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知青淘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

[复制链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131#
发表于 2016-3-26 21:3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忆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深有同感,我也当过民师,感同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132#
发表于 2016-3-27 07:43:43 | 只看该作者
下乡能干受推荐,
学成教育回社间,
几年教师生涯盛,
成果至今都欣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7:22:25 | 只看该作者
激情岁月 发表于 2016-3-26 21:38
回忆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深有同感,我也当过民师,感同身受。

同学中有许多同学当过民办教师,这些同学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向他们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7:24:08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3-27 07:43
下乡能干受推荐,
学成教育回社间,
几年教师生涯盛,

“几年教师生涯盛,
成果至今都欣然。”——感谢龙行超版的高度评价,替老同学们谢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7:30:19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四十

王力行

台沟河上红旗飘

台沟河以台沟村得名。台沟河从村子北面流过,与抚顺市区通往抚顺东南的五龙地区的公路交叉。而这样重要的公路在70年代以前却没有公路桥,给行人和车辆带来很多不便。原抚顺一高中的全体师生曾经在这里受阻,并发生了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事情发生在1966年4月初。那时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开始,学校正处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学校接到市里通知,让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到抚顺县五龙地区参加义务劳动,修筑抚顺市区到抚顺县五龙地区的战备公路。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事,学校每学期都有一次为期一周的支农劳动。于是,全校停课,八百多名师生打点行装,到我校分摊的地段——原抚顺第二师范学校。记得是4月7日那天,我们全体师生乘坐电铁客车,于上午8点多钟到达元龙山站(终点站),从这里要步行10公里路才能到抚顺二师。师生们背着行李,迎着太阳向东南方向前进。同学们脱离了紧张乏味的课堂,呼吸着新鲜空气,感到格外轻松愉快。同学们有说有笑,队容整齐,在红色班旗的引导下行走,不时传来班与班的拉歌比赛声。
当队伍来到台沟河边时,全体师生惊呆了,四十多米宽的河挡住了去路。水流湍急,河面上没有桥,只有当地公社组织村民们临时为义务筑路的队伍搭成的木杆架。村民们用新砍来的饭碗口粗的原木杆,在河面上方绑成两趟平行的架子,像一条长长的双杠,从河的北岸延伸到河的南岸,中间没有扶手。大家看了很害怕,这样的“桥”能过去吗?当地的村民讲这条河是季节河,往年冬季和春季河水很少,村民们和行人可以踩着河道中的石头走过去。夏季里也只有雨季水位上升,但也可以趟水过河。今年反常,因冬季多下了几场雪,开春时大量冰雪融化,造成台沟河水量突然增长,无法趟水过河。所以当地公社组织村民搭了这座临时的“桥”。看见“桥”上有行人在两根木杆上小心翼翼地谨慎行走,可以走过去。学校领导决定让师生们在艰难的条件下锻炼一下,从木杆上走过去。其实,也没有别的办法过河。
过桥开始了,一年级先过。同学们拉开距离,一只脚踩一根木杆,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慢慢行走,前四个班同学过去了,没有发生问题。大家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一些。在一年五班过河时,意外发生了。一名女同学两腿颤抖着,勉强移动到“桥”中央,一头扎进急流中,瞬间就被水冲出3米远。两岸的同学一片哗然。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年五班的殷铭工、杨玉双等几名男同学奋不顾身,迅速跳入水中,以爬泳的泳姿游向落水女同学,在“桥”的下游二十多米处救起了那位女同学。紧张的气氛刚静下来,又有一名女同学落入水中,也被下水的男同学救起。正在过桥的同学放慢了过桥的速度。女同学更不敢走了,北岸等待过河的同学又开始紧张了。
看了这番情景,我班男同学都非常着急。看到一年五班男同学奋勇下水抢救女同学,我们深受鼓舞。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应急的办法。有的说我们班男同学全都下水,站在“桥”的一侧,举起双手,就像扶手一样支撑着过河的同学。大家一致认为,为让几百名师生安全过河,我们下水保护是最好的办法。于是,班干部、团员顾不上脱去外衣外裤,带头跳入河中。我班三十多名男同学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人体扶手。齐腰深的河水冰冷刺骨,奔腾的水流使我们站立困难。我们既要和河水抗争,保证自己站稳,又要用双手保护过河的同学。同学们一个一个地被我们护送过河,鲜艳的班旗在我们上空飘过。过河持续了近一小时,六百多名师生都安全地过了河,再无一人落水。这时,我们才拖着已冻麻木的双腿挪到南岸,向着我们的目的地——抚顺二师前进。
第二天,我们投入到热火朝天的修筑公路劳动中,师生们争先恐后地抡锹挥镐,忘记了疲劳。休息时,人们不时地议论昨天过河的惊险过程。这时传来了学校印发的劳动简报。简报上醒目的标题《台沟河上红旗飘》,记录和赞扬了奋勇下水抢救和保护师生过河的事迹,登出了我们的名字。经过一天的劳动,用我们的体温烘干了下水湿透的衣服。
五天后,我们完成了修路任务,返回了学校。
事情过去48年了。每当我想起这段往事,就心里充满激情。我怀念那个时代,思念我的同学们。当年台沟河上发生的事情,凝聚着人们团结友爱的情谊,体现了人们的精神面貌。人们积极上进,以雷锋为榜样,助人为乐,把当年倡导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落实在行动上。台沟的人们见证了这件事情。一高中的八百多名师生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幕幕的动人场面。
如今的台沟河上架起了坚固雄伟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桥体连接着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成为抚顺市区到抚顺东南部地区的重要通道。人们再也不用为过河发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136#
发表于 2016-3-28 07:57:43 | 只看该作者
台沟河边齐遇险,
男生英勇同护仙,
此事终生都难忘,
雷锋精神一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0:54:38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3-28 07:57
台沟河边齐遇险,
男生英勇同护仙,
此事终生都难忘,

