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打前站”纪行——重阳劲草

2016-11-13 16:38| 发布者: 雷午寨主| 查看: 1316| 评论: 0|原作者: 雷午寨主

摘要: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老知青奔赴长征落脚后创建的第一个“红都”志丹县——插队时的“第二故乡”,见闻感受,愿与诸插友分享!...... “打前站”纪行 ——重阳劲草 (一) 提到“打前 ...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老知青奔赴长征落脚后创建的第一个“红都”志丹县——插队时的“第二故乡”,见闻感受,愿与诸插友分享!......         
“打前站”纪行
                                             ——重阳劲草
    (一)
    提到“打前站”,人们即会联想到“远征的前奏”,而今秋我们打的前站,却是老知青们商定2019年“插队陕北50周年”回乡计划的序曲。“少小离家老大回”“儿行千里故乡魂”!当年的知青,如今都年过六旬,却魂牵梦绕青春插队的黄土地,如何重返“第二故乡”,令我等辗转思量,故决意实施“打前站之行”。
    因“延安女婿”的身份,我成为打前站的“前哨”。201695日乘飞机先赴延安。艳丽的秋阳下,机翼掠过蜿蜒的金延河,欲吻苍翠的宝塔山时,我的思念和激情终一起降落在金风飒飒的黄土地。四十载春秋了,心里呼唤着延安,当年的“北京娃”又回来了!
    我先行瞻仰了“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纪念馆”和“南梁革命旧址”,这两处陕北根据地的遗迹,都与志丹前辈当年闹红打江山的业绩息息相关,从而更加深了对红都人民的牵挂和敬意!
    (二)
   “九九重阳”前日午间,我和当年的插友张小建、李华在枣园路上会合,向着我们插队的第二故乡志丹进发。47年前我们北上志丹时,乘着带防滑链的军用卡车,翻山涉川,在白雪覆盖的冰冻土路上竟走了近半天;如今我们穿隧道过钢桥,沿着新修建的包茂高速公路,乘坐家乡轿车在柏油路上疾行,只用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
    驶进志丹县城的“百米大道”,街前商铺红火,远处高楼林立,平房土窑已经绝迹,昔日不起眼的周河竟是绿波荡漾,潺潺流淌。而观山城周边的山峦,漫山披上绿装。同车的志丹同志介绍:经过近20年的发展,志丹新城扩大了8倍,环保排洪除污,筑起新型橡皮坝,孕育周河清流再生!退耕还林还草十几年,终于使黄土高坡换了新颜。入住志丹宾馆,这个当年县招待所已焕然一新。小建当年带出的志丹县第一支“少年足球队”队长阎文军,也赶来迎接40年前的启蒙恩师教练。
    下午歇息片刻,我们便由县里同志引导陪同祭奠刘志丹烈士陵园,瞻仰红军大学旧址和毛主席在保安的旧居。重修的红军大学生动地再现了当年长征后中央重视培养干部的情景,小谷讲解员深情讲述了1936年秋毛泽东对“红大一科”40位学员幽默而深远的教诲:“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你们是原始天尊的弟子,在洞中修炼,什麽时候下山呢?天下大乱你们就下山。”激励学员们安心学习钻研,迎接促进抗日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之后这些学员都在战火中成了元帅、将军。望着毛主席旧居前的老槐树,聆听到动人故事:主席健在时,老槐树一直枝繁叶茂往上生长,而主席逝世后,树冠下垂落叶纷纷。直至现在树荫似伞,遮护来者,令人动容!99日,志丹县同志送给我们毛主席像章,是斯诺先生在志丹窑洞前拍摄的,带着八角帽,英俊刚毅,据说是老人家一生最中意的一张照片。加上志丹作为红军长征后确定的第一个红都之地,解决西安事变亦在此决策,都使我们对志丹的历史地位作用更深感触,对我们也是志丹人增加了几分自豪。
    这情怀直持续晚间,向阳沟乡亲们得知我们到来,毛娃和10位老乡,开夜车往返近50里上县看望我们,中间有当年的民兵连长陈福才,拖拉机手李帮中,“老秀才”满成,四队木匠二牛,现任村支书康文强,石油队工作的何平,县上工作的樊广智,还有一队的女子晨晨和手班。当众双手紧握一起时,北京知青与志丹人民的心贴得更紧了!除了问候,便是回首往事,更关心啥时回村看看。热议间,李华和我曾在县上、公社共事过的当地老干部又来会见,原双河公社书记张志文还辗转送来93年我回县时与社干部的留影,23年了,他至今还惦记着“物归原主”,令人钦佩珍惜!一时间小会议室内热语喧哗,互诉衷肠,直至夜阑,星斗银河,秋夜难眠!......
