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告诉我:风起的时候看落叶;下雨的时候闻雨香;春浓的时候看花开;飘雪的季节荡涤心灵。其实,人生就是一个饱经沧桑历经磨砺的过程,青春时的波涛澎湃,中年的溪水潺潺,褪尽色彩后,依旧斑斓。在这个陪着落叶飘零的晚秋,很容易勾起一段被淹没的记忆;‘知青’虽不是我一生的所有,但蓦然又回首,依然有着牵强的笑容和几许淡淡的苦涩,许多往事都飘散在夜色的星空中。 一个特别的时代,给了我们这代50、60后人一段特别的经历;一段特别的人生让我们有了一个历史进程中的个性标记,永远忘不掉的名字--知青。四十五年前的那段人生经历,其实奠定了我们一生道路的基本。曾经有人这样说过;知青,“这是一段内容异常丰富又非常值得研究的历史。它是一面镜子,不仅影射着新中国青年蹉跎与奋进的身影,而且集中反映出共和国曲折发展的历史。认真回顾记录这段历史,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应该看到,知青上山下乡是在中国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特殊历史现象,在对其评价的问题上,由于一些人的见解不同,观点各异,是正常的,这也正是知青问题成为当今讨论、研究中的一个难点、热点问题的重要原因和魅力所在。 无可置疑,历史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是非判断,人性的复杂带来了历史的复杂,那一段情感的纠葛,国家和个人命运的交织,青春认同的彷徨,为理想牺牲之壮烈,其复杂的程度,远远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本人也只想再度以文字的笔触,以穿透自身经历的史料来思考,以因关注深切而具有的热情,为读者继续讲述知青的故事;讲述我自己的知青经历。 掩倦沉思,由于不同阶段上山下乡的知青在理想、追求以及心态上有所差异,也由于我们各自所受教育程度、家庭熏陶和社会影响等有所不同,还由于我们下乡后的安置方式、劳动环境、生活基础、经济条件以及下乡时间、自身状况有所区别等,我们对各自曾有过的这一段亲身经历会有着不同的感受,也会就此产生不同的认识,我觉得这都在情理之中。但是,有的人一谈及到上山下乡就愤青般的“诉苦”、于是“声讨”,甚至带着极端的情绪或异常的愤怒,对持不同意见者视为“异己”,加以“排斥”,这就有点出格了。 我于1972年3月26日下放到石门东山峰农场,在此亲身经历了三年的知青生活,见证了知青生活点点滴滴,用“极其辛苦”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那种山区地方的贫困程度是你无法想象的 原始,建场初期的各种困难也超乎了一般人所能承受的能力 ,十六岁的我就这样无情的被卷入了蛮荒年代 。那时最难熬的是超强度的劳动,肚子非常容易饿,每餐吃一斤多米的饭也恰不饱,常常吃没有油水的红锅菜,一年难得见到几回肉腥,萝卜、酸菜、盐水辣椒汤轮回的清洗着我的肠胃,搜刮我身体内那些残存的油水,使我常常出工时握着锄头把望着食堂的炊烟老是想起白米饭的诱惑;而且还 干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体力活,最惨的是冬天要穿着结了冰疙瘩的鞋子去修公路、水库、挑岩石、垒大寨田,那种肉与鞋子内冰块贴紧的钻心刺痛感至今难忘;最怕的是大雪纷飞去深山老林背柴火,一百几十斤的大捆树条和数米长的树木背在肩上在没有路的山中踹着粗气跌撞艰难地攀爬,身体仿佛有种被吞噬的感觉;由于出生问题, 政治上也受到一些歧视,想入团、入党、参军如同天方夜谭,思想上老是背负着沉重的包袱;许多苦难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就有种崩溃的感觉。想起曾经在不解风尘的理想与现之间,从繁荣的闹市戴着知识青年的挂冠来到农场,努力救赎着自己灵魂却会遇到如此的彷徨?青春的热情骤然坠入低谷。那个时期,真正折磨人的还不是累、不是穷,而是那种空虚与绝望,觉得自己一辈子就这样完了。为此我只能把心细细地揉碎了,揉成了一种静,揉成了一种沉默。但不管怎样我还是挺了过来。这首先归根于我不自设的绝境,在希望未到来之前,我努力通过几倍于别人劳动的代价来洗刷所谓‘家庭出身的原罪’,然后刻苦读书自学,再则是努力处理好各种关系,居然也顺顺当当的走完了三年的知青生活。 