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7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逝去的岁月》连载——68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107

帖子

5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0 21:36: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沈阳探亲
每年春节和一些农闲的日子我们都会回沈阳几次,离开沈阳几个月不能称为时间长,但农村艰苦的生活还是让我们对家乡有一种久别的感触,回到家乡沈阳我们感到特别亲切。美不美,家乡水,每个人都会喜爱自己的家乡,我也是一样认为故乡沈阳很美。沈阳做为一个城市和我国一些古老的城市相比,也许存在时间并不算长,但作为一个区域的称谓,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1968年下乡前的沈阳市区要比现在小多了,在我的眼里小河沿运河的东边就是“五三公社”的菜地了,珠林桥是市区最东边;南塔、沈阳药学院、东北工学院是市区最南边;辽宁大学、北陵、省政府是市区的最北边;十四路、工人村是市区最西边。

文革前的沈阳建筑高楼大厦很少,中街、太原街的商业楼群大都是解放前的老建筑。居民普遍住一些老旧平房,只有一些较高级的领导才能住上解放前留下的日本建筑的小楼里。在我的眼里沈阳的建筑从解放到文革时期基本没有什么变化,那时候我好像从来没有看到哪有建筑工地在施工。我记得上小学时,我们为了走近道,经常翻过已经倒塌一半的老城墙上学。在我下乡的时候,老城墙遗址还仍然存在。多年城貌不变的沈阳却更显得古朴和亲切,那些老街道、老建筑、老胡同、老房舍都给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沈阳是以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在“一五”期间就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曾制造出中国第一台万能铣床、第一批航空轮胎、第一架飞机等重要工业产品,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沈阳素有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陵”之称,是具有浓厚满清文化的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也是个美丽的城市,有“两陵一宫”“新乐遗址”等多处名胜古迹,市内公园、河流、湖泊和苍松翠柏、林荫小道等都是人们游览和休闲娱乐的怡人之处。

从青年点回沈阳探亲象征着休息和生活的改善,所以每次准备回沈阳时大家也都特别激动,都翻箱倒柜特意打扮一番,将仅为回城穿的那一套行头穿上。当年可能是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影响,军装是最流行的服饰。要是穿一身军装那就是当年的奢饰品,让人羡慕的不得了。就是穿一件军用棉大衣或戴一个军帽都让人非常羡慕。当年因为抢军帽犯罪的案件经常发生,可见当时年轻人对军装的追求和喜爱。要是女青年穿一身军装那更是打眼,回头率是相当高的。

但军装是很难弄到的,我们大队知青就几个人有旧军帽,还一天“牛”的不得了。穿戴黄色的仿军装的人也很多,但有时会遭到人们的取笑。所以我们大队知青只能追求第二服饰“海派”,追求上海时髦年轻人的打扮。什么上海青年式皮鞋、上海羊绒衫和围脖等。还有北京山羊牌棉布鞋和白塑料底单鞋等。那时候有一段时期还流行中山装和瘦腿裤,冬天流行短棉猴和戴个大口罩,男青年流行戴个蓝色料帽,女青年流行戴风雪帽。我大队知青韩宏钟和孙彦群在穿戴上比较前卫,是紧跟“海派”流行潮的。

我们在农村生活很艰苦,父母也很挂念我们。那时候提倡在农村过革命化春节,但我总觉得春节应该是家人团聚,再说那也是农闲的日子,就没有响应在农村过革命化春节的号召。后来听同学说:在农村大年三十挺热闹,男女知青在一起欢欢乐乐包饺子,但吃完了就都想家了,女知青哭得像“忆苦思甜”似的,有的男知青半夜就坐车往回跑。所以更坚定了我春节在家过的念头。

我们回沈阳见到父母姐妹既享受天伦之乐,也是让父母放心。父母很喜欢听我们讲农村的事情和我们在农村的情况,当然让父母操心的事情很少讲,不能让已经为我们操碎了心的父母再增加烦恼。在沈阳期间知青也都互相到家里走走,和知青父母唠唠嗑,知青父母也都喜欢从别的知青口中了解更多的农村情况和自己孩子的情况。

其实那时候我们还不很懂事,回家陪父母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是和知青在一起玩,玩的主项就是聚餐。农村粗粮少菜的艰苦生活,大家都希望在城市的短短几天里好好享乐一下,到大饭店聚一聚,好好吃一顿改改馋。那时候沈阳的饭店不多,有名的饭店更少。大家把从农村挣的那点钱,也有从父母要的钱共同凑出来。这次你请客,下次他请客,到沈阳有名的饭店聚餐。当时大家流行的一句话是“过一小时共产主义”。那时候的饭店真是人民的饭店,再有名的饭店花十快八快的也能饱吃一顿。圆路餐厅、北方〔勺圆〕饭店、开封灌汤包、老边饺子、味里香烧麦、西塔冷面店、大舞台油炸糕、山西刀削面等,这些沈阳最有特色的饭店我们都光顾过。大家说要吃遍沈阳名店,每次回沈阳都要找没有去过的饭店去吃吃。有一次我和朱乃光等几个同学来到也算是沈阳最大最有名的北方饭店,问最贵的菜是什么菜?服务员说是熘虾段,4.2元一盘。这当时是沈阳市最贵的菜了,我一听这价格吓了一跳,但尝尝鲜的想法使我们慷慨解囊(要是现在肯定一般人是不会上最好的饭店,点最贵的菜消费)。第二贵的菜是烧鸭块,1.7元一盘,又点了几个别的菜,几个人大吃大喝起来。那个虾段是又白又粗,肉是又细又嫩,味道是又鲜又美好吃极了。那时候没有养殖,全是野生的,现在是很难见到那么鲜美的虾段了。吃起来全忘了农村那种艰苦的场面,谈笑风生、频频举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真是痛快。一个个喝得满脸通红,精神亢奋非常惬意,直到说话含糊不清才算拉倒。大家取笑说提前体验“共产主义一小时”。回沈阳最快乐的事情就是上饭店聚餐,回沈阳“过一小时共产主义”是当时我们知青最企盼的事情。


