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07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十六中初六七级上山下乡前。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1398

帖子

336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6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3 20:1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都说网络见光死,其实微信真的影响睡眠。
一个电话号码,回到五十二年前的少年时代:16中初67级3班群,不能自拔。
其高,国柱,秦龙生,羽文化(翁俊华),正容,英博,容哥(冷容虎),木公(黄松龄),朝礼,赵玉芝,杨启嫦等等二十八位同学少年欣然复现,那么多年了,朦朦胧胧晃如昨天。
初中仅三年,在那特别的年代时间放大了近四倍,从一九六四到一九七五的秋天,这一群人的命运若即若离,酸辣苦甜。
可怜的张椿年老师,英格利西体切戴,文革风暴,大串联,校园枪声,下户口,金顺公社,群力大队,黒龙滩硝烟。。。虽已是过眼云烟,思绪万千彻夜难眠。
〃考上了,考上了!〃记忆的思绪回到64年的夏天。喜形于色的消息在交通厅老宿舍大院流传,其实同院的还有彭英博、张晋香、徐正蓉,等进入同班。小升初的考试,母亲是很重视的,那天,还专门煮了两个鸡蛋塞在书包里边。
坐落在锦江河边的成都十六中,原名叫济川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学校,在南门一带是仅次于石室中学的好学校。校长罗正直在开学典礼上要同学们发扬光大严谨治学,求实做人,努力学习,报效人民的校风。
一个学习环境的灵魂在于孜孜不倦的老师和苦心求学为荣的学子。67级3班师生们就有幸于这样的灵魂。同桌同组记得先后有朱新蓉、王其高、段少凡、黄慧丽等,无不有诸小无猜之意境,情囧缠绵,校际与班级的荣辱与共,各种课程竞赛文体比试无不牵动人心,班內竞争暗流涌动,学科较劲 争强好胜,乃至于映像刻骨铭心的五虎上将(薛容冷蓉虎成明德秦龙生邓幼岗)篮球队打出了三班的声威,曹维维乒乓球勇夺季军诸如此类, 其奖状奖旗悬挂在讲台墙壁上无不引以自豪,津津乐道。
好景难过两年。喧嚣口号代替朗朗读书声,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代替笔墨文章。1965年下半年起,我们在反牛鬼蛇神的同时,我们自己也成为了妖魔鬼怪,作为再现潘多拉魔盒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无不欢欣鼓舞,灵魂出窍一旦释放便自由自在了。也罢,再也不用起早了,再也不用赶时间了,再也不去思考十字相乘法了,再也不忌惮背不到英语单词该受到父亲怎样的责罚了,尽管老师们的黯然神伤,尽管父母'亲的自顾不暇与无赖。‘’停课闹革命‘’成为青少年从学校走向外面社会的是
什么?是一种释放,一种发泄,一种满足,一种推卸。当不了红卫兵的失落,唯恐落后时代的天真,青春年少的萌动和长期压抑,急切了解外面世界的探奇心理。我和其高自当年的十月六日到十二月九日完成了两个月的大串联,记忆犹新。至于那段经历,我会在另一篇回忆文章“梦醒时分”交待。我们不必去探究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也不要去了解每个人的心路历程, 然自六七年至六八年这两年的时间里,也发生了很多难以解开的迷,停课闹革命,班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陈公圣同学在武斗中中了流弹是怎么回事(在此祝陈同学身体健康!)等等诸如此类,我们聚在一起,不就是为了满足彼此的好奇心吗?。然后,就开始了荒谬绝伦的上山下乡运动,我们继续往下聊吧。

单选投票, 共有 0 人参与投票
0.00% (0)
0.00% (0)
0.00% (0)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wyh1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沙发
发表于 2017-5-14 08:00:17 | 只看该作者
微信进到初中群,
立刻回忆当年景,
两年学习后混乱,
更有上山下乡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1398

帖子

336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69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5-14 08:20: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龙行天下先生
wyh1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1398

