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树人 于 2014-6-25 20:40 编辑
我的“大学”(八)
我负责编写的循环进刀程序其思路在当时与众不同。据我们从调研的情况看,实际加工时大多是要求每进一刀就要编写一段程序,从而给加工程序员增加很大的工作量,不利于实际操作。我则改为首先确定吃刀深度的赋值端口,操作员只需在初始赋值时给定吃刀深度,则程序可通过循环操作自动完成加工,而无需程序员逐段编写程序。同时保留了逐段操作的功能,从而既简化了操作,又拓展了功能。这期间我编写的程序在调试时一次通过,期间我自陈老师的指导下对所编程序进行了优化就算搞定了。我编写这段属于圆弧加工程序,应该说相对比较难得。原来认为相对容易些的直线加工程序交给位同学进行编写后,竟死活搞不定,每次调试都通不过。到每周六下午例行会议依次汇报各自工作进度时,陈老师每次问到直线加工程序的进展情况,得到的回答都令人沮丧。陈老师为此多次提出督促甚或是批评仍未获得什么效果。最后,实在因为时间进度不等人,陈老师索性将直线加工程序接收过来,自己动手把它完成了。若论起陈老师编写程序的能力来,作为学生不能不赞佩。当时我们采用的是汇编程序,陈老师编写起来相当娴熟和快捷,且程序的优化水平很高。我们几个同学所编写的程序都经过陈老师过手审查和修改。我拿过修改过并经陈老师最后定稿的程序仔细看过,原来我所体现的基本功能都还在,但是却可以明显的看出程序的表述方式更加规范,合理和精炼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