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知青淘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

[复制链接]
171#
发表于 2016-4-4 20:26:47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4-3 21:32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四十六

给高中同学的一封信


虽然’怎奈我现在却在飞行中折断了翅膀,、、、“可是她却仍在积极顽强地向蓝天飞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发表于 2016-4-4 20:33:28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4-3 21:37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四十七

给我的学生们的一封信

师生情难忘,桃李溢芬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173#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21:06:04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四十八


翰墨意念的修炼,美术功底的夯实
——记我在青堆子公社的描图往事

王胜昌

原抚顺一高中二年一班学生,1968年上山下乡到北镇县青堆子公社前陆二队。现为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抚顺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终身副会长,中国书画研究院高级美术师,中国书画艺术出版社特约书画家。美术作品分别入选“辽宁省老画家艺术成就展”、“庆祝建国60周年暨迎接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辽宁美术作品展”、“激情山水润丹青美展”、“《祖国万岁》——当代中国优秀书画作品展”等展览并获奖。出版有《中国当代美术家精品选》、《“时代经典”中国实力派画家典藏丛书》和《当代中国书画实力派一百家》个人山水专辑。


四十二年过去了,只有那张保存完整的照片,能够看出当年的青春年华、绚丽多彩。

回忆起我在北镇上山下乡插队的七年间,其中有三年光景是在青堆子综合厂度过的,那一段描图生活以及经受到的锤炼、启迪是受益终生的。
余自幼酷爱绘画书法艺术。七岁临池开始“涂鸦”生涯,读小学时一直随身边名家涉猎水彩山水画,初中时代,师承书法家李咸孚老师习练唐楷,并逐渐对魏碑、篆、隶字体感兴趣,考入抚顺一高中以后,于课余时间里临碑帖学古人,临摹宋、元、明、清的著名先贤作品,志趣不减,并在学生会的军体部里担任了宣传组的板报员。热衷于传统文化的我,那时即懂得进图书馆、跑书店,寻觅各门各派的山水、花鸟、人物方面的图书典籍资料,积累学养与底蕴,并在造型能力上初具了一定的技巧。
记得1972年2月,也就是我插队的第五个年头,青堆子公社领导经过有关人士的推荐,要调我进公社描图社,担任描图技术骨干。

那年开春的一天,我在去前陆大队部写黑板报的路上,正巧遇到在生产队培养我入团的介绍人——陆春宝二哥,他原在大队部当电工。陆二哥对我讲:“胜昌,公社主管工业的孟社长看中了你的才华,要调你去公社上班,准备准备吧!”
到公社去报到那天,是陆二哥陪我一起坐他自行车“二等”去的,一路上,他没少与我聊天,他说:“你是多亏这两年在大队定期写板报,练就了你自己,确实吃了不少的苦。”至此,我方才知晓,说话当时,春宝他已在公社的厂子上班了,是机电方面的技术大拿,担任电器修理部的车间主任。我们到镇上并在一个厂子工作,也算是缘分吧。经社、厂双层领导确定,我被分到了描图车间(对外称描图社),担当工种的主要描图骨干。我和陆二哥成了工厂的“稀缺人才”。
当我迈进描图社时,发现这是我们综合厂环境最艰苦、条件最差的车间。仅有一间坐北朝南的门市房,约60平左右,房子里除了十几张描图板和与其配套的桌子外,其他空空如也,连描图的丁字尺、仪器和描图纸、晒图纸、晒图设备都得现去沈阳购买。
一年不到,在全体描图员的努力下,描图社面貌一新:干净洁白的墙面分布四周,安装的日光灯管整齐而美观,门市房的布局、物品摆放让车间显得格外亮堂。特别是经过描图两位老师傅的传帮带,年轻的小描图员们完全可以独立地描图、配字,各种门类的图纸,诸如锅炉、机械、土建、地形图,都描出最佳的效果。活件来源也比较充足。由最初的两名师傅描图,后来发展到一共17名描图员,描图的图纸种类也由原来只能描机械图,转变到全员齐上阵,各类的图种均可描,都能熟练操作,如复杂的手表图、战备图等,质量可达到辽沈地区同等技术水平,揽活的覆盖面由原来的只描沈阳的工业图纸为主,提升至南北方的活件均可承揽得到,南方远至上海,北边至辽源,邻县的有彰武的,但最主要的仍以沈阳的居多。
公社领导的信任,同志的支持,比什么都重要。到公社后,平素里能接触到公社党委的郝玉宝书记、社长和各个股室的助理。他们见到我时,总是鼓励我勤勉、上进和好好干。我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努力把个人分担的业务工作做好,描图社的产值完成得更出色。
平时工作,我对描图配字的工艺上从来都是精益求精,一般地说,凡大号图纸,难做的活件都由沈阳和平区设计制图厂来的马兰彬师傅掌舵,做技术上的指导,重点活和要求尖端的(如地形土壤图)我也描制;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们开展劳动竞赛,搞计件描图,也是我与大家一起来做。徒弟们请教我的,我都毫不保留地说出去,告诉新学描图的徒工怎样描图,怎样才能描好图,如何去处理好图与字的关系,描错了修理的具体方法,等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由全体描图社职工的共同努力,同志们起早贪晚,大干、苦干加巧干,车间人均创造生产产值万元左右。有一年,全车间破天荒地实现了纯利润3万元上下,为我们公社当时战胜自然灾害、生产自救弥补农业损失出了力,为建设新农村做出了我们的一份贡献。
我所在的描图社,早已不复存在,原因是随着职能的转变和弱化,被撤销解体,具体解散时间也因离社回城(1974年底抽回抚顺)而失掉与师徒的联系,印象渐渐淡漠了。
三年光景的乡镇企业工作与生活,对我后来的中国画创作,无论是磨砺自己的艺术之剑,还是加深翰墨铸情的意志力、感悟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必修课,甚至可以看作是时代和经历的馈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174#
发表于 2016-4-5 08:35:53 | 只看该作者
自幼酷爱钻画艺,
下乡板报出得齐,
公社调去搞描图,
数年实践奠坚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16:13:29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4-5 08:35
自幼酷爱钻画艺,
下乡板报出得齐,
公社调去搞描图,

