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石建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弯弯的石板路

[复制链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7:46: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建华 于 2017-4-11 17:51 编辑

                                晚会唱歌唱出了麻烦
               
                      成都市32中初67级五班下乡知青石建华
      为了丰富新工人培训班的业余文化生活。      培训班的领导决定:利用一个星期天晚饭后的时间,培训班全体学员在操场上举行联欢晚会,事先只提出了要求,每个班都必须出一到两个节目,演出内容要体现青年人的特点,只要求反映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革命精神。具体细节没有做出要求,节目也没有说还要经过审查。
       我们班里谁也没有什么文艺细胞,但是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向连里报了一个全班合唱的节目,忘了报歌名,其实也不全是忘了,关键是大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只好等临场发挥到时候再说。
       晚会开始了,各班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地表演下去,虽然说节目表演的水平都不怎么样,毕竟是学员们自己的节目,都是自编自演,大家基本上都熟悉了,至于歌唱得水平如何嘛,反正是天晓得,该咋样就咋样,谁也不用笑话谁,反正能自娱自乐也就行了。
       这时候,只听到报幕员宣布:“下一个节目由二连八班演出,男生合唱。”
      全班十二个学员整整齐齐地到了由人围成的大圈圈中间,我们班里一个中等个子,身体消瘦的学员自告奋勇当了合唱的指挥,他把双手有力的合在一起举过头顶,身体转了一周向大家潇洒地打着招呼,操纵着流利的普通话大声地说:“第一支歌,赶快上山吧勇士们”在无伴奏的情况下,全班的学员们以小合唱的形式唱起了当时流行的阿尔巴尼亚电影插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
      当唱到“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参加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即将来临,我们祖国将要获得自由解放……”的时候,我突然发觉,我们二连的连长此刻突然皱起了双眉,好像有什么话要说,但他只是张了张嘴,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来。
      接着,“第二支歌,打靶归来” 日落西山红霞飞这样的歌词大家都是相当熟悉的,整整齐齐的歌声很快就唱完了,我们八班的全体学员迅速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继续观看其他班的节目演出。
       不一会儿,我们的二连连长,面目表情十分严肃,他来到我们班的座位前,直接把我叫到了连部,进了办公室以后。
       连长随手关上了房门,压低了往日的大嗓门,低沉地冒出一个一个的单字:“你—们---唱---的---是---什---么---歌?”
      我认真地回答:“《打靶归来》和阿尔巴尼亚电影插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连长面目表情非常严肃地说:“问题何止是不对。”
      他看到我当时坦然自若的神情,非常不满地挥舞着一双有力的胳膊,继续大声说:“全中国都解放那么多年了,你们还要上山干什么?谁让你们参加游击队啦?”
      我赶紧解释道:“我们刚才唱的是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插曲,这首歌目前在全中国都很流行,电影院里现在也是天天都在放映,应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假如真的要是有问题,特别在这个时期是不可能放映的。”
       这时候连长的脸色,和刚进门的时候相比,要显得平和了许多。他停下来简短地思索了一下,又提高了嗓门对我批评开了:“毛主席是全中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你们应该多唱唱歌颂红太阳的歌曲,能唱的歌曲成千上万,唱哪个不行,你们干嘛就就偏偏唱起那个日落西山呢?”
       我当时的胆也算是够大的,立即针锋相对地和他顶上了火:“你不是也当过兵吗?《打靶归来》这首歌未必你就没有唱过?当年你唱这支歌的时候,你的指导员不是也没有批评你唱日落西山不对头嘛。干嘛你就对我们就这么不客气,如此这般地批判我们?再者说了,我们谁也没有听说这支歌是规定不准唱的歌曲。”
      就这样开始你一言我一语争论起来,二者之间谁也不能说不服了谁,争论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大。嗓门一声更比一声高。
       正在这时候,五冶军管会的孙主任推门走了进来,微笑着说:“你们两个在争论什么?火药味这么激烈。”
       连长把刚才的事一五一十地简单叙述了一番。
       孙主任听完之后,沉思了一阵,突然低声问:“现在你们争论的事还有谁知道?”