帖子

336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69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5-14 08:21:42 | 只看该作者
(1)梦醒时分(二王东游北漂记)   纪念大串联五十周年     征途出阳关,归雁入蜀天,今天,十二月九日,历经两月另三天,二王回成都五十周年纪念日。
而这场如连续剧的梦是从1964年年底揭开序幕的。
那首诗说人生就好比一杯酒,有辛辣,有清醇,有甘甜,有苦涩。突然回忆很久很久以前的事,竟然没什么感觉了,是梦中?是酒后不醒?是依据现有的日记片段和脑海中残留的记忆,以及其高等同学的共同回忆。
那时候以阶级斗争为纲,批判三家村,学习毛主席语录,天天斗私批修,第五学期起再也没把时间用在钻研功课上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多收集一枚主席纪念章,能不能当上红卫兵?。稍早前曾窥见母亲站在厨房阳台上偷偷抹眼泪,父亲躲在房间里呜吟悲喑,原来是爷爷在南京因病去世了,作为独子却不能奔丧。而长达十四年的噩梦这才刚刚开始。
1966年国庆节刚过,母校成都十六中校园里沉浸在一片红色的海洋,红卫兵的宣传单,大字报铺天盖地,本校的,外地来的各年级学生人头攒动比肩擦背,街上和校园里的高音喇叭此起彼伏,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百万红卫兵的录音和歌曲激励着每一颗躁动的心。红卫兵不是想当就能当的,就像细胞分裂一样,迅速排列分化组合。本班选了几名红卫兵上北京,怎么就没有其高?像我等被边缘化已经是意料之中,而其高则意料之外,再怎么样也是班长啊!其高问我去不去串联?正中下怀,早有此意,反正我们也当不成红卫兵。
我们去要了一张现代人看起来很奇葩的印有毛主席”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的名言,盖有大红公章“成都十六中红卫兵接待站”的介绍信,说明天下午四点在火车北站见。好的。其高是我耍得较好的同学,本班班长,同组同学,他住在浆洗街口子上,我住武侯祠对面的交通厅大院,每天上学都经过他门前,总是要呼唤上下的,而回应的总是他母亲,一位充满慈爱善良的妈妈,“来了,来了”,至今令人难以忘怀~。也不知道约好了那些人?回家时父亲不在,跟母亲撒谎说“被选上红卫兵,要去大串联了”。第二天上火车,我是准时到达,经相互介绍,,同行的有昆明工学院姓石的和重庆大学的叫老谢的大同学,本班仅是他和我。一天一夜的火车,搞得人晕晕乎乎,第二天傍晚到了重庆,住沙坪坝重大。重庆是我童年的梦,两年多前我离开它,看来变化不大,只是江水拍岸唤起我的激情,“对你的眷恋,有如涛涛江水绵延不绝”,站在朝天门,哼着那首歌,望着对岸的人头山及造船厂,童年再现。
要干什么?不知道。要去哪里?也不知道。十月初的重庆虽是仲秋,闷热中开始飘起小雨。呆了两天,去重庆中梁山矿机厂黄纯源姨妈处要了一些钱,就着单薄的衣服,不是去北京吗?一不小心却登上了去上海的火车。火车上挤满了人,坐位底下铺张报纸,啃着干馒头,吃睡都不愁;路过南京,真想下车去看看曾经生我养我的地方,奈何诸君同行多有不便,打开列车车窗,只好注目夜色中繁星似锦的金陵城,暗自誓言“我会回来的”(十九年以后方如愿以偿,那是另话)。第四天到达上海,车站红卫兵接待站引导我们从陆家嘴渡江到了离城较远的高桥镇。
上海高桥中学地处长江口,远点便是大海,一望无涯。站在岸边,曹操那种“观沧海”的感觉悠然而生:东临石碣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其高和我打起光脚在沙滩上撒野,焕发由衷的自由。 在住宿处遇到辽宁抚顺煤矿中学的两位男生,一个叫苗培德,另一个姓张,都是初六七级的,言谈举止合得拢,东北人 粗旷豪爽 而彰显文化底蕴,性格细腻而不失待人热情,一路上不断地讲述着怎么样当的红卫兵,怎么样从往回语文作业上寻找红笔批文中的蛛丝马迹把班主任斗得在地上爬,怎么样上北京见了毛主席,说到得意时手舞足蹈,为说明十字相乘法在数学比例中的应用与其高争的是面红耳赤,而在学校伙食团每天三顿饭吃饭时却又为我们占位子不失先机。祖籍在东北海城的我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很是投缘,虽然我们不是红卫兵,依然有一些荡气回肠的痛并快乐。我们成天在上海街头上乱串,找人交换纪念章而难以满足,散传单纯属热闹,看批斗幸灾乐祸,望黄埔江万船劲渡别样风景。 住了几日后,其高问下一步怎么办?我倾向再住一段时间。上海有我孤独寂寞的奶奶,我得在此地多呆几天去陪一陪。奶奶住瑞金一路高福里5号。 在一个上海常见的胡同里,我和其高来到奶奶的家,阁楼上家里除了有几件家具外其实很简陋,但也很洁净

