 9 日,又有 ...
32


一勺牛肉

陇川农场拉线分场一队/ 孟婉

是我们刚从北京来到农场不久。那天,天快黑了,下着细雨。嘟!嘟!嘟!的哨声在生产队大院响起,又到了每晚开会学习的时间。人们提着马灯拿着板凳从家里出来,集中到晒场。空旷了一天的晒场顿时热闹起来。

我们女知青围坐在一起低声议论着,听说明天要杀牛吃肉了。最高兴的要数北京知青云雪枕。她是回族,而平时在生产队很难吃到牛肉。通常能痛快吃顿牛肉的日子一个是开秧门——开始栽秧的时候,再有就是开镰收割之前。这些日子,大家肚子里都太缺油水了,个个像馋猫。

就要开始栽秧了。那天杨队长在会上讲了当前生产形势又给各组分配了工作,还安排老职工一对一的带知青干活。叫到哪个老职工的名字,那人就领走一个知青,两人相互认识一下,就算是我们的师傅了。但这个安排把我们女生全拆散了,大家心里老大不情愿。不过也有高兴的事,就是队长宣布:明天开始栽秧,改善伙食,杀牛吃肉。

会场很安静,只有知青天真的起哄:吃肉了!一声喊,打断了队长讲话,“谁在喊?”队长厉声问,顿时活跃的会场变得安静了,知青们互相看 了一眼,都不吭声了。不知谁小声嘟囔了一句:“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吃肉吗,厉害什么!”这句话把队长激怒了,“你给我站起来大声再说一遍!你们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懂不懂纪律?不会干活就知道吃!现在散会,知青全部留下。”不用说,那天我们集体挨了一顿骂。

第二天杀了牛。

吃饭前,杨队长说:“知青刚来,又是第一次赶上吃肉,虽说是来接受‘再教育’,但远离父母来到我们这里,也是我们的荣耀,今天给每个知青多加一勺牛肉,让他们吃好。”我们立刻欢呼起来,老职工也为我们高兴。虽说只是多了一勺肉,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也是一种奢侈。

因为严肃,整天见不到笑脸,我们平时挺怕杨队长。相处时间长了,发现他其实就像家长一样时刻关心着我们,不光是教我们干活,生活上也尽量照顾我们这些年轻人。他说的“你们都是娇嫩娃,在大风大浪里千锤百炼才能变成钢”这句话,在我成长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从那次吃肉以后,我们再也不怕杨队长了。

我们做出了自己的纪录片

陇川农场丙寅分场二十三队/ 李清

2010 年12 月10 日,我们做的纪录片《回陇川》上传到了视频网站优酷网,消息通过邮件、短信、电话告诉了所有关心这部片子的陇川知青和有关人员,片子上传11 个小时后,中国知青网彩云之南版主雷午寨主第一个发表了评论,“终于看到全篇《回陇川》发表了,祝贺战友们的辛勤劳动有了成果。也希望此片能够让人们进一步认识我们这一代人所走过的路。也把‘陇川’这个陌生的地名宣传出来,让人们知道中国的西南边陲还有这么一个美丽的边城。谢谢所有制作人员!”。

12 月19 日,杨百瑾在她的博文介绍《回陇川》时说到“真的是自己感动。这次出差有一晚没什么事,是在腾冲,我到优酷网找到这个片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几次情不自禁地流了泪,那一晚竟然没睡着觉,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那些人、那些事,思绪万千,也有很多是反思和追问,确认这些是我及我们没有做作、没有功利、没受干扰、没被利用的真实情感,无需探究什么悔与不悔,我们只需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

是的,我的知青战友看懂了我们做这个片子的初衷,我和撰稿及制片颜英讨论

达成一致的共识,我们想表达回访陇川农场时的心情,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感

动和感悟,我们想宣传陇川农场。

年来魂牵梦绕?记得我们回访团里有三个知青带了录像机,大家都有照相机,各自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回访,能不能把这些资料收集起来,做一个我们看回访的片子呢,我可以来收集资料,当年一