       连长肯定地回答:“只有现在办公室,你我他三个人知道,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孙主任把手在桌子上狠劲地拍了一掌,震得桌上的茶杯盖儿都跳将起来。
      他斩钉截铁地说:“好了,谁都不要争论了,在这里,刚才和现在,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听清楚没有,没有任何事情发生,我再重说一遍,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从现在起直到永远,谁也不许再提这件事。八班长,我和连长还有事情要商量,你先回去休息吧。”
       我点了点头,心事重重地离开了连部的办公室。
      果然,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从新工人培训班到工作单位上,一直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的确没有听见有人再议论过这件事。
       新工人培训班的学习进入了第二阶段,要求每一个学员都必须写出一份总结材料。认真总结自己在农村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基本情况。大家开始忙开了,每个学员都拿着笔和纸,每天都在写总结。
       请看下一节《写总结材料》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7:55: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建华 于 2017-4-11 17:58 编辑

                                     写总结材料   
   
                      成都市32中初67级五班下乡知青石建华
      新工人培训班的学习进入第二阶段,要求每一个学员都必须写出一份总结材料。每一个学员认真总结自己在农村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情况。
      开始我想写总结不算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于是按照过去在读初中时,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法。写出了如下的总结材料
       1、在农村广阔天地里能自觉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学会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农业生产技能。
        2、学会了艰苦朴素的生活和工作作风。
        3、农村广阔天地里做到了自觉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过程中不怕艰苦,不怕困难。在学大寨的运动中坚持在兴修水利工地当爆破手8个月
        4、坚持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1970年参加洪雅县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上述四点写完以后,签上名字就交上去了。然后就若无其事的到处看其他学员写总结。这也难怪,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原因,我们这些学员虽然号称是初中毕业生,真正地在校读书,只读了两年,1964年9月至1966年6月,初中二年级的课还没有上完,整个中国的所有学校就全部停课闹革命了。写总结怎么写,写什么,根本不明白,很多人都写不出来。
      我虽然自以为是是交上去了,可没过两天,连部的文书毫不客气地给我退回来了,理由呢:过于简单。下乡两年的总结,包括标点符号在内,还不足150个字。结论更简单,通不过。要端正态度。重写。
      没办法,只有重写了。
      这一回个人总结重新写,我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以上次写的4点作为提纲,撒开了写,害怕篇幅不够,把字写得很大。反正这纸张都是单位上统一买的,不是我们花钱,篇幅不怕多。
       害怕字数不够,每一小段都给加上了当时流行的毛主席语录。扬扬万字笔下涌泉,16开的信签用纸写出了30多页,连部的文书几次催促,我每次的回答都是那句话:“还没有写完,快了快了。”
       其实我早就写完了,但就是坚决不能交上去,我是担心一旦交上去,万一连部的文书又得要提出什么其他要求。还得要叫我改。这一招果然见效。        一直拖到最后期限的那一天,跟随着大家 一起交上去,连里的文书一下子收到112份书面总结材料,能数清楚多少份就不错了,谁还会有闲工夫看你写的内容合适不合适。       果然。文书把连里112份个人总结依照连队的班排编制序列整理装订成册上报培训班领导。培训班的第二阶段学习顺利完成。
       个人总结写完之后,第二价段的学习计划完成。培训班进入到最后一个阶段——结业分配阶段,培训班的领导召开全体学员大会做思想动员。这个价段结束,将决定每个学员分配到那个具体的工程公司或者工厂(站)。
       请看下一节《培训班结业分配》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934
103#
发表于 2017-4-12 08:47:03 | 只看该作者
工厂经历也热闹,
不少往事忘不掉,
这里随意讲几件,
其中趣味可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15:1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建华 于 2017-4-12 15:32 编辑

                                    培训班结业分配
   
                      成都市32中初67级五班下乡知青石建华
      新工人培训班进入到最后一个阶段——结业分配阶段.      培训班的领导召开全体学员大会做思想动员,目的是要学员们服从分配,培训班的大院内到处挂满了大幅标语。“坚决服从革命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安家”。
      在动员大会上,五冶军管会、革委会的领导宣布:“最近我们收到很多打招呼的纸条,要求在分配上给予照顾,你们都是单位上的职工子弟,如果都要要求照顾,我们根本就照顾不过来,所以决不可能也不允许给任何人开这个口子。我们现在进行的结业分配,说简单一点,把你们当成厨房案板上已经和好的一团面,就像切馒头一样把你们分配到各个单位,至于你们每一个学员具体做什么工作,现在一律不做安排。你们每一个学员将来具体从事什么工作。由你们各自即将达到的工作单位具体安排。”
      动员大会以后,培训班的领导安排,要求每一个学员都要写决心书,保证要服从分配,不准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讨价还价。时间很快,不到一个小时。培训班第一期学员500多份决心书就送到了培训班领导的办公桌上了。紧接着,领导们又下达了一道命令:“所有学员立刻收拾行李,在班里待命,随时准备出发,奔赴你们各自的工作单位。”
      吃过午饭以后,连部来通知,要各班班长去开个短会,我们各班班长到齐后,连长站起来宣布一件事。“培训班就要结业了,你们每个学员的学徒津贴是18元5角,在培训班学习一个月,扣除伙食费每个学员12元,还剩下6元5角。现在退给你们大家,由你们这些当班长的带回去交给大家。”
     我把这些钱带回班里发给大家。班里的弟兄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这6元5角钱虽然不算多,毕竟是我们第一次拿到的工资。意义有所不同啊。
     我们开始兴高采烈地收拾行李,打背包,捆行装随时准备上车。往哪儿走,现在还不清楚,反正马上就要出发。
      在高兴之际大家又把目标对准了我。
       “班头儿,我们这个班被分到哪个单位,未必你一点儿都不晓得吗?”