       (三)
    为我们知青回乡打前站,也需了解“家乡”近年开发建设的特色名胜,从99日起至12日我们先后拜访了风光文化名胜九吾山、三台山、永宁山、旦八寨、金鼎寨等。
    蒙蒙秋雨中,我们登临苍翠葱茏的子午岭脉的马头山。在最高耸的“马头峰”上有座明代英宗年间的顺惠王庙旁,竟供奉着一尊为坚持道义而献身的“道士坐化真身塑像”,这是国内罕见、全省唯一的道教真身像,文物价值极高,据专家考证和碳14鉴定,该道士化身于天启五年(1625年),曾200年不腐,1810年左右弟子用谷草泥塑至今完好,令人惊叹,更为古人为理想追求的献身精神所动!在三台山、金鼎山、太平山都见有当地群众组织起宗教会社,自发捐钱,修庙建道,扶贫济困,各级政府尊重宗教,百姓信仰自由。
    在雨中的旦八镇,我们更看到了镇县两级新建的六层高楼的“移民新村”。走进王女士一家新居,装饰明亮时尚,小建与主人攀谈中得知:她家是去年从山岭乡郝家湾搬迁来的,当时迁来26户,另20多户迁到县城。政府提供的标准间都是100120平米(人均25平米的安置面积,多出面积按商品房价),连装修他们出了8万元。男人外出打工,她带一对双胞儿子乐居,周边是学校洛河广场,十分便利。当看到客厅的“全家福照”时,我们仿佛融入幸福的一家!记得曾在双河镇拍到移民新村大楼照片,发到北京老知青微信群中时,有人质疑“这真是给农民住的吗?”如今我们就在农民新居家中,眼见为实啊!同时,了解到县里严令禁止干部住移民安置房,令我们略感放心。午饭是在我妻弟旦八村长陈贵林家中就餐,小建更为惊叹“这是农民家吗?!”我忙解释:现在富足起来的农民大多不住土窑洞了,陈家盖起二层小楼,院中建有旅馆,约有客房20余间,同时住下40多人不成问题。我们几个当场商定:50周年知青再回陕北时,将旦八村也算一站,住农村新居,观农村新颜!旦八乡亲以地道的志丹西川农家饭招待北京客,久违的麻汤饭、糜子糕、豆水米汤令客人称赞有加。席间堂妹陈丽子还演示了“西川婆姨剁荞麦”,这拿手绝艺曾登上《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银屏,手移刀走间,雪白的荞面,和着婆姨手腕上的银镯相碰,耳环摇动的鸣响中,柔软的面丝落入蒸腾的水锅,这真是奇妙的美食文化享受!乐得小建、李华赶快让随行的小王“现场拍照学习”,带回北京回味传扬!小王赶到灶旁虚心求教,还与丽子合影建立联系。
    洛水环绕的永宁山更是风景奇峻,素有“洛上奇峰”美称,据载1927年由届任县长贺耀武所题,苍劲字体赫然雕刻永宁山腰,与滔滔洛水争辉。永宁山上崖洞处处,石阶相通,地势险要,如网勾连,陕北闹红时保安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在此诞生,燃亮洛水,创建苏区,大跃进年代洛河上游建水库,山顶曾刻下“毛主席万岁”巨幅。2011年中央电视台曾在此地根据陕北作家高建群所著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拍摄成电视剧《盘龙卧虎高山顶》名扬全国;新播电视剧《千里雷声万里闪》的主要摄影地也在此。而旦八寨子,这个毛泽东在“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的名言中提到的古寨名寨,已修缮一新,烈士陵园高踞山巅。志丹周河、洛水两川,正打造成红色旅游之线,期待国人......
    到永宁镇,镇里同志介绍这里开发出“志丹第一口油井”,标志着红都人民多种经营脱贫致富的伊始,至今发展成全县羊只大镇,今年预计圈养72000只,占全县一半;山地苹果挂果8000亩套袋约10万,以11元计算,去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就有60来户,今年会更高;去年12月起乡镇通了天然气,各机关学校街道甚至农村都能用啦!镇长谦逊讲:“我们虽是全县大镇,但发展还赶不上双河、旦八、杏河重点强镇,只是潜力很大,还需努力!”这使我联想到陕北老乡讲过的笑话:“当年红军在咱地界尿下的尿水,放出的屁气,今天都变成石油天然气了!拉下的㞎㞎,都变成煤炭啦!”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前辈舍命换来的红都,一定要建设好!
