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忆水澜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口就好》

  [复制链接]

60

主题

126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830
1061#
 楼主| 发表于 2014-7-3 14:41: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忆水澜亭 于 2014-7-3 20:32 编辑

《关于“孤平”与“拗救”》
    “孤平”与“拗救”,是学写律诗时一定能遇到的术语。也是掌握律诗写作及欣赏律诗应该了解的学问。凡属学问就复杂,说起来不易,讲明白更难。但,这世界充满辩证,没能力的人会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有能力的人会把复杂的事情整简单。我属于后者。哈,我这样说是埋下了伏笔。即:我把简单的事情告诉你了,你还犯糊涂,还往复杂上想,你属哪种人,我不说,大家心知肚明。
    现在说正题。
    1、什么叫“孤平”。
    在律诗的一个句子里,大家都是仄音,就独独你一个平音, 你孤立了,你就叫“孤平”。记住,每句诗最后一个字不能算,因为这个字牵扯到韵脚。我说的是七言里的前六个字,五言里的前四个字,大家都是仄音,就你一个平音,你就是“孤平”。出现“孤平”就是犯规。
    举例: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平平仄仄平”这样的句式中,七言第三字、五言第一字就不能变,变则犯孤平。就变成了“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孤独的一个“平”出现,就犯了律诗的大忌。
    也许有人说,那这样的句式中,是不是七言的第四个字,五言的第二个字可以变呢?更不行!
    这牵扯到律诗的另一个规则,即“一、三、五不问。二、四、六分明”规则。(五律则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意思是说每句的一、三、五字可以变通,即可平可仄。二、四、六字必须严守平仄的格式,不能变通。对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准确提法,可以用一个口诀来概括:“要说不论有规程,二忌前提记心中。一忌除韵犯孤平,二忌句尾三连同。三仄脚偶而也可用,前边必须二平声。双位原则不能变,双仄脚前位可换。前边两字必为平,特定格式古长见。多数用在尾出句,适当变通有规范”。
    应当说明的是“孤平”仅指七言仄起平收、五言平起平收这一种类型。在其他的仄脚句式中,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孤平。  
    2、什么叫“拗救”。
    律诗平仄格式要求严格,但这并不是说没有灵活性。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格式有变通之处。如果有不合平仄的地方,就有补救的方法。补救的方法就叫“拗救”。
    首先说什么叫“拗”?律诗中凡不依平仄常规而出现的字,称为“拗”。就是说,这个字应该用平音字,你却用了仄音的字,或该用仄音字,你却用了平音字,那这个字就称为“拗”。凡“拗”需用“救”作为补偿,有拗有救,才不为病。如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就应该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即在可以变通的位置(一、三、五)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或相反,以调节音调,使其和谐,称为“拗救”。
    其实,古代诗人的作品在平仄格式上变通的情况相当普遍,以致于寻找不变通的律诗反而很费劲。可见,大多数古代律诗都是通过“拗救”之法来完成作品的。
    对于“拗救”,有一首口诀可参考:“不依常规就称拗,有拗有救不为病,仄拗需用平来救,平拗相救改仄声。出句对句变通位,仄平换救可变更。孤平要在当句救,倒数第三仄改平。此处拗救作用大,一平可救三仄声,既救上句二仄拗,又救本句免孤平。”
     现在,试将五言变格按句型归纳为:单仄脚“仄仄平平仄”可变通为“()()平仄”(加()者为可平可仄,下同)。双仄脚“平平平仄仄”可变通为“()()仄仄”,其中虽然一、三两字均可变通,但在具体运用时,不能两字都变,如变一则不能变三,变三则不能变一。双平脚“仄仄仄平平”可变通为“()仄仄平平”。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变通口诀对此加以概括:“单仄脚一三可随意,双仄脚只能变其一。单平脚防孤三可改,双平脚忌连一能易。”
    现仅举一个李白的《夜宿山寺》为例:
危楼高百尺, 平平平仄仄  
手可摘星辰。 仄仄仄平平  
不感高声语, 仄仄平平仄  
上人。 平平仄仄平 ---仄平。第一个字“恐”是仄,第三个仄音就改为天“平”音。“恐”仄音是拗,“天”平音来救。本是“平平仄仄平",现为“仄平平仄平”,这就符合格律的要求了。
    依照上例,五言各式均可增加一个音步,而推导出七言各式。五言的第二字如为平声,前边即加“仄仄”,反之,开头两字就为“平平”。扩展的七言句式,第一字均为可平可仄,其余五字的变通格式与五言相同。即单仄脚为 ()()()平仄”;双仄脚为“()()()仄仄”,双平脚为“()()仄仄平平”,我们也可以用一首口诀来加深记忆:“七言首字可变通,其余便与五言同,一三次序变三五,灵活运用有准绳。”
    另外,前人还有“末防三连同”的规矩,即在句子末尾,要避免三个平声字或三个仄声字连在一起。等等,还有就是不能再说了,再说下去,没人写律诗了!所以,到此打住。
    总之,我把复杂的学问说简单了,把一本书说成了一张纸,对错可想而知了。在我脑子里,现在还是唯上唯书的时代,只要是领导或书上说的和我的不一样,那一定是他们对。
    回答山竹的问题,四句五言七言诗为什么叫绝句。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就把截句说成了绝句。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远超其他各体诗。符合格律的四句诗就叫律绝,八句就叫律诗,超过八句的就叫律排。这个称谓是历史形成的,是约定俗成的,没有为什么了。再问就把聪明人问成傻子了。
                                                       ---澜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207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068
QQ
1062#
发表于 2014-7-3 16:58:49 | 只看该作者
忆水澜亭 发表于 2014-7-3 14:41
《关于“孤平”与“拗救”》    “孤平”与“拗救”,是学写律诗时一定能遇到的术语。也是掌握律诗写作及欣 ...

