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子云亭与戛云亭

2020-12-20 19:10| 发布者: 向胤道| 查看: 151| 评论: 0

摘要: 子云亭与戛云亭文/向胤道在巴蜀有一句流传很古的言子:东有戛云亭,西有子云亭。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这两个富有盛名的古亭。一、悠悠子云亭 名人满九州2020年年末,川台新闻频道播放了“四川十大历史文化名人”,其中有 ...
子云亭与戛云亭
文/向胤道

在巴蜀有一句流传很古的言子:东有戛云亭,西有子云亭。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这两个富有盛名的古亭。

一、悠悠子云亭 名人满九州
2020年年末,川台新闻频道播放了“四川十大历史文化名人”,其中有大名鼎鼎的西汉扬雄(字子云,郫县人氏),晚于司马相如(一说巴郡蓬安人,一说成都人),但与之齐名,都是蜀中大家,两位巴蜀人占据了汉代赋坛的半壁河山。扬雄系全国颇有影响的文化学者,集辞赋家、语言学者、哲学家于一身。其著名的辞赋有《蜀都赋》《甘泉赋》《河东赋》《蓼虫赋》《校猎赋》等。《文心雕龙》对扬雄的个性、作品、理论观点等方面都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特别是对其辞赋观的剖析,以“膏腴害骨”“莫益劝诫”“辞人之赋丽以淫”“劝百讽一”的辞赋理论给与肯定。扬雄用华丽的辞藻,讽刺当权者的奢靡之风,谏劝专宠赵飞燕姐妹之正气凛然作品获文人赞赏。“本为圣朝除弊政”却反受其害,终不见任用,遂转而方言俗语的收集、整理、出专集,广泛流传。在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中,用短短五个字“西蜀子云亭”,标明了扬雄的文坛地位、历史渊源。扬雄对辞赋的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促进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推动复古与新变的协调一致。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做了很好的平衡,对复古与新变有更深入的分析,对后世辞赋创作和文学理论的构建影响至深。
据当地老人言,在茶店子场外的阡陌水渠,牛滚凼和尚桥旁边,再早有一座子云亭,亭子四面,斗拱飞檐翘角,在沐风栉雨中变得稀疏颓败,野草随风摇曳其间,修建年代不详。亭虽简陋破旧,确是路人农夫的乐土,亭边的木椅上,坐着休闲冲壳子的男子汉或赶场歇脚的村妇。凉风习习,流水潺潺,牛儿在水中打滚翻腾;夏天,髫年小儿也会赤条条跳下去滚扳几下,一幅天然农家乐的乡村民俗图。想必“牛滚凼”的地名就是这样来的。
按《太平寰宇记》的记载,最早的子云亭在城内少城西南角一个叫草玄堂的地方。扬雄曾读书写作于此,在草玄堂边的小池里洗砚台和笔,久而久之,人们将此小池称为墨池。又有神奇传说:一条青龙从天而降,幻化在墨池里成为一绝色美女,时而翩翩起舞,祥云飞腾;时而从街巷迤逦飘逸穿过;人们遂将墨池所在街道命名为“青龙街”。史载清朝时重修过一次,后来建墨池中学,子云亭在校内重建,几十年风雨飘摇,乏于管理,沦为堆放闲杂之物的库房,令人叹息不矣。改革开放后,北改工程中,在金府路不远处,修起一条蕴含文化的新街,美丽风景延伸到花照壁,起名子云路。路的北端新修了子云亭,八角形飞檐翘角,亭上挂匾“子云亭”三字。亭顶青瓦致密而排列有序,瓦当再现了历史的印迹。围亭内设有木质的靠座椅,供路人来此休憩,怀古人韵味。亭正中立有约两米高的石碑,上刻有刘禹锡以示节操的《陋室铭》,全文81字,短小精悍,文意警世。亭周围绿化的小园林,青葱如染,简朴玲珑,有墨池的古朴造型风味,彰显扬雄弃绝奢靡的德范。子云路上的现代电光灯柱别具一格,写着扬雄的一些惊世名言,如:“仁,宅也;义,路也;礼,服也;知,烛也;信,符也。”“有教立道,无止仲尼;有学术业,无止颜渊。”“人必其自觉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教育世人要传承中华道德规范,注重自身修养。把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浸润在路人心中。
成都建都两千余年,全中华唯一城名不变,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古都。“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武侯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杜甫草庐;陆游定居锦城西,在一首《咏梅》诗中写道:“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成都不愧“天府之国”的首府,到处都述说着“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美丽。
“重建子云亭见证了金牛区政府的文化自信:在园林建设中十分注重其文化内涵,让群众在美轮美奂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就能习见到传统文化的蛛丝马迹,让人不住点赞!”(金牛区作协主席杨君伟语)历来,金牛区的文风盛行,名人辈出,如:张霸,东汉和帝永元中任会稽太守,重用有真才实学之士,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使会稽地区大治,“百姓歌咏之”;张松(?-212年)建安十三年(208年),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张松献地图”的故事至今流传。
现代更有大家居住创作于金牛区: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故居成都正通顺街98号,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著名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李劼人,原名李家祥,成都华阳人,其成都故居在沙河。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卓有成绩的报刊编辑、实业家和成都市副市长。其小说代表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大河三部曲”。以磅礴的笔触书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现实,是具有时代和地方色彩的民族史诗,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成功书写了四川保路运动和四川辛亥革命的长篇历史小说系列。李劼人因此被誉为“成都真正的历史家”“川西民俗的百科全书”。张大千,内江人,成都故居,在金牛区金泉路2号金牛宾馆内,再此创作达到一生第二座高峰,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又被称为“临摹天下名画最多的画家。及著名史学家宋仁宗、范祖禹,清洁生产专家段宁,物理化学家沙国河,微波天线专家叶尚福,物理学家蒲富恪、李荫远,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叶明等。

