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北京知青的团宣大事记 面手,演员无论男女,都能摆弄一两样乐器,有的甚至可达独奏水平。他们对来自首都的知识青年寄予热望。而朱可心的美声唱法,吕晓莺的京剧功底,以及毛跃进的见多识广,也的确令他们有耳目一新之感。 - □ 那段时间宣传队正在生产队协助农忙,北京知青来后也参与到下队劳动中,吃苦耐劳,很得好评。
- □ 7 月初,总场革委会委员唐桂莲来到队里宣布了邱正品、方绍群等4 名老队员的调离决定。不久,王队长因犯生活作风错误也调走了。从此老曾成为宣传队负责人。
- □ 7 月中,下队劳动结束,开始节目排练,为即将到来的保山地区汇演做准备。除一些歌舞、说唱等小节目外,并重新开排曾经演过的大型剧目《收租院》。“文革”期间的舞台剧受样板戏影响,往往融话、歌、舞一炉,《收租院》也属这样的四不像。此次重排加了两个重要角色,一是毛跃进饰演的青年贫农洪长林,二是朱可心饰演的贫苦寡妇李嫂,并增添了相应的戏份,特别是除夕之夜张铁匠(程
陇川农场丙寅分场二十一队/ 左方 - □ 1969 年5 月25 日,300 多名北京知青到达云南农场陇川总场。当天场部举行了欢迎大会,全体知青观看了总场宣传队的文艺演出。开演时所有演员涌到台口手摇花束持续呼喊“欢迎!欢迎!”的热烈场面、傣族和景颇族歌舞,以及舞剧《白毛女》片段等,给知青们留下了很深印象,感觉一个地处边疆的农场宣传队,居然还有些看头。
- □ 6月中旬,毛跃进、张淑英、左方、朱可心、吕晓莺5名北京知青分别从水工队、二十一队、六队等基层生产队被选调入总场宣传队。毛跃进任男声独唱,朱可心女声独唱,吕晓莺唱京剧,张淑英和左方跳舞。这5 人下乡之前都有过一定文艺表演经历,特别是毛跃进,曾在首都中学红卫兵演出的《长征组歌》中领唱过《过雪山草地》,资历骄人。
- □ 陇川总场原有群众文化活动的传统,“文革”前,由田怀礼等一些昆明下放干部为骨干的文工队就排演过话剧《千万不要忘记》、花灯戏《夺印》等大型节目。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总场宣传队大约20 来人,以云南籍职工和“文革”前的四川支边青年为主。队长姓王,保山人。艺术抓总的是总场医院放射科医生曾宪章,他的身份相当特殊,既长期保留着医院的工作关系,又在宣传队管事,后来并通过对宣传队几个北京知青的掌控,将其影响力扩展到宣传队以外的知青当中,营造起“青年导师”的形象。全队大体分为演员和乐队两摊,拥有若干民乐器和手风琴,有统一的演出制服及一些民族服装,舞台化妆也较讲究。而且不少人是多
荣辉饰)看望李嫂一场戏,唱腔优美,表演细腻,十分动人。 - □ 8 月初,又调入一名北京知青陆小英,她擅长以民族唱法演唱一些西藏等地的歌曲,但来后主要是跳舞。
- □ 9 月下旬,赴保山参加汇演,取得很大成功。
- □ 10 月,汇演返回后,开始新一台节目的组织和排练。此前负责创作的一直是胡华升,四川支边青年,他因弹奏扬琴,故亦相当于乐队指挥。导演一男一女两位,男的邓乃富,“文革”前来农场的昆明学生,女的张菁,四川支边青年。这时毛跃进经过一段适应期,已逐渐找到感觉,与邓乃富合作创作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歌》,由他作词谱曲,邓编舞,歌曲大气,场面雄壮,震动了全队,成为了宣传队的队歌及开场节目。毛并通过家里的关系,从北京购置来一批铜管乐器:小号、长号、中音号、黑管,分别由他、任毅刚、邓乃富、张朝忠吹奏,乐队顿时鸟枪换炮。同时,在几个北京知青的鼓动下,全队新置了演出服,原先的白衬衫蓝裤子太土,改穿国防绿的军装。这样,宣传队从节目内容、表演风格到装备行头,都有了显著变化和提升。毛跃进在队内风头日劲。
- □ 11 月,54军0260 宣传队到陇川巡演,给农场的“文艺兵”们以很大启发。此后的演出,火药味更浓,更趋向大场面快节奏,甚至学着54 军的野战部队范儿,也在头顶戴上用树枝扎成的帽圈,加之粉底浓重的妆容,绿叶衬红脸,感觉特精神。
