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黑土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愿回忆的往事----系列

[复制链接]

2

主题

647

帖子

29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9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20:37: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黑土同行 于 2018-8-18 09:18 编辑

《送饭》

夜半更深寂静,弯月隐匿云中。

扁担在肩摸黑闯,红樱作拐挑马灯。

一步一心惊。

路远耸耳细听,咤胆瞪大瞳孔。

辨认方向寻车组,早去早回且轻松。

就怕绿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7

帖子

29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9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08:50:12 | 只看该作者
苦辣酸甜 发表于 2017-10-31 21:08
人这一生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你经历的事真多,懂的事也多,好羡慕。

谢谢您的跟帖,也祝您康健安顺,吉祥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7

帖子

29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9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08:55:05 | 只看该作者
苦辣酸甜 发表于 2017-10-31 21:14
那时我还在兵团,可对这件事没印象。这次河南大灾,真是损失惨重,那么多的人失去了生命,可见生命脆弱。
...

当年支援河南的荒友,回来后被要求严格保密。况且水灾与地震不一样,瞬间,荡然无存,加上政府严格封锁消息,所以知道的人不多。现在信息发达了,网上才能查到当年的记录与少数人的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314
134#
发表于 2017-11-2 13:11:31 | 只看该作者
你的一篇送油送饭,让我想起69年夏锄,早早起床,早早下地,那地也长有近二里。累的够呛。众人在地头望了又望,只盼那送饭的牛车或马车。大家如狼似虎的草草吃了饭,有的人便枕着锄吧,倒在地上,歇一会。女知青不好意思,只能坐一会。还好七月我被调到了学校,再没了那种盼望车,急着吃饭的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7

帖子

29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9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09:39:48 | 只看该作者
【小卖店被盗】


        刚到农场的第二天,所有的北京知青都被集中到分场小卖店。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所有知青的御寒用品都不足以抵御零下40°的严寒,虽然临行之前学校配发了一套棉衣棉裤和棉大衣,但是其它如棉帽子、棉鞋、手套都是低寒地区的装备。好点的帽子是栗色剪绒帽,差点的是蓝布棉帽子;棉鞋一般都是塑料底黑条绒面的五眼棉鞋;手套更是五花八门。这样的装备根本无法下地干活,大家都是初来乍到谁都没钱,所以只好按场领导的安排,赊账选择自己中意的御寒用品。

        小卖店在分场部的西侧,是一栋土坯房,一溜玻璃柜台,靠墙一排货架,稀稀拉拉的摆放着烟卷、色酒、罐头,日用品种类不多。每个人按图索骥,挑选着自己需要的东西,然后签字画押。一顶貉壳的皮帽子30多元,一双大头鞋20多元,看着令人咗舌的价格,思趁着自己的承受能力,我咬牙赁了一顶8元的羊绒布面的棉帽,一双黑面胶鞋,一双毡袜和一副棉手闷子,一算账小二十多块,悻悻的签字画押后回到宿舍。


        之后的生活里,小卖店就是我们下班后经常光顾的地方。只要是来点啥新鲜货,那里总会被知青们挤的满满的,尤其是每个月开支的那一天,小卖店不大的门面里熙熙攘攘人进人出。下乡的头两年,年幼无知,除了第一次开支给家里汇了十块钱,之后每个月都造个精光。经常找个理由就到小卖店买两瓶“平泉酿梨酒”两瓶猪肉罐头安慰一下自己委屈的肚子。


        春节快要到了大家都纷纷到小卖店购置年货,其实能够买到的也就是香烟、糖块、饼干、冻梨、色酒之类的东西。小卖店的经理兼售货员姓于是当地干部子弟,性子挺犟,平时对人还很客气,一到人多忙活不过来的时候就会发脾气,尤其是对略有挑剔的知青,经常会发生点口角。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和他较真,毕竟方圆十几里就这么一个小卖店,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要从这里采购。


        春暖花开又到了播种的时节,小卖店被盗了,有人在夜里从后墙挖了一个洞,钻进来偷走了十几块钱和一些烟酒。虽然没有什么之值钱的东西,但是分场里一下子就炸了窝,大家都纷纷猜测是那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干的?总场也派来公安组成调查组一起调查,一连几天勘验、分析、排队都没有头绪。

        平时小卖店的经理都是吃住在小卖店,失窃的那晚他去嫩江县城进货,住在农场招待所没有回来。又过了几天不知用了什麽招法,查出来是一个北京知青干的。据说这小子掌握了小卖店进货的规律,趁着进货的日子提前三天请假去嫩江县办事,然后在县城等着一分场进货的小车到了他又连夜返回一分场,得手后又连夜返回嫩江县。他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天衣无缝,但是在那个人烟稀少的北大荒干这种违法乱纪的荒唐事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后来他被送到嫩江劳教,据说越狱逃跑后被抓回来,在审讯时突袭警员,把桌子掀翻将警察压在桌子底下,差点把审讯员掐死。

       为了年青的无知鲁莽被判了无期。后来一直音讯全无,近几年据说有人看见他在北京摆地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7

帖子

29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9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09:41:41 | 只看该作者
难忘曾经事,

漫笔赋心伤。

无知荒唐泪,

人生历严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314
137#
发表于 2017-11-3 17:44:18 | 只看该作者
那个年代,人都比较老实,胆子也小,因此偷盗的事很少发生。这个知青胆子太大,也许他没钱又想得到那些东西,也许他人品不好,年纪虽小,但有的知青的确品质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7

