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知青淘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821#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22:15:53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239

岁月放歌(三)

詹恒志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在农村接受再教育的十年,风雨锤炼了我,坎坷历练了我,困苦磨练了我。1978年我终于被大搂回城了,在抚顺石油一厂建安公司工作,实现了上学、务农、任教、务工的人生旅途。是金子总要发光。我的岗位是做建筑安装的施工管理,凭着我的一高中的优秀学业和聪明才智,很快就成了一名睿智的施工员,随之,又担任计划科副科长,同年被聘为远大公司副经理,分管两千多人的建安公司。这期间我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抚顺石油学院夜大,成为炼油机械本科生。五年的大学更使我如虎添翼。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我和同仁们打造出了一支在石化系统响当当的建安队伍。
远大公司的企业文化也是同行业中出类拔萃的,公司在各个大型活动中都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文艺汇演,当时,我已处于领导岗位,不可能亲自组织。但是,看到基层单位的排练,我还要去支两招。一次到机械厂,他们正在排练合唱“军民大生产”和“解放区的天”。我兴致勃勃地指导他们,如何掌握表演唱的气势和舞蹈动作以及四部轮唱的切入点、收合点,搞得有模有样,汇演时他们的节目还得了奖。事后大家说起:你们机械厂有高人指点啊。他们自豪地说:高人就是詹经理。自此,公司有些人就知道詹经理有相当高的文艺天赋。
公司在全厂大检修结束后,组织全公司的中层干部和检修中的立功人员到大伙房水库去度假,这期间免不了要搞联欢晚会,大家围坐在大礼堂里表演着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适逢抚顺广播电台也组织度假来到这里,他们提议两个单位在一起共同联欢(我们有挺像样的乐队)。于是,他们也参加进来,你唱一首歌,他演一个节目,有人还跳起舞蹈,双方比赛很是热闹。有人提议:请咱们詹经理唱一个,大家欢呼声很高。盛情难却,我自报节目:那我就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吧: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她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
她不怕风吹雨打;她不怕天寒地冻;
她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岭。
豪放、激情的歌声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结束后,大家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事后电台的一位同志(他可能是搞文艺的,挺内行)和我唠:你学过声乐吗?我说,没有。他说:你的嗓音基础很好,字正腔圆、洪亮结实,雄厚圆润,朴实丰满,真不错啊,如果经过师你可以干专业了。我知道他是在鼓励我。是啊,这首歌激励我五十多年,她永不过时,到现在有时候在一定场合我还要唱这首歌。
我们这一辈
在我写这篇文稿时,在网上传来了著名作曲家王佑贵作词作曲并演唱的知青歌曲“我们这一辈”,这首歌是我们这代人心声的写照,是真心的倾诉;是在对苍天呼喊,是对命运的无奈。整首歌,充满了沧桑和坚强。我反复听了多少遍,随唱了几遍,眼泪一直在流。我想,我要很快学会这首歌,好在一定的场合唱给大家听,让大家都知道、都认识、都理解我们这一辈。
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有父母老小,有兄弟姐妹。
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
我们这一辈,学会了忍耐,理解了后悔。
酸甜苦辣酿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嗨呦……
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熬尽了苦心,交足了学费。
我们这一辈,对父母有过,对儿女有愧。
我们这一辈,真正尝到了做人的滋味。真正尝到了做人的滋味。人生无悔。