“此事终生都难忘,
雷锋精神一体现。”——龙行超版的评价是对台沟河边这一故事的 最好诠释,谢谢您的鼓励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四十一

难忘的月牙湾

王力行

2010年是我退休的第二年,这年夏天,集团公司(抚顺矿务局)老干部处组织我们处级退休人员参观东露天矿,我又来到了沸腾的矿山。看到装、拉、翻环节作业的场面,我感到十分亲切,挖掘机轰轰作响地把煤炭一斗一斗地装进矿车,一列列满载煤炭的矿车奔跑在铁路上。最后引导人员带我们到排水环节的储水池,我们更是感到心旷神怡。这里是矿上文明生产的典型岗位,环境整洁、优雅,也是东露天矿人引以为豪的所在。这个储水池位于东露天矿的最东部,外观酷似峡谷,水面狭长像弯弯的月牙,所以,矿上的人都称它为月牙湾。储水池东、南、北面高耸的峭壁气势磅礴,有高峡出平湖的雄姿。随着引导人员的介绍,把我的思绪带回到37年前,这里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我曾参加过这个储水池的开凿施工。
东露天矿经历坎坷,几上几下。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在抚顺开办了东露天矿,当时是为了开采油母页岩送到石油二厂炼油,日本投降后,东露天矿关闭。1957年,抚顺矿务局又重新开发东露天矿,产品也是油母页岩,用于炼油。1964年,随着大庆的发展和油母页岩炼油成本太高,东露天矿下马,全矿人员集体调到山西朔县开发建设大新煤矿。1971年中国工业复苏,需要煤炭量增大,东露天矿再次上马,每年生产二、三十万吨煤炭。我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抽调到东露天矿,从下乡青年转变为煤矿工人,开始了我新的人生旅程。
在农村当下乡青年时向往进城工作,觉得回城有了工作一切都是美好的,走上工作岗位才知道没那么简单,一切都要从头学起。生命危险就在一瞬间,要懂得生产流程,要懂得安全注意事项。露天煤矿的环境很艰苦,野外作业,夏天挨晒,冬天受冻,吃冷饭,喝凉水。我的工种是地钻工,属于体力劳动工种,操作冲击式钻机,类似农村打井用的设备。打孔时需要注水调浆,随着孔深的增加把泥浆提出,条件好时火车头来送水,条件不好时要用人挑水。双手成天离不开水,冬天手裂了很多大口子,疼痛难忍。刚上班时,我被分配到1号钻机,我的师傅是位转业军人,人非常好,把我当作徒弟、朋友和孩子。他为人正直,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我热心、诚恳,没有旧社会手艺人的不良作风。他用心教我操作、保养设备,在他的指导下,我很快掌握了操作技术,能够独立作业了。两年后,我被提升为青年班长,作为后备干部培养。
到了1975年初,矿务局作出扩大东露天矿生产规模的决策,开凿东部储水池被列为重要的工程项目。矿里从坑下调出两台钻机和一台长臂挖掘机进驻矿坑东部,我参加了这次施工。
