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猴石山》122(上) 作者:我的第二故乡(曹振声) 第三十七章我们的“王芳” 122(上)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太阳也显得格外勤奋。 配属施工连的战士全副武装,以排为横队,站在连部门前的广场上。与以往不同,四排站在最前面;在她们面前,架设着迫击炮、机关枪;再往前,是临时搭建的主席台;高悬着“施工指挥部总结表彰现场会”的红布大字横幅;配属施工连队列后边,是施工指挥部、施工团团部以及各营连的领导们,他们几乎都是现役军人,却很松散,不成队列。 “首先,我宣读东北军区政治部的决定。”施工团郑政委、新任施工副总指挥激情洋溢地宣读了关于“岑星儿荣记二等功”的决定后心情沉重说,“石副总指挥赴任前,我陪他专程到合江军分区医院看望了岑星儿,在他的病床前,石副总指挥宣读了给他的‘记功决定’,在他胸前佩戴上奖章……岑星儿的伤情已经稳定,但腰腿功能还未恢复,将来能不能走路还有待观察。石副总指挥指示说,我们一定要吸取这血的教训,一丝不苟地抓好安全生产;一定要发扬岑星儿舍己救人的大无畏精神,在全团掀起向岑星儿学习的高潮……” 会场格外宁静,无论配属施工连战士,还是前来参加会议的各级领导,心中无不充满敬慕、惋惜…… “钻机还在‘嗒嗒’作响……” 施工团郑政委的讲话刚结束,一声忧伤、悠扬、委婉的女中音响了起来,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也提起了所有人的心。这是苏启莲的声音,也是石裕山赴大青山前施工指挥部作出的别具匠心的安排。她唱完第一句,女排全体战士放开喉咙附和上来。她们唱道: “安全员岑星儿哪儿去了? 不是他年纪小贪玩耍, 我们的英雄躺在病床。 四月二十八的那天早上, 一班战士洞外歌唱。 他和班长坚守岗位, 安全员的责任他不能忘。 忽听石裂声隐隐作响, 岑星儿一把推出了班长。 凿岩机倒地战友得救, 岑星儿被埋坑道塌方。 班长他起身组织营救, 战友们闻讯赶到现场。 一滴滴鲜血裹着汗水淌, 救出了英雄他身负重伤。 颂歌在猴石山上回响, 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 兵团战士修筑钢防, 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 《歌唱二小放牛郎》那熟悉的旋律,将人们带回了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人们似乎看到英雄王二小不慌不忙地将日本鬼子引入了八路军的包围圈……女兵们满怀深情唱出的新填写的歌词,又将人们带回了四月二十八日二三八坑道口的塌方和抢救现场,所有人的脑海无不呈现:……岑星儿推出班长、钻机倾倒、风钻手获救、洞顶塌方;班长王宝国和男女战士们手扒塌方石,争分夺秒的抢救,以及战士们滴血的手指与脸上的汗水…… “大家听到的歌词,是配属施工连四排女战士集体改编的。”歌声停止后,新任工程副总指挥老于站在台上,抹了一把眼说。“我们向英雄学习,首先就是抓好安全……”他讲了几句后话题一转,“下面,我宣布施工指挥部的表彰决定……” “还有表彰……?”配属施工连队列后有人惊叹…… “表彰谁呢?就是今天站在第一排刚才唱歌的女兵!为什么表彰她们?”老于以技术人员特有的思维推理继续着他的讲话,“这个排有三十二名战士,成分和你们的连队一样,有二十七名战士是刚到来边疆的大城市知青,平均年龄不到十九岁……就是这些姑娘,仅仅二十四天,就打通了一条长达一百三十二米的排坑道!平均日进度五点五米!最高日进度高达七点九米,她们创造了全军排坑道掘进史上……” “啊……?”老于的话音还没落,队列后边就传来了“啊啊”的惊叹声,还夹杂着不可思议的议论声。 “大家不服,是吧?”老于看着叽叽喳喳的人们说,“是的,她们是遇上了比较松软的石质,可是打得出来也得清得出来呀!她们一个作业班七名出渣手,一个班次清出的渣比你们两个班次还要多!” “是啊!” “了不起!”听老于这么一说,前来参加会议的领导们不再议论了,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在我军历史上,还没有女兵打过坑道……指挥部和他们连也没打算安排她们掘进……”老于越讲越激动,把他敬慕的眼光泼洒在身穿工兵服的女兵身上,“可她们就是不服,她们是通过和男兵打擂,夺取的坑道掘进权!” “打擂……?”队列后的人群里传出声声质疑。 “是的,打擂。”老于环视着施工团的干部说,“别小看这些姑娘,她们几乎人人都会抡大锤……二三八坑道发生塌方时,女排的两个作业班率先赶到现场,她们和一排一班的男战士用手一块块地搬开石块,在石堆里扒出了岑星儿。塌方石块有多少呢?一个作业班整整清理了六个班次!” 听着老于的讲述,会场上安静了,施工团的干部不再议论了,向女兵们投去了敬佩的眼光。 “指挥部研究决定,授予战备施工团配属施工连四排‘娘子先锋排’光荣称号!” “哗……”会场上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掌声。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知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3-9-21 22:32 , Processed in 0.138008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