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知青淘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21#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1:56:54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五十七

  《斗室文丛》选抄(一)

    吴长厚

退休后,试着写了两本诗文。一曰《斗室小诗》,一曰《斗室独白》,合称《斗室文丛》。其中较多诗文表现了“一高中情结”,表达了一个知青出身的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知。今选抄若干分类刊出。

写给校友的诗
友聚二首
花甲同窗聚一堂,书生意气无相忘。
风华当年皆才子,光彩如今化沧桑。
名门佳酿沁心脾,辽西寒霜透脊梁。
卧薪尝胆“九•二六”,迷茫沉浮“红海洋”。
“十一•三”后启运长,诸子百家凤与凰。
流光溢彩叹苦短,鹤发童颜沐春光。
退休赋闲天伦乐,吟歌舞剑少年狂。
命俦啸侣话愿景,把酒临风喜洋洋。




斗室文丛选抄



致高中校友
昔日众生寄名门,八方星宿各称神。
今披花甲情义笃,常携陈酿酒味醇。
处世坚信哲与理,求学务致博而深。
气定神闲观时事,达观睿智性情人。

偶遇校友
离乡回城后,卅年得相逢。
旧容应犹在,名姓不对应。
相问职场事,互诉晚辈情。
偶言少年志,常叹理想空。
满腹沧桑话,缠绵至晚钟。
明日事繁多,步履又匆匆。

忆秦娥•下乡
锣鼓敲,马车成行彩旗飘。彩旗飘,手捧红书,肩挎红包。
六届知青全下乡,战天斗地当闯将。出工无酬,农家无粮。

长相思•秋收
南长垄,北长垄,垄垄飘香高粱红。处处丰收情。
男知青,女知青,扬鞭策马运粮中。个个兴冲冲。

睹物寄情诗

睹旧物有感
社稷时世有代谢,寒暑往来古至今。
江山恒存留古迹,吾辈循阶复登临。
江水横溢鱼冲浪,山岚飘逸马腾云。
罕王碑断文尚在,痛感今人逊古人。

登山
好雨连两日,天晴绿草鲜。循阶登山顶,目标在峰巅。
病体虽疲软,极目望南天。远眺宽心胸,深吸入丹田。
风过松涛吼,炎日蝉鸣喧。久留发诗兴,静默脱尘寰。
贵在多思想,高士酷爱山。

谒高尔山寺院
清晨登山顶,初曦抹塔身。小路通洞观,院外松榆椿。
乌鹊凄厉啼,炉香沁人心。游客皆信士,钟磬无杂音。

南乡子•浑河

何处是源头?葱茏阴翳努鲁沟。流转千古中兴地,幽州。女真马背称王侯。
明清设燕州。关东内外战未休。锁阳重镇落谁手?倭酋。弯弯清水变浊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22#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1:57:24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五十八

  《斗室文丛》选抄(二)

    吴长厚

讽刺诗

向日葵
阳光育万物,黄葵得益多。趋炎乃本性,向阳为存活。
光顾头上籽,无视根茎叶。风过摇摇坠,根翻骨又折。

萤火虫
夏秋之夜月朦朦,快活当数萤火虫。
拎灯夜行非他用,求偶幽会自照明。

说狼——读《狼二则》有感
残忍贪婪著恶名,狡黠诡异难辨明。
行凶必见淋漓血,忍饥骗得呆子情。
蹲伏假寐难识破,打洞偷袭未得逞。
此公最喜东郭辈,唯惧屠夫担中空。

说驴——读《黔之驴》有感
本应安分顺和时,却常咆哮尥蹶子。
情理断难通半句,拉磨必得蒙二尺。
生来才力逊牛马,偏有山虎误神氏。
实为受“狎”曾大吼,“技止此耳”乃“蹄之”。

风筝
栩栩框架浮空中,白云清风春意浓。
全凭设计显姿态,一线拖曳作腾冲。
阵阵顺风虽好借,丝丝细雨却难经。
风狂纸破骨折断,此乃何物无姓名。

棺材板
原本厚实一段材,曾经蓄养百年栽。
不思人间安居处,偏作黄泉索命牌。
藏埋阴湿盛白骨,隐遁幽暗偎鬼怀。
当初倘遇光明吏,作匾为门进阳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223#
发表于 2016-4-11 09:12:14 | 只看该作者
赢人诗作出斗室,
呼朋唤友感叹实,
咏物写景皆从容,
生动深刻展心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224#
发表于 2016-4-11 09:13:24 | 只看该作者
向你们学习!为你们服务!
你们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02

帖子

3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4
225#
发表于 2016-4-11 10:14:3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前面版主的留言和点评,深受感动。我觉得版主和我们这些作者之间一下子距离拉近了。除了可敬,佩服,又增加了亲近感,这三者合起来那就是幸福感,太棒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26#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15:01:59 | 只看该作者
老三届之醒狮 发表于 2016-4-11 10:14
看了前面版主的留言和点评,深受感动。我觉得版主和我们这些作者之间一下子距离拉近了。除了可敬,佩服,又 ...