这就是老知青的奋斗之路。谢谢龙行超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16:20:45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四十九

我的大学

吴长厚
原抚顺一高中二年级一班学生。1966年9月到新疆,1967年3月返校。1968年9月下乡到北镇县青堆子公社前陆大队四小队,共6年3个月。其间在陆家中学当民办教师4年多。1974年末“单调”回城,进抚顺钢厂,当过炼钢工人,当过厂办中学教师;在劳动人事处等五个部门主持管理工作,曾任副总经济师。


考入高中是我迈入成年的第一步。我的初中学校是抚顺市第十二中学,我是当届的校学生会主席。1964年,我以全市第三名的高分考入了抚顺一高中。开学前,我参加了学生干部培训班。8月16日,我到一高中报到。一进校门,我就被静谧庄重、科学严谨的氛围所浸润,我的心情由兴高采烈升至兴致勃勃进而豪情满怀。因为,我十分向往的学习生活开始了。等到班主任公布学生干部名单时,我那一直放松的心却倏地紧缩了一下——噢,我什么干部都没当上,一丝失落感在我心里悄然划过。我知道,家庭出身不好是我当不上学生干部的唯一原因。此时,我的理智在“勉励”自己:学生干部,我可以不当;但是“好学生”,我一定要当;我还要考上一所“好大学”,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好人”。这实际上成为我在一高中读书时的座右铭。
我觉得,仅仅用“省重点高中”几个字为当年对抚顺一高中的定位显然是不够的,至少还应冠以南开中学、湖南第一师范等曾经加冕过的“模范学校”等名号。这是因为,一高中的学习生活健康活泼,科学严谨,紧张有序;一高中的教学方法高屋建瓴,鞭辟入里,启迪智慧;一高中的学生,英才荟萃,以报效祖国为己任,手不释卷,挥斥方遒。总之,方方面面都是模范。
能在一高中读书是我人生之大幸。在一高中,我的各科学习成绩都有了大踏步长进。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还有俄语,都学得饶有兴致,不忍释手,且了然于心。我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课内知识为津梁,阅读了不少课外书。例如,苏联的七、八、九年级数学、物理、化学习题集,《文史哲》等刊物,王力的《古代汉语》,黎锦熙的《现代汉语》,还有《形式逻辑》、《语法与修辞》,郭沫若的《考古二三事》、《李白与杜甫》,以及《运动学》、《动力学》、《比重与密度》、《牛顿三定律》、《电子数与化学键》、《聚变与裂变》等。课内课外知识融会贯通,铢积寸累,无疑增加了各科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一高中是我成长的沃土膏壤。一高中的老师是我成才的引路人。至今我还能逐一列举给我上过课的老师的名字:俄语课老师高德维,语文课老师魏丽、高士毅,立体几何课老师高兴豪,代数课老师李庆林、李宪根,数学课老师张绍文,化学课老师王宗久、黄德贵、刘则昭,物理课老师谢一平,体育课老师冯成栋、李鸿儒。对这些老师是不能套用“认真备课,耐心辅导”等常用语来评价的。因为,这些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表述形象思维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把归纳与分析、推理与反证、内涵与外延等逻辑思维运用到具体题例中,以回答知识本身以外的问题。例如,这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用这个方法解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能否应用,如何变通应用,能否举一反三,能否触类旁通,等等。这与当今的唯高考马首是瞻的教学标准是大相径庭的。
除了课堂学习,我们还自发地开辟了“第二课堂”。同学们都是全市各校初中毕业生中的“尖子生”,考入一高中即同列于河汾门下。同学圈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提掖。由此“搭建”的第二课堂生动活泼,收到了辨明正误、拾遗补缺、教学相长的效果。

