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75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知青生涯--(三)跟车

[复制链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6:4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激情岁月,励炼华年
      我于1968年9月下乡到辽宁省北镇县青堆子公社王家大队第五小队,历时七年,在那里渡过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现回忆于此,将分段写出,各段独立成章,但不一定按时间上的顺序编排.

                          三.    跟车
      秋收过后,天气一天天转凉,地里的庄稼收割完后开始往回运了.
生产队李队长通知我,明天去跟车.跟车就是跟车老板一起去运地里收割完的庄稼.跟车是个"俏活",不受生产队出工的限制,出工的时间由带队的车老板说了算.只有队里信任的人,才有资格跟车。
      我们后青堆子五队,共有五挂大车。领头的车老板叫吕九德,中等个,长瓜脸,从外表看比较严厉。但有时也爱开个玩笑。他的车在生产队里是最大的,装的也最多。其它的几辆车都要稍小一些。
经过近一年的锻炼,我的各项农活干的都不错,基本上与队上的壮劳力不相上下,又由于我的劳动态度认真,得到了生产队的认可,因此,队里派我去跟吕九德的大车。一同去跟车的还有李文东,他跟的是一辆小车。李文东是我们青年点的才子,我们俩在学校都是班里的团支委,他是组织委员,我是宣传委员。文东个子不高,瓜子脸,长的很俊俏。平时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为人老实本份,心灵手巧,善于动脑筋,大家都爱与他交往。在学校里我俩就是好朋友。
      跟车最辛苦的就是起早。早上两点多就得起床,那正是人睡得最香的时候。尤其我们这些知青,每天干的活都很累,倒炕上就着,每天都感到觉不够睡。这一跟车,睡的就更少了。为了保证按时出车,生产队每天都按排队里的饲养员吕九如大爷去挨家挨户去叫人起床。因为饲养员夜里要喂牲口,是不睡觉的,俗话说:马不吃夜草不肥,我们到了农村才真正明白这个道理。
      夜里,我们睡的正香,就听吕大爷在窗外喊我们,我们迷困眼睁的爬起来,穿好衣服,边打哈欠边往外走。当我们来到生产队,车老板已把马牵了出来,挂上辕,绑好肚带,一切准备停当。只听一声鞭响,车队出发了。车老板一般都坐在车的左前边,跟车的坐在车的右后面。这时,天上还是漆黑一片,只有星星在眨着眼睛,一阵秋风吹来,冷得我直打哆嗦。
      后青堆子紧挨铁路,沈山线大动脉在屯子西面,从北到南横穿而过。我们生产队的田地大部分在铁道西,因此上工下工几乎总要穿过铁道口。今天跟车就是到铁道西去拉高粱杆。
      来到地边,先要把车往里赶,从地里向外装车,装满正好出来,不用再调头。走在地里,不一会就感到两脚湿碌碌的,两个裤腿都湿了,连鞋都湿透了,两条腿凉冰冰的。原来这个季节,地里到处都是露水,躲都躲不开的。
      开始装车了。车老板站在车上,我们在车下把秫杆递给他,他在上面摆放。吕大叔告诉我,一捆一捆的递给他,但这样,半天也装不了多少,要什么时候才能装满一车呢?后来,干脆我就一抱一抱地递给他,不一会车就装满了,吕大爷乐得嘴都合不上了,他说,真没见过你这么装车的。他站在车上,让我把车后的绳子甩给他,他在上面把绳子穿过车前的套环又甩给我,我在下面再穿过车后的铁环拉紧,最后又用木棍,尖头木桩,把一车秫杆捆得是结结实实。我爬上车顶,吕大爷一甩鞭子,开始往回赶。这时,那几辆车还没有装完,我们在地头等了一会,后面几辆车陆续赶了上来,才开始往回返。这时天开始放亮了,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一点点地露了出来,远处的村庄,树木,伴着缈缈升起的炊烟,象一幅被轻纱蒙住的美丽画卷,渐渐地展现出来,一副绝美的田园景色,真是美极了。
      我们往回走时,上早工的社员才刚刚出发,一个个热情地和我们打着招呼。他们走在地上,我们坐在车上,有马拉着我们,头一次,我们也有了优越感,感到一丝得意。
      因为不跟大帮干活,跟车没有那么紧张,感觉轻松了很多,但跟车也不总是那么消闲的。有一件事,至今想起来仍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
      那是一天的上午,我们刚刚装满一车秫杆往回走,要经过铁路道口。由于铁路比两边高出许多,因此过铁路时,总要先上坡,后下坡。我们的车刚走到离道口不远时,不知何故,马突然惊了,向前狂奔。当时我正坐在车顶上,这时一列火车正由北向南疾驶而来,通过道口,车轮隆隆作响。说时迟,那时快,眼看一场车毁人亡的惨剧就要发生,只见吕大叔沉着冷静,扬起鞭子,啪的一声,打在马脖子右侧,马头猛地向左一拐,两只前腿腾空而起,落下时正好卡在路口两边的石护栏上,整个马车不能动了。还没等我明白是怎么回事,火车已经呼啸着开过去了。一场惨剧避免了。是吕大叔的沉着冷静,临危不乱,避免了一场惨剧的发生,也避免了生产队的重大损失。事后,这件事吕大叔从不对人谈起,好象什么也没发生一样,这让我对他的人品不禁肃然起敬。