二、巍巍戛云亭 文脉二千年
戛云亭位于古通州(今达州市)老城南门滚滚州河对岸秀丽青绿的翠屏山顶,北对巍峨于飞的凤凰山,东迎奔腾而来的州河水,西向傲然屹立着充满神秘色彩的千年龙爪塔。古时山上林木森森,四季山色翠青墨绿,排列如彩屏,故名翠屏。
戛云亭者,戛韵遏云,旋律悠扬,寄意美好。亭六边三层,呈八角飞翘型状,庄严而肃穆,边塑五彩祥云,吉祥图案,古朴而雅致。山下州河奔流不息,波光粼粼,山环水抱,风景绚丽。据史记载,这青山绿水环抱的戛云亭,乃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在元和时期,因直言得罪宦官,贬任通州司马时所建,高约十余米,青瓦白墙,翘檐尖顶,亭内楼梯、横梁均为木质结构,古香古色古朴。元末达县人兵部尚书李长祥著《戛云亭记》中有详细记载。不知何因毁于明代,再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重建,保存至今。亭阁整个建筑层层上收,玲珑雅致,古朴大方,颇具清代园林建筑风味又夹陈丝丝唐朝风情。据民国《达县志》记载:清代之后,人们将翠屏山上的彩云红霞视为瑞祥之兆,众多文人墨客把这五彩祥云和翠屏山、戛云亭一起,作为通州八景之一频频吟诵。所以"一朵祥云往内收,南岸青山映缘水"的赞美语句流传至今。
元稹通州为官四年,考察民情,消除野兽之害,鼓励耕作,倡导读书,深得黎庶喜爱。唐宪宗元和十三年,朝廷大赦,元稹奉召回京,元稹乘船离开通州,沿河而下,百姓或纷纷渡过州河,登上耸立戛云亭的翠屏山挥手相送;或登上独凸峻峭龙爪塔的玉印山,目送孤帆远影。时值正月初九,他又排行第九,自此,每年正月这一天便形成了达州最具特色的"元九登高"节日并延续至今。20世纪末,被评为四川省十大登高佳节之一。年年约几十万人攀登境内的翠屏山、凤凰山、铁山、峨城山、八台山等山峰郊游娱乐、缅怀古人、斟酒歌唱、吟诗作画。届时座座山上人流不断,络绎不绝。这是巴蜀在除夕初一之后,元宵节之前的充满亲情、文化情的又一盛大节日。
1949年前战火不断,戛云亭周围野草丛生,近百年未翻修,檩角严重腐朽,青瓦屋面多处垮塌,地基、墙体、窗户基本毁灭,瓦当、雕刻部件大多损坏,亭体濒临倒塌,曾被鉴定为D级危房。后来,在民众的呼吁下,各级政府开始重视,2001年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古迹,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达县文体局通过多方努力争取了专项维修经费,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石窟设计研究所对戛云亭进行现场勘查测绘,并制定了合理的维修保护方案。经过一系列的筹备,于2007年8月正式启动维修,2008年3月底,维修工程完成。
元稹在通州创作出千古名著“连昌宫词”“莺莺传”“离思五首”“菊花”等代表作,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特别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用日常明白语,直击人心。因为元稹与白居易的唱和,形成了诗词中又一著名诗派“元和体”,加上唐宋从这里做官走出的唐宋八位丞相一位阁老等,文脉渐盛。他们是李峤、李适之、刘晏、韩滉、元稹、张商英、韦贻范、王随和大清阁老卫承芳及近代中国一百名有影响的思想家唐甄。其中,因为韩滉在达州创作的“五牛图”作为珍宝被国库典藏,因为元白唱和形成“元和体”而流韵大江南北,因为元稹宦居达州而诞生不朽“莺莺传”而衍生出各种故事流传,因为唐甄“潜书”而思想闪烁,因为抗清名将李长祥“天文阁集”而流芳,因为李雄起义而建平民大成国(都成都)而席卷西南,因为哈儿将军英勇抗日而名播桑梓,因为徐向前、李先念鏖战而史存光芒,因为陈伯均、张爱萍、王维舟、向守志、黎玉玺将军的故居而名扬天下,因为20余位开国将领和十万红色儿女奔赴前线,创造了丰富的红色文化成为第二大苏区而功载丹青……。