1966年6月,“文革”风暴骤然袭来。学风醇厚的一高中也不得不把课程停下来,“闹”起革命了。今天,人们一提起“文革”,几乎都会认为,“文革”就是斗批改,就是打砸抢、两派武斗。其实也不尽然,一高中就是一个“例外”。譬如,一高中开过针对校领导的“批判会”,但没开过“批斗会”;一高中的老师大部分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但是他们却没有受到牛鬼蛇神的“待遇”;一高中的校园校舍,内外完好,没有遭到“打砸抢”;一高中的红卫兵组织也不止一个,但是从未发生过“派性斗争”。在一高中,人们能看到的,是文笔精彩的大批判稿,是近乎书法作品的大字报;是自编自导自演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红卫兵演出队;是用手工钢板刻印的《革命歌曲汇编》,自刻自印的毛泽东头像版画。人们能听到的,是在教室、寝室楼顶阳台上响起的悠扬的琴声和歌声;甚至还会发现,端坐在走廊楼梯拐角台阶上埋头读书的少男少女的身影。学识与理智,学识与文明,从来都是相通的。在茫茫无际的戈壁滩上也会存有一点绿洲。在造反有理、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红卫兵运动甚嚣尘上的时候,一高中的学生却彰显出由一高中陶冶熔铸而成的高度的文明素养。这种一高中学生独有的特质,在“文革”那个“人妖颠倒是非淆”的年代里,是难得一见的。几十年来,我一直将一高中的治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奉为圭臬,以资慰藉,以资自豪。
我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不能加入红卫兵组织,很少参加什么活动,是个“逍遥派”,由自己支配的时间就很充裕。我当然不会让宝贵的时间白白溜走。我学拉二胡,学乐理,什么五线谱、调式学、和声与和弦,都是自学,不成体系。我练举重,自己做的土杠铃,每天定时练两个小时,力气和肌肉一起涨,经常和别人比三角肌、胸大肌,可惜没能坚持下去。更多的时间是看书,为此托人求人,四处去借。我读了十几部长篇小说。至今我还能记得书名的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描写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激进青年的小说《牛虻》,苏联革命青年偶像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杨沫的《青春之歌》,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苦斗》,曲波的《林海雪原》,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刘流的《烈火金刚》,冯志的《敌后武工队》,等等,几乎都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在“文革”运动中,我一直游离于主流之外。觉得自己好像是找不到家的“弃儿”。我一直在苦苦寻找皈依革命主流的路径。我以为,读这些小说,以书中的革命者为榜样要求自己,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打造一个新的“我”,不失为一条自我革命的道路。那时候,我确实很认真地思索过革命,思索过人生。只不过现在看起来的确有些概念化,有些简单幼稚,到头来还是“迷茫”。
除了小说,我还读了许多杂书。那时的书全是东凑西借弄来的,内容各异,故曰杂书。至今我还能记得的有:鲁迅的多篇杂文、短篇小说,曹禺的剧本《雷雨》,莎士比亚的剧本《哈姆雷特》,秦牧的散文集《艺海拾贝》,贺敬之的《雷锋之歌》,郭小川的诗歌《团泊洼的秋天》、《祝酒歌》、《望星空》,上海发行的月刊《哲学与辩证法》,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史书;《金陵春梦》、《我的前半生》等传记体小说;此外还读过《史记》、《古文观止》、《古书典籍辞典》、《十万个为什么》、《法学辞典》,还有许多科普读物等。此期间,还用了较多时间学习古代汉语的字词和语法,知道了常见的古今实词词义的异同,确认了古代汉语中虚词的作用,基本掌握了古代汉语的造句形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承前省、蒙后省、谓宾前置等。这些都为我后来当语文教师打下了基础。
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始终坚信:不管“知识无用论”的论调何时绝响;不管文化大革命延宕何日;知识永远是绝对有用的,是终究会派上用场的。在长达几年的停课闹革命过程中,我们始终没有把书本彻底放下,私下里的读书自学,既是课堂学习的深化和扩展,又是新知识的增长点。
