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华胥氏与巴蜀渊源刍议

2020-12-30 15:52| 发布者: 向胤道| 查看: 180| 评论: 0

摘要: 华胥氏与巴蜀渊源刍议文/向胤道摘要:本文从大量的历史资料、典籍记载及实物实地考察得出:盘古开天劈地后,他的后裔出了一支强大的氏族部落华胥氏,简称华胥,又叫华胥国。华胥是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 ...

华胥氏与巴蜀渊源刍议

文/向胤道

摘要:本文从大量的历史资料、典籍记载及实物实地考察得出:盘古开天劈地后,他的后裔出了一支强大的氏族部落华胥氏,简称华胥,又叫华胥国。华胥是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她率族人逐水草而居,过着浪漫自由的游牧生活,并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繁衍出“五帝”,并与巴蜀密切关联,由此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所以,华胥氏是民族之起始祖母,人类共祖,是华夏子孙的繁衍之根基,同时将中华民族的可載历史推向八千年前的仰韶文化远古时期。

关键词华胥氏 华胥国 巴蜀渊源 中华民族 刍议

 

盘古开天地后,他的后裔出了一支强大的氏族部落华胥氏,简称华胥,在一个叫华阳的地方,后来命名华胥国。华胥氏时代距今八千多年的前仰韶文化时期。《姓氏考略》注云:“以国为氏。《路史》记‘伏羲母国。在阆中’( 今四川)。”《史记补·三皇本纪》亦曰:“太皞庖牺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伏羲)于成纪。”《姓氏词典》引《太平寰宇记》载:“陕西蓝田县有华胥氏陵。”说明位于陕西蓝田华胥陵是中华民族的先祖华胥埋葬的陵寝,而“伏羲母国。在阆中”则证明华胥氏的出生地。从华胥到炎黄,炎黄到华夏,从华夏到中华,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及博大精深的文化。

华胥是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她年轻有为,率族人逐水草而居,过着浪漫自由的游牧生活。相传华胥氏外出,在雷泽湖边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心使华胥用她的脚踩了一下,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生下伏羲后,不久又生了女娲,所以是伏羲与女娲之母。雷泽是雷神居住的地方。雷泽一代为雷河,华胥国的人民都聚居在雷河两岸。《春秋世谱》可以证明“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伏羲与女娲的子孙又生育哺育了蚕神嫘祖,桑梓巴蜀盐亭;甘南到川北九寨沟一带则出了黄帝这样的古英雄人物。黄帝与嫘祖结合,缫丝织锦,首倡嫁娶,罢息兵戈,定鼎中原,划分九州,繁衍出伟大的华夏民族(见本人“黄帝诞生巴蜀考”2017年《巴蜀史志》4期)。由此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卷也有记载;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学者顾实先生在《华夏考源》中说: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华胥文化和我们几千年的华夏文明相关极其密切。

记载华胥与伏羲关系的古籍甚多,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太昊帝庖牺氏(即伏羲),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纬·含神雾》说:“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即伏羲)。”《潜夫论·五德志》称:“大人迹生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河图握矩起》载: “燧人之世,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孝经·钩命诀》也说: “华胥履迹,怪生皇牺(即伏羲)。”《纬》卷十一载: “燧人之世,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王嘉《拾遗记》云: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都是说华胥于雷泽踩了巨人足迹有娠而生伏羲。

八千年来,数百种中华典籍中均记载着这个叫华胥氏的氏族女首领及其儿女伏羲与女娲的故事。当然衍生出不少神话,虽然所记录的是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却是一个民族早期的唯心世界观,客观纪录和演绎族群中做过特别重大贡献的部落群体和首领,比如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嫘祖发明蚕桑耕织、黄帝涿鹿、牧野之战等。专家们认为:越朴实的神话,还原的早期先民生活和思想就越可信。专家学者们还指出华胥国的传统服饰为长袍,即当时的“国服”,又叫华服,后来发展成为具有长袍特点的“汉服”,证明汉服与华胥国有关。据说华胥喜欢四处游玩,后她得知有一个地方叫燧明的人,用火烧东西吃,她便去了燧人氏居住的地方,认识了燧人氏,学会了生火煮熟食。华胥氏回到华阳后,教大家如何使用火烧饭,因此华阳人一致拥戴华胥氏主政国事,于是称她主政的国家为华胥国。

列子·黄帝篇记:(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惜。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摘无痛痒。乘空入履实,寝虚若处林。云雾不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这篇记简直将华胥之国描述成了神之仙境。《山海经》中的记载:女娲以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智慧无穷,力大无穷。”“烧芦灰而止淫水,斩黑龙而降水妖”。但是在远古的时代,在人们的心智知识并不成熟的时代,人们只能信仰“神”的力量。所以极有可能,人们将治水这种运用人类的力量战胜自然的行为“神”化,等同于本身所拥有的“神力”,比如“大禹治水”。华胥和他的儿女女娲、伏羲都成为神仙,华胥国也就成为东方像西方《圣经》中记载的伊甸园。据记载伏羲长大后,看见蜘蛛织网发明了在水里可以捕鱼、在林中可以捕鸟的网。因发明熟食,人们称为庖牺,意为他是最好的厨师。伏羲想念母亲,就在都广(成都平原)援天梯等建木上天庭看望母亲华胥。天帝听了雷神的禀告,就封伏羲为华胥国君主。(见本人著大禹“盘古王史表考”)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的华地:宋戴公子考父说食采于华,因氏焉。华地所在的宋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河南商丘一带,国君子姓,国君是黄帝后裔宋微子启,系宋氏、向氏的祖先。其疆域最大时包括河南东北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山东西南部。《国语·郑语》中的华地,(太史伯曰)“若克二邑(指虢、郐),鄢、蔽、补、丹、依、駻、历、华,君之土也。” 历先为国后为邑后为乡,“历”史称可见历国之古。历又作濑今作涡。历、华并提,华就是古华胥国,后为蒙地,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又名《南华经》。又传说舜目重瞳,是把“华”解释为眼睛人之神户。故华之南为寿,人之眉主寿称华盖。“华”居十之上,是天下之中也。重回千万年的记忆,神仙之国古华胥国确实令人神往。

