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知青淘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

[复制链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29
411#
发表于 2016-5-27 23:49:49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5-26 21:24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111

两块钱的水

     他确实没有辜负大伙儿的期望,在孤身一人、没有任何政治靠山的背景下,凭着自己的苦干和智慧,从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干到一个市的教育督导室主任。九十年代初,他曾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这其中、其过程付出的辛劳一定是很多很多多的,丁宝志值得尊敬的学长   同时也希望田学长到山东诸城去,向丁宝志讨要“两块钱的水”喝的愿望,早日如愿以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29
412#
发表于 2016-5-27 23:55:08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5-27 16:14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112

      田兰惠学长笔下讲述的同学之情之事承载着深深的友谊,那样真诚、感人~ 谢谢好贴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413#
发表于 2016-5-28 10:19:18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5-27 16:14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112

小伙梦游好奇特,
惊起说是在通车,
好友帮忙找说词,
硬按工伤照顾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414#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21:01:01 | 只看该作者
雾梦 发表于 2016-5-27 23:49
他确实没有辜负大伙儿的期望,在孤身一人、没有任何政治靠山的背景下,凭着自己的苦干和智慧,从一个 ...

雾梦版主还不知道,丁宝志同学不幸于春节前去世了,过去的一切都只能定格在记忆中,未能实现的愿望也只能成为永远的遗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415#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21:01:38 | 只看该作者
雾梦 发表于 2016-5-27 23:55
田兰惠学长笔下讲述的同学之情之事承载着深深的友谊,那样真诚、感人~ 谢谢好贴文 ...

感谢雾梦版主的支持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4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21:02:10 | 只看该作者
雾梦 发表于 2016-5-27 23:55
田兰惠学长笔下讲述的同学之情之事承载着深深的友谊,那样真诚、感人~ 谢谢好贴文 ...

感谢雾梦版主的支持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417#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21:15:08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5-28 10:19
小伙梦游好奇特,
惊起说是在通车,
好友帮忙找说词,

感谢龙行超版的 认真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418#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21:2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知青淘吧 于 2016-5-28 21:23 编辑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113

送菜漂流记(一)

田兰惠

我们二年五班下乡的地方——北镇县四海大队,村名却叫小黑鱼沟村,地处于黑鱼沟河的北岸,南岸便属盘锦。小河之小,在地图上连名字也标不上去。然而这一带是北镇县以及盘锦的泄洪区,在这里耕种的是两县各村的几万亩良田。这里的土地不在册,不用交公粮。河南北两大堤的距离足有两百米至千米之间不等。平时黑鱼沟的河水只有几米宽,水深之处不过没腰,水浅之处还没不了膝盖,可看鱼翔浅底、清澈透明。

