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转载】王秀旗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69届知青

2022-8-28 15:54| 发布者: 开心| 查看: 301| 评论: 0|原作者: 屹梁梁

摘要: 说说咱连的小北京作者\王秀旗 在北大荒那片黑土地上,曾经有过这样一群“小北京”。他们年少单纯,活泼开朗,生机勃勃,意气风发。 讲述他们的故事,留给未来的回忆… 一九六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在北京永定门火车站 ...
mmexport1660778339021.jpg


说说咱连的小北京
作者\王秀旗

在北大荒那片黑土地上,曾经有过这样一群“小北京”。他们年少单纯,活泼开朗,生机勃勃,意气风发。

讲述他们的故事,留给未来的回忆…

一九六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在北京永定门火车站,有一群十五六岁的北京知青在与父母和亲人依依告别。

列车启动了,那些熟悉的街巷和楼宇慢慢地掠过车窗,这座他们土生土长的城市,渐渐远离了他们不舍的眼神。列车一路向北,向北,向北,谁也不知道哪里是终点。

踏上北大荒的黑土地,迎接着他们的是阴雨绵绵,这群小青年在嫩江那废弃的兵营里搁浅。

从北京出发,大家都是身穿夏装,北大荒夏末的八月,天气阴冷霜寒,冻得大家浑身打颤颤。同学们只能依偎着,相互用体温取暖。

是谁?唱起了:“远飞的大雁请你快快地飞,捎个信儿到北京……”,歌声触动了大家的心田,遥望家乡思念亲人,伴随着低沉着歌声,抽泣声混成一片……

一天,两天,三天,从北京出发到达目的地,这些小知青整整走了十天。

九月一号从二十里开外的团部出发,他们徒步行走,临近中午才抵达深山沟里的三十八连。

mmexport1660778344183.jpg

曾经淌水过河的河套上,搭上了木板桥


欢迎的队伍里,有当地原劳改农场的老职工和他们的家属,有六六年集体转业的老兵,还有一年前先于他们下乡的哈尔滨和上海的知识青年。

这批迟来的北京“小六九”,自然就成了大哥哥大姐姐们眼里的“小北京”。

这昵称叫了半个世纪,如今,虽然已经是古稀之年,他们仍然是哥哥姐姐们疼爱的“小北京”“小知青”。

下乡五十年,岁月的年轮记录着他们青春的故事,赞美着他们精彩的当年!

一. 吕静梅 天真单纯,任劳任怨。这个懵懂的养猪姑娘,曾经闹出好多笑谈。憔猪这活本来是兽医掌握的技术活,给猪做节育也要具备相应的资质。这北京女娃子,她根本就不懂呀!

连里通知养猪班,明天要安排兽医去猪号憔猪。她觉得不就是“敲”吗?这活我们自己都可以干,干嘛兴师动众?

于是,第二天早上,这猪圈里就热闹起来了,她拿着棍子追着敲打猪。这猪呀被追得满圈里跑……这猪们也纳闷呀,“这是哪一出啊?干嘛敲打我们呀!”

几十年后,每当回忆起当年这件糗事,大家总是唏嘘不已,捧腹大笑。

二. 马号的北京知青刘广兴驾驭着儿马子,上山去拉柴。满满的一马车重载,在雪后的山路上,艰难前行。

马也是生灵,由于天冷路滑,加上劳累和饥饿,这儿马子不听使唤了,拼命地在崎岖不平的陡坡上奔跑,马车向离弦的箭一样飞驰……

在颠簸溜滑的山路上,这马车失去了控制,真是惊心动魄,好险呀!

多亏他平时的基本功扎实。刘广兴使劲拉紧缰绳,拼尽全力制服暴躁的儿马子,最终摆脱危险,保住了自己和马的生命。

半个世纪过去了,这北大荒的惊险一幕,还清晰地流淌在他的记忆中。

三,北京人特别爱吃土豆,都是城市长大的,只是见过菜市场里卖的土豆,从来没有见识过在泥土里生长的土豆。

秋天,女知青们跟着连长到大田里收土豆,看见地里翻出来那么硕大的土豆,她们真是很新奇!

mmexport1660778348076.jpg

不爱红装爱武装,左一为王美华


王美华天真地问连长:等我回家探亲的时候能给我几个大土豆带回家吗?我要让妈妈看看这稀罕的大土豆。

连长刘景雨哈哈大笑,特别痛快地说:“带多少都行,最好是送到北京农展馆!”

四. 雨季,连队通往团部的路,被暴涨的河水阻断了。

为了大家及时看到家书,通讯员小秘在河水刚刚回落就趟水过河,去团部邮局取东西。

返回时,他背着一个装满信件的邮箱,怀里抱着知青家里寄来的邮包。在来时的河道里涉水过河。他慢慢试探着,小心翼翼的地下水了。

冰冷冰冷的河水,淹没了他的半个身子,他踉踉跄跄地脚下没踩稳,一个趔趄身子歪倒了。好险呀!

