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357
9107
论坛元老
DSC_1032_副本.jpg (163.95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2014-8-31 16:32 上传
DSC_0998.JPG (144.02 KB, 下载次数: 12)
2014-8-31 16:33 上传
DSC_0997.JPG (159.07 KB, 下载次数: 2)
2014-8-31 16:34 上传
3372914645923801829.jpg (196.14 KB, 下载次数: 6)
3213881284082887131.jpg (190.26 KB, 下载次数: 3)
80年的畹町桥1419478307553000701.jpg (148.58 KB, 下载次数: 2)
DSC_0993_副本.jpg (156.55 KB, 下载次数: 3)
DSC_1002.JPG (160 KB, 下载次数: 4)
2014-8-31 16:36 上传
DSC_0992.JPG (157.28 KB, 下载次数: 3)
DSC_1006.JPG (172.72 KB, 下载次数: 1)
DSC_1013.JPG (99.97 KB, 下载次数: 4)
DSC_0996_副本.jpg (120.76 KB, 下载次数: 1)
使用道具 举报
DSC_1015.JPG (152.32 KB, 下载次数: 1)
2014-8-31 17:06 上传
DSC_1020.JPG (157.27 KB, 下载次数: 3)
2014-8-31 17:07 上传
DSC_1027_副本1.jpg (138.92 KB, 下载次数: 4)
DSC_1028.JPG (138.05 KB, 下载次数: 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SC_1033.JPG (95.13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2014-8-31 17:08 上传 当年,一些胆子大的知青还能在这里很容易地买到一些诸如日本双狮牌手表、香港产的仿冒瑞士和日本手表、澳洲产的五星牌防风打火机等当时的违禁走私商品。但买这些东西是要冒极大风险的,如果被海关或边防检查站查出来,不但东西被没收,个人的政治前途也就完了。那时的十一团知青能买到这些外国货也让其他团的知青们羡慕不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SC_1025_副本2.jpg (133.28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2014-8-31 17:07 上传 记得七十年代时,畹町镇只有3000多居民,小镇上可能只有区区几百人的居民,但它在我国的版图上却是一个声名显赫的重镇。当时,畹町镇在行政上还不属于瑞丽县,但生产建设兵团十一团的六营又在畹町镇的区域内,有些奇特。那时的边疆人有一种自豪的说法:畹町镇是我国规格最高的镇(之一),另一个是景德镇。1985年畹町镇升格为畹町市,当时全市只有一万多人,成为国内最小的市,直至1999年并入瑞丽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畹町已有2万多人口,市区也有5000多人了。畹町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边境旅游小镇,看吧,这面墙上告诉你:畹町,一定要“呆”一天!不是吗?可去看的地方多着呢,一定要吃的东西也多着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SC_1040.JPG (133.44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2014-8-31 17:10 上传 七十年代,这里还是一片农田,现在已经变成了市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SC_1041.JPG (127.74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2014-8-31 17:13 上传 这条路基本上是沿着中缅边界的界河畹町河向西延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SC_1045.JPG (126.32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2014-8-31 17:10 上传 道路的左边就是畹町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SC_1036.JPG (144.08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2014-8-31 17:10 上传 路过畹町河边,我情不自禁停下车来要在这里停留一会儿。 眼前这条小河,四十年前两边还是一片农田,今天,从我站的位置,远眺对面的缅甸棒赛(九谷)小镇还只像一个不大的村庄。而今天,小河的两边,都已变成了两国城市的市区,四十年的光景晃若隔世。 畹町河是一条国界河,虽然是一条很小和不起眼的小河,可是这条河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却是一条很著名的河。当年,缅甸共产党在靠近中缅边境的地区拉起了一支要推翻缅甸奈温军政府的缅共人民军队伍,在“支援世界革命”口号的感召下和抱着要改变自己命运的目的,成百上千的中国青年越过国境参加了缅共人民军。这条河成为了边境地区知青们私自越境参加缅共人民军的主要通道。因为只要挽起裤脚就能轻易的涉水越境,因此,这些知青被统称为“裤脚兵”。 我们连队的四川知青万维才也是从这里越境过去参加缅共人民军的“裤脚兵”。过去几十年极少有他的音讯,去年传来消息:2012年他在缅甸病逝客死异乡!他坎坷和传奇的一生却让人唏嘘不已(见网易“瑞丽江边”博客文章《缅共人民军中的“小四川”》,我的另一位同学也是从这里越境过去追寻缅共人民军的(见网易“瑞丽江边”博客文章:《追寻缅共人民军前线部队》)。 望着眼前这条仍然日夜流淌的小河,我仿佛又听到了四十年前河对岸的隆隆枪炮声......我想,如果没有那场“支援世界革命”的奇怪战争,我的队友万维才和许多中国知青一样就不会客死它乡,成为异国冤魂!但是,流走的光阴和命运,就像这条小河的流水一样永远不会倒流回来了......