      我当时的确    不清楚,只好对大家实话实说:“连长没有说,我的确不晓得,真的不晓得。”
      正在此刻,窗外响起了一阵紧急集合的哨声,接着就传来命令:
       “二连三排集合”
      我们迅速离开房间,到达集合地点全排集合完毕,时间没有超过半分钟。连长和三排长互相对了一下相当满意的眼神,连长转过身用手背擦了擦眼睛。接着又提高了嗓门大声说:“学员同志们,现在是你们在公司新工人培训班的最后一次集合,从现在起,你们将从这里出发,走向你们的工作岗位。现在我宣布最后一道命令。你们二连三排的七班和八班全部都到五冶机械修配厂工作,九班全体学员都到五冶医院工作。接收单位的汽车已经在培训班大门里边等候多时了。大家马上把你们各自的行李等东西拿到大门里边装车。下面由接受单位的负责人进行点名.”
       此刻,一个身体不高,但很精干的干部摸样的人立刻出现在我们的队列前,拿出一个小本子,同样大声地说:“现在我开始点名,点到名字的站在我的右边。”随着一个又一个地点名,左边的人愈来愈少。而右边的人愈来愈多,最后左边的人就只剩下九班的学员。右边的人全是七班和八班的学员。连长接着命令,“九班,回宿舍,继续待命。”只听得九班学员们一阵哀叹 ,失望地整队回宿舍待命去了。
      这位前来接收我们的干部站在队前看了看了看留下来的七班、八班学员,又大声地说:“同志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我们单位工作,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个厂的人了,大家都要在一起工作和学习了。我姓徐,以后你们就叫我老徐,我是劳动工资科的。以后我们会经常打交道的。现在大家赶快拿着行李跟我去装车。装完车再休息一下,半小时后出发。”
       我们七班、八班的学员们立马返回宿舍,接着又乱哄哄地扛着自己的行李来到卡车前,纷纷往卡车的车厢里摆放各自的行李,经过几分种的手忙脚乱,行李装车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大家面面相视,带着止不住的笑声到一边休息去了。
       这位老徐突然在汽车后面把我叫住:“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
       我应声答道:“我叫石建华” 老徐接着问道:“你妈妈是在我们机修厂上班吗?”
      我随口答道:“是的,在机修厂当会计。”
      老徐点头笑了:“我知道你是谁家的小子了。好了。你去忙吧。”
      半小时以后,我们重新集合在汽车前面。这位老徐同志又点了一次名,确定无误后,下达命令:“同志们。上车。马上出发。”
       上车的时候我们发现分到机修厂新工人不仅只有二连三排七、八班的男生。还有四连三排七、八班的女生。共有46人。用了两辆大卡车。从双流县的华阳镇一直拉到成都市天回镇的远郊。汽车一直开进一个工厂的大院。在        大院的门口我们看到了《冶金工业部第五冶金建设公司机械修配厂》的大木牌。到今天我才算正式跨进了工厂的大门。
       到达机修厂以后,我们仍然集中在一起,住在厂里的集体宿舍里,连续好几天,每天都在厂部劳动工资部门统一组织下,集中入厂培训学习,这个学习期间是相当难熬的,还是要求每个人写个人总结材料。总结个人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情况。说是要根据各位在农村的表现情况来分配具体到每个人的工种。
       请看下一节《工种分配》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15:35: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建华 于 2017-4-12 15:49 编辑

                                     工种分配
   
                      成都市32中初67级五班下乡知青石建华
      到达五冶机修厂以后,我们还是仍然集中住在厂里的一个集体宿舍里,连续好几天每天都在集中学习,仍然要求我们写总结,一本正经地要我们认真总结下乡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情况。       后来才知道真像,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来的个人总结,写得具体内容是什么,他们根本就不看,只是把当时,写字写得好点的,看着字写得顺眼的。挑几个人到厂办机关工作。所谓学习,实际上是怕我们刚进厂,担心我们不懂事,害怕惹出事来,所以就把我们集中起来学习厂规纪律。
       这个学习期间是相当难熬的,厂里有很多人来看望我们,特别是我们这批新工人父母的朋友和熟人,纷纷到我们宿舍前来问寒问暖,谈天说地,谈论最多的主题就是我们这些新职工将来都会分配到哪个车间,分配什么工种,具体做什么工作,什么样的工种轻松,什么样的工种又脏又累,什么样的工作既轻松又体面等等。这些议论天天在我们的耳边不停息地嗡嗡,把我们的脑袋都装满了。
       是啊,不论是谁,都想能分配到一个好工作啊。能有一个好工作,那对我们这批新工人来说,的确是梦寐以求的好事啊。
      一天中午,厂里的军代表站在厂门口,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他随手关上房门,用手指着一把木制靠背椅示意让我坐下,然后开门见山地说:“我想要你跟着你妈妈当徒弟,学当会计,你有什么想法?”
