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386|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过昨天》节选一:少年已知愁滋味

[复制链接]

174

主题

61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0:24: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少年已知愁滋味
         安宁檬
   
双河县是西南地区一座美丽的小县城,因境内有白水河、黑水河而得名。白水河平静舒缓,黑水河汹涌澎湃,老人们传说是由一位清秀的姑娘和一位骠悍的小伙子幻化而成。双河县盛产大雪梨,每到梨花开放的时候,漫山遍野白茫茫一片,十分壮观。可对于林若熙这群十六、七岁的下乡知青来说,这儿却是一块迷茫的土地。他们打起背包离开父母来到这里的时候,正是三九寒天,既没有多少绿叶,更看不见什么梨花,有的只是萧瑟的寒风和不知前路在哪儿的懵懂。
林若熙是老三届的初中生,在班上年龄偏小,虽然身材高挑,但看上去还像个孩子,红扑扑的脸儿像苹果,一头乌发梳成两条齐肩刷把辫,尤其是那双睫毛浓密的梦幻般的眼睛,一张一合间透着十分的稚气和纯真。她和学校的两千多位同学,按上级安排上山下乡,从省城蓉市来到双河县插队落户。
在蓉市离家的那天早晨,她是一个人背着行囊出门的。若熙家住在父亲工作的建筑学院里,原是院领导的父亲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还被关在“牛棚”里,除了劳动改造不得离开关押他的那个房间。妈妈正卧病在床,只能眼泪涟涟地目送女儿只身离去。当她背着铺盖卷走到正对学院门口的那条路时,见有一个人在寒风中扫地,从那瘦削的佝偻的身影她看出是爸爸,他系了一条大围裙,手里拿着一人高的大竹扫帚,一边扫地一边不时抬头看家的方向。若熙急忙走到爸爸身边。
“知道你今天一早要走,我就先来扫这条路。”爸爸满眼担忧地说。
爸爸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张五元的钱,塞到女儿手里:“拿着,可买点油盐。”
若熙知道这是爸爸从每月十五元的生活费中省下来的。自从成了走资派,父亲的工资就从每月一百三十元降到了十五元。若熙攥着这还带着爸爸体温的五元钱,泪如雨下。
“要照顾好自己……好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走吧。”爸爸转过身去继续扫地。
“爸爸我走了。”若熙哽咽着。
爸爸没有抬头,只是挥挥手。若熙走了,几次回头看爸爸,爸爸手拄扫帚站在那里,注视着她步步远去的身影,见她回头,挥挥手,直到她消失在学院门口。拐个弯她从墙洞里最后一眼看爸爸,见爸爸头埋在扫帚把上,瘦弱的身体在微微颤抖……
若熙到学校集合,三十多位同学上了一辆大卡车,各自坐在自己的背包上。她和同班同学费惠坐在一起,她们组成一户,被分配到双河县梨树公社河东生产队。费惠比若熙大半岁,皮肤很白,微胖,细长的眼睛,有一张嘴角上翘的嘴,不时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连哭的时候也像是在笑。很多家长来送行,车上车下哭成一片。费惠的妈妈也来了,拉着她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千叮咛万嘱咐。车已开出好几里地,费惠和不少同学还在抽抽咽咽地哭。若熙没有哭,没有一个人来送她,她似乎连哭的理由都没有。
大卡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一天,黄昏时分到达双河县梨树公社,在一条坑坑洼洼的简易公路边停下来,同学们慢慢下车。可刚一下车就听见有人尖叫,原来踩在了一根死人骨头上。车停的地方是新近才开出的简易公路,路旁被挖断的坟堆里露出半截破烂棺材。女同学吓得哭起来,男同学们也议论纷纷:“这是什么地方啊!怎么让我们到这种地方来!” 没下车的同学不敢再下来,下了车的又跑回了车上。
看到这种情况,加之天色已晚,送他们下乡的工宣队队长只好临时决定,把学生们拉回县招待所住下来。第二天,集中学习上山下乡文件,并大声反复齐颂“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下午,工宣队长又耐心地跟同学们做工作,大家重又登上大卡车开往梨树公社。当再次来到那条简易公路的时候,半截坟堆已清理掉了,而且各生产队还派了代表在那里等候,一看到知青们的车,就敲锣打鼓、齐声高呼:“热烈欢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没等学生们下车,就有人上来热情地帮着提行李,接他们到各自的生产队去。来接若熙费惠的是生产队队长谢富贵和一位小伙子。中年队长今天特意穿了一件干净的、补丁补得很规整的衣服,憨厚地笑着。他把俩女孩的行李装到他和小伙子背来的两个大背篓里,全都背上,说你们走不惯山路,慢慢跟着我们走就行了。
天色已近黄昏,同学们望着这片陌生的土地,四面黄土,满目苍凉,感觉自己就像孤儿,被遗弃在这深不可测的山沟里,就此开始自谋生路,心中充满不知命运为几何的恐惧。大家依依惜别,此去山高路远,不知何时再见,心情沉重地跟着各自的“乡亲”上路了。
若熙费惠跟在队长身后,在山路上摇摇晃晃地走着,到达河东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河东村位于白水河东岸的一个山坳里,河水在那儿拐了一个弯,村子就在那河湾处。这是一个典型的西南小山村,二十来户人家,四周竹林环抱。村民们节约灯油,大都还未掌灯,加之掩隐在树丛中,几乎走到跟前,还看不见有个村子。走近了才看到错落的黑乎乎的房屋,一条山溪从村里穿过,泛着些许亮光,还叮咚作响。绕过几丛竹林,来到一个院子前,一条油亮亮的黑狗早在门口张望,还汪汪地叫。房东大婶迎出来,四十来岁,慈眉善目,穿着阴丹蓝中式棉袄,头上盘着白布头巾,笑吟吟地在围裙上擦着手。黑狗极灵醒,见主人热情,也开始摇尾巴欢迎来客。
河东村每户人家都姓谢,无一例外,就是外来的上门女婿也要改姓谢,以保证子女姓氏的纯正。每家都严格按照祖宗传下的班辈和排行起名,也严格遵循班辈称呼,因此80岁老翁叫3岁孩子爷爷的也不少见。若熙和费惠见村里人大都称房东为二婶,她们也就随了口称呼二婶。二婶已从本来不宽敞的房间中腾出两间小屋,一间给她们作寝室,一间盘了个火塘,除睡觉以外的所有活动都在火塘屋进行。生产队用国家拨给知青的安置费为她们置办了两张单人木床,劳累了一天,她们随便收拾收拾就睡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61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12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1-8-30 19:10:07 | 只看该作者
雷振华 发表于 2021-8-30 10:16
说得太好了,不愧是老朋友!