- □ 胡华升的创作“霸权”虽因毛跃进而被打破,但仍然搞出了一些不错的小节目,如根据当时迪庆藏族英模人物七林旺丹的事迹创作的四川清音演唱《雪山雄鹰》, 张菁执排,编舞过程中,张淑英提供了若干优美动作,节目演出效果挺好。胡并从外面找来一个话剧剧本《张思德之歌》,本子基础不错,遂由他执笔改编成5
场歌舞话剧。毛跃进设计了其中若干段音乐,并主演张思德,程荣辉演老班长,任毅刚演一青年战士。全剧以红军长征开始,张思德烧炭牺牲结束,特别最后炭窑坍塌张遇难一场戏,毛演得激情四射,撼人心魄。该剧成为那段时期宣传队的代表作。 - □ 1970年1月,宣传队到周边各县巡回演出,相继去了瑞丽、芒市、腾冲、畹町、遮放等地。在畹町部队驻地慰问演出期间,意外接到了农场水工队北京知青赖小林因肝病恶化去世的消息。赖是毛跃进的同学、好友,经毛牵线那时正与朱可心谈恋爱,他的死讯令朱可心和几个北京知青震惊悲痛,全队亦深感惋惜。
- □ 巡演结束回来不久,赖小林的母亲、姐姐从北京赶到陇川。赖母是一位老干部,陪同她来的有省委、军区的人员。农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赖安葬后,朱可心跟随赖的家人回了北京。此举显然刺激了农场方面。
- □ 自1970年初开始,各农场的宣传队纷纷解散,2月,陇川总场也决定撤销宣传队。毛跃进、张淑英回了水工队,陆小英回十三队,左方和吕晓莺去了二十五队。
- □ 4 月,云南国营农场改组为生产建设兵团,陇川农场编为三师十团。6 月,由宣传干事郭汝开牵头,重建宣传队。包括5名北京知青在内的原队员大部分被召回,但张菁等若干老骨干成员未再重返。
- □ 8月,团里举行文艺汇演,各营都组织了宣传队,分别排演了节目。根据其演出表现,从中挑选出优秀者充实到团宣传队,其中大部分为北京知青,这便是入队的第二批北京知青:来自一营的汪建华;二营的王永平、张菊慧;三营的王建国、范海钧、杨开明、樊变珍、艾建英、艾建平;四营的李静等10人,除张菊慧唱京剧外(老旦),其他人均搞歌舞表演。与第一批进队的北京知青不同,第二批基本都没有
“从艺”经历,几乎一切从头学起。此外还召了几名农场职工子女,杨品源、李军、王学荣、何丽云等跳舞,唐有元拉二胡。此时,朱可心从北京返回陇川,但团里没召她重进宣传队,而让其回了最边远的第六生产队。
- □ 更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师十团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重集结,又开张,郭干事挂帅,毛跃进任副队长,紧锣密鼓投入新节目排练,准备迎接全师汇演。毛跃进重新创作了队歌,邓乃富编舞执导,新队歌的词曲更加精炼,舞蹈动作和场面设计也更为壮观。其他主要节目有: 京剧《红灯记》片段《痛说革命家史》,吕晓莺饰铁梅,张菊慧饰李奶奶;《智取威虎山》片段《深山问苦》,毛跃进饰杨子荣,程荣辉饰猎户老常,吕晓莺饰小常宝;表演唱《跃进水库跃进歌》;歌舞《军民联防保边疆》等。
- □ 8 月,全师汇演于师部所在地芒市举行。5 个团的宣传队各有特色,以北京知青为主力的十团宣传队充分展现了自己大气、雄壮的风格,尤其是一开场全体演员
持枪跑步上台的集体报幕,形式新颖,气势磅礴,给人印象极深。汇演的最后一场,是各团精选的节目荟萃。十团宣传队的开场队歌与最后的《军民联防保边疆》歌舞两个节目被选中,作为整场晚会的开场和压轴,其他几团被选的节目有十一团、十三团的京剧样板戏片段,十二团的小品,十四团的《割胶舞》等。 - □ 9月,秋收季节到来,结束师里汇演返回陇川的宣传队下到三营二连支援农忙生产。该连以水稻种植为主,是全团条件最艰苦的连队之一。宣传队员住在一间大仓库里,每天与连里战士们一同下田割稻谷,生活辛劳紧张,但大家情绪高昂,干活踏实。