起到陇川,这次一起去回访的颜英是干这行的,找她商量看。

颜英比我离开陇川农场晚,1978 年考到昆明师范学院中文系,在云南读了四年书,毕业后才回到天津父母身边。她一直在天津电视台新闻部工作,先后作过文字记者、编辑和多个专栏的编导。电话打过去,颜英说还没看到农场拍的DV 呢,我告诉她,那是没编辑过的回访活动全程记录,要是加上咱们拍的,编一编就好看了,我收集资料你来编,争取用你们台的设备, 当时我的想法就这么简单。颜英2002 年回过陇川,她在农场当过老师,和当年的学生一直保持着联系,对农场的现状比我熟,所以没费口舌她就答应了。

无知无畏,对做纪录片一无所知的我就这么一脚走了进去,要是我知道什么叫纪录片,做个纪录片的市场价要多少钱,肯定不敢来抻这个头。

首次搜集资料

第一轮搜集资料开始了,先给拍了DV的杨克、林光南和崔玲打电话,叫他们把带子转成光盘,直接快递给颜英。相片吗,我就盯着那几个带单反相机的,他们照相技术高,正好沈芬已经在新浪相册上建了两个地址,供知青们交流、观看这次回访团的活动,果然从那里又发现了些很好的照片,我忙着打电话告诉颜英的邮箱叫

2009 年5 月29 日,在参加了北京知青赴陇川农场40 周年回访团云南旅游活动,离开丽江返回昆明时,我被原弄巴医院的同事,在丽江陪老公搞工程的昆明知青宁美珍留了下来,9 月1 日才回北京,这是我自1976 年11 月离开陇川后第一次回去,足足在云南待了3个半月。

回京后,见到刁松泉带回来的4 盘DV, 是陇川农场为这次知青回访活动拍的记录,看完光盘,总觉得意犹未尽,我们为什么要回去,是什么让我们40大家把照片发过去,不会发邮件的就寄,因为沈芬告诉我,新浪相册上的照片是压缩后才能传上去的,下载下来太小,做片子没法用。

颜英收到光盘和照片后,我俩每天都要打长途电话交流和确定选材,想起我会用QQ,就让颜英也用QQ 的语音功能来通话,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同时用QQ的截图工具发照片,及时讲解,因为有些知青的名字和人还对不上号。QQ 这个年轻人普遍使用的工具给我们做片子帮了大忙,语音聊天记录上的几百小时通话让我们省下了不少长途电话费。

颜英是跑政府口的新闻记者出身,照顾事件的方方面面,让各方当事人都有出镜的机会可是她的看家本事,她不厌其烦的指挥我还缺哪个回访团成员的照片和故事,你得给我找,回访的哪个队还没视频资料你得问。而她呢,就像沈芬文章里说的,“她要编的片子是要从上百小时的视频素材中一帧一帧地挑选有用的资料,我们在看普通的图片时还会觉得眼睛很累,颜英要看的是动态的、有的还是跳动的、看着眼晕的视频,她的眼睛所承担的任务有多重可想而知”。

记得有一天她兴奋地告诉我,今天我可发现好东西了,崔玲盘里有张照片,是个胸前挂满军功章,打着点滴的老人,这背后一定有故事,得让崔玲讲讲,就这样,每当她发现了线索,跟着就是长途电话的深度采访。那个我们带到陇川,签了100个北京知青名字的横幅、瑞丽知青碑的停留、拉线二队小姑娘阿团、弄巴十八队北京知青在陇川遭遇泥石流时捐款等等故事,都是她凭着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从看到的一张张照片中追问出来的。这边回访团的很多知青也没闲着,按照要求很多人开始写与自己有关的文字素材。知青回城后做什么工作的都有,多年都没写过东西的大有人在,可是令人感动的是不管写成什么样,多数人都动了笔。


7

鲜花
2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7 12:29 , Processed in 0.101006 second(s), 1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