结束语
我的这篇文章以各个时期我组织和演唱的歌曲为主线,勾勒出我人生的一条轨迹——我曾经,儿时在夏令营的篝火旁“唱歌二小放牛郎”;豆蔻少年时在全市中小学歌咏比赛中领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在抚顺电台教唱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南站广场指挥过万人大合唱“社会主义好”;在生产队的场院里为乡亲们歌唱“越走越亮堂”;在全市文艺汇演中组织参加了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里面每一首歌曲都是一段故事,每一个音符都记录了我的快乐、辛酸、顽强、智慧和才华。
是啊,很多歌曲美妙动人,历久弥新,永唱不厌,世代传唱。其中,有的歌曲雄壮有力,气势磅礴,是战斗的号角和旗帜;有的歌曲浑厚洪亮,唱起来让我们激情满怀、精神焕发,给我们工作和创造带来了勇气和力量,鼓舞着我们在艰难困苦的人生旅途上去努力奋斗,勇往直前。还有的歌曲情深意长,悠扬婉转,是生活中的精神食粮和情感寄托,唱起来让我们如痴如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好的享受和快乐。那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和着岁月的节拍纵情放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80
822#
发表于 2016-8-23 09:12:20 | 只看该作者
欢歌笑语真快乐,
一路走来都是歌,
真情实感好精神,
人生信念最实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5987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721
823#
发表于 2016-8-23 10:35:54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一路跟来,篇篇文章都写出了知青时代的苦乐年华,下乡年限不等,但都经历了酸甜苦辣,不容易。现在能把经历行程文字,无论是我们还是后人,阅读都受益匪浅。
文友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824#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1:14:06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8-23 09:12
欢歌笑语真快乐,
一路走来都是歌,
真情实感好精神,

感谢龙行超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825#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1:17:05 | 只看该作者
寒秋 发表于 2016-8-23 10:35
这几天一路跟来,篇篇文章都写出了知青时代的苦乐年华,下乡年限不等,但都经历了酸甜苦辣,不容易。现在能 ...

谢谢寒秋版主一路的支持,谢谢您的理解和鼓励,没有中知网诸位版主的大力支持,我们的连载工作是不会坚持到今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826#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1:17:26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240