   (四)
    我和插友小建、涤尘上学时都爱踢球,下乡第二年,还与其他知青组织志丹队参加延安地区比赛。小建受过专业训练,曾是北京少年足球队球员,70年代表延安队参加全省比赛。以后,他放弃了加盟省队和延安招工的机会,却接受了时任县体委主任曹钰的邀请,趁秋收前夕担任了志丹县“少年足球首任教练”,从无到有,在一批“不知足球何物”的红区少年中,创建培育出志丹首支少年队,并在延安全区邀请赛中喜获亚军。从此把足球的种子撒入贫瘠的黄土地和少年们的心田,被当地青少年喜称为“志丹少年足球之父”。如今志丹少年足球已享誉全国,2014年春,正在德国访问的习主席看望了“沃尔斯堡训练营”训练的志丹少年足球队,深情寄语:“我看好你们!看好你们这一代!”
    金秋911日上午,在县高级中学体育场上,小建来到晨练的队员间,观看训练,与12岁的志丹少年女队员宋娜、15岁的少年一队的傅杰进行交流,鼓励小队员强健体魄打好基本功,更要有克服一切困难挫折的准备。在红军小学球场,小建与两支小学女足队同场训练,不服近七旬年龄,秀青春脚法,向孩子们传授射门传球技艺,教授“积分趣味训练法”,大受娃娃们的欢迎。年轻的左强教练是首任少年足球长阎文君88年任教时,勇夺全省女足冠军的队员,后经历待业下岗挫折,2014年政府出台政策被安排在志丹少年足球管理中心。她知恩图报勤奋工作,数次在全省全国培训中成绩优异,喜获国家D级教练证书,今年813日率队在“哥德杯世界青少年足球赛”喜获亚军。小建寄语左强:“带好孩子们,踢出志丹风格,为志丹人民争光!”小建、左强、阎文君三代教练与小队员们并肩切磋合影,犹如常青树山丹花盛开绿茵场!县体育场是当年创建少年足球的“发祥地”,已建起体育馆,人造草皮葱郁,少年训练正酣。我们喜遇原国家队的毛三虎正训练县少队,有国手执教,小建尤喜,与之相拥热谈。看到这些情景,也激励起我的豪情。我在上中学时当过守门员,现在也禁不住摩拳擦掌登场献艺,当我滾动扑球,守住志丹少年射出的数脚“香蕉球”时,引起一阵惊呼,我更挥手高呼:“志丹少年足球——加油!”
    临近中午,在县足协我们观看了《志丹少年足球发展历程》展和专题片《追梦赤子心》,聆听了志丹少年足球事业的如今当家人,领军奉献者丁常保的工作汇报,为40年来全体志丹人民,特别是红都少年几代奉献者的热诚耕耘鞠躬实践深深感动!当然,他也提出了不少困难和设想:如要把“志丹少年足球管理中心”打造成皇马那样的俱乐部,全县标准场地缺少,举办全国以至国际比赛难!要在顺宁保娃沟门创建现代化的“足球公园”,形成中国大西北特色足球体育产业......我们都为红都人民美好明天憧憬!
