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6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自学成教授3-2 中学时代的自学尝试

[复制链接]

24

主题

56

帖子

29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6:4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青自学成教授3-2
中学时代的自学尝试
另一位是初三时的俄语老师李建忠,四十多岁,讲课生动形象。这两位老师无论用多么严苛的标准衡量,也都应该属于优秀教师之列!有一次俄语课李老师讲的是《在商店》,他带来一大背包的“商品”,有袜子、上衣、裤子、皮鞋、牙膏、毛巾、牙刷、肥皂……, 真是应有尽有,拿出一件用俄语说一个词,非常生动。李老师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确实做到了百问不烦,想方设法让学生记住俄语单词,真是呕心沥血。当时我们挺纳闷儿,这么两位优秀教师怎么会是“右派”呢?
我还非常怀念教化学的女教师王贤普,课堂上化学实验做得干净利落,讲得明明白白,人也坦坦荡荡。安兆国老师的成语使用率最高,几乎句句有成语,那真叫一绝!历史老师冉纪才的板书简直太棒了,帅气,堪称硬笔书法字帖!崔克垣的平面几何讲得出神入化,解题思路灵活多变,令人惊叹!崔克垣老师甚至自己出钱给我们租游船在北宁公园游玩,那亲切的场景终生难忘。
今年是我从天津市三十一中学高中毕业50周年。这篇自学回忆录就是我向母校和老师的汇报,以表示我深深的感激之情!
    陶行知先生还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这些话都是我认为弥足珍贵的箴言。
为了深化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我非常喜欢从旧书店买来各种学习参考书,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小册子,专门寻找困难的习题来提高自己。这些书比教科书高出一个层次,习题难度较大。有一道三角形方面的题,我整整一个星期都没能解出来,但又不情愿查看解题的提示和答案。最后还是在梦中有了启示:画一条辅助线。醒来后果然把这道题顺利地解出来了。只有自己摸索出了的知识和技能才最令人兴奋和快乐。
中学作业还是挺多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一般来说是没有时间读什么课外书的。再加上初中我担任团委会学习委员,高中担任学生会副主席,时间就显得更加宝贵。尤其是当学生会副主席时,我负责出版每周一期的学校黑板报,几乎占满了大操场西面的一堵墙,差不多由二十块大黑板组成,工作量是很大的。我既要组稿,还要安排学生抄写,有时我也抄写一部分。这些工作确实占去了我很多时间。那时候学生的作业负担也是挺重。我酷爱读课外书,就只能尽快写完家庭作业。好在假期就自学了差不多全部课程,开学后实际上基本相当于复习,作业自然就能很快做完了。期中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我基本上是不再看书的,让身心放松,往往与同学探讨一些问题或回答同学提出的一些问题。
有一点时间就喜欢看课外书:《苦菜花》、《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能借到的书都要借来看一看。因为情节吸引人,所以看得很快。粗略算起来,中学时代所有的学习时间中,读课外书的时间占了差不多一半以上。
我哥哥曾经参加过天津市和平区业余语言文学研究班,经常聆听南开大学教授的讲课,也常常带回一些讲义和教材。他有天津市图书馆的借书证,我也经常拿借书证去借书阅读,这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的阅读范围。
后来我特别赞赏徐特立的主张:“不动笔墨不看书”,凡是看书,就要做读书笔记。我从旧书店买来一本使我爱不释手的书:《回忆马克思和恩格斯》,里边特别提到马克思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阅读一遍他自己的读书笔记,加深记忆,所以他谈话中能自如地融汇百科,旁征博引历史事实和数据。于是我也努力培养这种习惯。果然,挺有成效的。
1962年上初三后,我经常去天津市和平路天祥商场二楼的古旧书门市部,也常去滨江道外文书店。有一次在古旧书店看到一本很旧的小册子,名叫《简易速记》,我一下子着了迷。那本小册子介绍了通用中文速记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通用的速记速度快,但辨认困难,反过头来阅读和翻译要花费较多时间。简易速记把通用速记符号加以改造,速度较通用速记差一点点,但是辨认和翻译时省时间。我就把小册子买回家,对简易速记进行研究和改造,搞出自己的一套速记符号,既能保持较快速度,又能较快地翻译阅读翻译,同时还能用来做读书笔记。这一下子等于给我插上了翅膀,立刻能大量快速做读书笔记,甚至于成段地抄写书中最精彩的部分,从而节省了很多时间,使我能读更多的书。当时的三十一中学副校长戴光裕知道后,在一次对全校学生的广播讲话中表彰了我。
中学时代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努力自学了不少知识和技能。