。林今雪奶奶50多岁(其实比我父亲只大几岁),端正慈祥 ,非常热情的接待两个少年。林今雪奶奶问我成都有上海冷吗,我回答不觉得。问带不带几付箱子里的所收藏的画回去?说现在只收藏毛主席纪念章了。我答还要去北京见毛主席,于是要了一件奶奶的棉甲被和几枚毛主席纪念章。我把父母亲对奶奶的思念之情讲了,奶奶却说回去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语录,听毛主席的话,要和封资修划清界线什么的,一大套一大套的。其高后来说我奶奶觉悟很高。他哪知道江南名妓出身,汪伪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前妻,张大千关门弟子的奶奶解放前后历经过多次惊涛骇浪的洗礼,两年前又失去了爷爷,如今孤独生活已是惊弓之鸟,闻红卫兵色变。我也是以后才知道的:告别奶奶后没几天,奶奶家来了几十个红卫兵造反派,把所有的红木家具,包括张大千董其昌等以及她自己的名人字画一扫而空,可怜的奶奶!
10月22日,我们告别抚顺同学,乘坐闷罐子火车从上海出发,“硿碂硿碂”声中第三天下午到达江西南昌。如果说重庆上海是大城市之旅的话,那南昌九江武汉长沙韶山衡阳就是观景之行了。教科书中南昌八一广场起义的枪声仿佛依然回响于耳,原来是红卫兵庆祝又打倒一批走资派地富反坏右而放的鞭炮;九江庐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景嶙峋绝壁令我等惊叹不已,难怪各位枭雄留下历史足迹,翻云复雨于股掌之间,决胜帷幄于千里之外,也不妄自我等到此小住三日; 武汉三镇的繁华喧嚣 ,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毛主席那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除了水之外,接待站伙食团也没吃到鱼; 长沙橘子州头岳麓山书院风光青秀,未闻读书朗朗,但见红旗飘飘;韶山毛主席旧居小桥流水人家,与田园乡村没什么不同,纪念章却颇有特色,而为了多要一枚,从长沙往返去了两次;一夜衡阳火车站候车厅长凳子上曲身酣睡, 我和其高已耍得疲惫不堪了,以致流连忘返;终于迷迷糊糊踏上北去的火车,抱最后一线希望来到北京。
到了北京,想要干什么?一个是想可能会遇见班上的几位红卫兵同学(炫耀心理作祟),二个想有机会见到毛主席,三是想去见在京的王家亲戚。
住在北京朝阳中学接待站,得知要想见毛主席最近已无可能,前两天,11月29日那天有一百多万红卫兵第八次接受了检阅,下一次是什么时候就不知道了。嚢中羞涩,去了一趟和平里交通部家属大院,没找着任职付部长的幺叔公家,已见大院内铺天盖地的写着打倒混进革命队伍的反革命大右派份子王寄一的大字标语。我拉着其高说“走走走”,回到学校,心情仍然忐忑不安。其高问咋个回事?我赶忙掩饰说“没什么,亲戚搬家了”。幸好吃饭不要钱,住宿不要钱,乘车不要钱。12月6日,北京开始冷起来了,天气预报零下8℃。我和其高的衣服都很单薄,走吧! 想见毛主席?被告知已无可能。归家吧。在外流串两个月后,带着没有见到毛主席,没有碰到红卫兵同学代表,没有回南京老宅以了父亲夙愿,没有见到北京亲戚的诸多遗憾,踏上归途,十二月九号回到成都。
我和其高分手,各自回家。 北风呼啸,“大雪”节过后却无雪,心情与阴冷的天气一样,随即降到冰点。 父亲已被关押,罪名是混进革命队伍的中统特务,里通外国,反动技术权威等等 ,家也被抄得一片狼迹,母亲忙着收拾残破的家具。此时家已不成家,而校也已不成校 ,停课闹革命成为常态。想想那时候的憋屈不知道怎么过的,现在好办,在新浪围棋上找一个日本菜鸟出出气。从初一到高三,我们被统称为老三届,纠结于红卫兵的是与非,纠结于后来诸如上山下乡等的对与错。在排队中又分红五类、黑五类、麻五类,起先红五类基本都当 过红卫兵,是文化革命的生力军,群众运动的急先锋,接受毛主席的接见。贴大字报、斗走资派地富反坏右,煽风点火、打砸抢,都是从他们开始的。他们怀着虔诚的信仰,犯下了现在法制社会被认识的种种作践人性的罪过。历史其实很公平,因果轮回,后来的悲剧发生在了包括红卫兵在内的老三届自己身上,家庭四分五裂,也曾长期背井离乡,说文化没文化,说资历没资历,自以为是妄自菲薄的那一代人。五十年过去了,对文化大革命,对大串联,对老三届,对红卫兵,我们实在说不清是或非,对与错。初中高中,从豆蔻年华到花季雨季,恰同学少年,一同飞扬晚青春的旋律,一同经历不成长的烦恼,一同承受各种考试的压力,一同走过不敢叛逆的日子。做别人的基石深深埋下,让淡薄友谊的种子悄悄泯灭,还有慢慢长大的滋味共同品尝,为他人作嫁衣裳早已麻木不仁逆来顺受 。尽管我们已成为匆匆过客,路上不经意以为陌路,前几年在三圣花乡偶遇其高,我认识他,他却说我是五班的某某某,可见我早已是人面不知何处寻了。毕竟是五十年的邂逅,那是青春年少和老残游记的巨大反差,仿佛剧情故事,时间抹去一切,人物随之消失。好吧,让友谊在网络这样的虚拟世界与钢筋混凝土现实中凝固成为永恒!
wyh1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1398