    小建在座谈时,回顾当年的首次执教,更谈了对志丹少年足球的发展希望。李华特别提到:当得知习主席看望志丹少年队时,小建正病重住院,术后病榻上看着手机上传来的报道,提笔给插队时结识的习主席写信,为国家发展校园足球献策,以后教育部国家体委果然下发有关文件,小建欣然。......听此,全场动容,肃然起敬!小建动情地讲:志丹发展少年足球,得益的不仅仅足球事业,更重要的是强劲了少年的体魄,并且会由此磨砺一代少年吃苦耐劳,团结协助,勇于拼搏,特别是经受挫折,顽强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这对于提升我们老区人民,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素养,是件“厚德载物”的事业。感谢红都人民几十年来对此做出的可贵奉献!我们老知青当年只是开了个头,今后我们再来与老区乡亲们一道加油吧!小建的讲话,道出我们心声。
    晚间漫步志丹街头,周河两岸高楼亮丽,彩灯闪烁,广场上人们和着音乐翩翩起舞,节日期间,还有音乐水幕从河面升起,酷似江南,红都故地换新颜!但不变的还是老区人民和北京知青的深深情谊。在保安街道办事处,李华竟在夜色灯光中找到她当年任城关公社书记时的办公窑,即用手机拍下珍存。她还回忆起当年就在这里,山村的赵干妈走几十里路来看她,一坐就是半天,一句话不说,把李华的破衣旧裤一针一线的补好,看着李华忙着开会,又默默离开。走过百货广场甬道,小建问询一卖烧烤的妇女:“生意怎样?每晚挣多少钱?生活可好?”时,这位来自双河的中年妇女开始说话拘束,但知道我们是原北京知青后又是双河老乡,顿时自然起来,讲了真话。旁边一位60开外的大妈说:“我知道北京知青中有李华”,李华一听便答:“我就是李华啊”两双手顿时紧握一起!原来这位大妈姓樊,75年正在县城上初三,当时出于好奇,听说当公社书记的李华正在城边干活,就赶过去看,只见李华梳两条短辫,穿件旧衣可洗得白白,正与社员一起担粪沤肥,特别不惜力,县城周边群众反响很好!听着大妈此言,众人都称:“真是时隔四十年的奇遇啊!知青在百姓中的印象仍那么清晰。”
    这也令我想起这两天晚上我们拜访过的老知青办主任谷巨海、向阳沟老支书刘福义,他们虽已都年近八旬,身体多病,但一见到我们便精神矍铄,思维清楚。老谷拉着小建的手,竟记起74年深秋知青点就剩小建一人了,他赶30里路,过河到西川地里探寻,当看到小建汗浸满身泥土时竟动情落泪情景。说起当年他为知青跑东跑西,求爷爷告奶奶的事,县上干部们都说他象一只老母鸡,后边跟着一群知青小鸡。确实如此,当年正是他用臂膀和爱心呵护着我们这群远离家乡的孩子。那天中午刚要歇息,“洛河畔女石匠”第一人白志萍,首任排长牛景玲,巧手手胡社社便来拜访,非要见见当年的“知青书记”李华和团干事的我。当相见握手时,我看见昔日的铁姑娘,今日的硬婆婆,笑眼里泪花花闪!我送她们我撰写的《洛河畔的女石匠》杂志,她们爱不释手竟能读出——晚年文化又提高了!胡社社回赠我和李华亲手绣制的鞋垫,那巧手和心血绣成的山丹花,犹如开在我们人生足迹间!
   (五)
    陕北此行,目睹感受最深的还是我们插队故乡的变化,她正从农耕生存,向着工业现代文明巨变。首先乡亲们再不用爬远山苦开荒种薄地啦,而是农工果商多种经营,特别是融合进县镇主导的“周河工业园区”建设中,“川地科学用,荒滩变业园”。
    910日,揭开周河川薄薄的晨雾,我们鉴赏了憧憬中的“周河工业园区”。站在河岸极目远眺,当年洪水肆虐的河川如今都已用料石砌岸固定了,退耕还林后周围山绿了,河川水道旁蓬草也生存长起,周河显得“驯服安稳”多了。近十年来志丹县在川道里削山扩地,利用旧河道,已建起成片联线的“城北工业园区”“双河工业园区”“周河工业园区”,而如今建设最酣的,就是在我们当年插队淌汗的向阳沟口的“周河工业园区”,全长5.8公里,从双河镇起直插麻子沟三台山下,地域3600亩。当年的生产队长小建望着河川幽默询问:“为什么非选我们的地搞开发?”列队成排的展板前,志丹县工业园区管委主任奥生平边介绍边回答:“一是因为政策好,地方百姓领导全力合作支持;二是地处县城下游,河川宽阔,大多利用荒滩土地资源优越;三是离油气源很近,原材料就地取材,所以就把你的宝地占了!当然沿村老乡也得实惠,征地农户人均净得近10来万。”大伙都笑了。尹厂长又带我们实地参观石油新兴产业的“轻烃分离厂”。这可是高科技企业,全部采用国内最先进技术,总投资1亿3千万,年产油气精品33千吨,四期设计完工年产值2亿以上。“这麽大的石化企业,会不会有污染?”面对大伙的疑虑,尹厂长强调说:“不会!这本身就是节能环保项目,原料是钻采油田的废气,俗称‘伴生气’过去都当火炬烧了,如今‘熄火炬变宝贝’!厂区又进行绿化,所以环保,甚至净化空气。”我们走进依山傍水的厂区“看、听、闻”,只见井然有序的设备厂房,竖起的合成塔储贮罐,却听不到机器的杂音,甚至竟闻不到一丁点儿化工废气的呛人异味,只有园区周山花草林木秋阳下的阵阵植物清香。登上二楼电脑操作间,一排计算机才5名操作员监控全厂的设备运转和生产全过程,都是年轻有为的高科技人员,劳动密集型生产早已让位。岗位旁我们遇到一位西川老乡——义正姑娘小曹,西安石油大学刚毕业,就回家乡参加油田环保开发。她脸上洋溢着笑容乐观表示:“要在这干一番事业!”