- □ 10月,去各连演出,朱可心临时调入,但没有安排主要节目。样板戏片断重新排演,陆小英出演李铁梅。吕晓莺开始转向清唱,主要有样板戏《海港》、《龙江颂》中等的唱段。她自幼学戏,本来字正腔圆,大量演出实践,使其嗓音更加宽亮,台风大气典雅,京剧唱功达到全师第一人。张菊慧在老旦行当上也潜心钻研多年,一招一式都韵味十足。因样板戏演的多,特别是长年为她二人伴奏,连以前从未摸过京胡的云南籍老队员吕德荣,也硬是被训成了颇有板眼的“琴师”。巡演结束后,朱再度被调回原连队。
- □ 由于态度认真,谦虚好学,第二批入队的北京知青进步很快。师部汇演前,节目报幕没有固定人员,偶然一次机会,最后合排《军民联防保边疆》时让杨开明、汪建华上去试报了一下,他俩记词迅速,普通话纯正,声情并茂,一炮打响。此后,汪建华逐步成为专职报幕员。《我为革命赶马车》是反映群众性学哲学的一个二人小节目,王永平首度出演主角李小粗,头扎白毛巾,脚踏走马步,把个青年农工的活泼又憨厚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诸多掌声。艾建英则凭借小巧的身材和机灵气质,填补了蒋晓梅(老队员,下放干部子女)参军走后“小姑娘”角色的空缺,在“老戏骨”曾宪章传、帮、带下,接连上了几个小品,舞台经验日趋丰富。李静在《红灯记》里饰演桂莲,虽属群众演员,但她反复揣摩角色,仅有的两句
宣传队演出剧照左起:艾建平、范海钧、王建国、王永平、杨开明 台词却给观众留下独特印象。北京知青们并发扬老队员一专多能的传统,艾建平小号吹得漂亮,需要时也上台摸爬滚打,王永平在表演之余,学练掌握了中音号,杨开明擅长书法绘画,遂兼任起布景制作,范海钧在旁协助,经常为赶活通宵达旦。 - □ 1970 年11 月,宣传队从团部驻地弄巴迁至团直属单位实验站,由此开始兼具两重身份:一方面仍是团的文艺宣传组织,政治上业务上由团政治部领导,另一方面又是实验站的一个下属小队,承担着20 亩甘蔗田的生产任务。这明显强化了其文艺生产双肩挑的“半业余”色彩。
- □ 郭干事在全师汇演结束后即从队里调离,接替其工作的是新派来的指导员殷慈宗。到实验站后,管理进一步严格。当时的一日安排通常是:早晨练功,男女演员压腿、开胯、下腰练形体,或吊嗓子、练声,乐手们练习吹奏拉弹等基本功;然后排练节目,一般是在实验站的仓库或广场上进行;下午或继续排练,或去承包田干活;晚上演出,只要在本团范围,无论远近,翻山过河,都是步行往返,演完回到驻地经常已是夜半时分。较之生产性连队,宣传队的生活更具军事化管理特点,自然也多几分活泼、浪漫的气息。
- □ 12月,一批上海知青下乡到十团,宣传队从中招收了4人,邵立新、王月芳跳舞,袁卫平等2人搞器乐。
- □ 1971年2月,接到了赴省里协助接待上海、四川知青的任务。因兵团总部没有宣传队,遂将三师十团、十四团宣传队合组成一队,由师政治部董科长率领,代表云南建设兵团为一批批即将来到知青作欢迎演出。名额所限,李静、刘国菊等人没有参加此次任务,上海知青除邵立新外,其余3人也各回了原连队。同时为加强行政管理,抽调一营卫生院的孙医生随队赴省。
- □ 2 月中到达昆明,与十四团宣传队一同住在作为知青接待站的省粮食学校。2 月底接待了一批上海知青。演出由两团的优势节目组成,十团宣传队仍担纲开场和压轴,以及京剧清唱、小剧等。以缅甸归侨青年为主的十四团宣传队强项在舞蹈,
几个清新、优美的歌舞节目由其出演。整台晚会南北混搭,刚柔相济,丰富多彩,颇见水准。 - □ 3 月起全省接待任务兵分两路,随着成昆铁路通车,四川的成都知青经由楚雄直接去往滇西各处,宣传队也因此移师楚雄,住进红旗饭店,负责西线接待任务。3 月中接待了第一批成都知青,之后每月都有两批以上的接待任务,最多的4 月份接待了六批,日程安排相当紧张。其间,胡华升执笔创作了小剧《两条扁担》,当时正直学习贯彻毛泽东“最新指示”:“防骄破满”,剧情围绕老八路出身的兵团基层干部迎接北京知青到连队的故事展开,宣传革命传统,弘扬奋斗精神。程荣辉饰演连指导员,艾建英饰演女知青,范海钧饰演一赶车老职工,3 个人连说带作,载歌载舞,把一出紧跟形势的政治化作品诠释得活色生香,场场博得满堂彩。而通过此剧的磨砺,艾建英的演技有了一个显著飞越,从青涩走向成熟。
