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436|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同学——晚年精神生活的寄托

[复制链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7:17: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庆先 于 2016-3-20 14:01 编辑


老同学——晚年精神生活的寄托
                 有人说,最纯真的友情莫过于战友情、学友情,这话一点不假。就我自己来讲,这一生从小学读到大学,参加工作后又调换若干个岗位,按理说形成的社交圈可算不小。可是后来退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经的同事、朋友、熟人和知己,都慢慢地淡出了视线,以致失联了,留下来的大都是同甘共苦过的老同学。特别是建立了同学会,加入互联网以后,联系就更紧密了。大家虽然天各一方,相距遥远,但仿佛仍然是在同一个教室里研讨,在宽阔的操场上嬉闹,在文革长征路上相互搀扶和在青年点炕头上调侃。     说实在的,老同学之间的这种情感交流,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父母替代不了,儿女替代不了,朋友替代不了,就连自己的爱人多数也替代不了。难道不是这样吗?且看,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在即将步入高等学府殿堂时,却被拒之门外,有谁能够理解其中的无奈一群胸怀远大理想,即将显露才智的热血青年,却被卷入文革漩涡;后又投入农村,彻底葬送青春年华,有谁能够体会心里的痛楚?这些本应展翅翱翔、搏击长空的雏鹰,却被斩断双翼,在燕雀之乡为一息生存而挣扎前行,有谁能够洞见当时的困窘?由于社会上的诸多不公使这一代人、这一辈子在心灵上遭受累累创伤,有谁能够抚平留下的伤痕?能够理解这些的,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就在今天,我看到一篇很受感触的文章。上面说“同学是没有血缘的亲情,是精神上的血亲。同学是一种别样的情,有永远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道不完的喜悦、诉不完的忧愁。就算有一天沧海变成桑田,那些笑或泪、共同的画面,也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不会改变。”这话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了。因为我与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和老师至今都保持一定的联系,隔几年还会有一次大型聚会,确实给我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慰藉和乐趣。但是,联系更密切的还是我们这些老三届的同学。因为我们不仅有在校苦读的经 历,而且有文革的经历和上山下乡的经历。文革和上山下乡是打破班级界限的,因此全校同学真正形成了一个大家庭。回城以后都各奔东西了,但共同的年龄、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志向、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诉求,仍然把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请看吧!在餐桌上,在网络里,在相遇时,在电话中,都是我们畅心交流的平台。或心系家国,研讨时政;或回忆往事,抚今追昔;或吟诗作画,谈古论今;或问寒问暖,交流养生。以至于一起奋笔疾书,著书立说,把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精神感受留给后人。在毕业47年后,在接近古稀之年的时候,能够为国家、为人民献上一部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并且召开了有300多名师生参加的隆重的新书发布会,这本身就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壮举。 如今,我们都步入了老年。我想老年就应该有老年人的活法。我时常发出这样一段感慨的话:我们这代人,是备受磨      如今,我们都步入了老年。我想老年就应该有老年人的活法。我时常发出这样一段感慨的话:我们这代人,是备受磨难的一代。到了晚年才赶上一生难得的政通人和的好时光,要倍加珍惜。如果走得过早,似乎有些对不起父母所赐予的这段宝贵人生。要度好余生,就离不开同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离不开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关爱,离不开同学之间的相互抚慰和激励。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永远欢聚在一起,共享我们自己制作的这桌甜美的精神大餐吧!