多亏同行的营部书记员,上海知青赵秋英紧急中拉住了他。

mmexport1660778352371.jpg

当年的连队通讯员小秘


每每回忆这段往事,小秘都是百感交集……这步履蹒跚的青春岁月,真是可歌可泣。

五. 北京知青周幼华经历过一次艰辛和危险并存的风雪之夜。他跟随排长陈德全去百里之外的荒草甸子,为连队牲畜寻找草料。

本来就是饥寒交迫的冬夜,哪里有草料呀?不知走了多少路,迷路中,他们晕头转向。

天寒地冻大雪覆盖之中,他们突然发现了有个草堆,真是喜出往外!

排长陈德全赶紧指挥大家装车,正当大家为完成任务而兴奋的时候。祸从天降!原来是不经意把一团某连队的草料错当是大自然的馈赠。

对方来了十几个人,不容分说就开打了,多亏有哈尔滨知青李忠禹和上海知青“大块头”赵志强。这几个壮汉在前面奋力抵挡,极力护佑着我们小北京。

最终双方各自收手,车被对方灭火无法启动了,我们只能徒步返回连队。

风雪之夜饥寒交迫,大家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走在返回连队的路上。

现在想起来,当时没有伤着人、没有冻坏人也真是万幸了!

六. 牧羊班的北京知青王森讲起她第一枪的故事 ,真是有声有色。

为了驱赶狼对猪羊的伤害,每隔几天老职工迟瘸子都要放枪 威慑狼,避免狼群接近连队小西屯的羊号和猪号。

那时候,这些小青年好奇心很强。有一天,王森缠着迟瘸子让她过过枪瘾。她哪里知道这猎枪的厉害?

mmexport1660778358180.jpg

飒爽英姿女战士,后排右一为牧羊姑娘王森


她学着迟瘸子的样子,下蹲端枪,瞄准,搂火,一连串的动作还挺麻利。那里知道这枪的后坐力很大,直接把她顶了个大屁墩。

拿不稳的枪掉到了地上,耳朵也被震聋了,眼前闪过一片火光,真是把她吓得不轻!

这些悬事,到现在想起来都很后怕。

七. 李向强一位个头偏矮的小北京,大眼睛浓眉毛,眼神里透着机灵。

夜里持枪站岗,他可能是胆小,上了刺刀壮胆。刚从热被窝里爬起来,迷迷糊糊的听到身后有动静。他分辨不出是什么情况,心里突突突地跳个不停。

身后的动静忽大忽小,好像还喘着粗气。他一激灵清醒了许多,心想是不是自己碰上了“敌人”?

越想就越紧张,他猛的来一个转身出枪,刺刀不偏不倚刺重了目标。那个“敌人”跑掉了,他警惕地四下里寻找,没见“敌人”的踪影。

熬过两个小时换岗了,他赶紧返回宿舍倒头就睡。

第二天,一位老职工找到连长说:谁这么缺德呀?把我家猪屁股给豁开了一个大口子。

这个乌龙的故事,在知青中流传至今,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

八,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孙皖平,是大校的女儿。身材瘦高气质好,站军姿挺拔秀丽。她是连队武装排女生班里,训练刻苦成绩优异的突出人才。

mmexport1660778362054.jpg

后排左二为孙皖平


一九七三年十月,为准备参加一师首届军事会操,她被连队选派参加团里组织的军事训练。

训练场上,年轻的武装战士,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练队列走正步,要求排面整齐划一,大家要有整体意识,踢腿一条线,落地脚用劲, 静态站立要纹丝不动,动态迈步要稳健有力。保持动作协调一致。

几个小时下来浑身是汗,衣裤湿漉漉的贴在身上,有说不出来的难受。有的人虚脱了,休息一下继续练。

练射击要凝神静气,认真领会动作要领,负重端枪练臂力。连续几天练习端枪,瞄准,拉栓,扣机。孙皖平刻苦训练,不怕吃苦。

汗水浸湿衣服,前胸后背都起了湿疹,一阵阵地痛痒。她咬牙坚持着,用极强的忍耐力,圆满完成训练任务。

mmexport1660778365269.jpg

参加一师首届会操的一团女生班,中排(左一)为孙皖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汗水浇开幸福花。年末,在师部首届会操比赛中,她巾帼不让须眉,在五十米胸靶**三姿(卧跪立)各三发,共九发子弹射击中,孙皖平沉着冷静,稳扎稳打,九枪共打出82环。取得全师个人比赛排行第六名的好成绩,并取得一团参赛队员射击排名第一的佳绩。彰显了大校女儿的风采。

就是这样一群娃娃兵撑起了北大荒的一片新天地。

北大荒的风霜雨雪催熟了这青涩年华,在不断成长和坚强中,铸就了这一代知青们的光荣和辉煌。

mmexport1660778369477.jpg

连队前面的公比拉河


走过了北大荒那泥泞的黑土地,经受了北大荒那西北风“大烟炮”的洗礼!这一群值得赞美的“小北京”,如同夜空中闪烁的小星星,不屈不挠地散发着自己青春的亮和光。

            —— 纪念北京知青上山下乡五十三周年。

作者简介:王秀旗,哈尔滨知青。1968年5月8日上山下乡到黑龙江省爱辉县,新华二团五连任副连长。后为一师一团三十八连。1974年春天,调到一团六营部任书记员。

1978年底招工返回哈尔滨。因两地生活,1982年对调到北京工作。在北京退休安度晚年。

mmexport1660778373263.jpg


mmexport1660778383456.jpg



IMG_20220818_075127.jpg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6 00:42 , Processed in 0.161009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