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43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60.家母朱惠文大人传略 二〇l一五年七月至九月 七之三....

[复制链接]

200

主题

344

帖子

177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0:0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暮年求是 于 2023-6-16 10:15 编辑

160.家母朱惠文大人传略
二○一五年七月至九月
七之三段
  1957年九江市人民医院反右、审干,8月家父因历史问题被处以去江西省安福县横龙劳动教养所(今之安福县横龙垦殖场)劳动教养(有70%的工资)。1957年10月,家母(时年34岁)将我(时年14岁)安排在九江市中(今之九江三中)住读后。带领二弟(时年12岁,正在市柴桑小学读5年级)、三弟(时年9岁,正在市双峰小学读2年级)、四弟(时年4岁)和大妹(时年6岁)、小妹(时年1岁)前往安福,因无路费,求助于九江市民政局,感谢民政局的工作人员郝同志热情帮助,大力支持,免费将家母及弟妹们通过坐火车,从九江直接送到安福。到安福后,家父母租住当地农民的房子至1958年。期间(1)1957年家父在安福写《安福内寄》,诗云:“凉秋九月雁行高,丛菊花开分外娆。记得去年江上住,阿侬生日是今朝”。(2)1958年,因有关机构认为家父的历史问题处理过轻,遂将家父解回九江加重处理,被判在九江劳动改造四年。(3)家母带领二弟,有时也带三弟,上山砍柴卖钱维持生活。二、三弟至今仍记得:上山下山,早去晚归,来回要走20多里路。中午一顿饭在山上吃,3个人共一搪瓷碗饭,因为吃饱不够,饭由家母用调羹喂,一人一口轮流吃,会给二弟多喂几调羹,因为他要多挑柴(大约家母挑40斤,二弟挑70斤,三弟挑10斤)。在山上砍柴时,听到过野兽叫,疑是老虎的声音。在挑柴回家的路上,碰到过狂风暴雨和冰雹,人被吹到,衣服被打湿,头被打起包。(4)生活多亏亲戚们(主要是南京的四叔四婶)接济(雪中送炭)。(5)1958年小妹送给了婚后无子女,又苦苦恳求收养小妹的被劳教人员徐奇(其妻为邹秀珍)。(6)家母写信告诉我,有人愿支付抚养费几百元收养5岁的四弟,我回信说,别将四弟送人,尽快带弟妹们回九江。
  1958年8月家母携二、三、四弟和大妹从安福返回九江至1962年。期间(1)从安福返回九江,因无路费,求助于民政局,但沿途各县的民政局都不愿直接免费坐火车将家母及弟妹们送到九江市区。因此沿途各县的民政局就通过遣送站,一站一站地将家母及弟妹们免费坐火车送回九江。沿途天气热,睡不好,弟妹们还记得,住分宜时,晚上臭虫成群结队地爬出来咬人,一家人不能入睡,家母就带着弟妹们在马路边,屋沿下过了一夜。(2)家母计划落户老家九江县狮子公社牌楼大队(今之狮子镇牌楼村。下同)务农为生,请老家乡亲(记得其中有牌楼村的罗其柱叔,三桥村的黄顺淼叔及其家人)挑行李到老家牌楼大队。因在暑假中,我一同前往。住老家二伯父母处(即栗园别墅,村民称学堂,那时的栗园别墅已是繁华落尽,但空壳尚存,我的印象是:“老屋空荡残枝下,庭院荒芜杂草间”。家母和我及二弟在老家的生产队参加劳动二十多天(家母做杂事,我和二弟扯秧、插秧)。后经老家乡亲劝说,家母也考虑到,在农村安家落户,孩子小、劳力弱、成分高、照顾少、工分难挣,温饱难定,从而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携我们返回了九江市浔阳区。(3)返回九江后,住大伯母的租住房(一间大房子和一间小厨房,地处庾亮南路,古刹能仁寺旁边)。(4)家母先后在九江市制钉厂做制钉工、被服厂车间做保管员、卫生防疫站做卫生消毒员、线厂做织线工、老铁桥头补胎门市部做补大、小板车车胎的补胎工。(5)1958年二弟到九江市福利厂学徒(篾工)。(6)1960年4月我从九江县中(今之县一中,当时校址在九江市浔阳区北司路)退学(高中一年级),到九江水泥造船厂学徒(水泥工),1961年8月工厂下马,离职回家,9月到九江市港务局、搬运公司力工队、九江县建筑公司等单位务工至1962年5月。

     子南强2015年8月18日拜撰于九江市湖滨小区寓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主题

657

帖子

25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37
沙发
发表于 2023-6-16 19:51:0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楼主美文,伟大、贤惠、勤劳的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56
板凳
发表于 2023-6-17 07:32:17 | 只看该作者
来到现代,记忆更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344

帖子

177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7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6-17 10:18:17 | 只看该作者
快乐大歌 发表于 2023-6-16 19:51
拜读楼主美文,伟大、贤惠、勤劳的母亲!

谢谢评论!如实写传略,留作永纪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61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12
5#
发表于 2023-6-17 10:21:16 | 只看该作者
真是苦难历程啊,看后心里酸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344

帖子

177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70
6#
 楼主| 发表于 2023-6-17 10:23:53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23-6-17 07:32
来到现代,记忆更清。

谢谢评论!如实写传略,留作永纪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344

帖子

177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70
7#
 楼主| 发表于 2023-6-17 10:26:03 | 只看该作者
安宁檬 发表于 2023-6-17 10:21
真是苦难历程啊,看后心里酸酸的……

谢谢评论!如实写传略,留作永纪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56
8#
发表于 2023-6-18 08:03:38 | 只看该作者
暮年求是 发表于 2023-6-17 10:23
谢谢评论!如实写传略,留作永纪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14:57 , Processed in 0.177010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