附:高玲同学的评论文章

                                    一篇文情并茂的好文章

——读张庆先的《老同学——晚年精神生活的寄托》有感
高玲作于2015年11月18日
       拜读了庆先这篇散文,感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文章好就好在以情感人,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感情。文章开篇, 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一高中“老三届”同学友谊的坚实基础。作者写道:随着退休时间的推移,昔日的朋友、知己等都慢慢淡出视线,以致失联。唯有同甘共苦的老同学联系更加密切。不管近在咫尺,还是相隔天涯,仿佛仍在教室里研讨,操场上嬉闹,“长征”途中搀扶,青年点炕头调侃。一组流畅的排比句,几个精准的动词就把我们带回风华正茂的岁月,令我们涌起美妙的遐想。
是啊!如今虽然我们已经衰老,满头的银发,满脸的菊花纹,别人眼中的老态,却在我们老同学心目中,仍然珍藏着你、我、他青春的容颜,纯情的美貌。年轻时的举止言谈,常常是我们老同学独享的趣味话题。文章恰恰捕捉了这个亮点,深情地写出了我们一高中“老三届”同学得天独厚的友谊。
如果说文章开始的抒情如涓涓的温泉,令我们暖心切肤,那么紧接着作者的直抒胸臆,如奔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先是议论老同学的情感交流:“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父母代替不了,儿女代替不了,朋友代替不了,就连自己的爱人多数也代替不了。” 接着,作者又描述了“老三届”同学共苦的经历,并表达了鲜明的观点:理想破灭的无奈,挥霍青春的痛楚,艰难生存的困境,心灵划下的伤痕,“能够理解这些的,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其抒情如泣如诉,议论恰到好处。两者天衣无缝的交融,不仅回应了开头 “最纯真的友情莫过于同学情”的引题,而且鲜明地表达了对“老三届”同学友谊刮目相看的心曲。
继而,文章一段引文,将感情的诉说,推向高潮。“同学是没有血缘的亲情,是精神上的血亲。同学是一种别样的情,有永远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道不完的喜悦,诉不完的忧愁。就算有一天沧海变桑田,那些笑和泪的画面,也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不会改变”。接着庆先一句“真是说到我们心坎里”,表达了作者掩饰不住内心的感动之情。由此赞叹道,是“同学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慰藉和乐趣”,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对同学情谊的珍惜与厚爱。这荡气回肠的抒情,令我们动容。
我突然想到,我们二年三班同学就具有近乎手足之情的友谊 。今年4月,我蒙受腰椎骨折最煎熬的初期,我的高中同学第一时间来看我,挤满一屋人。 他们送来了书和养病的轮椅等。外地的同学也一遍又一遍地打电话,有的还派抚顺的亲友来看我。我的大学同学知道我哭了鼻子,还写信嗔怪我:“谁没有七灾八难的……”正是同学的慰藉,化解了我的沮丧。如今我已经康复,但老同学给予我的温暖仍然荡漾在我的心头。这不正是庆先赞誉的“老同学——晚年生活的精神寄托”的真实写照吗!
我突然又想起,2015年我们一个高中“老三届”同学撰写的《砺炼华年》不正是彰显了友情的华章吗!忘不了,多少同学默默地无私奉献,诠释着一种弥足珍贵的情谊。田文昌同学为筹划出书,劳心消思,倾资十万余元。编辑小组成员,个个立下汗马功劳。有的拖着病身斡旋组稿。有的忍着眼疾,伏案春、夏两季,阅稿127篇,57万字。有的在侍候月子中不辞辛苦地与出版社反复联系。有的一边照顾病人,一边还要为出书及发布会操劳忙碌。时至今日,还有众多的同学为制作新书发布会专题片而废寝忘食地工作。正是无数同学的殚精竭虑,才使《砺炼华年》如期出版。当一高中“老三届”同学,每人得到一本封面华美考究、大气厚重的《砺炼华年》,无疑是得到一份深切的情谊。庆先把这件事记载在文中,并说成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壮举,引同学为自豪的心情溢于言表。
文章最后深情地写道:“共同的年龄,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志向,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诉求,仍然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说得多好啊!是呀,如今,我们晚年恰逢其时,大家可以在多种平台交流,“或心系国家,研讨时政;或回忆往事,抚今追昔;或吟诗作画,谈古论今;或嘘寒问暖,交流养生;以至于一起奋笔疾书著书立说”,一个个特写镜头,仿佛显现了亲密无间的老同学晚年交流在一起,欢笑在一起的场面。这段描写恰恰呼应了文章开头青春年少的幕幕情景。让夕阳渲染的灿烂与红日喷薄的光鲜遥相呼应。彰显了我们一高中“老三届”同学一生在一起的幸福与快乐。
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再一次直抒胸臆,热烈地呼唤互动、关爱、激励的友谊。畅想置身政通人和的晚年,共同制作并分享甜蜜的精神大餐,充分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钟情友谊的乐观情志。
全文的抒情特点是,徐徐展开,时而平缓,时而激荡,高潮迭起,尾声达到高峰戛然而止。由于抒情浓厚,又善于运用排比句,使文章由始至终回荡感情的韵律,读之朗朗上口,激昂顿挫,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说出了我们一高中“老三届”同学乃至广大知青的心里话,使我们这些苦过并奋斗过、奉献过、坚强过、成长过的老知青,拥有了一份砺炼弥坚、非凡永恒的友谊,让我们感到幸运。
文章到此意犹未尽。言为心声。如果说庆先用抒情的笔调撰成此文,不如说是他美好的品德写就。庆先是一位厚道、无私、乐善、感恩的人。1993年一高中大型同学会,2015年《砺炼华年》出版并发行的大事件,庆先、世家等同学做了大量的默默无闻的事务性工作。他们为同学舍得出力,舍得花钱,乐于奉献,同时也得到了同学们的钦佩与赞赏。由此与同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正是这种情谊才使的这篇抒情散文流淌着饱满、奔放的热情。也正是因为他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把同学的情谊写成“谁也替代不了”的平凡而伟大。
当我读到庆先的这篇文章,脑海里不由地闪现他拖着病痛的脚,慢行蹒跚的脚步,为同学送、邮《砺炼华年》的身影。他不愧是我们一高中“老三届”同学“德才兼备”的缩影。我不由得为我们一高中“老三届”同学,美好的文章、美好的书画、美好的品德、美好的友谊而放声歌唱。