- □ 每批成都知青抵达后,除文艺演出外,宣传队员并兼任接待员,协助安排知青们的住宿、吃饭以及解释回答问题。杨开明因一手漂亮的仿宋大字,承揽了几乎所有大标语的刷写,最高峰一回,每个字直径达2米左右,18个大字一排如横空出世,为北京知青的才华挣足了面子。
- □ 7月中旬楚雄接待任务完成,再度到昆明,继续重庆知青的接待任务,直至8月6日接待最后一批重庆知青,之后,又为省委及兵团总部机关作了两场汇报演出。前后半年时间,在楚雄、昆明两地共接待知青22批,演出74场,得到上级领导和被接待知青的充分认可和普遍赞扬。
- □ 这期间,八个样板戏拍成电影陆续上演,队里从北京购买了一批芭蕾鞋,女队员开始苦练足尖功,大家四处拜师学艺,筹备排练芭蕾舞剧《白毛女》片段。陆小英饰演喜儿,程荣辉饰演杨白劳,王建国饰演大春。他扮相俊朗,身手舒展,很快便与搭档默契。艾建英领跳窗花舞,为练好“挥鞭转”等高难动作,她甚至磨掉了大脚趾盖。所有女演员都是脚尖出血了缠上胶布继续上阵。此外,还排演了京剧《沙家浜》片段《坚持》,以及舞蹈《洗衣歌》等小节目。樊变珍因心灵手巧而担负了服装制作任务,为此她专程从昆明到楚雄采购彩色布料,连日赶工缝制了艳丽的藏族式样演出服。
- □ 9月底,返回陇川。随着师宣传队组建,胡华升作为创作人才上调师宣。十团宣传队亦开始新一轮队伍扩充。先后招收了陈家兵、钱江、倪金奎、陈跃、蒙新荣、彭武红、林振瑶等12 名四川知青。因感觉乐队稍显薄弱,又从连队的北京知青中挖掘来2人充实加强,即四营的薛健、黄岗,拉小提琴。
- □ 1971 年底,吕晓莺、艾建英、杨开明等9 名北京知青回京探亲。留下的人员以程荣辉为首,继续日常排练和生产。钱江等四川知青的加盟,使队里的舞蹈实力
有所增强,遂开始排演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序幕和第一场。陆小英饰演吴清华,程荣辉饰演洪常青,邵立新饰演小庞,钱江饰演南霸天,倪金奎饰演老四,舞台阵容整齐。而乐队除了管乐外,加上四川知青陈家兵、王益成,共有4 把小提琴,伴奏也颇给力。 - □ 1972年3月起,探亲的北京知青艾建英、杨开明、范海钧等6人陆续归队,吕晓莺、张淑英、艾建平3 人未再回云南。
- □ 1972 年4 月,全国开始普遍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毛跃进被推荐进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他走后,其角色由杨开明接替;老曾再度出山,掌管全局;团政治部干事龙其州来队,负责政治领导,由此形成三人掌门格局。
- □ 倪金奎开始构思一个傣族风情的芭蕾舞剧,并写了一个简单的文字脚本。左方看后觉得创意很好,在其基础上加工扩展,最终写成了一个5 场剧本《南宛河畔》。题材取自陇川章凤的著名女英雄徐学惠的事迹,但将女主人公改为了傣族。毛跃进临走前为该剧序幕和第一场谱了曲,后面几场的乐曲,是从当时可以搜集到的一些音乐作品中选取辑录的。左方任总导演,钱江负责男舞动作编排,陆小英饰演女主角依温惠,她原本四肢修长,穿上傣族衣裤,外形与小蒲少式的女杰非常接近,加上“倒踢紫金冠”等一些高难动作与孔雀舞姿的融合,十分出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偏远农场,作为原创民族舞剧的《南宛河畔》,达到了相当水平。