       我当时认真地思索了一下,非常诚恳地回答道:“我妈妈在这个厂里当会计,假如我跟妈妈当徒弟,肯定是先学出纳,母子俩在厂里的一个财务科,别人会说闲话,工作起来即使是不出问题,恐怕也不能不引起很多人的特别关注,一旦出现问题就更不好了。据我所知,按照财务管理的有关条例规定,我就是当会计,也不可能和妈妈在一个科室。再说制度上也绝对不容许:在一个财务部门科室妈妈做帐,儿子当出纳。肯定不行。按理说我是应当回避的。”
       军代表点了点头,笑着说:“好小子,看来你是长大了,好,你不当会计也行,当干部干点别的什么工作也不错啊。”
       我回答道:“我刚进厂,就想当工人,这几天我都了解过了,工人的粮食定量比干部的高。一个月至少要多出十多斤粮啊。”
       军代表更笑了“臭小子,大概是你当知青的时候给饿怕了,行啊。那你就当工人吧。可是你要当什么样的工人,干什么样的工种呢?”
       我只好说:“我真不知道。还真没想过。领导上要我做什么都行,反正不会比我当知青的时候那么累就行。”
       两天以后,妈妈在午饭后找到我,告诉我一件事,提到军代表把我和军代表的谈话内容告诉了她,妈妈说她也同意我的看法。同时还说起军代表主动征求她的意见,问你儿子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妈妈说我这个儿子从小就爱用木头做手枪,带着弟弟们玩儿。军代表说:“行了,那就叫你的儿子做木模工吧。”……
       “木模工”这个名称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当时也还真不知道什么是木模工,不过听起来倒挺有意思的。
      便随口对妈妈说:“行啊,我愿意干。”
      妈妈嘱咐道:“这件事情不要和别人说起。免得影响不好。”
      我回答道:“明白了。”
      我妈妈还告诉我:“你们这一批人基本上都分到三连(铸造车间),这件事已经是板上定钉了的。”
       回到宿舍,我们一起来厂的学员们正在议论纷纷。不少人都问我;“我们看到军代表刚才到处在找你,你知道不知道我们将来分到哪个车间?”我把从妈妈那里得来的消息告诉了他们:我们这一批人基本上都是分到铸造车间,不久就要开大会宣布。
      话音刚落,这些小伙伴们全部都跑到铸造车间的大厂房里去看环境。车间里有很多的工人师傅们正在紧张的工作,我们这一大帮人突然来到车间造访,立刻引起了车间里所有师傅们的关注,有很多人主动上前来和我们打招呼,沸沸扬扬地说:“看样子,你们都是新来的,以后我们都是一个车间的人了。大家在一起要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这使我们倍感亲切。
      不一会儿军代表把我找到了他的办公室,告诉我:“已经确定你到铸造车间木摸工段当木模工,用木头做模型。大概你会高兴吧。”
       我立刻回答:“当然高兴了。”
       军代表马上打断我的话,“别光顾得你自己高兴了,你必须马上回宿舍去。通知你那帮小兄弟们,马上整队集合,我要给你们训话。宣布你们的工作分配情况。然后都到车间里开大会。”
      我立刻转身走出军代表的办公室,一路小跑回到宿舍。
      刚一进门,就被小伙伴们团团包围住了:“军代表找你做什么?”