说得太对了,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27#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15:52:32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五十九

青春的祭奠

吴长厚

20~30岁是人生青春所在的最美好的时期。这个年龄段通常是读书、学习、上大学,大学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或科研工作,并取得初创性成果,同时开始甜蜜的事业——谈恋爱和结婚。而我却与此绝然相反。1966年6月“文革”袭来时,我20岁。到回城当工人时,我将近30岁。在这近10年里,我先是陷进了“文革”洪流中,大批判、大串联,几多沉浮、几多迷茫;接着又在辽西的黑土地上挥锄开镰,薅草插秧。十年里穷困,受苦受累,被歧视,极尽窘迫之至。我的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被磨灭了,被葬送了。这是我一生中受到的最大伤害,给我造成的精神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此时此刻,我产生了一个强烈愿望:我应该和我的同龄人一起,共同祭奠我的——我们的——过早逝去的——青春。


此刻,我的眼前,
我的鲜血
曾经滴在了那里,
汗水也洒在了那里。
四十多年过去了。
今天,我要问问这片熟悉的土地:
“你把我的青春,
窝藏在了哪里?”
——沉闷的大地呀,
竟然还是默默不语。

我仰起头来,
又向蓝天发问:
“你把我们的青春,
埋葬在了哪里?”
——高远的蓝天哪,
没传来一丝信息。

我放眼向旷野巡视,
大声发问:
“我们的青春,
何处找寻?”
“它为什么没有附在我的身上,
和我抱得很紧很紧?”
——沉寂的旷野呀,


依然平铺着辽西的黑土地。
每次都夹带着,
青春离去的——
阵阵剧痛。

此刻,我周身发热,
我神情凝重。
我要向当代的时空倾诉。
我的倾诉
就像那小锤重敲的鼓声:
“我们的青春连同如诗如梦的年华,
一起倾覆在——
红色的海洋
和黑色的——
土地中!”

书,不能读了;
大学,不能考了;
学生们走出校园上街了;
都喊着:“我们是红卫兵!”
曾几何时,
红卫兵又摇身一变,
全变成了上山下乡的——
知青。


只给了我幽远的回音。

看来,如此诡秘的问话,
不管问到谁,
都无法回应。
历史,从来都是这样
混沌而又不公。

其实,我应该问自己。
因为,自己饱尝的苦痛,
而是泛着浪花
一路欢笑的小河。
都说青春的岁月是一首歌,
那不是广场流行的歌,
而是一首永志难忘的
深情而又悲凉的歌。

我们曾经
怀着纯真的理念和美好的遐想,
撒着欢儿地
向着梦想飞跃。
我们也曾经
背负着沉重的酸楚,
一步一个趔趄地——
黯然退却。

多少年后,
我们走在城市的广场、大街,
繁华的街景
不能激起我对青春的——
感觉。
面对花花绿绿的男人、女人
和五光十色的城市生活,
我们的神经
我真是说不清:
这是受苦难,
还是当英雄?
可是,我能说得清的是——
我们的青春,
此时正燃烧得——
炉火纯青。

都说青春的岁月像小河,
那不是常见的小河,
洋洋自得地喊着:
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们听了,只有苦笑,
没有羡慕的资格。

青春的过早逝去,
逼着我们过早地拉开——
中老年的序幕。
满足于没有激情的生活,

转眼间,我竟成了“古稀”。
人生的时钟啊,
不会因为我们而停歇。
昨天,我还在吃力地
刻写着那悲怆的历史诗文。
十年动乱的那些乱事呀,
总是堵着我的心窝。
堵就堵它的吧。
我早已过了耳顺之年,
没必要再去排解。

此刻——
我最想做的
是用颤抖的手,
已经很少产生——
情感的反射。
我们无奈地发现,
似乎自己已经不懂得“爱”是什么。
因为“爱”与“青春”捆在了一起,
遗落在土墙根,
或是土房里的——
哪一个角落。