谢谢老朋友共鸣。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61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12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1-8-27 16:46:50 | 只看该作者
周小宁 发表于 2021-8-27 15:09
中华崛起——做世界领头羊的机到了(上)
(献给我的知青朋友)
我们知青曾经是人类最有激情的一代,如今在 ...

为中华的崛起而骄傲,发挥老知青一滴水的作用。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934
33#
发表于 2021-9-6 07:2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198
32#
发表于 2021-9-5 20:46:30 | 只看该作者
天下知青是一家,如今在伟大的网络时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个《中国知青网》的《知青文化》平台就是我们全国知识青年的家。让我们知青在这个全国知识青年的大家庭中互相学习、交流、活动、奉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天下知青是一家,当年我们一心大队,七个生产队的知青就住一套房、吃一锅饭、……
老知青组长姬姜周子祝我的知青朋友安全、健康、长寿、……。
我们如今是知识老人了,应该成为全国老年人的表率,做中华民族“安全、健康、长寿、……”的榜样。当我们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安全国、健康国、长寿国、……的时候。我们的人民社会主义优秀体制就会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拥护、支持、向往、……,美国人民也一样,他们就会选择美国人民共产党执政,……这世界老大、老二都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整个世界的格局就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也将改变。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61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12
31#
 楼主| 发表于 2021-9-2 17:36:44 | 只看该作者
千帆过 发表于 2021-9-2 15:39
这是作者几年前的文章,今天读起来仍然吸引你一口气读完。那年那月的事仿佛就在昨天,一幕一幕的还是那 ...

谢谢帆老师赏阅共鸣。说得好啊“所幸的是我们走过来了,但那条路让人难忘。”知青这条路确实终生难忘。当年很苦,但现在回想起来很感谢那段经历,它使我们体会到生活的苦辣酸甜、人情的冷暖,使我们懂得珍惜,学会感恩,记住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人生观和认知情感……小文以小说形式写就,但素材确实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直至20多年后回到乡下,见到老队长等老乡亲,就完全像亲人一样,看他们生活仍那么艰辛,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倒是变化很大了,但不少老乡亲已经不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1

主题

4132

帖子

1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7289
30#
发表于 2021-9-2 15:39:4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作者几年前的文章,今天读起来仍然吸引你一口气读完。那年那月的事仿佛就在昨天,一幕一幕的还是那样清晰让你产生共鸣。山路弯弯,民风淳朴,前景迷茫,唯有前行。所幸的是我们走过来了,但那条路让人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61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12
29#
 楼主| 发表于 2021-8-31 20:53:53 | 只看该作者
筱怡 发表于 2021-8-31 13:19
好文笔,学习欣赏了。拜读安宁檬文友《走过昨天》节选一:少年已知愁滋味,感赋填词一首。

词.采桑子( ...

筱怡文友好词!谢谢馈赠,收藏留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718
28#
发表于 2021-8-31 13:19: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筱怡 于 2021-8-31 13:31 编辑
安宁檬 发表于 2021-8-30 19:10
谢谢老朋友共鸣。

  好文笔,学习欣赏了。拜读安宁檬文友《走过昨天》节选一:少年已知愁滋味,感赋填词一首。

词.采桑子(词林正韵)
少年已知愁滋味
——读安宁檬《走过昨天》节选一随吟
萧毅


少年已识愁滋味,来到山沟。来到山沟。插队离家知道愁。
如今回味愁滋味,往事回眸。往事回眸。岁月留痕心里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934
27#
发表于 2021-8-31 07:4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7

主题

5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933
25#
发表于 2021-8-30 10:16:22 | 只看该作者
安宁檬 发表于 2021-8-28 09:19
谢谢文友看得起,但我只是一介小民,安于现状,知足常乐,做好自己的本份,没有扛大旗的宏伟理想,让文友 ...

说得太好了,不愧是老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5 09:15 , Processed in 0.252015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