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知青淘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61#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16:34:30 | 只看该作者
雾梦 发表于 2016-4-18 23:30
真情实感表述着那难舍的亲情,肺腑之音诉说着那青葱的往事岁月  向从警共35年高国林学长致敬。[ ...

替老同学谢谢雾梦版主的支持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62#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16:37:21 | 只看该作者
雾梦 发表于 2016-4-18 23:25
同窗感怀,情意真真。花甲相聚,友谊深深。

非常 高兴看到您的点评,替老同学谢谢 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63#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16:46:34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六十七

诗四首(二)

高国林

赠吴长厚
我与吴长厚同学十几年,深知他才学超群,有励志强国之愿。1967年11月,我串联返校时,得知吴长厚因家庭问题而离家,远赴新疆,心中甚感悲凉、惋惜和担忧。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长信并一首小诗:
你我共度十余春,亦师亦友话知心。
共探科学无穷是,江山似锦赖吾人。
天际风云瞬息变,男儿壮志走边关。
思君想君难见君,遥遥万里祝福君。

附:吴长厚回信中的两首小诗
(一)
你我同学又同窗,形跟影随度时光。
为党同立鸿鹄志,唯我一人赴边疆。
(二)
眼望奥拉峰,心想刘海英。
同在农六师,为何她英雄。

泰山极顶观日出(1967年2月1日)
天朦胧,地朦胧,南天门内人沸腾。
急唤醒,苑铸锋,披被直奔玉皇顶。
寒风瑟,身发冷,欲望光明暖心中。
看东方,云雾重,黑红橙黄渐分明。
日如轮,跳跃升,光耀环宇照人生。

回赠崔学权
雄浑孤傲破九霄,云涛渺渺倚山腰。
遥望东海万里浪,激荡潮涌似海涛。
虽未同上泰山端,先后道路却一条。
愿能携手并齐心,披荆斩棘乐而求。

附:崔学权赠诗
巍巍泰山冲九霄,洪洪云海半山腰。
眼望云海一点红,胸中潮涌似波涛。
虽未同上泰山端,鸿鹄之志却一般。
三友携手齐心奋,披荆斩棘永向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264#
发表于 2016-4-20 08:41:15 | 只看该作者
最是深沉同窗情,
远走他乡更牵心,
写出诗篇相互赠,
表达心意至今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65#
 楼主| 发表于 2016-4-20 16:01:43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4-20 08:41
最是深沉同窗情,
远走他乡更牵心,
写出诗篇相互赠,

感谢龙行超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66#
 楼主| 发表于 2016-4-20 22:03:34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六十八

难忘的鱼汤

雷淑珍
原辽宁省抚顺一高中二年一班学生,1968年下乡到辽宁省北镇县青堆子公社陆家大队一小队,1971年回城,经半年学习分配到抚顺市第十六中学任教,后转到四十九中学,现已退休在家。

