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知青的故事是故事,千万个知青的故事聚集在一起就是历史!半个世纪以前,吾等同入全州镇中,班号七二级二班,同窗共读,恭听师尊振铎布道,憧憬前程锦绣,励志发奋勤读
同窗学缘,俯仰二载,转睫即成追忆。然,缘深而谊重,心同系之。本文作者李益民,山川知青(后排中),与本故事主人张建平,全州县龙水镇百福村8队知青(前排左),响应号角,到农村上山下乡插队前夕,合影存念。 半个世纪后其中四人再次合景。佛说,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与人擦肩邂逅之缘即为前世修来。依此推论,与人同窗,即缘分不浅;同窗同学二载,又是同日一起插队农村,缘分更加不淺,可谓大矣!五十年后尚能再聚,此乃割舍不了之天大缘分,尽可谓为难得福缘!比肩得尝天上人间欢愉之大福缘!人谓:童年易梦,少年似画,青壮若诗,中年为文,老年成哲。我等知青青春无悔,人生各段别具意境,构成多彩人生之心路历程。 甲辰龙年,龙水百福,幸福之地。桂北粮仓,时值甲辰秋分,秋高气爽,又恰逢中国农民笫七个丰收节,择此吉日良辰,他策划组织全州县龙水镇百福村历界曾经在这里插队的知青30余人,在离村五十年后再聚,天南地北知青,从全国各地赶来全州第二故乡返乡省亲,欢庆丰收节,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知青岁月---- 张建平,曾是全州县龙水镇百福村8队的知青,如今已成长为共和国顶级桥梁建设的翘首,只因他酷爱农耕文化,深暗农耕文化精髄:“因地制宜、适时耕种,深耕细作”。 “因地制宜、适时耕种”的典范。1974年在龙水百福村插队三年后,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头一年,就考上大学本科湖南长沙铁道学院。 “深耕细作,成就正果”返城后在湖北武汉桥梁设计研究院几十年的深耕细作,终于成就了共和国的超级桥梁工程,湖南湘西矮寨大桥。 以上图片是知青张建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负责修建湖南湘西矮寨大桥,习近平主席视察了该大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亲切接见并与张建平握手。这是我们全体知青的骄傲和荣耀。 知青无悔,在乡村或长或短时间,接受了农耕文化薰陶,农耕文化知慧概括起来只有十二个字:“因地制宜,适时耕种,深耕细作”。农耕文化知慧适用于人生、人事和一切事业。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0-11 23:31 , Processed in 0.144008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