      我说:“军代表命令马上集合,领导要训话,宣布我们的工作分配事项。大家动作快一点儿,紧急集合,军代表马上就到。”
       我们四十多个知青学员在机修厂的一个空地上整整齐齐地排成四行,列队完毕。
       军代表来到队列前,满意地点点头,大声下达口令“立正,稍悉。”队列里发出了“刷刷”两下整齐有力的声音。
       军代表高兴地大声说到:“同志们,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机修厂,从今天起,你们就正式编入生产车间,除了3个人分到机关,其余的全体都到三连,也就是铸造车间。从你们今天的队列,我就可以看出,你们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是完全能够完成你们将来所要担负的任务和工作的。现在我点到名字的同志出列,吴维鹰、王晓明、唐志华出列。”
       有两名女生和一名男生站出了队列。
       正在这时候,队列的末端出现了三个身穿洗的发白工作服的中年人,
       军代表又提高了嗓门大声说:“三连的连长和指导员已经到这里来接你们到车间去了,现在请三连的娄连长给你们讲话。”
        一个中等个头的老干部用力向我们挥了挥手。操纵着山东口音大声说:“同志们,我们非常欢迎你们到我们连,从今天起,大家都是一个连队,一个车间的同志,以后有得是时间说话,现在大家马上跟我们到车间开大会,大会以后,大家都到班组。现在听我口令,向右转,开步走。”
      我们四十多个知青学员整整齐齐地组成四路纵队,跟着连长和指导员来到了车间的大门。又井然有序地变成两路纵队走进了车间,来到了车间开大会的会场。
       当我们四十多个知青学员的队伍刚一出现在车间开大会的会场,整个车间立刻引起了一阵强烈的轰动,连长大声喊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现在开始开会,大会进行第一项,大家都看到了吧,车间里一下子就增加40多个年轻人,都挺高兴,是吧。现在我宣布这些年轻人的名单和他们各自要到的班组,”、
       随着一个个新工人的名字和班组的名称在耳旁响起,那些班组长们就像生怕我们突然会长翅膀飞走似的,紧紧拉着我们的手,把我们拉到他们中间,围坐在一起。
       大会还在进行着。连长,副连长、指导员都在会上将了很多话,班组长们就拉着我们不停地说着悄悄话。随着连长点名的顺序,我这时候也来到模型工段向工段长和班组长报到。
       工段长笑着说:“你是咱们厂部吴会计的儿子吧?早就听说你要来,你在农村当知青学大寨修水利,打隧道受伤的事我们都知道了,怎么样?没有留下什么影响吧?”
      我很感激地回答“伤早就好利索了,现在没有什么影响,谢谢你们。今后你们都是我的师傅,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尽管批评。”
       就这样,我的学徒工生活开始了。
       到班组的第一天上午,班组召开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欢迎会,相互之间各自都做了自我介绍。工段长和班组长在会上在讲话中对我们这些新工人再三表示真诚的欢迎,同时把我们这些新工人按照厂里的要求,分配给各自的师傅。
      学徒的生活开始了。模型工段当时称之为模型班组,大家都对模型工段的生产技术感到很神秘,全厂的工人和干部们都习惯把我们木模工上班工作的地方称之为模型房。以后为了叙述方便,我也把我们的工段写成为模型房。
        请看下一节《今天发工具》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15:53: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建华 于 2017-4-12 16:03 编辑

                                    今天发工具
   
                      成都市32中初67级五班下乡知青石建华
      到模型房上班的第一天上午,班组召开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欢迎会,相互之间各自都做了自我介绍。工段长和班组长在会上在讲话中对我们这些新工人再三表示真诚的欢迎,同时按照厂里的要求,把我们这些新工人分配给各自的师傅,我们就跟着师傅开始真正的学徒生涯。
       因为我的师傅是上海人,他当时还在上海探亲没回来,我暂时就跟着工段长杨师傅。由他带我一段时间。
       上班是由于还没有发工具,按照不成文的规矩,我只能暂时用工段长杨师傅的工具,他是一个东北辽宁抚顺人,我的籍贯也是辽宁省抚顺的,大家都算是东北老乡,在工作、学习中大家基本上都谈得到一起,话也很投机,也感觉不到什么不方便的。 当学徒就得不能怕吃苦,下力气的活儿我尽自己的力气,什么下料,上电锯锯木板等,我先看师傅怎么做,然后就照着师傅的样子,模仿着师傅的动作,一招一式的学操作技术。
