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黑土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愿回忆的往事----系列

[复制链接]

2

主题

647

帖子

29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1
17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3:2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黑土同行 于 2017-12-3 13:25 编辑

             春播

        第一次参加春播,是刚调到机耕队的那个春天。沉睡了一冬的黑土地,冰雪消融,大地复苏。四月中旬,经过之前若干天的耙地、整平,黑土地又迎来春播高潮。
        一望无垠的黑土地,春风凛冽,寒凉刺骨。一排排列整齐的钎杆笔直的向黑土地里延伸,钎杆上的小红旗在风中颤抖。
        五十四马力的东方红拖拉机,牵引着一组三台播种机,怒吼着,吐着黑烟,吃力的沿着钎杆指引的方向直行。机车走过的田野马上卷起一团团黑色浓烟,如果是侧风或是迎风还好一些,如果是逆风,整个播种机如同陷入黑色的灰尘里。
        一个播种机组,大约十人组成,机车组四人,播种机手六人。包车组有资格负责驾驶作业的必须是车长或有三年以上驾驶经验的师傅。剩下的学员或是徒弟们,只能是跟着站在播种机上负责发现随时发生的故障,同时配合播种机手上种子、化肥。播种机手们主要是负责在进入播种区域后,放下开口器的闸柄并随时检查每个输种管下种的情况,以确保种子的正常播撒,避免发生漏播的情况,如若发现问题,则马上通知车组人员停车检修。
        每台播种机一般都是两个播种机手,基本都是女知青,她们都身穿长大衣,带双层口罩,头裹纱巾,在捂上厚厚的皮帽子,基本上分不出男女模样。而我们车组的师傅徒弟们则是戴着风镜、口罩、皮帽子,穿着油乎乎的短皮大衣。在浓烟滚滚的播种机上,不论你包裹的多严实,晚上回宿舍清洗的时候,你都会像从灰堆里捞出来的一样,鼻子、眼睛、耳朵里都是黑乎乎的。
        春播实在是件苦差事,我们每天不到七点就要到现场,检修播种机,打油保养,更换不能正常使用的开口器,播种开始后还要帮播种机手上种子、化肥。种子与化肥是按照下种量计算好的,每行驶几百米就要添加一次,每天要几十次,每添加一次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脸上流下黑色的泥汤。站在播种机踏板上一会儿,寒风一吹就透心凉了。麦种都是用农药拌过的,。散发着一种刺鼻的气味。熏得人喘不过气来,接触久了还会有过敏反应。
        赶上开口器堵了,种子播不下去,还得配合着女播种机手用硬铁丝使劲捅,直到疏通为止。实在不成就得跑下播种机,窜到拖拉机前,吆喝着让师傅把车停下来检修。
        地里播种至少要吃一顿饭,赶上天好,还好凑合;若是刮大风真是没地待没地躲,买几个包子揣怀里,就着满嘴的土沫子,两口一个迅速解决战斗。真够遭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7

帖子

29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1
1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3:21:26 | 只看该作者
春播烟滚尘障,
围巾包头遮挡。
播种机台忙前后,
上肥上种汗淌。

灰渍灌满七窍,
口罩虚掩作样。
收工清水几番洗,
难还姑娘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314
173#
发表于 2017-12-4 16:22:25 | 只看该作者
黑土同行 发表于 2017-12-3 13:21
春播烟滚尘障,
围巾包头遮挡。
播种机台忙前后,

春播时机务排是最辛苦的,看来你真的是吃了不少的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314
174#
发表于 2017-12-4 16:22: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7-12-4 16:24 编辑
黑土同行 发表于 2017-12-3 13:21
春播烟滚尘障,
围巾包头遮挡。
播种机台忙前后,

春播时机务排是最辛苦的,看来你真的是吃了不少的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7

帖子

29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1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9:14:33 | 只看该作者
    铲  地
        夏锄也是农活里比较辛苦的活茬,到了这个铲地的季节每人都要领一把锄头,一人多高的锄杠,用碎玻璃片刮得圆润光滑,防止磨手,锄板用磨刀石打磨得锃光瓦亮。每年农场都会开展大规模的会战。动员会后,所有岗位能抽调下来的知青,都必须参加。
        东北纬度高夏天昼长夜短早上3点太阳就出来了,每天天刚亮,我们就会被急促的哨音和哐哐的砸门声惊醒,洗漱完毕,到食堂狼吞虎咽三个馒头两碗豆浆后,数百名知青每人肩扛一把锄头,在连长的带领下,红旗飘扬,浩浩荡荡迎着朝阳奔向豆地。那时我们连队最远的地块有十八里地,走到地头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饿的前心贴后心了。
        广阔的大田一望无际,一片豆地就几百晌,一条条垄沟沿着拱起的漫岗伸向远方望不到头。据说最长的地块有几千米。一字排开一人一垄,抡起锄杆呼嚎喊叫,一时间田间地头扬起一片尘烟。
        早起,地里的露水瞬间把裤腿打湿,不一会骄阳似火,把人烤的汗流浃背,口干舌燥,送水的老牛车停在地头,有人专门挑着水桶送水,挑到谁跟前,就能美美的来一大把儿缸子。要没赶上送水的来可就惨了,浑身出汗嗓子冒烟渴急眼了就拽一把地上的草吸点草根上的水分。更有甚者到了地头跑到附近泡子里或路边找牛蹄坑,坑里会积一些雨水,水中也滋生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虫,渴急了的人哪管这些,爬在地上用嘴把浮在上面的干草吹到一边,信手撅一段空心的草杆,操纵着草杆躲避水里的寄生虫和孑孓小心地吸几口坑里的水润润干渴的嗓子眼儿。
        中午饥肠辘辘的知青们,在地头吃由食堂统一送的饭。由于菜少缺油干粮就吃得特别多,一根筷子可以插上四、五个大馒头,饭量大的人会更多一些。若是赶上送饭车来的稍晚点,饿急眼的知青们就会破口大骂,发泄不满。
        广阔的大地一望无际一目了然,没处躲没处藏,吃得多喝的猛,人有三急。男知青还好办,几个关系好的围成一圈,就地解决。女知青就费劲了,实在忍不住撒腿就只能往地头边上的小树林里跑。
        铲地也是有许多技术含量的,会干的知青为了早点完成定额,(每人每天几根垄)把锄头刃和锄头背都磨得锋利,右手推,左手拉。像一溜小跑,使铲地的速度加倍,同时也经得起质量检查,一般女知青铲地的速度稍慢,傍晚收工前。大家都会主动的帮助她们。
        赶上天降暴雨,无处藏无处躲,只好顶着草帽干挨淋,瞬间浑身湿透,冻得直打哆嗦,一会云开日出,烈日炎炎,接茬汗流如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7

