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8959|回复: 9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聊聊老歌陆续添加中

[复制链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08: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6-27 07:05 编辑

我和音乐
        我出生在一个毫无音乐细胞的家庭,从小到大,没有听父母哼过一首歌,婴儿时代唯一能记得的音乐“启蒙”,是“无线电”里的“到处流浪……”。
        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小就知道了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小学里,教我们唱歌课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在第一堂课上,就给我们讲述了贝多芬的故事。它使我感受到了音乐的伟大。
        我们小学时代的儿童歌曲,实在是很纯真、很清新的。因此,儿童歌曲是小学时代的主旋律。至今,这些歌曲还十分有生命力。我现在还可以随意唱出二、三十首当时的儿童歌曲,并且完整地记住了歌词。
        有三部电影,让我真正爱上了唱歌。第一部是《聂耳》,那情节、那歌曲、那旋律以及赵丹的表演,极大地震撼了我,我用完了一个暑期地零花钱,连续三天看了三场,并开始在报纸上、书本里搜寻一切聂耳的歌曲来学唱。后来,《刘三姐》放映了,《洪湖赤卫队》放映了,并且有了歌曲集。我买来歌本,从头到尾,一首一首地全部学会了。
         四五年级,唱歌“越轨”了。那时,我们课外学习小组在体育委员的家中。他父亲是一个留过苏的专家,家庭条件比较好,它也比我们显得高大、成熟。有一次,他从书房里偷出几张“黄色”的唱片,让我们听。我们都很兴奋,也很紧张。唱片的名字,已经记不得了,印象最深的有两首印尼歌曲:《宝贝》、《啊哟,妈妈》,我们不但听了,还学着唱。本来说好谁也不许告诉老师的,可是,终于老师还是知道了。还好,我们的班主任是个从部队文工团转业的文艺爱好者,她把我们找去,告诉我们,这种歌曲要到大学里才可以唱。后来,我在一本群众歌曲选中见到了那两首印尼歌曲,才知道,这不是什么“黄色歌曲”。
         那时。最羡慕的是我家窗口对面的那个资本家家庭。他们家有一台钢琴。那台钢琴经常会传出“致爱丽丝”那动人的旋律。我并不知道这是首什么曲子,但我觉得那是最美妙的声音,我希望长大后也能有一台钢琴,也能弹出这么动听的声音来。
    1963年,我进了格致中学。那时一个大唱革命歌曲的年代,最畅销的音乐图书大概就是那本《革命歌曲大家唱》了。格致中学的每个班级都有教歌员,教歌一般利用午休时间。几乎每周都要教唱一首。除了这些革命歌曲,一些抒情的电影歌曲也是当时年轻人喜欢的。比如《柳堡的故事》、《女篮五号》、《冰上姐妹》、《冰山上的来客》等等。
        我们班有一支自发的小乐队,乐队包括一支笛子、一把二胡,七八个口琴,我们称之为“口琴队”。当时,我每月的零花钱是5角,攒钱买口琴用了好几个月。在没有口琴的日子里,我就用筷子敲打饭盒盖,为大家伴奏。奏的乐曲,一般都是《革命歌曲大家唱》中的群众歌曲。口琴队最复杂的一次排练是演奏《红旗颂》。那时,我和文娱委员徐涤青同桌,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写字条通报文娱方面的信息。一次,在课堂内约好后,我们观看了《上海之春》(第几届忘了)演出,从文化广场看完演出回来,吕其明的《红旗颂》让我们激动了一路。后来,口琴队给上海交响乐团去信索要乐谱。没想到,他们还真回了信,寄来了油印的简谱。口琴队演出《红旗颂》是在学校的礼堂,那时已经是1966年的国庆前夕了,过不多久,学生们都散了,口琴队也就没有了。
        中学时代也有音乐课,但是主要是乐理与欣赏,因此记得不多。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欣赏苏联歌曲《森林里的回声》“是谁站在森林里,哆、哆来、哆……;说话和我们一样的,唆,唆拉、唆……”。在格致,我还是学校合唱队的队员。当时合唱团分高中部和初中部,我们初中部主要唱少年儿童歌曲。1965年。为了纪念国际反法西斯胜利二十周年,校合唱团排练了大合唱,高中部唱的的《黄河大合唱》,我们初中部只唱了三首儿童歌曲。其中,《烈士墓前》这首,我至今还会唱,但从走出校门,就再也没有听人唱过。