历史地理学家钱穆在《黄帝的故事》中提到:《史记》上说:“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荆山之阳。”首山即河南襄城县南五里,两边逛逦直接嵩、华。这些说法都足以说明黄帝活动的范围。《列子》上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晋朝《拾遗记》所记,”庖牺(伏羲氏)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既觉有娠,历十二年生庖牺(伏羲氏)。"如《竹书纪年·伏羲氏》说,"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远之,因而始娠。历史地理学家钱穆《黄帝的故事》中讲到:《列子》上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这样一个美好神奇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华胥之国,在翕州之西,台州之北。”言之凿凿,似乎确有其国。但接下来却说:“不知斯(离)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这个国家离齐国不知道有几千里几万里,反正是靠舟车无法到达的。要去的话,只能是闭上眼睛“神游”了。这段话说明古代荆棘遍生,从“齐”到华胥国是多么艰难遥远,暗示指出地址在今难于上青天的西南一带。

伏羲女娲兄妹结婚这个传说在汉族民间广泛传播:华胥氏族在一次大水灾中,遭受了灭顶之灾,只有伏羲女娲两兄妹,因为坐在葫芦里,被漂到了一座大山上,才幸免遇难。当他们看到这个世界就剩下他们两个人,为了人类延续,结为夫妻。在结婚前,他们对天发誓说:若苍天允许我们兄妹结为夫妻,繁衍人类,四山之烟聚而滚磨合。发完誓,他们两个人把磨石推下沟去。这时只见四山之烟果然聚合,再看磨扇也紧紧的合在一起,于是两人结为夫妻。后人为了纪念伏羲、女娲结合,繁衍人类的功劳,就把他们所在的山叫磨合山,滚磨盘的沟叫磨盘沟,并在磨合山上修建了人种庙,后来因其名字不雅,改为仁宗庙。据一些专家考证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比如彝族、土家族、苗族、摩梭族等也有类似的传说故事,这就可以说明华胥不仅是汉族的祖先,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祖先。

华胥氏族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文字初具雏形,语言以“华”音为基,华代表美丽(繁盛)的事物,古作“光华”解,燧人氏崇拜太阳与火,因为称“华”,如火华。甲骨文的“华”字,就是一株挂着果实的花树。因此,华胥氏时代前期,也是对太阳、雷电与火等的光华崇拜(自然灵崇拜),后期则是花华崇拜(植物灵崇拜)。华胥文化初制嫁娶之礼,使远古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的状态;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渔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作书契以带绳结,有了简单文字;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演绎八卦,开始了人类从规律上认识大自然,后来被炎黄的后裔逐步发展成为《易经》;女娲作笙簧,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乐器,成为中华音乐的起源。

天下华人何称龙之传人耶?圣母于雷泽履之龙迹也。《帝王本纪》曰:“华胥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拾遗记》云:神母游华胥之洲,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都说明伏羲女娲皆为圣母华胥与神龙之裔。所以,华胥氏时期崇拜的图腾是“蛇”与“虹”,演变成“龙”文化,所以中华民族自称“龙的民族”“龙的传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经过近十余年的实物挖掘、调研论证和史料搜集,华胥的出生地和陵葬地的真实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认可,对于华胥氏及其后裔的研究和考古保护工作也到处展开,它标志着被人们遗忘了数百年的华夏始祖母华胥氏裔,重新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从文史材料中走向真实生活。中国先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会长省社科院教授段誉多次发表论文强调,阆中华胥故里、盐亭嫘祖桑梓;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厚强充分肯定“黄帝诞生巴蜀”的论证;陕西华胥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魏朝鹏先生曾定论,华胥氏应该是在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刻承担起了延续氏族生存的重担,为中华民族得以存在做出了贡献。所以被后世大量载于史册,流传数千年而不中断。他说:“古代胥、雅、夏等字相通,所以华胥应该就是华夏”。据了解,持有华胥即华夏的观点并非只有段誉、魏朝鹏部分人。不少专家的研究认为这种说法可以成立。

据上所记述,华胥氏为风姓。生下伏羲和女娲。由此,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继承和传播辉煌的华胥文化,踏遍了中华大地的山山水水,山东的济宁、四川的阆中、甘肃的天水、陕北的延川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殷函、尹红卿编译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首卷写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氏开始,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这些文献典籍的记述,都清楚地说明了正是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因此,华胥氏是民族之起始祖母,人类共祖,是华夏子孙的繁衍之根基。

(正文4000字节)

 

向胤道(向一),研究员、博士。曾工作在科技局,四川省市科普作协、中国国学会、世界华人科普作协等常务理事,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省市区(金牛区)作协会员,省市诗词协会、中国诗赋学会、中国纪实文学会等会员;“市文艺名师”“省有杰出贡献的科普作家” ,获胡锦涛总书记题词的 “中国百名行业创新人物金像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金桥奖”“全国九五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行政学院优秀学术成果奖”省市“社会科学成果奖”“省优秀科普作品奖”“达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20余项,已出版科普与文艺作品十余部。系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国学院大学研究员和中国国际行业研究会(国务院直属)高级研究员。


电邮:xiang1947522@163.com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3-29 22:06 , Processed in 0.099006 second(s), 18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