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东山峰知青名字碑前的沉思 在湘北边陲的东山峰上,矗立着一座一千三百人名字的纪念碑,碑上镌刻着的是震铄时代的历史事件——知青! 伫立在东山峰知青广场黑色花岗岩的名字碑前,面目着每一位安宁者的名字,以及跟时间粘在一起无法剥离的山峰,仿佛还原了知青最初的模样,心里不免有种高潮落幕的苍凉。曾经轰轰烈烈的辉煌,那种烟消云散的旧梦,绽放过的激情岁月,慢慢都消失在历史的陈书里。 逆着时间找回去,伤痕只不过是一缕吹展生命的风,度着一己的悲欢,在纪念碑式的历史缝隙里寻找,他们从共和国的典籍中“穿越”到人们的眼前,我只想告诉现在的世人,知青,值得我们去纪念! 正是这一泼人 ,在历史的为难期间,他们秉承了坚韧不拔、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友善诚信等等一系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用自己稚嫩的肩膀,两次扛起共和国的重任,两次以自己的牺牲换来共和国坚硬的脊梁。 一个知青是故事,而千万知青就是一部厚重的历史。疑视着密密麻麻曾经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单时,触景生情的场景立刻在喉咙里哽咽,情绪瞬间崩溃,眼泪夺眶而出。捧着自己不再复原的青春,还有那些难已接纳的落魄与苦困,在这种不可挽回的祭奠中,心口一直徘徊萦绕,这无疑是某些事情及其相关情感还尚未在自己的心里真正地结束与消逝,也是我内心与各种原因而一度失去联系后的重新契合,最后成为知青性格的一种底色。 英国 托马斯·卡莱尔的说过:“感情是人类思想的起源”。所以,“未曾哭长夜者,不足与语人生!” 这并非无病呻吟的矫情,而是能够对深切悲哀体验的自然显现。唯有如此,才能显露出来自我们灵魂的最真实的一面,以及找回一度拥有却又失去了的情感力量,以及那些真实的情感与自我! 重新定义知青。我猜想那名字的来历,定是坚韧的奉献、无私的燃烧和润泽后世的期盼!因为,于当世而言,无论是青春行至万里还是老来已作停歇,每一个梦想的萌生与实现,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独一无二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的过去方程式。 踱步于知青广场,回望东山峰慷慨悲壮的经历,环顾山峰的变迁,那一抹碧绿浸染的心扉、碧波的万亩茶园、缠绕山峰的公路、天街花海、民宿超市,清澈的水库,昔日蛮荒的东山峰,都是由无数舍生忘死的知青魂灵、浸润出的殷红血水而勾勒而出的奇迹。 对此,个人的渺小、命运的不可控制、人们志向的真挚与荒唐,我会总结出一些有特定叙事的片段和心底呼唤,脑海里也会闪烁着曾经的惊恐、原始、蛮荒,还有山里人那双茶色眸子里的平淡如水,却又冷若冰霜的表情和瘦弱的面孔,以及奇趣的吊脚楼、自然的羊肠小道,那种被万古野风肆虐过的原始山峰,在知青的手掌中改变了模样,这足以震惊后世的俊俏。 此刻,那些略显迷茫的眼神。使思绪向山坳里缓缓走去,在那些坍塌的建筑物跟前,在雾与水的冲刷之中,你才能仔细地辨别出“青春万岁”之类的模糊字迹,我至今仍然守护着我的精神的栖居之地,我渴望知青那一缕神圣之光的伟大照耀,使我在年老日暮之时不至于无奈地坠落。 人的一生中,谁不是带着童年的印记而来,谁都有过疯狂肆意的青春?谁又没有过人生的苦楚和心酸?我们都从雨季里走过,经历就泛滥了自己的眼泪,恰恰是它们,构成了我们整个人生的心灵家园,是你没有办法去删除的人生常态。甭管有时自己的心情像是被许多的尘埃所覆盖,但我还是不愿意将它们吹散,尽量使它沉淀下来,因为,深陷在大山,圈住的都是褴褛与无知,贫瘠与落魄。知青生活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人生经历,那段历史留给我们曾经的伤痛,因为它毕竟剥夺了很多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知青的题目很沉重,那段艰苦的生活只有知青才最有资格评说!因此,东山峰农场建场四十五周年纪念日和知青刻名的落碑仪式活动才是搅动我的情绪,触动了那份遥远的怀旧情愫。 上山下乡运动,演绎了一场空前的、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运动。对这场运动的评价,一直褒贬不一。现在,许多人回忆起东山峰农场的过去,往往只记得判断的结论,而忽视了做判断时的参照物。记住的往往是抽象的,缺少细节的思考,更没有放在当时社会大背景下去分析。的确,岁月悠悠的四十五年,弹指一挥间。当年东山峰的雪和雾、悲与壮、泪和血、思与情都将是一代知青说不完、道不尽的一辈子话题。让别人看看东山峰农场所给予我们的并不仅仅是失望和悲伤,毕竟给了我们一生最难忘,也最可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当我们在青春和理想遭到破灭之后,从而锤炼出忍耐和坚毅不拔的品质。 其实,我们离开东山峰农场都有几十年了,大家都融入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客观的说,现在的“知青”本身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阶层,所谓的“知青”只是具有知青经历的人,因为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教育程度,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思想基础,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如果囿于个别和片面,甚至把个别当一般,把片面当全面,就会以偏概全,甚至扭曲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今天长沙常德两地众多的知青聚集在纪念碑下引发这些怀旧思潮的动因,是针对当下现实的一种复杂的温情回味。处在一个物质膨胀和精神瓦解的时代,怀旧就是一种得益的记忆疗法,它要借助从前被灌输理想式的‘乌托邦’有限时空,修理被现实灼伤的普遍心灵。 一段过去了的东山峰知青‘上山下乡’旧话题,成为了今天一种活动的价值核心,突然间变得魅力四射起来,唤醒了在焦虑中辗转反侧的东山峰知青芸芸众生。怀旧者往往由日常生活的层次,探入到事件怀旧,进而又深入到不同内心的层次,玩味着诸如“上山下乡、抛青春洒热血”之类的心理,从那里获取细微而短暂的慰藉。毫无疑问,眼前除了东山峰农场过去垦荒种植甜菜的土地转变成为万亩茶园、种植返季节蔬菜、养鹿场和场部转变为社区职能外,其余都只是一种概念性怀旧,因为所有的茅草坡,山顶上公路、糖厂、水库、知青点上坍塌的岩石房等旧物品都仅剩下膜拜的价值,而基本丧失了原来知青心目中‘北糖南种’的实用价值和落后地区的民众脱贫致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良好途径。 知青,是怀旧的。当年下放过的地方曾留下了我们的青春、足迹、身影及汗水,这使我们常梦魂纤绕,梦里常回到那第二故乡。 因此,每个知青心中都会有一本当年厚重的故事,但这种扯不断的情结还在千丝万缕地缠绕着我们,并且越来越浓,如同灶上一壶沸腾的开水,终于从捂封不住的盖子里满溢而出。因此这几年来,知青们频频相约回到自己曾经下放过的地方,回首自己的足迹,祭奠自己的青春,追寻岁月的印记。此刻,两鬓斑白、半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9-11 17:52 , Processed in 0.138008 second(s), 22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