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养老“空巢”“失独”“失能”家庭现象评析 中国上山下乡运动己过去近半个世纪,当年的一代知青如今都已进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老年时代。无庸讳言,知青中许多家庭生活是幸福的。俄罗斯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家庭,媒体多有宣传报道,不再多说,我只是分析述评后知青时代中“空巢”“失独”“失能”三类知青家庭的困难窘境,呼吁政府社会给予关注与帮助。 中国绝大多数知青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在中年阶段还可以干活挣钱,进入老年,已无年龄优势,疾病染身,经济拮据,艰难度日。“空巢;失能、半失能;失独”现象,严重影响许多知青家庭老年生活质量,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知青家庭“空巢”状况; 1979年,我国实行每一个新婚家庭只准生一个子女的“独生子女”政策。恰巧,这段时期是1000多万知青返城,结婚生子的集中期。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国城镇青少年有2700万之多,其中上山下乡有1730万,占同龄青年的64.1%。占三分之二。 按这个比例来类推,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的独生子女家庭应该占到三分之二左右,此比例只是保守算法,因为在城市工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在部队当兵,上学的同龄青年人,因条件较优裕,工作稳定,收入相对较高,结婚早,赶上生育“二胎”的末班车。 知青由于经历了上山下乡的波折,受经济物质条件限制,结婚生子较迟,恰巧赶上1979年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据了解,知青中独生子女家庭占知青家庭的98%左右。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上半期结婚生子的知青家庭约占同期独生子女家庭的80%左右。后知青时代,知青空巢的机率大为增加。 2015年《共识网》刊登“漫步人生”一篇文章,具体的阐述了关于知青养老问题的思考和建议,并说:在全国六十至七十岁的退休老人中绝大多数都是知青,养老金很低,是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弱势群体。呼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和养老政策,增设养老服务设施机构,解决知青的养老困境。 2011年08月17日,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今天上午公布了上海市老年人生活方式和质量评价调查报告;目前,60-69岁老年人多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随着子女置业成家、父母退休,两代人均步入人生新的阶段。一些家庭由于住房条件的改善,子女另择户居住。同时,不少父母也希望拥有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主动选择分开居住。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比重,与50-59岁中老年相比陡然下降,从逾八成减少到六成。而空巢老人家庭比重上升逾两成,达到38.9%。 而60岁-69岁老人中,近70%是知青。空巢老人比重近四成。因“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社会家庭结构迅速呈现“421”模式,既4个老人,2个年轻人,1个幼子。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许多子女买房与父母分房择居。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独生子女的父母,与上一辈多儿多女的父母不同,唯一的子女将承担赡养父母的重任。大约二十年后,待第三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有可能面临的是一对夫妇上面有12位老人。别说养活,恐怕连见孩子一面都成了奢望。 2015年05月13日,《北京晚报》刊登《2015家庭发展报告: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一半》的文章,透露国家卫计委发布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报告;目前家庭规模小型化,2人、3人家庭成为家庭类型主体。同时,家庭类型多样化,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不断涌现。在儿童照料、教育方面,父亲的角色发挥不足。在养老方面,老年人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对社会服务需求较大。 据了解,本次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市、区)、321个县(市、区)、1624个村(居)的32494个家庭,人口184439人。 家庭小型化,人口以2人或3人为主。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平均规模为3.35人,其中,农村家庭平均规模为3.56人,城镇家庭平均规模为3.07人;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02人,其中,城镇家庭户平均规模为2.84人;户平均规模仅有2.72人,其中,城镇户平均规模为2.63人。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