file:///C:/Users/Washbor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
初中一年级时我的俄语老师叫亢大弘,端庄秀丽,风度翩翩,语音优美,富有乐感,富有磁性,第一节课后我就对俄语着了迷。可惜的是,俄语的颤音很难学,我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学会。上学的路上一遍一遍地反复练习,练得舌头和嘴唇都麻木了。后来全校的俄语朗读比赛中我还获奖,奖品是俄文版《克雷洛夫寓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很快涉猎了大量俄语课外读物,有从书店买的,包括新书和旧书,也有从学校借来的。当时天津市第三十一中学和苏联莫斯科第三十一中学结成姊妹学校,这使得我校师生能读到俄语版的《共青团真理报》和《少先队真理报》,这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中苏姐妹学校的许多同学互相通信,甚至互送小纪念品。我的俄语基础好,语音正确,学习成绩优秀。更值得回忆的是,我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到初中毕业时,已经基本掌握了俄语,把俄语变成了自己的工具。上高中时,更是把俄语当作自己腾飞的翅膀。每天坚持收听中国北京台的对外俄语广播。那时我的俄语是相当纯熟的。有一年暑假期间接到学校通知,让我去考新华社外语播音员。去后才发现需要的是英语播音员,而不是我中学时代所学习的俄语,语种不合乎要求,真有几分可惜。
我从古旧书店买到了当时苏联高中一年级的俄文版《物理学》《физика》,发现和我们的教科书几乎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苏联的教科书中有习题答案,因为那时候的物理教科书都是从俄文版翻译过来的,有时加上一点点有关的中国古代相关科学家的介绍。于是我如获至宝,捧着学习。高一的物理学,我就是用俄文版教科书学会的。那时俄文版旧书很便宜,我买了不少,如:《联共布党史》,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列宁传略》,《斯大林传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斯大林的《论列宁主义基础》等。这些书都有中文版的,可以双语对照着学习。我记得还有一本俄文版小说《我们的村庄》:《Наш Кишлак》,描写中亚的一个村庄的生活,旧书,定价才五分钱,我也买来了,读得津津有味。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从事外贸工作到哈萨克斯坦时,还亲身感受了许多与小说中相似的中亚乡情和集镇巴扎,感到十分亲切。
上高中时我们学生有一个哲学小组,专门讨论和交流学习哲学的体会。为了使自己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我还阅读了黑格尔的《逻辑学》、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等。马克思引用过黑格尔的话:“一个恶徒的犯罪思想也比天堂里的奇迹更伟大,更崇高 。”我也很欣赏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的名言:“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鲁迅先生的话:“人生识字糊涂始”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上高中时我就很有限地开始了自己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22
沙发
发表于 2016-3-29 10:56:58 | 只看该作者
恩师作用可不小,
作业完成快又好,
课外书籍读得多,
俄文阅读更是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56

帖子

29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3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11:57:39 | 只看该作者
您的诗作拜读了,随手拈来,真不简单。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3-30 21:12:25 | 只看该作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56

帖子

29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3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06:20: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经络知识对老年人的保健作用还真是不小。许多保健按摩推拿等健身法都来源于经络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 21:49 , Processed in 0.20001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