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阅读一代知青画册心语

2020-8-28 10:16| 发布者: 安宁檬| 查看: 215| 评论: 0|原作者: 王松

摘要: (王松) 话说知青--阅读《一代知青画册》心语 翻开《一代知青画册》看着看着,一首老歌在耳边萦绕:“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一支歌一支深情的歌,一支拨动人们心弦的歌”。知青画册、悠悠歌声勾起我对往 ...
(王松) 话说知青--阅读《一代知青画册》心语
翻开《一代知青画册》看着看着,一首老歌在耳边萦绕:“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一支歌一支深情的歌,一支拨动人们心弦的歌”。知青画册、悠悠歌声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用语言表达不尽我对知青的怀念与留恋,表达不尽我对知青的心疼与怜悯,表达不尽对我知青的酷爱与情感。
写出来抒发胸意——
画册中看到他们青春的面容、稚嫩的笑脸、岁月的沧桑。看到的是他们乐观的成长、生活的轨迹、奉献的精神、无私、豁达的大胸怀。他们成长期的苦难、忧患、坎坷、生活的不如易,这样的相片一张没有。有的是勇敢、无畏、信任、忠诚“人”字大写的真实画面。看到的是白桦密林深处的身影、一望无际的深耕细作、振臂挥舞的镰刀锄头、大豆地里你追我赶的情景;仿佛听到姑娘的牧羊曲、多台拖拉机的轰鸣、收工后互相追逐的欢笑、深林里刀锯放倒原木的狂吼声。厚厚的画册深情、凝重、巨大、浩瀚、巍耸。
“《一代知青画册》装帧408页,遴选2260幅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的珍贵照片编纂在画册中。”“疯狂的年代”造就“疯狂的人”,这是世界人类史惊天动地的奇迹,这是世界人类史上一次浩浩荡荡的迁徙。
我喜欢知青,我热爱知青,因为在我的生活中与知识青年有着不解之缘。在哈尔滨市知青网站诗词曲赋版的版主李再林、路长荣的引荐下,参加了几次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通过活动见到了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秘书长李素梅,讲话娓娓动听,做事内敛稳重。见到了知青网站站长管大鹏,他高大伟岸的形象庄重威严。还有在南图诗社结识的老知青王大范、谢亚萍、何美娟、王秀月、刘秋兰、刘书芳、韩雅琴;还有青山诗社结识的的王淑英、袁丽华、王淳娜、刘显英、罗帆、郭桂芳;还有在丁香诗社结识的徐景波、刘国际、张景峰、王淑芝、王冰原、王丹阳,还有胡老师、姜老师、朱姐、齐大姐、老鄂、老高、老赵、老陈、老刘等等等太多太多的知青。一代人、一代年轻人!响应国家号召,一声令下:“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上山 、下乡、插队、进兵团举国上下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势不可挡。短短几个月在家留守的、待业的、造反的孩子们、后生们,全部走到了祖国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娘家三哥王义随着下乡的大潮,1969年1月春节前和嫩江县飞机场的六位应届毕业生下乡到,嫩江县前进公社板桥子大队。后来知道,先有板桥子,才有墨尔根(嫩江)。同期全国共有千百万的孩子,离开家庭、离开父母、走向了广阔天地。
我是属马的,命运的安排,我在飞机场子弟校九年级当学生的时候,巧合的机会1971年4月16日直接当了老师没有下乡,那年我17周岁。
我的弟弟王柏1974年毕业时直接下到当时嫩江飞机场的青年点。结果1977年我父亲的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来了外地职工,同时进来一些子弟。就这样森保所成立了自己的青年点,地点在嫩江县麦海公社。我记忆犹新。年轻的我胆子大,就愿意可哪走,和母亲说了一声代表家里送我弟弟去下乡,实际就是去看热闹。虽然是春天,但是坐在大敞篷的解放牌汽车上也是感觉风料峭、倒春寒。大解放牌汽车在崎岖陡峭山路上足足走了一天,晚上黑蒙蒙的看到远方的忽闪忽闪的微弱灯光。到了目的地,两排新盖的砖瓦结构的平房立在眼前,屋子里的大土炕炉火正旺,当地书记接到了大家,一路上的寒冷、凄凉的心境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全部驱散,心中升腾起温暖,那年我弟弟21岁。可是全国不都是这么大的孩子背井离乡接受“劳动锻炼”吗?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一批“钢铁巨人”!