当今的小青年,
为我们的青春
做最后一次祭奠;
点燃烛火捧上香案。
我双手合十,
把“青春”二字在心中——
默念。
再唱一曲当年的《青春之歌》,
为早已逝去的青春——
祭奠。
这是迟来的仪式,
这是凄切的怀念。
来吧,大家一起唱那首《青春之歌》,

为早已逝去的青春——
祭——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28#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20:47:45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六十

我为老三届插队知青点赞

吴长厚

五十年前
知识青年
下乡上山
五十年后
作为老三届的一员
我拿起笔来——
为老三届插队知青点赞

尽管年代的离去可谓久远
尽管历史的印记模糊黯淡
但是当年的老三届
那一群群带着书卷气的
莘莘学子
那一届届风华正茂的
少女少男
是那样坚毅
是那样儒雅
是那样纯真
是那样果敢
像一排排棱角分明的石雕群像
矗立在五十年后的
我的眼前
这一切激励着我
——我要为老三届插队知青点赞

提到知青的由来和渊源
现在的青年人
只知道生产建设兵团
在黑龙江,新疆
可能还有云南
——我因此而心寒
——我因此而感到不安
殊不知
插队知青是一支百万大军
他们是中国知青的原型和主线
他们“与贫下中农相结合”
他们“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他们是融在农民堆里的
人民公社社员
五十年后
我再一次要求自己
竭力留存这段中国知青史正版
——我要为老三届插队知青点赞

他们离开了父母和姊妹
失去了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失去了学习深造的机缘
失去了城市的优裕和清闲
他们到农村插队
转眼间成了农民中的一员
和农民同样吃苦
和农民一起种田
他们撑起了
史无前例的清苦而纯真的
精神家园
五十年后
我再一次告诫自己
要记住这段情感经历
——我要为老三届插队知青点赞

当年的老三届插队知青
本是满载着希望的翘楚俊贤
却有人妄说知青是国家的累赘
却有人污蔑知青是“文革”中的劣顽
插队知青的实际行动
把那些奇谈怪论一一推翻
请看老三届插队知青
他们踌躇满志、气宇昂然
他们是一心报国的
热血青年
他们吃苦耐劳
他们卧薪尝胆
他们的手掌上
磨出了一层层老茧
黑红的脸上
淌着一道道热汗
他们没有心怀抱怨
他们从未甘于沉沦
他们从不畏惧困难
他们立下的志向
可谓鸿鹄之志
不移不变
五十年后
我再一次提醒自己
不要忘记当年的
苦辣酸甜、荣辱升迁
——我要为老三届插队知青点赞

他们应国家之召
他们遂国家之愿
他们不得不放下了
曾经预选的理想和志愿
把黄金年龄作为插队务农的
起跑线
在那个广阔天地里
他们含辛茹苦、披肝沥胆
把自己的青春
默默奉献
他们常坐在生产队的土炕上
和社员们说笑聊天
他们常和大爷、大妈
睡一铺炕、吃一锅饭
他们过的就是农民的日子
他们的青春
随着高粱、红稻、穗黄
而慢慢消磨、消散
他们的青春
升腾到夜空里
化作繁星点点
五十年后
我一次又一次
唏嘘感叹
我在心里呼喊
归来吧,青春
——我要为老三届插队知青点赞

今天
老三届已步入暮年
五十年前的故事
仍然徜徉在每个人的心间
而今国运昌盛,百姓泰然
那些说不清理还乱的历史时段
也不会流转重演
回城后
他们重拾理想、重整旗鼓、重塑家园
学业、事业、家业功倍事半
他们大器晚成、功名斐然
虽然他们青春短暂
但是他们终于等来了
能够安享的晚年
五十年后的今天
我能看到的是
一个个老年人才有的眼神
和一张张极尽沧桑的脸
我已到古稀之年
我要抓紧仅有的一点时间
为他们的短暂青春点赞
为他们的蹉跎岁月点赞
为他们的多彩人生点赞
我要为
老三届插队知青——
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229#
发表于 2016-4-13 09:50:24 | 只看该作者
插队知青不简单,
直与乡民结合全,
回城成就个个大,
自然应当给个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30#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11:42:53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4-13 09:50
插队知青不简单,
直与乡民结合全,
回城成就个个大,

感谢龙行版主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9 14:13 , Processed in 0.20801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