提起难忘的鱼汤,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但至今想起来仿佛还能闻到那鱼汤扑鼻的香味。从那时起到如今,我都再没喝过那么有滋味的鱼汤了。
那是1968年,我们作为知识青年要到农村接受再教育。那时候的我们都还很年轻、幼稚,满身的学生气。淳朴的时代让我们天真稚嫩。我们没有生活的阅历,不知道生存的艰辛,更不知天高地厚。我们对一切都是那么理想化、浪漫化。我们是9月末去的农村,每天的生活就是上工干农活,下工回农舍睡觉。待了一个多月后,我们都已经没有了刚到时的那种新鲜感。
11月初的一天,天气本来应该很冷了,但那天出奇的暖和,我们一队的同学“浪漫”劲来了。下工吃过晚饭后,老乡们或休息或忙家里活去了。而我们这些天真无邪的学子们却想起玩来了。“今天这么暖和,咱们去摸鱼吧!”不知谁喊了一声“好!”大家立刻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
于是我们一行九人拎着水桶悄悄地溜出了村,过了座黄土岗,往水塘方向进发。北方的11月,天已经很短了,过了6点天就已经很黑了,闪烁的星星和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月光下我们玩心不减,个个摩拳擦掌、干劲十足。披星戴月的我们终于来到一个小水泡子的岸边。经过分工,我们开始行动,男同学负责摸鱼,女同学负责在岸上捡鱼。
“接住,又一条!”“在哪呢?在哪呢?”我们喊着,叫着,忙着,愉快的声音划破了山村夜晚的宁静。我们玩得开心,收获也不少,大大小小的鱼我们抓了有二十多条呢,这满满的收获让我们兴奋不已。
为了这些鱼,我们九个人第二天都没有去上工,在“家”里像过节一样做起了好吃的来了。熬鱼汤就是我们做的最精美的一道菜了。鱼汤不但鲜美可口,而且带有“胜利者”的滋味。鲜美的鱼汤喝得大家口颊留香。
很快这件事就传到了公社。全公社都知晓了陆家一队知青的“馋”。“全体不上工,在家熬鱼汤,真是随了一队的传统啊!”后来我们也知道了这其中的缘由,原来当地公社就有一句顺口溜,说的是“一队馋,二队懒”,而我们偏偏是一队,所以当地老百姓才说我们随了一队的传统。我们也因此落下了“馋”的名声,不过属实不冤。
事情过去几十年了,这些年我不知道又喝过了多少碗鱼汤,可是无论这些鱼汤的滋味有多鲜、多美,让我最怀念的仍是当年的那碗。我难忘那碗鱼汤,正如我难忘那段无法追寻的青春岁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267#
发表于 2016-4-21 12:13:08 | 只看该作者
秋末冬初天乍暖,
结队下河抓鱼玩,
次日一起煮鱼汤,
至今难忘好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68#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6:36:19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4-21 12:13
秋末冬初天乍暖,
结队下河抓鱼玩,
次日一起煮鱼汤,

谢谢龙行超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269#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21:33:15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六十九

尘封的记忆(一)

王凤燕
原抚顺一高中二年二班学生。1968年下乡到北镇县青堆子公社六屯大队。1971年9月20日回抚顺,入抚顺师范学校外语班进修。1972年9月起先后在抚顺二十九中、抚顺体育学校任教。1982年9月起任抚顺二十三中化学教研组长、工会主席;2004年退休。现被聘于抚顺玉成中学教化学,任教研组长。

记忆中的“逃兵”

记忆是雾中的鲜花,那样遥远又那样临近,春华秋实满枝头。记忆是醉人的美酒,情也悠悠,梦也悠悠。酸、甜、苦、辣满心头。
难忘的1968年9月26日的晨雾,再次闪现在我的眼前。我家的院里院外、屋里屋外站满了人,街坊邻居都来送我下乡,我背着一个上面绣着“革命”二字的军用挎包,迟迟不愿走出家门,邻居大哥催促着我说:“快走吧,要不然赶不上电车了。”我硬着头皮强忍住眼泪说:“爸妈,我走了。”爸爸高血压,扶着炕沿勉强站起来,声音哽咽着说:“走吧,凡事要小心。”妈妈早已泣不成声,拉着我的手说:“燕子,你要……”话还没说完就晕了过去,我赶紧抱住妈妈,在众人的帮助下,把妈妈放到了炕上,大家呼着、喊着,又是掐“人中”,又是喷水……这时爸爸也站不住了,老泪纵横:“电车要开了,燕子快走吧,赶不上这趟电车就上不了火车了。”这时,我急了,摘下挎包扔到地上,大发雷霆地喊着:“我不走了,爱怎么的就怎么的,我宁肯当反革命,蹲监狱。”我哭喊着让妈妈快点醒过来,这时邻居大哥,捡起挎包,拽着我就往外跑,大家也是连推带拉的,硬是把我推上了电车。
就这样,我跟着一高中的全体同学登上了开往北镇县的火车。“工宣队”的同志热情地为我找到了座位,并帮我摘下挎包,放到行李架上。看见“工宣队”的同志,我就哭得更厉害了,并说:“你们说话不算数,为什么不去我家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呢?我爸妈都晕过去了……”工宣队同志非常同情地说:“别哭了,不怕,他们会好的。”他们越说,我越来气,就顶撞他们说:“什么会好的,不怕,感情不是你妈了。我父母年龄大,身体又不好,谁照顾他们呀?”
呜——呜——火车鸣笛了,轰隆一声,开动了,我也不知道,当时我哪来的急劲,从行李架上拽下挎包,从车窗嗖地跳了下去,就往车尾方向跑去,这时车上一片大乱,一片喊声,跳车了,跳车了……这时,“工宣队”的队长也跳了下来,来追我,那时真是年轻,我跑得飞快,到了最后一节车厢,队长也没追上我,他赶紧抓住车门把手跳上车,随着火车南下了。我跑回电车站,坐车回家了。当我泪流满面,推门进屋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父母及邻居们都惶恐不安地问:“燕子,你怎么回来了?”我撒谎说:“学校给我几天假,让我第二批走。”这时,大家才放下心来,邻居们看我回来了,都回家了。我看着父母双双躺在炕上挂着吊瓶,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人哪,真是个群体动物。在照看父母的日子里,没有同学,没有消息,没有欢乐。我就像生活在一个海洋里的孤岛上,心里空荡荡的。一晃一个月过去了,我必须跟随第二批下乡了。
坐在火车上,望着窗外沧桑的白云,心里感到世事沉浮、境界荒凉。在那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年代,我竟然跳车逃跑了,同学们会说我什么呀?老乡们会怎么看我呀?我这心呀,真是十五个吊瓶——七上八下,惶恐不安。
青堆子站到了,一辆牛车在等着我,“工宣队”队长也不知和赶车的说了什么。赶车的老农对着我说:“你就是那个跳车逃跑的丫头啊!上车吧!”我坐在牛车上,无心思观赏乡间景色,一门心思的想,我可怎么办?突然,我有了主意,我就是我,谁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嘴长在别人身上,我也没办法。今后我就当哑巴,不说话,只干活。