      按规定学徒工操作这些木工机床,必须要有师傅在场监督,毕竟我们都是年轻人,学起来也很容易,几天以后,模型房里的圆盘锯、木工平面刨床和压力刨床等木工机床都可以自己独立操作了。我觉得这些活儿虽然说是累一点儿,但总没有在农村当知青的时侯那么累,在体力上完全可以胜任,也就感到无所谓了,而且下班后还可以拿着饭碗,直接到食堂打饭吃。再也用不着自己现挑水做饭,从这一点上讲我是非常满足的。
       下午下班后回到宿舍,我的那些师兄弟们就开始给我们出难题了。
       他们说:“你们这些当木匠的师兄弟们不是经常说要互相帮助吗?现在我们下班回到宿舍里,连个板凳都没有,下班后只能坐在连天铺上,一旦来个客人,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怎么办?你们做点贡献吧。”
       当时第一批分配到到模型房的有四个男生,都是我们华阳培训班一块儿来的,而且很多都还是来自培训班同连同排同班的。一个二个都是人大面大的,的确谁也不便推辞。于是乎就拍着胸脯忘乎所以地说上了大话:“没问题,小事一桩,上班后我们四个木匠,平均一人做五个。保证大家下班后都有板凳坐。”
       第二天,我们这四个小木匠一到上班时间,就在模型房的木料堆场找了一些废短头的木料,用师傅的工具开始为大家做小板凳,也没有费多大的事,不追求什么样式,只求结实就要得,两个小木墩儿上面钉块儿小木板,能坐就行,很快就完成任务了。下班后我们把自己亲手做的产品一股脑地都拿回了宿舍。
       我的师兄弟们别提多高兴了,大家一涌而上,纷纷过来把我们团团包围起来,小板凳一下子就被抢光了。个个笑逐颜开,美滋滋的。
      大家正在得意忘形之际,只觉得有一双大手在我的背后重重地拍了一下。我猛一回头,就看见我们的车间主任(当时都称为连长)站在我们的面前,流露着一副满脸不高兴的神情。我们刚才那种欢乐的气氛一下子荡然无存了。
      老连长非常严肃地说:“你们几个学木匠的倒挺大方,用公家的材料,师傅的工具干私活儿,自己做人情,这可不对啊。要缺什么东西,你们可以直接跟我说啊,我会给你们统一安排的。今天你们是第一回,以后可不兴这么干了。你们刚进厂,不懂厂里的规矩,我可以原谅你们,但以后可不行啊。小伙子们,听明白没有?”
       “听明白了”大家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声音如此整齐响亮。老连长带着满意地微笑点了点头,离开我们的宿舍回车间办公室去了。
      几天以后得某一天,刚上班还不到两小时,只见我们的工段长和班组长抬着两大筐东西进了模型房,把我们8个学徒工(第一批有四个男生和四个女生)叫到工段长的工作台前。工段长杨师傅说:“现在给你们发工具和劳动保护品,劳保用品就是每个人一件围腰,一顶蓝布帽子,一双套袖,还有四个口罩,半块肥皂。工具嘛,就是斧头一把,木柄两根,木工刨铁两块,大小锯条四根。铁榔头一个。你们当知青的都会自己安,把木柄装在斧头和铁榔头上,别光图样子好看,关键是顺手好用就行。至于木匠用的刨子,现在刨铁发给你们了,包括手工锯子等等的工具都由你们的师傅帮你们做,当木匠的规矩,两把锯子。一把刨子都是由师傅传给徒弟的,规矩不能破了。以后的工具都有你们自己添置。小石的师傅在上海探亲还没有回来,按规矩他暂时就用我的。”
      我们几个学徒工把这些东西抱回自己的工作台前,各自开始拿着师傅的工具开始装备着自己的斧子。锯子,我还像当知青那样用师傅的斧子把木柄头上简单地剔两下,就把榔头装上了,很得意地请杨师傅给提意见。
      杨师傅一看就笑了:“你弄得也太难看了, 你自己可以觉得无所谓,但我这当师傅的可丢不起那人。”
       说着就手把榔头从木柄上退下来,把木柄放在工作台上,用刨子推了几下,就由原来的圆木棒棒变成了矩形的木柄,装在铁榔头上,用手试了试,交给我。
       杨师傅说:“你看怎么样,好不好用。”
       我接过来用手挥舞了几下,是轻松,挺好用,而且又有了一个漂亮模样的外形。既不刮手,又好用。我满意地笑着向杨师傅,连连点头表示感谢。
从今天开始,以后上班我们就统一着装,头上戴着蓝色的布帽子,胸前系着一件两尺多长围腰,一双套袖套在我的衣袖上,每天穿戴停当就开始工作了。我在工段堆木料的堆场,在角落里找到一些硬杂木的木棒,开始在杨师傅的指点下,自己动手安装了木工锯、斧头等简单的工具,杨师傅送给我两把木工刨子。自己动手又陆续添置了一些其他的工具,在杨师傅的指点下,开始接受生产任务了。
       在一个星期一的上午,刚上班不久,杨师傅到车间办公室开会去了,一个材料员拿着几盒铅笔,来到模型房,要我代杨师傅签收。我不明白是咋回事,没敢签收,那个材料员看着我,认准了我是杨师傅的徒弟,对我倒是很客气,见我坚持不代签验收,他一直坐在杨师傅的工作台前一个木凳上,和我东说南山西说海的,和我拉家常话套着近乎。就是说啥也不肯走。双方就这么将上了军。