DSC_1033.JPG (95.13 KB, 下载次数: 5)
2014-8-31 17:08 上传
DSC_1025_副本2.jpg (133.28 KB, 下载次数: 1)
记得七十年代时,畹町镇只有3000多居民,小镇上可能只有区区几百人的居民,但它在我国的版图上却是一个声名显赫的重镇。当时,畹町镇在行政上还不属于瑞丽县,但生产建设兵团十一团的六营又在畹町镇的区域内,有些奇特。那时的边疆人有一种自豪的说法:畹町镇是我国规格最高的镇(之一),另一个是景德镇。1985年畹町镇升格为畹町市,当时全市只有一万多人,成为国内最小的市,直至1999年并入瑞丽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畹町已有2万多人口,市区也有5000多人了。畹町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边境旅游小镇,看吧,这面墙上告诉你:畹町,一定要“呆”一天!不是吗?可去看的地方多着呢,一定要吃的东西也多着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SC_1040.JPG (133.44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2014-8-31 17:10 上传 七十年代,这里还是一片农田,现在已经变成了市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SC_1041.JPG (127.74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2014-8-31 17:13 上传 这条路基本上是沿着中缅边界的界河畹町河向西延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SC_1045.JPG (126.32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2014-8-31 17:10 上传 道路的左边就是畹町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SC_1036.JPG (144.08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2014-8-31 17:10 上传 路过畹町河边,我情不自禁停下车来要在这里停留一会儿。 眼前这条小河,四十年前两边还是一片农田,今天,从我站的位置,远眺对面的缅甸棒赛(九谷)小镇还只像一个不大的村庄。而今天,小河的两边,都已变成了两国城市的市区,四十年的光景晃若隔世。 畹町河是一条国界河,虽然是一条很小和不起眼的小河,可是这条河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却是一条很著名的河。当年,缅甸共产党在靠近中缅边境的地区拉起了一支要推翻缅甸奈温军政府的缅共人民军队伍,在“支援世界革命”口号的感召下和抱着要改变自己命运的目的,成百上千的中国青年越过国境参加了缅共人民军。这条河成为了边境地区知青们私自越境参加缅共人民军的主要通道。因为只要挽起裤脚就能轻易的涉水越境,因此,这些知青被统称为“裤脚兵”。 我们连队的四川知青万维才也是从这里越境过去参加缅共人民军的“裤脚兵”。过去几十年极少有他的音讯,去年传来消息:2012年他在缅甸病逝客死异乡!他坎坷和传奇的一生却让人唏嘘不已(见网易“瑞丽江边”博客文章《缅共人民军中的“小四川”》,我的另一位同学也是从这里越境过去追寻缅共人民军的(见网易“瑞丽江边”博客文章:《追寻缅共人民军前线部队》)。 望着眼前这条仍然日夜流淌的小河,我仿佛又听到了四十年前河对岸的隆隆枪炮声......我想,如果没有那场“支援世界革命”的奇怪战争,我的队友万维才和许多中国知青一样就不会客死它乡,成为异国冤魂!但是,流走的光阴和命运,就像这条小河的流水一样永远不会倒流回来了......