      说起来,驾驶马车也是有一套学问的。有一次,在地里拉秫杆,有一个地方路不好走。吕大叔停下车到前面察看,我站在车边没动,不一会,吕大叔喊我把车赶过去。我也试着学着吕大叔的样子,挥着鞭子,左呼右叫,马就是不动弹,我去拉缰绳,马也不理我,纹丝不动,摆弄了半天,马车也没动半步,这下可把我难住了。吕大叔见状,就自己走了回来,把车赶了过去。在车上,吕大叔对我讲了起来。原来赶车也是有学问的,要懂马语:“驾”是向前走,“靠”是向后退,“吁”是停车等等。挥鞭子也有学问,向外时,鞭子要从左向右甩,向里时,鞭子要从外向里甩,若在头上连甩几鞭,则是快马加鞭,是快跑,…。再有,车老板要与马友好相处,对马要关心,平时经常给马梳理梳理马毛,让它干净;饿了,要及时喂马。对马要爱护,轻易不能用鞭子抽马,…。那天,吕大叔对我讲了很多,看来,这农村确实有学不完的学问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27
沙发
发表于 2016-3-31 18:27:16 | 只看该作者
跟上时代的车、、、
丁力[url=http://www.chinazhiqing.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em31.gif]ht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19:00:45 | 只看该作者
是的,要跟上时代的列车,不能落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6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733
QQ
地板
发表于 2016-3-31 22:01: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当年能跟车,不管是马车还是拖拉机,都是技术活咧,是贫下中农信得过的人才能胜任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00:12:34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得不到信任不能跟车,谢谢党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6#
发表于 2016-4-1 09:01:11 | 只看该作者
奉命跟着大马车,
不少学问由此得,
装车也有小诀窍,
对马必须要温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6:01: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龙行天下版主,您对我们的每一篇文章都那么热心的点评,使我们受益非浅,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719

帖子

329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96
QQ
8#
发表于 2016-4-2 12:04:48 | 只看该作者
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命运。我的跟车劳动,感觉最累是往社员家里送粮食。装车还好,两个人一起抬。卸车时就一个人背着一百六、七十斤的高粱袋子,(超过体重三十多斤)走上二、三十米,真的很吃力。到老了,腰病找上门来,我想和年轻时的超负荷劳作不无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主题

74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738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23:56:15 | 只看该作者
年青时只知道拼命干活,根本不计后果,我的腰到现在也不是很好,确实和当时的“拼命”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10#
发表于 2016-4-11 22:01:36 | 只看该作者
你是高产作家,写得很细很有趣,有时间好好看看。尖头木棍好像叫“绞棍棒”。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06:42 , Processed in 0.265015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