       请看下一节《HB铅笔和木工铅笔》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16:05: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建华 于 2017-4-12 16:15 编辑

                                HB铅笔和木工铅笔
   
                      成都市32中初67级五班下乡知青石建华
      铅笔,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消耗性文具用品,在当小学生的时候,都是爸爸妈妈给我们买好削好装进我们的文具盒里,文具盒里再装上一把铅笔刀,削铅笔是我们当学生经常用的基本功,凡是当过学生的几乎是必备的本领。还没有听说过哪个学生自己不会削铅笔的。
       在一个星期一的上午,刚上班不久,杨师傅到车间办公室开会去了,我正在铸造车间模型房里用刨子推刨着一块小木板,车间里的材料员拿着几十支铅笔来到我面前,要我马上签收。
       我有些疑惑不解地望着他,轻言细语地问道:“这些都是应该交给杨师傅的吧?”
       材料员认真地回答道:“是的。”
       我说:“既然是要交给杨师傅,那就应该由杨师傅签收。”
       材料员笑着回了我一句话:“按照厂里一条历来不成文的规矩,师傅不在,徒弟可以代替师傅签收。”
      我只好说:“实在对不起,杨师傅还没有告诉过我可以代签。”
      那个材料员看着我,认准了我是杨师傅的徒弟,对我倒是很客气,他见我坚持不代签验收,就一直坐在杨师傅的工作台跟前的一个木凳上,和我东说南山西说海的,拉着家常话,热情地跟我套着近乎。就是不走。
       我又不明白,这个材料员和杨师傅之间是啥关系,也怕得罪人,不能把话说得太死。双方就这样将上军了。       正在这个时候,杨师傅回来了。他扫了那个材料员一眼。那个材料员立刻站起身来。
      杨师傅顺手从工作台上的那堆铅笔中,随机抽取了一支,捏在手上看了看,不满地说:“我就这么一会儿工夫不在,你就钻空子跑到我这儿欺负老实人来了。”
       材料员满脸堆着笑容:“杨师傅,看你说些啥子话,哪个有胆子敢来欺负你的人呐?”
       杨师傅摆了摆手打断了这个材料员的话:“你给我们拿来的都是些什么铅笔呀?”
       “HB呀” 材料员微笑着应声回答。
      杨师傅提高了嗓门:“你好好看清楚,这不是HB,是6H。这铅笔不是给我们模型房准备的,应该是给厂部机关的技术员画图用的。你是干这个的,应该明白木模工用的都是HB的。”
       材料员接过这支笔看了看,又把其他所有的都依次看了一遍,用手拍了一下后脑勺,自我解嘲地笑了笑。
       他不好意思地说:“杨师傅,这回可能是我们真的搞错了,不过你就给将就这一回吧。我敢向毛主席保证:绝对下不为例。”
       杨师傅坚决地说:“不行。你必须把它都换成HB的,否则我决不可能验收。”材料员一边嘴里小声不满地嘀咕着什么,一边把他带来的铅笔全部收起来,通通装进了随身的挎包,狠狠地瞪了杨师傅一眼,头也不回地跨出了铸造车间模型房的大门。
       材料员走了以后,杨师傅转过身来对我说道:“你都看见了,领铅笔也得有学问,你要记住该领什么样的铅笔,那些铅笔不该领,你刚才没签字是正确的。以后我要你签字我肯定会告诉你的。你别管别人说什么,不该签的一定不要签,原则一定要坚持。”
      杨师傅接着就告诉我:HB和H还有B,这三个标法都是指铅笔芯的硬度:HB是软硬适中的。最适合我们木模工在木材表面划线使用。
       H1~H6 1-6是指他们的硬度牌号。而H6是铅笔心中最硬的一种,适合于在纸张上划线段,一般都是留给技术员们画图用的。这种笔芯在木材表面不易留下墨线痕迹。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在木头上画出的线段,色彩太浅,人眼睛不容易看清线条。没法干活儿。
       B型笔芯一般都是给画画的艺术类人员使用的。例如画家等。从B1~B6.大致分六个等级。B6是铅笔心中最软的一种。
       过了几天以后,那个材料员又拿来几盒木工铅笔,正好杨师傅在模型房里,我正在忙着给一个模型上拧着几个木螺丝,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儿,来到杨师傅跟前。
      杨师傅打开了那四盒木工铅笔,抽样检查了几支铅笔以后,把我叫到他面前,让我再复查一下,我经过认真检查完毕,数量与材料单上的数据一致。对杨师傅说了一句:“数量正确。”
      接着就照原样重新装好,盖好盖子,站在一旁。
      杨师傅吩咐我说:“这回你可以给他签字了。”
      我不解地问:“这铅笔怎么会是扁的,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扁扁形状的铅笔,这东西对的吗?”