1969年的雨季来势迅猛,大雨滂沱。几天下来,四海屯大坝外的黑鱼沟,再也不能称其为沟了。南北两个大坝之间几百米宽的河道里的水,已是沟满壕平。有的地方洪水只差一两尺就能冲过坝顶淹没村庄。还好,雨渐小渐停。社员总算把高悬的心放了下来。
四海大队处于低洼、盐碱、荒滩之地。内涝严重。何况是几十年不遇的连天雨,致使土路不通,大田汪水。但这些问题都可以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缓解。
生产队菜园里的茄子、豆角……已经成熟。当务之急是运出去卖掉,否则菜就要烂在地里,一文不值。如果有一条小船把菜运出去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三队是有一条船的,长年在盘锦外海那边打鱼,同学们还吃过船打回来的梭鱼,此船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两位生产队的领导——石指导员、郑老队长急三火四地来到青年点儿,找我们青年儿合计怎么办?其实他们已经有了方案,只是不想明说而已。
连天大雨,乡村土路已坑洼泥泞不堪,三匹马拉的车装满菜就寸步难行了。走水路就成了唯一选择。我心里自然明白领导的心意。虽然走水路有风险,但是那个年代时兴:越是艰险越向前,加之争强好胜本是小伙子们的天性。我与郭兆华同意走水路,并提出具体的运菜方案:把茄子装入草袋子里,再将一个个草袋子连在一起。我与兆华一前一后顺流而下,漂流到赵家屯上岸,再把菜装上早已等在那里的马车,运往其他乡镇等用菜单位或商店。此方案得到石指导员、老郑队长、郑四叔、石哥们(车老板儿)的一致赞许。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之所以敢于接受如此危险的任务,还缘于我打小就开始学习游泳,直到高中,一直没有间断地在泳池、水库与大河里游泳。当年流行之风气是:到大风大浪里去!到大江大河里去!……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正是那个年代,我练就了蛙、侧、蝶、仰、自由泳。
记得学校组织同学到浑河去游泳。我们班分成几个小组,我还担任一个小组的组长、教练,帮助不会游泳的同学熟悉水性。曾留下了一段美好回忆。
我与另外九个同学分到四海屯。难得的是,离青年点百十米就有一个排内涝的泵站,泵站之下是深数米、长宽二十几米见方的水泥池塘,成了同学们的游泳池。还可站在泵站上,从距离水面几米的平台往下跳,玩各种姿势的跳水动作。我和郭兆华是其中的佼佼者。当地姑娘小伙子们常常驻足观看。这也是生产队领导们找到青年点来的初衷。
四海屯由陆路去赵家屯直线距离12里,走水路经过九曲十八弯之后的里程,被延长几倍。
两天之后,装有茄子的草包串成的一条长龙已经放入河里,就叫它“草包龙”吧。人们站在大堤上,都想亲眼看看两个小青年是怎么样把这几十个草包连成“草包龙”放流出去。村子里的人一辈子都没见过。因为没有人肯冒这样的危险,也没有人能在这样的洪水里驾驭得了这样的“草包龙”。
在电影里见过放长串木排,放排之人可以站在木排之上撑篙、稳舵,顺流而下。如果再有小伙子喊着号子,美眉唱起山歌,还真有一番诗情画意……
我们两个人要放的“草包龙”,却不能站、不能坐,也不能趴卧,人一上去就翻个,只能是人在水里手扶“草包龙”头与“草包龙”尾牵着走。假如人多一些,会更安全一些。但是三队除了我与兆华之外,就没有人能在这样的洪水之中确保性命安全了。因河中洪水情况不明,连我俩也不敢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为了全体社员的劳动果实不受损失,我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毅然决然,下水擒“龙”。那个时代头脑之中都是雷锋、王杰、刘英俊等英雄形象。谁都不会想,连五分钱一斤也不值的茄子跟人的生命有什么联系。我与兆华挥手致意,漂离了送行的同学和社员们,“注意安全”喊声渐漂渐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419#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21:24:22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114

送菜漂流记(二)

田兰惠

在洪涝之年,小黑鱼沟河就成了盘锦、北镇这一广大地区的泄洪区。那年正是几十年不遇的多雨年份。洪水漫灌的小黑沟比N个浑河水面还要宽阔,小小黑沟早已失去往日的清澈与平静,而是急流险滩,黄水翻滚,漩涡处处。
开始我们放流还比较谨慎,先把“草包龙”放到水流较缓的,离岸较近的水流之中,漂流了半小时才漂流到小黑沟村附近。这得漂多长时间啊。不行!
漂太长时间我俩会体力不支的,时间长了体温也会散失过多,后果很严重。为了短时间快速抵达目的地,就必须到水流较急的主流去。然而越是靠近急流中心越是危险,这一点我俩都很清楚。
既然已接了任务,就没有回头路。凭着班里两位游泳高手的自尊,再大的风浪也要闯过去。我俩牵引着这条装满茄子的几十个草袋子串成的“草包龙”漂向急流之中,任凭汹涌河水带着我俩和长长一串草包奔流而去。黑沟河水是源于黑山、大虎山,由北向南而来,到了四海屯转弯向西经过小黑沟村、陆家村奔向赵家屯、沟帮子。总是在洼地、湿地之间打转,四海屯与赵家屯之间这一段,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向北,来来回回远超过九曲十八弯。
转弯之处,就需要牵“龙头”的人奋力拖拽“龙头”,漂流到河心主航道,防止急流把这一串草包冲到岸边。把控“龙尾”之人,也要灵活配合不要偏离“龙头”的方向。不时还要躲避没有被河水完全淹没而露出水面的苞米、高粱。两人交替牵引“龙头龙尾”保持体力消耗的均衡。
弯曲的河道往往是形成漩涡的必要条件。“草包龙”经过转弯的河道,河水流速会突然加快,漩涡时隐时现。我俩只能奋力牵引“草包龙”冲出去,好在河水不是太深,因此漩涡的吸力还不能强大到把一串有很大浮力的“草包龙”吸进水里。只不过给我俩平添了许多惊惊险险而已。转过九道弯,行程过半。前面河道开阔,水流变缓,给了我俩喘息的时间。头枕在草包上仰面朝天,任由“草包龙”随波逐流,胜似闲庭信步。目光扫视主航道两边的河面,百米内尽是波光闪闪,百米外水面不时有一小片一小片的刚刚抽穗扬花的玉米、高粱,也只是露出它们的花穗。更远处才有连片的玉米、高粱,越靠近岸边露出的高粱、苞米桔秆越高,还算有一片生机。也不知水退去之后是否会影响收成,希望不绝收就好。两岸之上,不时有大人和孩子们走动嬉戏。还有不少人向我们挥动手臂,朝我们蹦、跳、喊、叫,他们从来也没有见过,有人会拖拽一串长长的草包在这样的大水里漂流。喊的是什么?不知道,也许是喊:不要命啦!……