- □ 小剧方面,此期间的经典之作为《红扁担》。该剧是从外州引进的本子,描写的原是滇东北地区一段军民同心,发扬红军优良传统的故事,经老曾授意拍板,将剧情背景地硬是搬到了德宏。虽然有此“硬伤”,但瑕不掩瑜,节目总体效果依然极佳。这主要借力于演员们的精湛表演。范海钧、艾建英、钱江等几位主演将各自的人物刻画得精细到位,尤其范饰演的傣族老乡岩温大爹,形神兼备,充满激情而又自然流畅,再加巧妙的舞台调度,旋律优美的音乐烘托,使全剧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高潮段落经常台上台下一起动容。另外,新排的几个不同风格的舞蹈,若干说唱小品,也都有一定特色和水准。
- □ 5月起,调整后的宣传队高调亮相,带着上述节目组成的一台全新晚会去各营连、周边乡镇演出,所到之处,好评如潮。那时期的宣传队,汇集了北京、上海、四川、云南本地的各路人才,无论成员总体素质,还是节目质量,都达到了一个高峰,甚至可能是陇川农场的文艺演出团队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8月,师宣传队来陇川演出,之后到试验站作交流。在仓库里为其表演了《红扁担》等几个小节目,看后,其领队徐国第由衷赞叹:百闻不如一见,十团宣传队真是名不虚传。
- □ 11 月,几名北京知青被上调团部及有关单位:艾建英任政治部青年干事,樊变
珍任司令部统计员,杨开明任照相馆摄影师,汪建华任小学教师。之后不久,王永平以及邵立新、李军应征入伍。宣传队重组领导班子,钱江接任队长,范海钧为副队长。 - □ 1973 年2 月,陆小英回京探亲,未再返陇川。3 月,薛健上调到师宣传队,为使乐队力量不受影响,很快即补充了两名北京知青进来:四营的小提琴手高杰,一营弹奏琵琶的朱庚柱。
- □ 4月,老曾再度被请回宣传队。他首先决定复排《收租院》。为壮声色,特将杨开明、艾建英、樊变珍等人借调回来,组成“全明星阵容”。但此剧毕竟已太“旧”,观众审美疲劳,并未再现当年的轰动。
- □ 相形之下,一些新创的歌舞类节目却反响不俗。突出的是歌舞剧《摘芒果的时候》, 讲述一兵团战士与傣族民众联手抓特务的故事。虽然带有当时普遍的公式化、脸谱化的毛病,但剧情简洁生动,南疆色彩鲜明,蒙新荣、彭武红等一班四川女娃在左方的调教下,跳得有姿有范儿,洋溢着青春的美感。另外,《革命样板戏大联唱》,将八个样板戏中的华彩段落,包括芭蕾、京剧等串烧翻演,也很受欢迎。
- □ 7 月,左方回京探亲,未再返还。之后,创作和导演主要由倪金奎、钱江担负。其他四川知青亦成长起来,下连队以及周边区县演出,演员和乐队都表现不错。
- □ 10 月,范海钧的入党申请获正式批准,成为宣传队第一名入党的北京知青。
- □ 12月,范海钧作为工农兵学员为成都铁道学校录取,在此前后,艾建英、杨开明、樊变珍等原宣传队员相继去了北京、昆明等地上大学或中专,高杰调入一营中学任教,王建国、黄岗、张菊慧以探亲方式离开。
- □ 1974 年春,全队最后一名北京知青朱庚柱调入师宣传队。至此,北京知青作为一个群体,在陇川坝的舞台上曲终谢幕。这年,由钱江领军的宣传队两次外出巡演,每当盛赞四起,他们总会说:“这是北京知青编的节目”、“这是北京知青演过的戏”……
在十年动荡的特殊岁月,陇川农场宣传队,即三师十团宣传队,对于活跃基层农垦职工和当地军民的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北京知青又以自身努力,做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闪亮一笔。 同时,舞台实践和亦文亦农的经历,也磨练、培育了知青,造就了人才:文艺方面,有3 人后来进入了专业文艺团体,包括总政歌舞团一级的中国最高艺术单位。从事其他职业者,也有多人成就斐然,在中央、地方部门和单位任领导职务,或致力于教育、翻译、财务、企业管理等专业性工作,3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国,现分别定居美国、加拿大和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