       杨师傅笑着解释道:“这一回人家确实是对的,木工铅笔就是扁形的,它是为了方便木工使用的专用铅笔。你过去完全可能是没有见过。干模型工以后就会经常用的。”
       材料员离开了以后,杨师傅拿出一支木工铅笔交给我,要我削好,我拿着笔找来一把学生用的铅笔刀动手要削铅笔,杨师傅从我手里拿过这支铅笔刀放到工作台上,再从工作台上拿起一把刨子,反扣过来放在工作台上,拿着这支铅笔在这把刨子的刨铁口上轻轻地刮了几下,铅笔就削好了,削好的铅笔头上的铅芯也是扁平的,留着一道短短的扁平刃口。
      杨师傅告诉我:“铅笔要削成这样的,才能是木匠用的。学生削铅笔的方法和木匠削铅笔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削铅笔,用途不一样,削的方法和结果也是不相同的。”
       我有些疑惑地看着他,杨师傅拿着他刚削好的木工铅笔在一块大木板上放样,他告诉我:“为了保证工艺尺寸的精度和准确率,铅笔的铅芯一定要有锋口,运用这个锋口在木板上放样划线,可以提高它们的准确度。”
       接着他用木工的削法削好的铅笔在那块木制的样板上先划一条直线,再用我削好的学生式的削法在同一部位上划上一条直线使其重合,果然由于铅笔芯一个带锋口,一个不带锋口,两种型号两种削法的铅笔划出的线段粗细就是不同。
       这时候杨师傅放下手中的铅笔,意味深长地对我说:“看清楚了没有,这两支铅笔芯一个有锋口,一个没有锋口,划出的线段粗细不同。肯定就会影响划出线段的效果,线都划出了问题,肯定就会影响工件的制作效果,我们是第一道工序,假设我们出了问题,后面的工序必然就会跟着出问题,到最后出厂的产品决不可能是合格的。”
      杨师傅的这句话,在我心中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在我几十年的工作中几乎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对我的工作始终坚持严格的要求,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还有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都是和杨师傅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
       两个星期以后的一个下午,还差半个小时就要下班了,车间的党支部书记快步走到我们模型房里,直接找到工段长杨师傅,小声说了几句。
       杨师傅马上就抬起头向车间里的所有人喊了一声:“大家把手听一下。马上到我这里集中,开个短会。”
       请看下一节《学哲学小组长的风波》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108#
发表于 2017-4-12 21:53:49 | 只看该作者
建华友您好: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完你写的文章,看来每个知青都有一段曲折的经历,令人难以忘怀。有个不成熟的建议,供您参考。你的文章那么多,为什么不一段一段的发表,而都放在一起哪?如果分段发表,每个人都能很仔细的阅读,看起来也方便,而且可以连续的看下去,你现在都放在一起,谁也没有时间一下子看完,下次再想看,又不知道看到哪里了,还要从头翻看,即费时又费力,很不方便。不知此建议是否得当,供参考。祝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934
109#
发表于 2017-4-13 08:13:06 | 只看该作者
工厂必须讲技术,
细节要求在处处,
一枝铅笔讲究多,
其他可想而知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7-4-13 08:30:00 | 只看该作者
激情岁月 发表于 2017-4-12 21:53
建华友您好: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完你写的文章,看来每个知青都有一段曲折的经历,令人难以忘怀。有个不成熟的 ...

原来曾经是一段一段地发表,有人提过意见,说一段一段地发,容易被跟帖打断,一旦被插断,很容易被沉下去,可能就不容易接得起了。读起来可能更不好弄了。
老同学,知青战友,众口难调啊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5 08:36 , Processed in 0.262015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