不知是疲劳得到放松,还是两岸之上的情景分散了我俩注意力。不知不觉又转入下一个弯道,漂流了一阵子,才发现两岸景、物、人没有什么变化,就听郭兆华不停喊:“我们在绕圈子!”

如果从空中看去,我们的“草包龙”围绕着一个直径六七十米的圆形漩涡在转圈。由于水下地形复杂,河面宽阔,水流又不很急,所形成的漩涡转速不快,我俩的头部和水面一平,因此视力不及。身在其中自然不能察觉。在周围的景物反复出现时,才知道了我们在做圆周运动。十几圈下来,仍然没有漂出困境,虽然不马上要我们的小命,长此下去,后果也很严重,累也把人累死吧。与旋转的水流搏斗了几个回合,总算弄明白一个问题,牵龙头的人,必须在圆的切线指向下游的时候,做切线方向的牵引,发力点要绝对精确,这个点就是切点。就是牵龙头之人,在切点的位置向下游牵引,同时借离心之力,就可被抛出漩涡脱困而去。事儿是那么个事儿,可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郭兆华做了多次的努力均不奏效。我猜测:是不是牵、推、拽的力道不够。我游向龙头,做双牵龙头的最后尝试。一次、两次、三次在切点上做双牵“龙头”的尝试,用尽了侧泳、蛙泳、连狗刨都用上了,总算逃离怪异的漩涡,直线而下,漂向前方。
终于松了一口气,似乎觉得远处的岸上人群并没有散去,隐约听见人们在呼喊着什么,是不是在为我们的逃脱而欢呼,在庆幸我俩小命没丢了吧?
在这一片宽阔、流速较缓的流域,我头枕草包仰着漂,体力得到了稍许的恢复。漂着漂着,眼睛的余光告诉我,两岸离我俩越来越近了,而且高粱、苞米以及两岸大堤之上的牧羊人与树木,在我们不远处飞驰倒退而去,说明什么?河道越来越窄,水的流速也越来越快。而且这种变窄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俩觉得这一大串草包就好像油门踩到底似的飞奔起来。我俩前后呼唤,警觉了起来。其实这样的水道反而形不成像样的漩涡,转弯处草包也不容易被冲向岸边,湍流控制住了一切,一泻千里,以不可阻挡之势奔流向前。既兴奋又紧张,既惬意又恐惧。在激动、激烈的心跳之中,十几分钟,这条草包“龙”飞驰了将近十公里。赵家屯火车站的水塔已若隐若现。如何靠岸就成了带领“草包龙”漂流的最后冲刺。
制定计划之初,就已经考虑过怎样解决靠岸的问题,否则前功尽弃,功亏一篑。事先就等在这里接应我们的两挂大车及四个人,郑老四、石哥们儿及两名棒小伙儿,早已提前做好了准备,把一绑有红绳标记的带锚的缆绳拋进主航道的另一侧。在我俩必经之路横向拉住。我俩老远就做好了接缆绳的准备,把一头绑有木棍而另一头连接“龙头”的绳索拋向横在水路上的带锚的缆绳,让我俩抛出去的绳索缠绕带锚的缆绳。每一个人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一次成功。必须判断无误一抛必中,机不可失。我俩分别抛出各自手中绑了木棍的绳索,而且全部命中缆绳缠绕成功。
此时,石哥们儿驾驭着他那三套车,车的后杠拴住了缆绳,缆绳的另一端就是我们拖拽的装满了茄子的一长串草包,就这样马拉人拽顺利登岸。完成了四海屯这一送菜的历史性的“壮举”。相信这样运菜方法、卖菜的任务以后也不会再有了。一定会成为“空前绝后”一段漂流佳话,必会载入四海知青史话。
后话:生产队给予我和郭兆华这一天出工加五个工分,再奖励一斤饼干。从1961年就是同班的郭兆华(有机化的销售处长),于张抚生之后,冯鲁英之前,离我们而去。写此文以示怀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420#
发表于 2016-5-29 07:45:34 | 只看该作者
为了集体特主动,
勇入水中推草龙,
克服千难万险后,
终受奖励又加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01:41 , Processed in 0.20001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