澜亭大哥悠着点!天气闷热注意身体,让他们多等等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城关公社阳崖大队小知青  李亮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3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03
1063#
发表于 2014-7-3 17:4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竹 于 2014-7-3 17:44 编辑

   叩谢澜亭老师!
  “绝”,明白了。四句律绝(律诗截半得名)、八句律诗、八句以上律排。这问题绝不敢再问。
  “孤平”“拗救”慢慢消化。
   还有一小问题,烦请老师立秋后讲解便可。
   眼”,在各句中同位置的四只或八只眼,可否允许出现动词、形容词并存?
   不称呼老师,心理不平衡。不为学识如何,只为暑天辛苦和操心。
   再次感谢!保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126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830
1064#
 楼主| 发表于 2014-7-3 18:3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忆水澜亭 于 2014-7-3 19:24 编辑

山竹好,这两天没见你,还以为你外出旅游了。补充,刚才只顾给山竹说话,把飞宇这个大老爷们忘啦,哈。谢飞宇的关怀问候,这篇文是昨天下雨时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3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03
1065#
发表于 2014-7-3 18:46:55 | 只看该作者
忆水澜亭 发表于 2014-7-3 18:36
山竹好,这两天没见你,还以为你外出旅游了。


    谢谢老师!不好意思,让老师操心啦!
    发挥余热,上了两天班。
    保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64

主题

7万

帖子

3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0619
1066#
发表于 2014-7-3 20:35:1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大家都多多保重,盛夏啊,注意休息,祝大家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126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830
1067#
 楼主| 发表于 2014-7-3 20:58:41 | 只看该作者
谢梁梁关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1146

帖子

47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1
1068#
发表于 2014-7-3 23:14:30 | 只看该作者
93年前
7月的圣火
在嘉兴南湖点亮

93年后
7月的圣火
在努力实现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1069#
发表于 2014-7-4 09:52:09 | 只看该作者
         一
凝眸远眺峰峦秀
闭幕穷思粉墨菁
写意风流酣畅处
一壶浊酒自多情
         二
远眺山巅峰色秀
山路虚掩柴门羞
几段残墙林中立
数盏瓷杯斟满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1070#
发表于 2014-7-4 09:58: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直罗老赵 于 2014-7-4 16:33 编辑


         一
今夜无眠醉绣楼
瑶琴断曲赋肠愁
丝弦紧促潜然泪
晨看霜痕荡晚秋

          二
月踏柳梢登西楼
轻抚栏杆别样愁
晚风轻吹眼含泪
寒意悄然忆苦秋

这是找到朋友写的两首七绝,依他的韵按照澜亭老师的
韵脚和平仄之说练习写的。油铺里也要有点规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9-18 12:41 , Processed in 1.24800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