帖子

29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1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9:1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黑土同行 于 2019-1-22 16:10 编辑

【满江红】   铲地

烈日炎炎,连天垄,执锄挥汗。
拼命铲,耪推拉拽,热蒸如焰。
背井离乡黑土地,心焦何奈无期盼。
早三点,夜半数罡星,饥肠怨。

云遮日,天骤变,风怒卷,瓢泼灌。
莽原无蔽所,落汤鸡颤。
四野泥淤淹脚面,拔足欲跑头不干。
暴雨停,衣透水贴身,接茬练。


头:指连队领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7

帖子

29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1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9:19:24 | 只看该作者

黑土长殇, 茅庐梦正香,
筋疲力竭恨阳光,
敲门巨响哐哐。
  
三点摸衣慌张,
五个馒头就汤,
执锄未铲半垄,
肚皮饿的发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7

帖子

29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1
17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21:27:15 | 只看该作者
                                          冬
           寒凝 宇空
          少尘嚣 远纷争
         周而复始 失而复生
        崇山见伟岸 丘壑跌宕增
       江河邈如旷世 天地浩瀚始终
      因寻渴望肃然敬 万类不语待新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314
179#
发表于 2017-12-5 21:4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7-12-5 21:50 编辑
黑土同行 发表于 2017-12-5 09:14
铲  地
        夏锄也是农活里比较辛苦的活茬,到了这个铲地的季节每人都要领一把锄头,一人多高的锄 ...

      我曾参加过69年的夏锄,天不亮就起床,怕打不到洗脸水。走到地头,一字排开,拿拢。因为速度慢,老是在后面。后来和有的人学,一面是铲,然后另一面就向前一推,速度加快,有时还能在地头休息一会。那活手累,腿累,腰累,没好地方,真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7

帖子

29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61
18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19:34:57 | 只看该作者
     中耕
  盛夏,骄阳似火,把大田地都要烤焦了。铲地刚完,就要开始中耕。
  东北大田的中耕作业一是为了起垄保墒,二是为了铲除垄沟里的大草。当大豆苗长到20公分高的时候要进行第一次中耕,在苗间豁出一道比较浅的垄沟。当大豆长到40公分左右时,要进行第二次中耕,形成稍深一些的垄沟,当大豆长到60公分左右时,还要再进行第三次中耕,基本上形成20~30公分深的垄沟。
  中耕作业相对比较简单,拖拉机换成窄链轨,方便在垄沟里作业,不碾压并伤害农作物。宽大的牵引架连接三组中耕机,每台中耕机都配备一名机手,只要拖拉机驾驶员把机车直顺到垄沟的边缘,对准嵌沟,并示意机手按下中耕机的闸把,中耕作业就算完成。拖拉机一般用二档作业,随着拖拉机的牵引,中耕机下的三角犁铧就会按预定的深度耕出漂亮的垄沟。
  中耕机的机手都是女知青,不管天气多热,爱美的她们都是一身长衣裤,头带大草帽,脸上带着大口罩,纱巾蒙头。裹得那叫一个严实。坐在中耕机的铁座椅上,除了在田头地尾负责起落闸把外,在行走的过程中还要负责把握中耕机的方向盘,微调着犁铧与苗间的距离,防止把大豆青苗给铲了。
  夏季暴热风少,中耕作业时,机手们多数时间是在滚滚烟尘中晃悠,早起六点多就开始干,直到天黑开不见。中午在地头吃饭时,姑娘们哪怕少喝水,也要洗把脸,清理一下满嘴满脸的灰尘。
  操作中耕机也是有一定风险,由于它的起落闸把是有压力弹簧的,没有点力气也是很难把它按下去,收起的时候也需要用力控制,以防它猛然蹦起。经常有女知青因为力气不足或操作不注意被猛然蹦起的闸把打伤。咱们论坛里的嫩北老闫就曾经被猛然蹦起的闸把打伤了眼眉,顿时鲜血直流,后来送到嫩江县医院检查,轻度脑震荡,经过缝合治疗,所幸没有留下太多的遗憾。
  一望无际的黑土地,在暴热季节里,每天十几个小时的作业,坐在晃晃悠悠的中耕机上,难免使人昏昏欲睡,迷迷瞪瞪。有时到了地头姑娘们忘了松开起犁的闸把。开拖拉机的坏小子们懒得停车招呼她们,就猛地加大油门,踩两脚离合器,把她们晃悠醒了。在看着姑娘们惊慌的忙乱中清醒过来的身影,同时也招来她们表示强烈不满的指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3 00:50 , Processed in 0.20001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