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难忘邮乡 作者/王久洪

2018-10-7 19:50| 发布者: 千帆过| 查看: 1925| 评论: 0|原作者: 王久洪

摘要: 难忘邮乡弹指一挥间,50年过去了。回首1968年10月22日那个令人心碎的黄昏,一声凄厉的汽笛,满载着泰州首批奔向广阔天地高邮的一千余名莘莘学子的三条轮船缓缓驶离了泰州下河码头。此时,下河码头、河道两岸、招贤桥 ...

难忘邮乡

弹指一挥间,50年过去了。回首1968年10月22日那个令人心碎的黄昏,一声凄厉的汽笛,满载着泰州首批奔向广阔天地高邮的一千余名莘莘学子的三条轮船缓缓驶离了泰州下河码头。时,下河码头、河道两岸、招贤桥上涌满了送别的亲人们,亲人们跟随着缓缓行进的轮船奔跑着,呼喊着。岸边的呼喊声、哭叫声,叮咛声与船舱内女孩子的呜咽声使空气沉闷得近乎爆炸!而我一个刚满十八岁的懵懂少年,虽经过了“文化革命”的洗礼,经过了“红卫兵全国大串联”,但对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却一无所知甚至对“高邮”也全无印象。我只依稀记得儿时吃糖的绿色糖纸上有“高邮”二字对周围人们的哭喊声一片茫然我甚至天真地觉得过两天就可以回家了,权当去高邮玩一趟!谁知道,这一去就是11年,从此与高邮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夜无眠,凌晨轮船抵达高邮漕河码头,我们身背手提,浩浩荡荡步行到高邮体育场参加高邮县委的欢迎大会。午饭后,三条船分别驶向龙奔、伯勤和东风公社。我们省泰中和城东中学分配在龙奔公社。我和五位学长组成的知青小组被分配到龙奔公社黄家大队管庄生产队。

参加完公社的欢迎大会,天色已晚。憨厚朴实的管队长带领几个小伙子,热情地把大家的行李装上船,顾不上饥肠辘辘往家赶。公社离生产队二十几里地,走水路更远。小小的满负荷水泥船只靠两支竹篙撑船蜗行,四周一片漆黑,只能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船上鸦雀无声,大家有点紧张。我取出父亲给我准备的三节手电筒为水手们照明,船的行进速度顿时快了不少。但一个小时不到电池就耗光了,小船继续在微弱可见的星光下行进。

大概22点左右,远处传来声声狗吠,前方出现星星点点的灯光。“到家了!”一路沉默的管队长高兴地告诉我们,同时吩咐大家坐好不要动。“呯.......嘭!”一串小鞭和几个响炮突然响起,船儿靠岸了!热情的乡亲们蜂拥而上欢迎我们。船儿有点晃,我不敢登岸,乡亲们体贴地搀扶我们登上岸。“新农民来了!”乡亲们欢笑着奔走相告,把我们拥进了房东杨大妈家。一盏嗤嗤着响的汽油灯把堂屋照得如同白昼,我们面对着满桌香喷喷的大米粥和煮黄豆,胃口大开!乡亲们站在我们身后,喜滋滋地看着我们狼吞虎咽,七嘴八舌地询问我们多大?家在哪里?屋子里充满了温情,我深深地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管庄不富有,在我们大队属于穷队,条件相对比较艰苦,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在家时公社知青办承诺已建好的大瓦房毫无踪影,只能暂时栖身在杨大妈家一间不大的厢房里。次年秋天晚稻登场后,管队长带领我们打坯建房。所谓打坯,就是在刚割完稻子的稻田里用铁锹事先打好30*15长方形格子,然后一人扶长锹,用一根绳子系在长锹的锹把根部,一人在前面倾身拉锹。铲好的土坯码好风干,堆放整齐备用。为了我们的新房,我们六人起早贪黑,肩膀背红了,手掌磨出了水泡,脚板被锋利的稻茬扎破了,仍然咬牙拼命干。一个月后,一排三间稻草新房建成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搬进了新居!谁知道好心情只维持了半天,夜半醒来,我们感到浑身发痒,脸上好像有小虫子在爬。第二天问老乡我们才明白,原来是新稻草盖房,草虱子在作怪!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两年方才好转。