                                      










20中.jpg (12.22 KB, 下载次数: 0)

20中.jpg

20中.jpg (58.29 KB, 下载次数: 0)

20中.jpg

青堆子.jpg (16.27 KB, 下载次数: 0)

青堆子.jpg
张庆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29
沙发
发表于 2016-3-2 22:10:2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您的到来~  回忆往事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在的生活~ 知青情谊地久天长~ 谢谢您的贴文,恭祝新春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2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494
板凳
发表于 2016-3-3 08:32:05 | 只看该作者
同学情,也是情,但我发现,少数同学的情搁浅了、、、、、、
丁力[url=http://www.chinazhiqing.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em31.gif]ht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44
地板
发表于 2016-3-3 08:37:41 | 只看该作者
庆先热爱老同学,
众友相互皆有缘,
辛勤写书表心地,
真情评论甜蜜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08:49:46 | 只看该作者
雾梦 发表于 2016-3-2 22:10
欢迎您的到来~  回忆往事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在的生活~ 知青情谊地久天长~ 谢谢您的贴文,恭祝新春愉快 ...

谢谢您的点评和祝福。我是新会员,向您学习。也祝您新春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顺意。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08:52:28 | 只看该作者
江苏地子 发表于 2016-3-3 08:32
同学情,也是情,但我发现,少数同学的情搁浅了、、、、、、

谢谢您的点评。同学情,深似海。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7#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08:55:10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3-3 08:37
庆先热爱老同学,
众友相互皆有缘,
辛勤写书表心地,

谢谢版主关注与点评。向您学习。我会继续努力的。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218

帖子

69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951
QQ
8#
发表于 2016-3-3 14:15:34 | 只看该作者
同学情,深似海
石建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9#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16:35: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石建华老师关注和点评。向您学习,致敬!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5987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721
10#
发表于 2016-3-3 19:29:29 | 只看该作者
要度好余生,就离不开同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离不开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关爱,离不开同学之间的相互抚慰和激励。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永远欢聚在一起,共享我们自己制作的这桌甜美的精神大餐吧!

说的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7 17:18 , Processed in 0.236013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