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碗 于 2017-5-6 20:10 编辑
北京知青刘小田生就一副公鸭嗓,说实在的哈尔滨男知青刚到12连时最反感的就是刘小田,原因就是那副公鸭嗓,还有他特爱表现自己,随处“嘎嘎”大叫。
刘小田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语种是德语。他 1米80的个头,体态匀称健硕,剃着北京知青最喜欢的那种小平头,白净的面庞,大大的眼睛,浓黑的眉毛,高鼻梁搭配一张小巧的嘴真有点鬼斧神工的意思。国字脸上的五官有稍许移位,但那算不上是致命的缺陷,给人的印象仍旧是漂亮(北京话叫盘儿靓、条儿冲)。他其实很讨人(尤其是女知青)喜欢的。
刘小田出身军队干部家庭,文化大革命中父母受到波及,那种出身“红五类”的优越感早已消失殆尽。由于他在烘炉(12连机修锻造车间简称烘炉)工作,埋头苦干,技艺精湛,因此大家送给他一个雅号──“二铁匠”。
“二铁匠”刘小田不愧为学语言的高材生,口才极佳,且头脑灵活、博学强记。每天熄灯后,当时流传的手抄本小说《一只绣花鞋》、《绿色的尸体》,经他学说起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那“嘎嘎”的嗓音或许是因为大家听惯了的缘故,已经被战友们的耳膜滤掉了。大家唯一的感受是娓娓动听,讲到紧张时刻,也不知是谁故意凑趣“妈呀”一声大叫,胆小一些的,早被吓得屁滚尿流,钻进被窝用被子捂着头再也不敢听了。越不敢听越是要听,待到他们心惊胆颤地从被窝里又露出头来时,刘小田已经捏着嗓子用舒缓的语调谢幕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二铁匠”的臂力在12连是出了名的,这和抛石头有关。每天在烘炉抡大锤,他的臂膀确实比别人粗壮,为此他经常在好友面前显示,故意绷起肩胛部的肌肉“瞧!这大棒。”接着又会折起小臂,攥紧拳头让你欣赏那壮实的腱子肉“瞧!这二棒。”(可惜当时知青对健美运动还闻所未闻,否则刘小田肯定会成为团里的健美明星。)在一片略微带有恭维的赞美声中,刘小田的脸上会漾起两个深深的酒窝,并斟满自得的美酒。他的这种做法,在弱者面前会赢得赞誉,但在强者面前只会遭到挑战。一次几个自诩的强者争执起来,年轻人争强好胜的性格此时尽显无遗。掰腕子这种古老的办法太耗费时间,摔跤弄一身泥土又不太值得,于是便选择了一种体现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运动——抛石头。找几块质量相仿的石头向远处抛去,谁抛得最远就证明谁最孔武有力。挑战几人依次出场,成绩一般。轮到“二铁匠”出场了,但见他使出吃奶的力气,“咳!”的一声,石头应声而出,又高又远。眼看冠军就要产生了,谁料却发生了意外:在“投掷区”前面很远处有一个木制的厕所,也许是刘小田的爆发力太威猛了,石块越过其他人投掷的着地点还不肯轻易落地,竟直奔厕所而去,不偏不倚正好从掏粪口飞入厕所大便池内。试想一下,那块石头的重量不算小,而斜抛运动末速度的垂直分量也不低,其激起“民粪”的能量之大就可想而知了。接下去更让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一位女同胞推开厕所门,骂都没来得及骂一声(也许距离太远,骂声听不见了),提着裤子箭也似地落荒而逃……于是沉默代替了应得的祝贺。“二铁匠”这时也收敛起张扬的个性,嗫嚅道:“没想到这块石头这么轻,没想到厕所里面还有人。”一时间“二铁匠”刘小田的臂力之威名声大噪。
经过这件事情,“二铁匠”刘小田对那些表面的虚荣再也没了兴致,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烘炉的工作中。当时12连烘炉设备十分简陋,大一些的农机件锻修工作仅靠两把八磅大锤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头脑灵活的“二铁匠”就与“老铁匠”许师傅探讨起技术革新的办法来。他们决定土法上马自制一台“夹板锤”。当时一没资料,二缺资金,师徒俩在土地上画草图,到废料堆里找材料。经过二十余天的努力,在刘队长、黄技术员的帮助下,经全班同志的配合下,“夹板锤”竟然造了出来,只见它墩墩实实立在烘炉炉膛右侧房屋正中,新漆着浅蓝色的油漆,就像年轻喜欢亮块儿的“二铁匠”,在那儿展示着健美的身姿。其实,“夹板锤”的工作原理并不算复杂,它由机架、锤头、锤杆、滑道、转辊、传动装置及控制装置等部分组成。锤头是一块十五公分见方的铁块制成,上面固定着二米多长的方木锤杆,电动机提供动力,一个手柄控制锤头的起落。不知是由于设计时计算有误,还是出了别的问题,试车时“二铁匠”操作手柄把“夹板锤”“举”了起来,锤杆穿过天棚预留孔后,忽然“砰”地传来一声巨响,灰尘、木屑、碎瓦从天棚预留孔中纷纷落了下来,众人跑出烘炉一看,原来“夹板锤”把房瓦板捅了个窟窿,房顶的瓦片也被掀翻了数片。回到屋内再看,尘埃已经落定,一缕阳光从房顶上新开的孔洞中洒落下来,它向人们宣告了一个喜讯:“夹板锤”制造成功了。由于这个意外形成的孔洞不大,又正好处在房脊附近,不会往下漏雨,反而为烘炉加装了一个换气孔,对改善烘炉的工作环境大有裨益,于是这个孔洞未被修补,而是原样保留了下来。
可不得了啦,“二铁匠”把烘炉的“天”捅了个窟窿…… 从此,“二铁匠”刘小田的威名更加远扬。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如果那座烘炉还在,如果那台“夹板锤”还在,我想那个意外形成的孔洞也许还在,它们或许会成为有幸寻根回连探亲知青后代瞻仰的一件文物。那被掀翻的红瓦片也应该像当年一样,远远望去,俨然一枚勋章挂在烘炉的屋顶上。它向人们讲述着一个故事:当年有一群青年曾在这里奋斗过,当年有个“二铁匠”曾把“天”捅了个窟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