     沿新开的河川公路南行,当年的大队农技实验站已竖起座座合成塔操作房,化工园的一期投产已开启。......我感慨道:“如果实验站的王林林许昕等插友来看到,定会更有感慨!......”毕竟四十年来天地变,说不尽这一万五千天!
    当车行驶到槐树庄滩以南时,一片更大的厂区赫然眼前“志丹县LNG项目”,计划年产液化天然气精品20万吨,是“熄灭火炬”工程的开拓延伸。我们当年奋身抗洪堵决,星夜筑坝保住的那片近50亩的槐树庄滩地,40余年来育过树苗,收获过高粱糜谷,今天它秋草斑黄,已被园区征用正待二期开发,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陕北汉子,抖落身上的征尘,欲投身到新时期向阳沟家乡的建设中。我和小建、李华作为当年浴流抗洪的亲历者,望着这片土地,不禁眼中潮润,胸中激荡,我抓起一把脚下黄土,仿佛要把晚年的力量都融入其中,“加油!我们青春淌汗的沃土!”转身望远镜头中,当年我们踩着蹑石才能涉过的西沟门川道,正架起一座大铁桥,“一桥飞架西东,周河变通途!”高山坡上我们知青住过的旧土窑,将见证这变迁的日夜!未来十年,双河镇将成为志丹县副中心,我们向阳沟村将成为志丹县城的郊区,城乡文明结合的新社区。
    返程路上我毫无倦意,浮想联翩:第二故乡建设正酣,需要人才啊!2005年春至2007年底我们曾实施“助学成才”计划,30名老知青捐款32500元,先后资助向阳沟18名乡亲子弟考入延安、西安、成都、重庆等地大专院校,我们老知青的奉献,促使新一代向阳沟人勤奋学习,进取成才蔚然成风,正提升着陕北乡亲小康生活的素养。现在娃娃们都已毕业成才,有的当了工程师、教师、公司职员等,其中优秀者当属赵干妈的后代田耕虎,西安石油大学毕业后回志丹创业,现任志丹石油钻采公司技术部主任;老支书王占东的后代杨凌大学毕业,现任咸阳中铁一局核算科长,都成绩斐然!现全村已培育出40余名大学生。我多麽渴望黄土地上培育出的新一代人才,应该多为家乡的“中国梦”建设,作出青春奉献啊!
    (六)
    913日,此行最后一天,我们带上插友刘丹华创意的“幼儿趣味故事盒”走进志丹幼儿园,回访向阳沟故乡,献上我们老知青对红都人民老区乡亲的一份心意。
秋阳晨光里我们走进县第一幼儿园,这是一所公立幼稚园,教师80余名幼儿千余名,在县城算是占地最大的了,设施也很先进宜人。这使我联想到旦八镇幼儿园,也可与之媲美,那可是深山洛河畔的农村幼稚园,城乡并美,可见志丹幼儿事业的喜人发展。
    县领导很重视此次捐赠,县里有关领导亲临,并在一幼礼堂专门举行“捐赠仪式”,县电视台现场采访拍摄。小建介绍了“幼儿故事盒”创意的来历,特别是转达送故事下乡项目组刘丹华等知青的心意,热情讲解使用方法。我们三位老知青上台为小朋友和教师们手手传赠,引起全场情趣,前排的小朋友还手舞足蹈,随音乐讲述欢喜动作,令我们十分欣慰,联想要是刘丹华本人也在现场该多好啊!这个公益项目由民政部投资100万,扶贫办投资30万,还吸收了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经审核立项现正式向全国老少边地区推广,这次率先赠给志丹县的小朋友。仪式后,我们走进幼儿园各个班级活动室,与幼儿一起拼图、绘画、搭积木,还指导幼儿足球。想来这天幼儿小朋友最开心啦!