夏日的一天,骤然飞沙走石,狂风大作,新房的稻草屋顶被风吹得成片掀起,眼看屋顶就要掀掉!乡亲们把镰刀扔上屋顶割风,用泥水泼房顶,仍无济于事。情急之下,我们六人毫不犹豫爬上屋顶,迎着狂风趴在屋顶上,拥身体死死地压住稻草,硬是保住了我们的新家!

那时的农村家里没有电,有限的农用电只能用于夏收夏种。我们平时点煤油灯照明,为了节约,我们捉来萤火虫装进瓶子放在蚊帐里,不料却常常引来不速之客光顾。有时蛇头会伸进小窗口东张西望,有时蛇在房梁上游动。有一天睡梦中感到头顶上簌簌作响,睁眼一看,一条酒杯粗的大蛇正沿着帐顶往下游动,吓得我浑身颤抖,屏住呼吸,拚命压住席子帐角。幸而大蛇呆了一会,知趣地走了,虚惊了一场,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七十年代的高邮普遍种植双季稻。双抢季节正值盛夏,我们一般午后三点下田薅草,此时骄阳似火,虽然头顶草帽仍无济于事。头顶上,背脊上感到火辣辣的阳光;水田里的热水烫人,热气蒸人;火锥子,水蛇咬人,蚂蝗盯人;稻叶刺人!我们站在水田里,用双手给稻子的根部打肉耙,除去杂草。一月下来,手丫都烂了,涂上名矾继续干。

那年夏收小麦即将登场,谁知天公不作美,淫雨霏霏下个不停,硬是将好好的小麦下得发了芽。乡亲们欲哭无泪,卖不成公粮,只好将发芽的小麦分给大家作口粮。整个夏天,我们用发苦的小麦面蒸包子,做面条,包饺子,摊饼,做面糊糊......什么花样都做了,只吃得看见小麦面就害怕!

邮乡十一年,我不但学会了除了耕田、撑船之外的所有农活,还学会了养猪、养牛、养鸡鸭,甚至还学会了给猪接生。我还当了一年卫生员,二年拉丝厂工人,五年教师

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参加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漫长岁月,我们黄家大队宣传队是一支小有名气的队伍,全队三十多人,俊男靓女,阵容齐整,深受乡亲们欢迎。我们不但演出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还排演了《红灯记》、《沙家浜》、《小陈庄的风云》等大戏。在这些大戏中,我分别扮演李玉和,刁德一和陈支书等主角。在近九年的时间里,我们利用全脱产和业余时间,活跃在田间地头,参加了龙奔公社和高邮文艺汇演,走遍了高邮的三十二个公社,还远赴金湖县为兴修水利的乡亲们慰问演出,赢得了农民兄弟的喝彩。

在众多演出中,迄今难忘的是一次演出,当数在大队演出《红灯记》当演到第六场赴宴斗鸠山时,在经过一阵唇枪舌剑后,我已进入了忘我境界,全身心投入了剧当中。最后当李玉和发出胜利的大笑时,应慢慢解开衣扣,我却一下子撕开了所有衣扣!当时,黑压压的台下一片寂静,纯朴的农民兄弟们睁大了双眼,紧闭嘴角,好一会儿,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演出结束后,人们久久不愿离去。看着乡亲们的身影,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在邮乡十一年,我和乡亲们结下了情同手足的深厚感情。乡亲们的善良纯朴,热情好客使我常常魂牵梦绕第二故乡。感谢你——邮乡!感谢你——乡亲们!

8

鲜花
3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0 01:12 , Processed in 0.112007 second(s), 1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