同学在一起也喜欢照相玩,那时候照相算是一种高档的娱乐和消费了。相机那时候是高贵的奢饰品,我们谁家都没有,就韩金财同学的哥哥有个“135”像机。我们就常常成群结伙到北陵公园、万泉公园等地方去照像玩。那时候洗像也洗不起,为了省钱就自己洗。但自己洗效果是极差了,不知道是曝光时间长了还是短了,也不知道是显影粉和定影粉是放多了还是放少了,反正很多相片洗出来我都不知道谁是谁了,找了半天硬是没有找着我,哈!遗憾的是在农村谁也没有相机,知青在农村的相片谁也没有,难忘艰苦的农村生活没有留下任何影像,感到很遗憾。

回到沈阳也是和邻居伙伴互相走走,特别是邻居伙伴下乡到各个地方都有,老没有见着更是喜欢在一起聚聚玩玩。在一起互相谈各个队里和青年点的情况。他们下乡队里的分值都没有我们队高,但他们青年点的生活比我们能略强一些。1968年沈河区知青下乡四个县:清原、新宾、西丰、台安,每校还有少数几个班级下乡到盘锦。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文化生活,我们在一起高兴了就打打扑克。有一次9月30日我在邻居家玩了一夜扑克,第二天是国庆节,早上我回到家里,妈妈就让我去给老妹妹送10个烤饼和两罐头瓶肉酱。老妹妹是我家第三个下乡的,在沈阳近郊高花公社。我骑自行车4个多小时,中午快12点了才到,老妹妹上工还没有回来。等了一会老妹妹回来,我们吃完饭,老妹妹下午还要上工。我就往家骑,快黑天了才到家。第二天早晨睡醒起来感觉天旋地转,脑袋沉沉的。我赶紧趴下,但头很沉,不敢坐起来,一起来就天旋地转。原来我没有休息好,头一夜打扑克没有睡觉,又骑了一天车,得了眩晕症,这是我第一次得眩晕症。

鲁润玖同学和我关系很好,他在下乡前就当兵了。当兵后和我一直保持着通信往来。有一次我上长春大姐家,还特意去他的部队看他。但不巧的很,他随部队拉练去了没有看到。他每次回沈阳探亲几乎都提前来信告诉我,希望我也能回沈阳互相见面聚聚。有一次我回到沈阳还和鲁润玖、李忠海照了个合影像。那时候李忠海已经转业在“劲松机械厂”当工人,鲁润玖在部队提干了,我还在农村当知识青年。没有想到少年时的伙伴都已经工作在各个岗位了,我却成了农村的农民。我就提议照片提字为“工农兵合影”,来体现我们职业的不同。鲁润玖认为我情绪太消沉,就没同意提。我还穿上鲁润玖的军装照个像,总算当上解放军了。哈!

有一次我上周维新家玩,看到他正在画画,他父亲虽然是画画名家,但我却从没有发现他爱画画,我想他是不是出身不好对抽调伤心了?还是为悼念父亲要子承父业?我看墙上挂一幅上山虎,虎头转过来瞪着凶大的眼睛。旁边还有一句题词:“怎禁它回头秋波那一转。”我不明白就问周维新,周维新就说,这幅画是他爸爸画的,他想学画爸爸的画。那句话是出自唐伯虎点秋香。啊!我明白了!原来形容秋香漂亮,回头秋波一转会让男人魂不守舍;老虎眼睛一瞪也会让人魂飞魄散。我想我宁可遇到十次秋香即使看不到秋波那一转,也不愿意遇到一次老虎看它那种那种可怕的秋波。

一年几次短暂的沈阳休息探亲,大家缓解了身体的疲劳、放松了精神、改馋了胃口,使精神和身体为适应下一段的农村艰苦生活起到了一种补充和缓解作用。

那时候沈阳的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还是很紧的,有一年春节前一段时间,沈阳连续枪毙三批人,都是政治犯。游街时每次都是十多个人,一辆车押一个,手被反绑着,嘴被铁丝勒着,哈喇子直流,胸前挂着“反革命暴动犯”的大牌子。当时我还很奇怪,因为多少年老是讲社会主义阶级斗争是长期存在的,是复杂的,有时还会很激烈的。我也老听到抓到过什么坏人,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抓的坏人特别多,但从小到大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地方有坏人破坏,更没有听到有什么反动武装和暴动。这些人是怎么搞的反革命暴动布告也没有写,但我知道那时候很多政治犯主要是犯在嘴上,一句话不慎就可能成为人民的敌人,祸从嘴出在当时是相当有道理的。但嘴要注意,耳朵也不能麻痹,耳朵出事的政治犯也不少。那时候收听外国对华广播被定性为收听敌台,也叫收听短波。听说短波里广播的都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反革命言论,是被严格禁止收听的。谁收听短波是一种严重的反革命行为,要是被抓住会被以“现行反革命罪”判刑的。那时候收音机是家里最大的电器产品,也不是家家都有的。再说那时候收音机的功能很差,一般收音机想听短波也是很困难的,我在家里根本没有听到过。父亲也把收音机指针拨到固定的台上而不让我们碰,防止我们一不小心成了“现行反革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514
沙发
发表于 2017-3-21 07:43: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7-3-21 07:44 编辑

朋友的文章也让我想起了那年、那月、那山、那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4 09:49 , Processed in 0.122007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