附录抚顺一高中历史沿革

附录

抚顺一高中的前身——抚顺市高级中学,创建于1953年9月1日。校址在市劳动公园东侧,新抚区东公园街五路14号(原市一中校舍)。校园绿树围绕,环境清新幽静,教学条件优良,教学设备先进。灰白色L形的二层教学楼,设有标准化教室十八个。有国家教育部直接供应的先进教学仪器和全新装备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还有配备现代绘图仪器的绘图教室、藏书约三万册的图书资料室以及医务室。体育设施有四百米标准跑道的运动场、水泥地网球场和游泳池。“抚顺市高级中学校”校牌,1953年10月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郭沫若题写。
抚顺高中是当时教育部决定全国办好的194所重点中学之一,直接受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教局领导。由于当时抚顺市属中央直辖市,因此,它还接受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在行政和业务上的领导,并出席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召开的有关会议。
抚顺高中是在原市二中高中部基础上建立的。原市二中高中部一二年级学生全部转入抚顺高中继续学习。当年,新生在全市初中考生中择优录取。教师主要由原市二中高中部部分教师、分配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的外地教师和从本市各中学选调的教师组成。
建校时有三个年级,十七个班,学生近九百人。其中一年级七个班,二年级六个班,三年级四个班。其后,一般保持每年级六个班,共十八个班,学生约九百人。
抚顺高中每年招收市区和抚顺县应届初中毕业生约三百人。其中家住郊区和抚顺县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二分之一,均在校寄宿。
全市初中学生都以能考进校风端正、教风严谨、学风刻苦并在全国高校享有盛誉的抚顺高中为荣。
抚顺高中于1962年6月改校名为抚顺市第一高级中学校。学校的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教学质量和敬业精神,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质量、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全市中学范围内都是第一流的。1958年前,抚顺高中被称为全市“最高学府”,还一直有抚顺的“小清华”、“小北大”的美称。
学生积极上进,团结友爱,勤奋学习,尊师爱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十二届毕业生中,升学率长期名列全省前茅。在全市中学生体育运动会上,抚顺一高中多次获取总分冠军,并为全市培养了一大批体育人才;在全省运动会上,亦曾为全市获得荣誉。在全市中学生文艺汇演中,也有优异的演出,连续获奖。1963年5月11日,车向忱副省长来校视察,接见全校师生,要求师生学好雷锋,早日成为社会主义新人。会后,车老欣然应邀题写“抚顺市第一高级中学校”校牌。1963年秋,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海波到校视察,并向全校师生进行动员,要求深入进行学雷锋活动。抚顺一高中当时是全市唯一对外开放的学校。1962年秋,阿尔巴尼亚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人民之声报》总编辑来校参观。
为了推进教育改革,1958年抚顺高中曾划分为文、理科,进行教学实验。每科有一个班,学制二年。
1960年7月,市教育局为缩短学制,进行教育改革,把共用一个校园的抚顺高中、抚顺九中(初中)和新抚区东公园小学实行三校合一的办学新体制,即“一条龙”式学校。设立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学制由原来的十二年缩短为十年(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实行统一领导,分部管理。合校后校名改为抚顺市第九中学,简称抚顺九中。
市教育局为了加强领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961年9月决定把抚顺九中小学部划出独立办学。于是,九中成为完全中学,只办初中和高中。因此,1961~1962届高中部毕业生,发放的是抚顺九中的毕业证书。
1962年6月,为提高教学质量,市教育局决定:抚顺九中的初中部和高中部分别单独办学。初中部改为独立初中,校名恢复原名抚顺市第九(初级)中学校。高中部改为独立高中,校名改为抚顺市第一高级中学校(简称抚顺一高中),学制三年,“一条龙”式实验工作宣告结束。
1965年9月,根据市教育局的决定,抚顺一高中迁往市师范学校原校址(师范学校迁到抚顺县姚家崴子新建校址)。市二中迁往抚顺一高中原校址。
1966年“文革”开始后,学生“停课闹革命”,废止高考招生制度。1968年4月,全校实行“大联合”。7月22日,组成有革命干部和师生代表参加的“抚顺市第一高中革命委员会”。9月18日,抚顺石油二厂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抚顺一高中,领导“斗批改”。1968年9月26日,抚顺一高中1966~1968届学生全部上山下乡。
1968年11月,市革委会决定,空无学生的抚顺一高中再次改校名为抚顺石油二厂工农兵第四学校。于是,这所创建于1953年,虽然仅仅存在十五年,但为国家培养高中毕业生近五千人,在全国高校有一定声誉的省市重点中学,在不正常的年代被撤销。抚顺一高中被撤销,对于全市高中教育的发展,对培养“四化”人才,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也是全市百万人民,特别是近五千名校友引以为憾的大事。
由于抚顺一高中办学质量较高,学生成绩优异,升学率突出,先后受到省市和有关单位多次表扬。除三次被指定为省市重点中学外,还成为选拔留苏预备生和选拔空军飞行员的指定学校,并成为全国学联成员单位,1967届学生秦世家被推选为全国学联委员。
近五千名校友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分别成为各条战线的领导成员,不少校友成为党、政、军、工、农、林、财贸、科研、文教、卫生等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并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和丰硕成果。

(摘自《抚顺高中——抚顺第一高中15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80
827#
发表于 2016-8-24 08:26:57 | 只看该作者
当年心血建名校,
培养才子数千骄,
可叹文革暴风雨,
摧残娇躯万众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5987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721
828#
发表于 2016-8-24 20:11:36 | 只看该作者
抚顺学校在成长,教育之花开遍大江南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2534

帖子

74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7
QQ
829#
发表于 2016-8-24 21:01:04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淘吧 发表于 2016-8-23 11:17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240

附录抚顺一高中历史沿革

当时的抚顺一高中各项工作包括教学质量,在辽宁省是名列前茅的,可惜在文革中寿终正寝了。我们怀念这所学校,更怀念尊尊教导过我们的领导和老师。可以说,18届学子没有辜负母校的期望,在各条战线人才辈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包括我们老三届850名同学,虽然备受磨难,仍然无愧人生,为国家繁荣、振兴和稳定贡献了青春和热血!
张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830#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2:11:07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8-24 08:26
当年心血建名校,
培养才子数千骄,
可叹文革暴风雨,

感谢龙行超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8 20:13 , Processed in 0.181010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