    1966年以后,可以唱的歌曲少了。最流行的是语录歌曲、红太阳歌曲和样板戏。2001年机关的中秋晚会上,我一口气唱了十七、八首语录歌曲,小青年们在惊讶我记忆的同时,还问我:“怎么都是一个调子呀?”。其实,老唱哪些歌曲,也确实没意思,于是,那些相对抒情的歌曲就受到大家的喜爱,比如《抬头望见北斗星》之类的。私下里,我还是敢唱那些自认为“不是毒草”的老歌的。在文革“逍遥”的日子里,我刻印过“毛主席诗词歌曲”和“长征组歌”,还抄写了一个笔记本的老电影歌曲。记得卓娅说过:“音乐越熟,它感人的力量越大”,我喜欢这些老歌。
        到了北大荒以后,我开始习惯于在野外大声地唱。有一阵,我住在学校的办公室里,学校距连队食堂一里多地,除了大风天,我基本是唱着去吃饭,吃过饭再唱着回来的。常常唱的,有上山下乡歌曲、《远飞的大雁》一类的抒情歌曲,也有样板戏。前些日子见到一些六九届的战友,他们还记得我那时最爱唱《乌苏里船歌》。其实,在北大荒,我们还排练过歌舞和《红灯记》,我还用《毛主席语录牌》等一些表演唱的曲段填词,歌唱连队的好人好事。可惜,这些东西都没有留下来。
    1972年以后,我到了师部学校工作,那里有不少音乐人才。最著名的是音乐教师王德全,他创作的歌曲《兵团战士之歌》和《我爱我的细毛羊》被收入了当时著名的歌曲集《战地新歌》。师部学校的乐器也多。受老教师们的感染,我开始学习乐器。我自知小脑不发达,学乐器精通很难,因此,往往浅学辄止,纯属自娱。我学过二胡,只能奏一首《在北京的金山上》;学过木琴,能够弹出歌曲,却全无指法;学过手风琴、风琴和电子琴,但只会单手,严格地说,我一个乐器都没学会。但是,我经常自弹自唱,自得其乐。也许是工作和生活不太顺利,那个时期,我喜欢轻松些、深沉些的歌曲:“劳动地歌声,送走了灿烂的太阳,愉快的憩息,迎来了皎洁的月光……”,“晚霞映红了天空,鸟儿在指头歌唱,微风从田野里清清吹来,我的心飞向了远方……”
        八十年代,音乐也开始开放。从朱逢博、李谷一开始,流行音乐开始成为我的喜好。我购买了一台日本原装立体声收录机,虽然机器不大,且只有两喇叭,但音色绝佳。我喜欢王洁实、谢莉斯,喜欢沈小岑、成方圆,喜欢谷建芬的活泼,喜欢司光南的优美,也喜欢台湾校园歌曲的生活情趣。后来,港台歌曲占领了流行歌曲舞台,虽然也不乏一些好歌,但总体上来说,我的流行歌曲的爱好止于那个年代,就如我对当代诗歌的喜爱止于舒婷的朦胧诗。
        音乐的普及,使我对音乐的喜好从歌曲转向了乐曲。我也买了一些《音乐欣赏词典》一类的通俗读物来读,但总体上,我对古典音乐还只是“喜欢”,而没有达到“痴迷”的地步。我喜欢在疲劳或者不开心的时候,眯起眼睛听听贝多芬、肖邦和莫扎特。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喜欢听一些经典的小品,或者斯特劳斯的圆舞曲。即便是钢琴曲,我也似乎更爱听理查德·克莱德曼演绎德现代钢琴。我也在上海大剧院和无锡大会堂听过一些外国著名乐团德演出,虽然不会像一些欧洲观众那样如痴如醉,但也不会像我的一些同事那样在剧场内打瞌睡。总之,我还是一个不入门的爱好者。
        在我教师生涯的最后一年,我曾经在学生中做过一次推广古典音乐的尝试。那时八十年代中期,港台音乐在学生中开始流行,我和一个语文组的小伙子,通过自制幻灯片、录音录像剪辑,搞了一个“蓝色的多瑙河”音乐欣赏会。海报贴出后,居然来了一百多个学生,这在我们那个人人埋头读书的农村学校,实在是罕见的。
       我是一个在音乐殿堂外,羡慕地聆听飘出来的悠扬的一个穷小子。这是我对自己和音乐渊源的一个评价。
                                                                                            董晓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9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18: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6-27 11:47 编辑