“到了,下车吧!”赶车的老农说。我提着行李,向房门走去,进了西屋,这时静秋对我说:“你分到四队,还有赵毅、温艳琴,我们四个女生一队。”我悄悄地把行李放到炕梢。这时我发现玻璃窗上贴满了一张张压扁的脸,嘴还在不停地说着:“就是她,就是她,跳车逃跑的那个,听说她家是大地主,看她那个样,啥也干不了……”听着这些刺痛心扉的话语,我的眼泪又忍不住地流了下来。
第二天的劳动任务是挖台田,每人要挖两米长、一米深、一米宽的大沟,将挖出的土垫到二十米外的地上,修成椭圆形,下雨天地不存水,庄稼就不涝了。我们知青在一起挖,男女搭配,互相照顾,可我就不同了,谁都不愿挨着我,队长硬是给我分了一块地方。记得两边的同学很是“照顾”我,各把两锹宽的地方白白地送给了我,我不能说什么,只能干。休息了,同学们都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说南道北,开怀大笑。九月的阳光把他们的脸晒得红红的、黑黑的,身材也粗壮了,和我这弱不禁风的小白脸相比,真是天壤之别,难怪老农看不上我,同学们孤立我。不过,我一个人躺在松软的黑土地上,望着蓝天,想着家,缓解着疼痛的胳膊,也很舒服,只是眼泪不听话,总想夺眶而出……

太阳落山了,一天的劳动结束了。我的手磨起了血泡,两个胳膊肿得像两个发面的大馒头,连秋衣都脱不下来了,幸亏静秋帮我,才把秋衣扯了下来。我钻进了被窝,心里想:“明天可怎么办呢?”谁说主席语录不好使,我咬紧牙关,忍着眼泪,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这样的活一干就是半个月,强大的体力劳动,锻炼了我的体力,坚强了我的意志,我能干了。无论是春播秋收,还是插秧打场,总之无论干什么活,我决不落后,处处领先,首先得到了乡农的好评。一次干活休息了,几位老农,走近我,围着我坐了下来,态度温和,非常亲切地问我说:“姑娘,今年多大了,看你也不像反革命呀,怎么当逃兵了呢?”于是我把我的经历告诉了他们,得到了他们的同情和谅解,从那天之后,我的状况改变了,和我说话的人多了,随之我的朋友多了,欢乐也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270#
发表于 2016-4-22 10:21:10 | 只看该作者
只因看护老父母,
则被污成逃兵族,
全靠自己拼搏干,
再得好名众拥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03:38 , Processed in 0.193011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