帖子

336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69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0:24:33 | 只看该作者
 
寻龙诀 -  龙正镇回忆记事

(1)天下事了忧未了,何不以不了了之。青城山的对联,触发我就想尽快逃离这个城市,也许生性流浪漂泊,也许厌恶平淡无味。词曰:梅竹园,长空白鹭锦水寒。锦水寒,一腔鴻愿,洒向路边。漫漫长夜复何堪,闲敲黑白又一年。又一年,河柳轻扶,熏风春眠。
隔壁成都十五中的高音喇叭已经好久没有叫了,那是不是意味着又一场新的运动要开始?而大院里每天清早八晨的就摆开了对局:下的下象棋,下的下围棋,还有下军棋五子冲的,静谧中混杂聚集着十几个诸如江豆丙丙五豆廖弟王继百夏四连三妹四妹等等十几岁的娃娃。那是一个无聊的年月,任凭社会上文斗武斗腥风血雨,相对独立的大院成为世外桃源。除了下棋,就是养兔养金鱼养鸭养狗,再不然满院子做着打游击逮猫猫的游戏,或越过曹营坝的篱笆墙潜入武侯祠去背诵隆中对,出师表。背着大人还干了许多难以言表的得意事,龌龊事,翻墙进入凌乱的工会图书室偷取丢弃的图书杂志,“静静的顿河”“基督山伯爵”百看不厌,老版“周易”“红楼梦”“二