    告别小朋友奔赴向阳沟。周河两岸农田已不见踪迹,企业场站鳞次栉比,最醒目的是10层以上的“移民搬迁楼”,座座屹立河畔。车到向阳沟即被欢迎的乡亲们包围。我们三人的手被无数人抢握,真想变成“千手观音”,与乡亲们紧握相拥!人群中,一位驼背大妈拄着棍抹眼泪拉着李华的手不放,当我们说:“不哭不哭,大喜的日子嘛!”她又抹着泪笑了。她就是当年的妇女队长柳凤莲,曾是李华农活上的好搭档,前几年大儿喜娃因病去世,想起2004年知青回村时喜娃带着敲鼓打锣吹唢呐,不禁潸然泪下,如今再见到知青好友,就像见到亲人。原四队的张姓、二牛带着几位老后生老婆姨在村口迎住我,刘卫东还紧紧与我拥抱,张玲双兰操着当年清脆的陕北腔滔滔叙说着重逢的心声,真是正如诗人贺敬之所言:“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尔格没喝米酒,知心话却比酒更浓更淳!
    欢迎会在村委会大院召开,向阳沟的老秀才村委会委员何翔主持并先致欢迎词,他感情热烈,文才洒脱,出口成章,文稿就他自己写的,不愧是陕北乡间的文化能人,令人倾佩!小建详尽介绍了故事盒的使用和推广意义。当甜甜的普通话音和趣味的故事乐声回荡整个会场沟口时,乡亲们都认知深感“北京老师又回来了!”首批幼儿故事盒先赠送一队26岁小朋友,二、四队年后安排。当36套故事盒和图书送到一队小朋友手中时,全场沸腾了!有家长抱着娃上台领,有的娃抓起“礼物”连连亲吻,有小朋友甚至直接跑上,抱起故事盒连声:“谢谢爷爷奶奶!”与知青留下难忘瞬间!
    中午品尝了乡亲们精心准备的农家饭后,大伙聚在村委会二楼大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形式新颖,气氛热烈,村长王玉斌主持。在场乡亲每人讲一段与知青相处的故事,令人回味激励。知青的故事枚不胜举,老乡争相讲述,人声嘈杂,我只能择选特色记录。郭家琪讲道:“知青刚来时我带四五个女生进山背柴,女孩热情高,进山还唱歌,返回时有人脚磨疼了,还脱下破了的袜子。我就再给整柴帮着背,到家她们一称才40斤,还是很高兴,终迈开了农村生存第一步啊!”柳凤莲讲:“我当年干活挣,爱和李华搭档比赛,歇息时还跟后生摔跤,就是为了让北京娃看咱陕北妇女强,在这生活有精神,有乐子!”樊广智讲:“最喜爱晓鸣教我们滑冰了!那时我们碎娃娃没见过冰鞋,晓鸣就教我们用粗铁丝绑在木板上,制成土冰鞋,挥根木棍,与他一搭上冰川学滑,不几天基本学会了,还能跟在知青后边冰上跑,那个美啊!至今难忘。”马向兰讲:“在老坟田揭地,小建见我也上手扶犁,笑问道:你这女子也能干这活?看我揭的还行,他又讲:你也是位女强人哪。我与张德慧常一搭,她当赤脚医生了,我病后她常给我送药,后到顺宁了,还不时回队看望为我诊治,我常想她......”曹世兰像总结讲起:“知青够咱念一辈子!新知青来时割谷子不会攥把,张凡小牛扯得手上淌血,我说快来拿布包一下,她们不用,用草擦擦接着干。李华常教我们妇女唱歌,说条件越困难,咱越要乐观!我就爱唱了。常见小建头一个带社员上工,边走边吃炒面,水都顾不上喝,后来知青窑伙就剩他一人了,晚上只吃煮黄豆,后来病了,那是泼命干累的啊!北京娃青春都扑在咱山圪落里啦,谁能忘啊!”我在场摄像记录,几度泪水盈屏......
     为活跃气氛,我们请曹世兰唱一段陕北民歌,可她执拗不允,而我当时的情致正达临点,便即兴唱了一段《三十里铺》,自编歌词夸赞乡亲真情,令人兴奋欢笑,留住这幸福时光!