忆昔抚今,客观的说;当初整个农场领导和职工对知青还是相当重视的,对那些表现好的部分知青出身问题也是按政策实事求是的处理,甚至提拔了许多知青进入农场高、中级管理层,大到农场党委副书记、分场书记、各队书记、队长,小到会计、统计、保管员、医生、老师、拖拉机手等等。我也因表现的出色,多次受到农场和队部领导的信任,为此出席了农场首界先进知青代表大会,担任了一段时间的排干部并负责管理修水库的全队劳力安排。还曾被推荐去卫校和学开拖拉机。凡此种种,至今回想起来依然能使我感到十分欣慰,深感知青其实还是一段有‘温度的历史’。 如果只是从上述文字中得出上山下乡运动对知青澄有全部正效应的话,则不是笔者全部本意,我只是实事求是的叙说自己亲身所发生、所经历、所遇到的真实情况,这并非是每我个人的精神崇高,而只是我能与灵魂邂逅。现在,有许多人回忆起知青的生活,调子往往是灰暗、沉重的,甚至是悲催的,但也有不少的人认为那是一段不可忘却的年代,一幅明媚值得纪念的画卷,是五彩斑斓的世界。 那时,我是真正羡慕知青中能入团、入党进入场部机关工作,那种‘伏案写材料、作报告、每天能看书看报,偶尔参加下劳动,一日三餐有肉末飘着油香味的日子,她们是 ‘时代宠儿’,是我当时追求的最‘崇高理想’,岂不知,谁解‘其中味’?大浪淘沙后方显英雄本色。如今,在众多的知青聚会中,当步入中年的知青叙述当年上山下乡给国家、个人带来的各种创伤时,许多知青都是直言不讳,毫无粉饰之辞,贬多褒少;我想,这恐怕是大多数知青生活经历中所迸发出来的真实写照。但不可否认,其中也有一些知青十分动情地记叙起那段经历将他们锤炼得深沉、练墩坚韧了,遇事不易冲动、偏激和随波逐流了,备加疼爱自己的祖国和热爱美好的晚年生活。 知青的历史评价,归根结底是以中国知青以血肉之躯为代价,流血流汗,用宝贵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激情岁月的高亢战歌。我们——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代人,在危难时刻我们用稚嫩的双肩支撑着共和国的大厦,我们经历了与当时年龄不相称的坎坷与磨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谁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共和国的土壤离不了我们汗水的灌溉;谁说我们青春不在,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永恒的风采。 尽管现在对上山下乡运动有‘流产之说’,但许多知青并没有淡薄政治,而是以一种更深沉的目光观察中国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我们现在审视历史,决不能简单地站在个人恩怨立场和个人得失角度,必须跳出个人局限、超越片断经历,站在国家全局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观察认识问题,方可能获得事物的真谛与本质。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根本的实惠归于人,最强大的动力赖于人。而三十多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以人为本”成为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和国家理念。这三十多年,我和全国知青们都是见证者,都是亲历者,因为每个人都和国家的宏大历史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自如某些人经受过几年苦,甚至在某个时段、某个问题上受过一些委屈,就以个人的某种好恶感受去断言和评价整个知青上山下乡历史的优劣,就显得有点浅薄了。 如果要客观评价知青的历史,就离不开历史的‘核心’,历史的核心是人,是人性,是人的命运,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整个知青的生活经历,应该说还是有许多温情的。以大历史的悲悯回望过去,通过一个个被遗忘的知青群体故事,展现了一段段充满着温度的知青史应该是历史的真实的现状。如果我们回归到‘人’的本位,记录了那些被历史‘大词’覆盖下的个体命运,勾画出隐藏在历史大脉络下隐秘的线条,捡拾在那个政治体制化的历史叙事中遗落的知青片段。诚如众多评论家所说,这是一部“有温度感的知青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