经过四年的读书学习,我们尽情地吸纳了中国文化的珍馐佳肴,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知识功底,洗练了灵魂,养育了情怀。我认为,以上这些自学成果,无论哪一个大学科系都不能统统包容。几十年的工作实践证明,我和大部分同学一样,都是通过自学掌握了上大学才能学到的专业知识(此说不包括极少数有幸考入大学的同学),都能够很快胜任各自面临的专业技术工作,几乎个个都是所在行业、单位的不可或缺的骨干,其中不乏高工、高教、高管、高官和专家学者。可以自豪地说,一高中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绝不在那些正规大学毕业生之下。
我很不幸,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跨出一高校门后,我当过中学老师,当过大企业的中高级管理者。严格地说,这些职务的任职资格,几乎都需要大学本科学历。在两段共七年的教师生涯中,我大部分时间教语文,也教过中学数学、物理、化学、音乐、体育。实践证明,我凭着高中的基础知识功底,再加上偶尔翻翻教学参考书,就能够满足当时的教学需要,而且与他人相比略高一格。在长达20年的企业管理生涯中,我主持过大型国企中五个部门的管理工作,担任过经济研究所所长,任《抚钢经济》主编,为冶金部撰写了《中国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起草或制定了各种方案、计划、规划和大型报告,其中广泛涉及了科研、技术改造、生产技术革新、检测技术升级和管理手段升级等技术问题,都有相当的技术含量。在一个大型特殊钢企业里,涉及的技术专业有几百个种类,但是它们的基础知识却是共同的,这一点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我在实践中遇到什么学什么,虚心求教,翻书自学,满足了工作需要,最终还是入了门儿。
一高中学生群体是一个高素质群体。没考大学,只靠勤奋自学而成才成名的,比比皆是。恢复高考后,有相当数量的一高中校友,没费多大劲就考上了大学,而且他们的名字往往位居所在地的榜首。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辽宁考区冒出来一位凭着高中学历直接考入研究生的稀世之才——他就是抚顺一高中67届5班的田文昌。恢复高考后,从农村回城的田文昌直接考取了西北政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现在是学者型大律师,中国法学界的领军人物,被誉为国之重器、正义化身,为中国的法治建设做出了特殊贡献。
写到这里,该收尾了。我想了许久,用动情的笔触写下了本文的结语:
一高中情结是美好的,她已化为我心中的甜蜜蕴藉;一高中好似一座丰碑,矗立在我心间;一高中是萌生人才的净土,一高中是我心中的大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02

帖子

3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4
177#
发表于 2016-4-5 16:48:48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我的回忆类文章《我的大学》刊登在《知青网》上,我非常高兴。感谢《知青网》给我提供了发表习作的平台。老三届知青经历丰富,感情炽烈,想说的话很多。现在有了适合的平台,好似游子回到了家,倍感温暖。再致谢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发表于 2016-4-5 21:20:42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4-4 21:06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四十八

有恒心,有毅力的一位好同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发表于 2016-4-5 21:33:18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4-5 16:20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四十九

我的大学

抚顺一高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180#
发表于 2016-4-6 09:55:52 | 只看该作者
抚顺一高是名校,
培养才子处处骄,
高中直接研究生,
不进大学也绩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08:04 , Processed in 0.21001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