紧张的工作开始了,要想早日完成东部储水池工程,我们就必须提高操作技术,采取苦干加巧干的办法。提高操作技术就是要全神贯注,正确地操作设备,但提高进尺的数量还是有限的。那么就只有不怕苦和累,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同时要让设备不停转。首先是在钻机打第一个孔时,用人挖第二个孔的窝子,就是一个人操作钻机,一个人用锹镐先挖一个半米深的坑,这样每钻一个孔可以少用30分钟时间。第二是吃饭也不停设备,一个人干,一个人吃饭。第三是运转交接班,扭转过去交、接班歇一会,唠唠闲嗑的习惯。这样钻机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进尺由以前的每个班不到40米,提高到每个班70米以上。倒班的工友们谁都不甘心落后,三个班叫号干,昨天你打了70米,今天我一定要超过你。记得我曾经一个班打出75米,是两台钻机六个包机组中产量最高的。由于打孔、挖掘、运输各工种人员的辛勤劳动,储水池工程的进度显著,一天一个变化,储水池的标高在钻机、挖掘机、电机车的轰鸣声中日益降深,矿报和矿广播站天天都有东部储水池进度的报道。
由于长期的劳累,在1975年底我得了急性肝炎,被迫离开了如火如荼的生产岗位。尽管这样我还是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1975年度的先进生产者。
半年后,我又回到了一线生产岗位。那时,东部储水池工程已接近尾声,领导考虑到我身体情况,让我上老白班。我上班的第一天,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跑到东部储水池,站在狭长的谷底往上边看去,三面是峭壁,一面向西边延伸,形成水的通路。我仰望蓝天,天空变小了。
1977年11月,东露天矿又一次遭到下马的命运,全体职工转入西露天矿,我又成为亚洲第一大露天矿的一员,在这里工作了19年。我常常想到在东露天矿的工作场景,想到在东部储水池艰苦奋斗的日日夜夜。
1995年,随着西露天矿煤炭资源的枯竭,抚顺矿务局实行了战略转移,东露天矿再次上马,成为接续西露天矿的重要煤矿。现在,东露天矿迅速发展,基本上取代了西露天矿,成为抚顺矿业集团的支柱企业,成为了百万吨级的大型露天矿,它将为我们家乡抚顺再创辉煌。沉睡了18年的东部储水池也实现了它的功能和价值(蓄水、排水)。人们喜欢它、赞美它,表达了他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隆隆的水泵运转声把我从回忆中惊醒,看到清澈的月牙湾水源源不断地流进排水管道,我真欣慰。
难忘的月牙湾,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它,在那里我得到锻炼和成长,并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那里留存着我的足迹,那里记录着我青年时的一段经历。我没有虚度那段年华,每当我想起那个年代,我就心潮澎湃,我多么想回到矿山再干上几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139#
发表于 2016-3-28 14:33:14 | 只看该作者
那个时代令人忘怀,令人向往,虽然艰苦,但人们精神焕发,甘做雷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140#
发表于 2016-3-28 14:34:41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的好,催人奋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03:00 , Processed in 0.190011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