帖子

29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9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19:15:37 | 只看该作者
【着火】

        人常说水火无情,只有你亲眼看见过那呼啸而过的山火,感受到数百米外烤的人挣不开眼,狼狈逃窜的场景,你才会体味到其中的厉害。

        冬天知青宿舍炉火通明,铺底下的火笼散发着乎乎的热气,经常能够闻到烤糊了的气味,那肯定是谁的东西被烤糊了。尤其是在能跑百米的大通铺,住在火垄头的位置,褥子的颜色都是焦黄。有几次半夜被人惊醒,都是因为炕头知青的褥子被火垄烤的阴燃起来,吓得众人大呼小叫,有赖神明保佑,所幸没有酿成过大的灾祸。

        初到农场跟车拉条子,每天都要在雪窠子忙活,脚上的黑棉胶鞋、粘袜总是湿漉漉的,必须放在火垄上烤干。晚上临睡觉前,每个人都在属于自己的那段火垄上(约80公分),精心的把棉鞋、粘袜、鞋垫摆放好,为明天出车脚丫子不遭罪做好准备。随着众人鼾声四起进入梦乡,温暖的知青宿舍弥漫着一股股齁咸熏人的臭脚丫子味。

        那年发大水,小麦欠收,就连黑面馒头都不能满足供应,我记得那段时间知青的主食就以大碴子、小米饭和窝头为主。煮的半生不熟的大碴子能把牙床子咯的生疼,二两大碴子一碗冻大头菜汤能吃一个小时,累的下巴挂钩都酸了;食堂蒸的小米饭就着黄豆汤,吃到嘴里的感觉如同水灌黄沙;窝头虽然稍好,就是不顶时候,五六个窝头下肚,没过一个小时就会觉得又饿的前心贴后背了。那时不知是谁发明了烤窝头片,每天晚饭后多卖出两三个窝头,回到宿舍细细的用鱼刀切成薄片,手艺好的能切出二十七八片,放在火垄上,烤的两面焦黄,吃起来的感觉不亚于北京的薄脆,那叫一个香。

        我们一分场着的第一场大火,烧的是家属宿舍,麦收季节风干物燥。傍晚,正当十几辆大车满载着为家属宿舍送来的麦秸,就要进入家属宿舍区时,中间的一排的房顶冒出了滚滚浓烟。顿时,整个家属宿舍区混乱一团,鸡鸣狗跳人哭鬼叫,当 当 当的敲脸盆声勾人魂魄。我们也在车老板的指挥下,把满载易燃物的大车赶到安全区域,随后大家都扛着四齿叉子迅速向家属区跑去。

        家属宿舍一排六栋,一共三排,中间一条五米宽的风化石路一分为二。房子都是土坯木架草顶的,起火的是东侧中间一排中间部位的房子,家属宿舍区每排的距离不过三四十米,除了每家每户门前二十多米长的自留地,剩下的地区就是堆满了的条子、麦秸、豆秸和各自家的小仓房。中间一排房子起火意味着如果灭火不及时,将会形成火烧连营的态势。硝烟就是命令,火场即是战场,当我们赶到火场时现场的救助工作已经展开了,房顶上的烟越来越浓,火苗已经探出窗户,呼呼的卷上房顶。

        分场的领导组织一部分知青帮着旁边几户往外抢东西,木工班的十来个人扛着梯子爬上房顶,用大锯拼命的锯断与火场的连接的房砣、檩条,扒掉房顶上的茅草,阻断火源;我们则挥舞着四齿叉子把家属宿舍门前的麦秸、豆秸等易燃物迅速转移;三辆拉水的牛车四蹄腾飞,奔驰在科洛河与宿舍区三四里地的土路上,接水的知青排成人墙,迅速的把五颜六色脸盆承载的一盆盆的水传到火场,泼向火源和距离火场最近的人的身上。风助火势,火长风威,咆哮的火焰在众人的遏制中迅速的冲上房顶,房顶上的几个知青披着用水浸湿的棉被,坚持着锯断了两侧的房砣,砍断密密的檩条,挂好大绳,在众人的努力下拉倒了房架,割断了烈火四处蔓延的去路。慢慢的随着逐步缩小包围圈,一场无情的大火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熄灭了。起火家的老娘们呼天抢地的声音不绝于耳,鼻涕眼泪涂满了包公般的脸膛。

        这次着火幸亏发现与抢救及时,殃及范围不大,后来在一分场入口路边的几幢二老改家属居住的草房起火,(大人外出干活,小孩在家笼火)不到一个小时,火烧联营,十几户人家顿时无家可归,身无分文,哭泣之声音传数里,水火无情,令人难以忘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7

帖子

29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9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19:19:41 | 只看该作者
摧枯拉朽顿生风,
烈焰咆哮纵无情。
自然之力谁能阻?
一场大火一场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7

帖子

29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9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19:25:51 | 只看该作者
苦辣酸甜 发表于 2017-11-2 13:11
你的一篇送油送饭,让我想起69年夏锄,早早起床,早早下地,那地也长有近二里。累的够呛。众人在地头望了又 ...

在东北当老师,可算是地区工作排行榜前十名之列了。老弟是没运气干的,小69,且当时出身不好,干点赶大车、开拖拉机已经是领导的关照和信任了,但也不排除自己的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8 06:27 , Processed in 0.186010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