看着画册感慨万千。都是乳毛未蜕的孩子们离家千万里,接受再教育。每个家庭在几年间都是三到五个离家而去,那时候太普遍了。他们走向了绿色的草原、辽阔无垠的兵团、纯粹朴实的庄稼院。
我家邻居女同学闫琦本来我们是一个班的,每日一起上学放学唱歌跳舞无忧无虑地玩着。结果他的父亲做了一个改变孩子命运的重大决定。叫他的女儿也下乡,说是以后就是这条路早晚都的去,先去有好地方,结果闫琦托人弄景在1969年春天下乡去了嫩江县嫩北农场,她是在大批量下乡中主动申请到农场的独蝎子。当时是极少见的,我们既是同学又是邻居我也迷茫了不知所措。但是我的父母对于闫大叔的决定不屑,我依然如故的上学读书。这应当和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父母的想法有关。正因为同龄、同班、同为邻居的闫琦下乡,我对知青的生活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关注和关心。知识青年一个个都从懵懵懂懂、稚稚嫩嫩的过程走过来的。我虽然没有下乡,但是我在近近的地方看着他们脱胎换骨变了模样。
我们家嫩江飞机场上坎儿是林业部大兴安岭住嫩江农场,1968年末,来了一大批外地知青。有北京大学的、有哈尔滨中专毕业的、有从杭州来的老高三。因为他们学历高,还到我们学校任教有赵老师,浑身上下长虱子,据说他是北大物理系的;有方老师和李老师夫妻哈市中专毕业分到特区农场;还有一位叫方莫愁的女老师老高三毕业,听说她是南方来的。多少年以后到了南京看到了莫愁女、莫愁湖,那一刻我想起了她名字的来由。
距飞机场三里地开外,在多少年以前是黑龙江省劳改农场后改名嫩江县良种场。1968年冬天下来了一大批黑龙江籍的知识青年。大多数是哈尔滨的、还有双鸭山、伊春的。我在1979年12月从嫩江县飞机场按着落实知识分子子女的政策调到了香木厂子弟学校,若干年后和工厂的朋友闲聊才知道很多香木厂的孩子下乡都到了嫩江县良种场,其中就有付志娟的哥哥付强那一茬人,即刻感觉很亲近。
1969年的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当时知青的口号是: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到了农村又响起一个新的口号是:扎根农村干革命,留在农村过大年。初生的牛犊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当地政府积极组织筹划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杀猪宰羊放鞭炮,孩子们激情四射热情洋溢。革命的歌曲、革命的舞蹈、革命宣传队犹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良种场的小知青孩子们到飞机场慰问,个个年轻、貌美、稚嫩、帅朗穿着黄军装,带着黄军帽,扎着当时人人羡慕的人民军队亮晶晶的皮腰带,精气神十足,把我们这些本地的小丫头、小小子晃得不得了不得了的。舞台上优美的舞姿、激情跳跃的动作、齐刷刷的小辫子,迎风招展的红旗留在了北大荒的沃土晶莹铮亮。一年之后,再看见他们好像是气儿吹的,男生女生都胖的不得了。男孩子的军帽变成了狗皮帽子、女孩子的脸蛋变成了山里红。稚气没有了,长大了、成熟了、沧桑了。飞机场在那一带是有名的富裕地方,每周日都有到县里的班车为职工家属服务,他们从三里之外到我们这里搭车到嫩江县,每每看到的都是期待、乞求、盼望的眼神,“叫我们搭车吧,叫我们搭车吧。”那一刻我觉得他们好可怜。
曾经坐火车去过大哥的鸡西新家,沿途看到知青们回家的热烈场面,喊的、叫的、背包的、罗伞的、三人一组、五人一队好不热闹,他们回家的情绪压倒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助力,知识青年的到来,全国各地农村、农场都有着飞速的发展和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嫩江就有九三管理局、嫩江农场、山河农场、嫩北农场、曙光农场、七星泡农场还有北安附近格球山农场、尾山农场、还有以后接触和知道的逊克军马场、香兰农场、肇源农场、老莱农场、轴承厂的五常农场等等等等!与嫩江县的嫩江划界的莫力达瓦旗也有知青,后来知道北京当年的红二代在这里的很多很多。
知识青年和社会同步,并且在广阔的天地中发挥了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大贡献。
在画册看到的是:男儿顶天立地、开汽车、开拖拉机、扛大包、伐木、放冰排、盖房子、背水泥、上房立顶、爬山涉水建桥、劈山开路垦荒、茫茫荒原开拓,拿着枪弹上战场,与野兽斗、与自然斗、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威武高大的汉子!
有男生的地方的就有女生的身影:女子架桥队、女子拖拉机队、女子医疗队;她们走进了教室、走进了幼儿园、当上了女赤脚医生、当上了女拖拉机手,当上了三八红旗手;她们养猪、养鹿、养貂、放牛、放羊;她们在荒草垫子上单打独斗、她们在山火中勇敢冲锋、她们在旷野中与风雨搏斗、她们擦干眼泪不让须眉,在广阔的天地上绽放青春美丽、飒爽英姿!
他们把青春献给了北大荒黑土地、献给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献给了革命老区西北、献给了云贵高原……。他们在那里立业、成家、成长。知青们背负的太多太多、知青们的苦难太沉太沉、知青们的故事成为美丽的传说、知青们的筋骨铁铸钢硬、知青们的意志坚如磐石。 知青精神是不倒的铜墙、不老的青松、巍峨挺立的山峰。
我不是知青,但是我的三哥、三嫂、弟弟、亲家、邻居、同学、发小、都是知青,我不是知青,但是我和他们一起长大。我喜欢他们的性格、我了解他们品行、我愿意与他们同台、同唱、同疯。他们曾经迷惑、他们曾经彷徨、但是他们最终走出了沼泽地,沐浴着火热的阳光。他们承载的是人类史上艰苦卓绝的过程,他们成长的时段曲折十年。奇怪的是说起知青的过去他们满目是骄傲、满脸是自豪、满身是激情。因为他们经历得太多太多,因为他们是共和国的长子、他们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一代,最能吃苦的群体。他们视经历为宝藏,他们视困难为财富,他们谈昨天风轻云淡,他们的心如大海般宽广,高山仰止!
我为知青高歌、我为知青点赞。你们经历的苦难独一无二、你们坚持精神亘古永恒,你们为国家的贡献历史已经彰显,你们为国家的努力青山绿水就是铁的证明!
阅读《一代知青画册》由衷地生出这些感慨,是不断的遐思、尘封的画面、激动的情怀、辉煌历史触动了我的心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的知青大多进入老年、最小的也进入六旬的年龄。尽享夕阳、尽享幸福抓住年轻的尾巴走向新的彼岸!
知青精神可圈可点可传扬,知青历史可书可写可流芳!
触动灵魂,以情以感致敬天下所有知青
                           王松写于哈尔滨翠峰斋
                              2020年8月26日
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4 16:52 , Processed in 0.135008 second(s), 22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