DSC_1040.JPG (133.44 KB, 下载次数: 4)
2014-8-31 17:10 上传
DSC_1041.JPG (127.74 KB, 下载次数: 2)
2014-8-31 17:13 上传
这条路基本上是沿着中缅边界的界河畹町河向西延伸。
DSC_1045.JPG (126.32 KB, 下载次数: 3)
道路的左边就是畹町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DSC_1036.JPG (144.08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2014-8-31 17:10 上传 路过畹町河边,我情不自禁停下车来要在这里停留一会儿。 眼前这条小河,四十年前两边还是一片农田,今天,从我站的位置,远眺对面的缅甸棒赛(九谷)小镇还只像一个不大的村庄。而今天,小河的两边,都已变成了两国城市的市区,四十年的光景晃若隔世。 畹町河是一条国界河,虽然是一条很小和不起眼的小河,可是这条河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却是一条很著名的河。当年,缅甸共产党在靠近中缅边境的地区拉起了一支要推翻缅甸奈温军政府的缅共人民军队伍,在“支援世界革命”口号的感召下和抱着要改变自己命运的目的,成百上千的中国青年越过国境参加了缅共人民军。这条河成为了边境地区知青们私自越境参加缅共人民军的主要通道。因为只要挽起裤脚就能轻易的涉水越境,因此,这些知青被统称为“裤脚兵”。 我们连队的四川知青万维才也是从这里越境过去参加缅共人民军的“裤脚兵”。过去几十年极少有他的音讯,去年传来消息:2012年他在缅甸病逝客死异乡!他坎坷和传奇的一生却让人唏嘘不已(见网易“瑞丽江边”博客文章《缅共人民军中的“小四川”》,我的另一位同学也是从这里越境过去追寻缅共人民军的(见网易“瑞丽江边”博客文章:《追寻缅共人民军前线部队》)。 望着眼前这条仍然日夜流淌的小河,我仿佛又听到了四十年前河对岸的隆隆枪炮声......我想,如果没有那场“支援世界革命”的奇怪战争,我的队友万维才和许多中国知青一样就不会客死它乡,成为异国冤魂!但是,流走的光阴和命运,就像这条小河的流水一样永远不会倒流回来了......
DSC_1036.JPG (144.08 KB, 下载次数: 3)
眼前这条小河,四十年前两边还是一片农田,今天,从我站的位置,远眺对面的缅甸棒赛(九谷)小镇还只像一个不大的村庄。而今天,小河的两边,都已变成了两国城市的市区,四十年的光景晃若隔世。
畹町河是一条国界河,虽然是一条很小和不起眼的小河,可是这条河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却是一条很著名的河。当年,缅甸共产党在靠近中缅边境的地区拉起了一支要推翻缅甸奈温军政府的缅共人民军队伍,在“支援世界革命”口号的感召下和抱着要改变自己命运的目的,成百上千的中国青年越过国境参加了缅共人民军。这条河成为了边境地区知青们私自越境参加缅共人民军的主要通道。因为只要挽起裤脚就能轻易的涉水越境,因此,这些知青被统称为“裤脚兵”。
我们连队的四川知青万维才也是从这里越境过去参加缅共人民军的“裤脚兵”。过去几十年极少有他的音讯,去年传来消息:2012年他在缅甸病逝客死异乡!他坎坷和传奇的一生却让人唏嘘不已(见网易“瑞丽江边”博客文章《缅共人民军中的“小四川”》,我的另一位同学也是从这里越境过去追寻缅共人民军的(见网易“瑞丽江边”博客文章:《追寻缅共人民军前线部队》)。
望着眼前这条仍然日夜流淌的小河,我仿佛又听到了四十年前河对岸的隆隆枪炮声......我想,如果没有那场“支援世界革命”的奇怪战争,我的队友万维才和许多中国知青一样就不会客死它乡,成为异国冤魂!但是,流走的光阴和命运,就像这条小河的流水一样永远不会倒流回来了......
DSC_1047.JPG (131.46 KB, 下载次数: 4)
2014-8-31 19:43 上传
DSC_1046.JPG (161.14 KB, 下载次数: 2)
DSC_0862.JPG (174.06 KB, 下载次数: 1)
DSC_0856.JPG (166.01 KB, 下载次数: 3)
DSC_0841.JPG (132.29 KB, 下载次数: 1)
2014-8-31 19:42 上传
DSC_0842.JPG (140.57 KB, 下载次数: 6)
DSC_0855.JPG (165.63 KB, 下载次数: 4)
1100
2208
8万
超级版主
雷午寨主 发表于 2014-9-15 09:54 畹町原来是中国唯一的一个直辖镇,我来云南时对它充满着神秘的感觉。当年在这里曾经对境外观看很久,想不出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0 15:10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