一系列文化与名人的活动给偏僻不毛之地的古通州今达州带来了浓浓唐宋文风,影响了达州的文明步步提升。
达州是全国闻名的汉阙之乡,保留着占中国四分之一石制汉书之称的汉阙。座座汉阙上雕刻了大量汉代人民生产生活场景,和反映精神面貌的神话故事神兽等。雕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戏虎、射猎、庖厨、官人出行、常蛾奔月、玉图捣药、董永侍父、荆轲刺秦、养由基射猿等及百戏、六博等大量图案,翔实的反映了汉代生产生活情景,这些文艺作品影响了巴蜀的建筑与雕刻创作。
达州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有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生于斯的故址,有板凳蛮前歌后舞助武王伐纣的故事,有汉大将军冯焕冯鲲父子扫除边患、功盖山河的战功,是桂阳太守李温、都亭候庞统、交趾都尉沈稚、蜀汉大将王平故里。有张飞大战八濛山的传说,有徐庶隐居花萼山的轶闻,有李太白杜甫赞题巴渠的不朽诗篇,有建文帝魂归中山寺的烟云,有八位丞相从达州走上政坛的史籍。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建立大成国的李雄,大成国又称成汉(303-347),五胡十六国时期都成都,历五主,共四十四年。顶峰时期的疆域相当于现今中国四川省、重庆市的大部分地区,陕西省、甘肃省南部,贵州省北部和湖北西部部分等地区。明末清初出了中国百名思想家之一的唐甄 (1630—1704),和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颜元等同时的大思想家并列。他在《潜书》中写道:上观天道,下察人事,远正古迹,近度今宜,根于心而致之行,如在其位而谋其政。有李冰如成立过《戛云诗社》的事迹,有朱德、陈毅、刘佰承三元帅川东播火的伟绩,有徐向前、李先念等将军征战大巴山,弹洞翠屏山的赫赫战功,有神威火箭从这里飞出的破天荒记录……。真是:千年老达州,武脉文宗牛,河水波推浪,戛云逐激流。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1世纪初,几个古体诗爱好者,响应国家弘扬国学的号召,发起成立一个诗社,叫什么名字呢?西有子云亭,东有戛云亭,加上元稹修建了戛云亭,民国时大诗人李冰如办过《戛云诗词》刊物。于是一致通过成立“戛云亭诗社”,创办《戛云亭诗词》杂志。不知不觉八年过去,《戛云亭诗词》也办到了31期,吸引了全国不少大家到巴山深处这块诗词芳草地栽香花种芳草,这一切叫传承有序吧。文笔,诗曰:“双亭记”
西蜀子云亭
子云司马赋摘冠,占得汉朝半河山。
亭傲西南散韵律,池旋涟漪敛风烟。
追根华夏創新意,遗笔书林缀锦妍。
亭阁秀珍名四海,石碑简朴誉千笺。
老翁群坐木椅上,众口一辞壳子喧。
川东戛云亭
乐天元九创奇标,唐代文坛堪自豪。
酬唱新生元和体,知交演绎徵宫调。
高山流水戛云锦,韵海诗林蝶梦涛。
有序传承接力赛,多情斩棘育嘉苗。
州河滚滚浪推浪,夜雨罩亭绕楚骚。
向胤道庚子冬初于锦官城羁旅斋
2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上一篇:双亭记 向胤道下一篇:庚子收获记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3-29 00:34 , Processed in 0.123007 second(s), 1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