目睹之怪现状”不忍释手,在大院里演绎着多纯真少无邪的故事,真个是青春懵懂雨无义,情窦初开云有情。又能怎么样?父亲在牛棚(地富反坏右的学习班)中自顾不暇,母亲为着家里五六个大大小小的几张嘴转,就着父亲那点生活费。父亲也有回家的时候,身体不大好,烟抽得很凶,咳咳怂怂,有空就摆弄着有关被抄家后残缺的船驳设计图,或书写或翻译或整理凌乱的资料;母亲也疾病缠身,唠唠叨叨,不停的说着什么,不外乎油盐柴米醋。经济拮据物质匮乏,觉得比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还要忍饥耐饿。儿女个个十几二十岁老大不小,整天无所事事在面前转悠,谁看到都皱眉头。还好, 稍后永礽姐嫁人了,嫁给了引以为荣的工人阶级退伍军人袁二哥,算是个很好的本份人家;永祎妹上向姨婆家帮人混口饭吃,母亲稍微松了口气。文斗,停课停产闹革命好几年了,革命造反派保皇保守派你死我活之争不分胜负;武斗,枪声交错流弹横飞,川交一处的战死者尸首陈列在宿舍窗下,交通厅大院都快成殡仪馆了。书不能读,工作找不到,别说家庭了,整个社会的出路在哪?尽管那几年是我记忆中最偷闲的时光,但这个乱哄哄的城市就像是即将决堤的拦洪坝,何时冲出缺口难以预料。确实不能再呆下去了,好想找一个能够体现人生价值自我生存的平安空间。
终于如愿以偿。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在那里大有作为”。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想起前几年当不成红卫兵,感觉上是如何的失落,这次是非参与不可了。班主任张椿年老师和工宣队王师傅说话了,忠不忠于毛主席,就看你们的实际行动了。到农村能吃饱饭,能自食其力,还能减轻父母亲的负担或是社会压力,赶紧下户口吧,真舍不得那几年贫穷但又乱世悠闲的日子。其实只有一个选择:上山下乡!这完全是自愿的,并不像现在有些宣传说是被迫的,而且是趋之若鹜,唯恐不及。不过,现在想起来不可思议:人被那场大革命洗脑之后,作任何事都已经不由自主的疯狂了,就像那首歌唱的“鱼儿离不开水呀,花儿离不开阳”。我就是那条慌不择路的鱼,一头扎进了农村这条并非清澈而且深不见底的河流。
1969年1月23日,心情极好的我们唱着不知疲倦的歌,伴着一路颠簸的节奏,翻过二鹅山,解放牌大货车把我们拉到仁寿县龙正区金顺公社。同行的邻居同学鐡杆顽友姜长虹姜和平两兄妹及同班朱国柱等分在群力三队,我独自一人分在二里之外的群力七队当了农民。公社武装部长戚火成在欢迎会上说:金顺是一条大河包到转,两条小河穿境过,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不要分城里头乡巴头。语言很朴实,道理很浅显。现在想起来,扪心自问,河流在哪里?知青和农民没有区别都是一样的人吗?历史告诉我们,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人是一样的人,但谁教育谁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至今为止的标准答案仍然是不解的迷,并不是主流舆论价天响声音大就可以确定的。
wyh1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2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494
6#
发表于 2017-5-15 12:23:54 | 只看该作者
今新手,明新星、、、、、、
丁力[url=http://www.chinazhiqing.com/static/image/smiley/default/em31.gif]ht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915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199
7#
发表于 2017-5-15 16:14:59 | 只看该作者
难忘的小知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61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12
8#
发表于 2017-5-16 17:15:34 | 只看该作者
成都老乡,好喜欢你的文章。真实、亲切而不失风趣,看得出你很有功底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1398

帖子

336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69
QQ
9#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9:02: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欣赏,请多指教。
wyh1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18:07 , Processed in 0.21701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