    下午我们三人分赴一队、四队,走家串户回访乡亲。小建李华走进旧窑,探望瘫痪在炕的吴志斌,老吴一见小建就哭了“终能见到你们,死了也高兴!”小建李华拉住吴老的手,安慰他安心疗养安度晚年......走进为战备失去亲儿的赵干妈家,小建依稀记起当年春耕累倒,在干妈热炕上调养的情景,那热乎乎的小米粥,香喷喷的荷包蛋至今尤香!大女儿手班紧握小建的手动情地讲:“我妈生前总是念叨你,感谢你多孝敬,常寄钱给她,答应为妈养老送终!”在场人无不动容。如今赵干妈家已儿孙满堂,是陕北老区人民“历经风雨见彩虹”的缩影!当年为培育新知青勇敢不怕苦,率领“新兵”险走两崖通水管的后沟,小建拍下照片,李华嗔怪道:“当年你真行,出事怎么办?......”小建道:现在也后怕后悔,好在都闯过来了!登上当年住过的窑院,“留守”知青窑的根根笑迎故人。47年了这三孔窑基本完好,这要感谢根根啊!当小建打开手机,读出知青回忆文章对根根的赞扬时,秋阳正照进窑洞,仿佛再现那47年的时光......
    我和四队的乡亲们回新庄湾村探望,想起去年在西沟门张玲家吃了“玉米净饭”,回看了当年住过的全庄最高的旧窑,今天走进山脚下赵玉明的新居,新房宽敞明亮,堂屋还挂有2004年知青回村时王林林与师傅的合影,可见情深!房院平展如场,院边盛开的簇簇秋菊尤为显眼,农户种花,当年罕见。主人介绍:因工业园区建设,西沟门新庄湾的乡亲都面临搬迁,县上初步设定南洼乡为“移民搬迁新区”,正在建楼要实现“三通”,即:路通水通电通。走向村南的槐树庄滩,大片的川地已被栅栏围住,作为工业园二期征地正待开发。人们都说:现在四队最富,川地都卖完了,庄户每人获利1213万,北京人都吃惊!飒飒秋风中,张姓、二牛、凤羔、双兰、张玲、联社等乡亲纷纷倾诉心声,回首与知青们的日子,难忘的情谊,夸赞自己今天的新生活,展望今后新农村的前景,盼望当年的北京娃“常回家看看”吧!这里有思念你们的人!
    返归途中,十五即至的秋月升起,但愿京城的插友们也能仰月看到我们几个打前站人的身影。期待2019年插队50周年月圆时,我们携手同行,“再回延安看母亲!”
    作为打前站者,我们建议:到时多安排几天,好好体察志丹的“红色”,细观志丹新城新农村,游看几处名山名寨和森林公园,漫步洛河大峡谷,了解社会人文和历史古迹,看看特色文化体育项目,参观现代工业园区,品尝志丹各种美食,再与仍在村里和现住县城的乡亲们多聚几次,到他们家中交流……盼望到时大家不虚此行!
                                               2016
注:此文是重阳劲草发到我邮箱里的,嘱咐我发进网站。还有照片,一会儿压缩后发上来。——雷午寨主


本帖最后由 雷午寨主 于 2016-11-13 15:52 编辑

向阳沟口迎亲人_副本.jpg
向阳沟口迎亲人
为向阳沟娃娃捐赠“幼儿趣味故事盒”_副本.jpg
为向阳沟娃娃捐赠“幼儿趣味故事盒”
屹立在“将军广场”上的“刘志丹将军塑像”_副本.jpg
刘志丹将军塑像
西沟门前正建起钢筋水泥大桥_看图王_副本.jpg
西沟门前建起钢筋水泥的大桥
为志丹县幼儿园小朋友指导“幼儿足球”_副本.jpg
为志丹县幼儿园小朋友指导“幼儿足球”
小建 左强 闫文君“三代少年足球教练”倾心切磋 (1)_副本.jpg
小建、左强、闫文君“三代少年足球教练”切磋教练心得
小建走访“移民搬迁新村”家庭_副本.jpg
小建走访“移民搬迁”家庭
与“洛河畔女石匠”会面_副本.jpg与“洛河畔女石匠”会面
红军大学旧址前喜看志丹档案局新编《历史记忆》_副本.jpg红军大学旧址前,看志丹县档案局编纂的《历史的记忆》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3-29 09:48 , Processed in 0.107006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