       多年前的许多老歌,已经被人们渐渐的淡忘了。但是那些难忘的老歌,那些曾经激励过我们的老歌,却让我们铭记在心,无法忘记。曾在黑龙江兵团五师下乡的上海知青董晓敏,写了近百篇的聊聊老歌,看着一首首老歌的故事,听着老歌悦耳、动听的旋律,我醉了。重温老歌,像一股清风飘进心田,像在喝一杯红酒,淡淡果香,微微酸涩,令人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94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08: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1)《我的祖国》

     必须是郭兰英的原唱。那五十年代的配器、五十年代的录音水平,总能将我带到那欣欣向荣的开国年代。
     “一条大河,波浪宽……”歌曲一展开,我的心头总会涌起一股热浪,伴随着热浪的,还有一阵莫名的惆怅。
词作者“一条大河……”的灵感,来自驻地附近的一条小河,而我从这首歌看到的,是宽广的河流,河上的粼粼波光和点点白帆,两岸田野上丰收的稻谷,晚霞中收工的农民那安详的笑脸,一切都如五十年代的小说、画报中向我们展示的。而当副歌响起,眼前又常常浮现那个年代特有的沸腾的工地,连排的苏式厂房,高大的烟囱,以及跨越在田野上的高压线……这一切,都让人心中热浪翻滚:多么可爱的祖国,生机勃勃,充满着理想和希望。
     至于那种莫名的惆怅,是觉得有些东西正在失去,这是学生时代就有的感觉。那时,我很向往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种和平与建设。而我的学生时代却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尽管我像那时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投入了斗争,但心中未免暗暗的想,如果没有阶级敌人捣乱,能生活在和平分得环境中,享受建设的喜悦和生活的浪漫,该有多好。当时,我有一种预感:这样的生活不会再有了。

     几十年过去了,每当听到这首歌,我的感受依然如此。尽管阶级斗争已经成了生疏的名词,但那种欣欣向荣而又和谐平静的年代确实不会再来了。一个名族,一旦放弃了质朴,便没有回头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94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08: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94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08: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6-28 08:27 编辑



作曲家刘炽

316.jpg (30.28 KB, 下载次数: 2)

3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94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8: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6-28 18:59 编辑
杨七芝 发表于 2014-6-28 18:35
美妙的的音乐伴随我们成长,丰富的音符感动我们跳跃。喜怒哀乐阴差阳错无一不是心声的连线,冬去春来夏长 ...
    喜欢老歌,最喜欢乡恋、梁祝、步步高、彩云追月 、王洛宾老师的歌、苏联的一些歌曲、冰山上的来客、刘三姐、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唉,太多了,常常会有如醉如痴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94
7#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9: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6-29 19:54 编辑

朋友辛苦了,请喝茶。

399.gif (187.75 KB, 下载次数: 58)

399.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94
8#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9: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2)《小燕子》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几乎是每个人都唱过的歌,我的小外孙,没等满月就听我唱这首摇篮曲。
    我最初唱这首歌,是在小学里。那时,我没有看过《护士日记》,但“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是五十年代的孩子们对建设的理解。儿时,我们家住虹口一个石库门房子的三层阁,家里唯一的窗户——“老虎窗”的檐下,曾有燕子筑窝。因此,我对这种长着剪子一般尾巴的精灵很喜欢。
    六六年春天,我在浙江电影院第一次看《护士日记》,被电影中简素华唱“小燕子”的场面深深打动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一首动听的歌曲,在电影展示的建设场面和劳动者美好心灵的映衬下,显得温馨而浪漫。特别是王丹凤那本色的演唱,那透着江南腔的柔柔低吟,即便没有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做陪衬,也是极为温馨的。那时,我刚下决心初中毕业后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我希望,在那里也有这样的浪漫和温馨在等着我。从此后,我唱《小燕子》,没有了往日的高亢与活泼,因为我脑子里满是电影中那个小屋……尽管我觉得和满世界豪言壮语有些不合。
    再听《小燕子》,已经是八十年代。那年,我在哈师大读书。一次回家探亲前,给家里买了一个立体声收录机,香港维多利亚的,音色十分好。同时买了我的第一盘卡式录音带,太平洋影音公司的儿童歌曲。第一首便是《小燕子》。第二天乘火车回家,在车上试放,立刻吸引了周围几乎所有的人。第一次听现代配器的儿童歌曲,实在太美妙了。
   现在,《小燕子》还是最受欢迎的儿童歌曲。有人曾经说过,在中国,几乎人人都会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但大多数人并没有看过诞生这首主题歌的电影《祖国的花朵》。其实,《小燕子》也是这样一首歌。看没看过《护士日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人都爱这样的旋律,人人都爱那样充满希望的平和生活。
    今年春节,我住在三亚一个叫“海坡”的村庄,村子里燕子很多。一天早上,我去买早点,前面走着一对北方来的母女,女孩才五六岁大小,见到燕子,欢快地唱起了《小燕子》。唱着唱着,女孩问母亲:“妈妈,这燕子是从北方飞来的吗?”,接着又问:“那么远的路,它们路上睡觉吗?”,再问“飞过北京的时候,有雾霾怎么办呀?”接着又问“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燕子还愿意来吗?”——听到这里,我哑然笑了。多么可爱,又多么深刻!
    是啊,有些事情,还真不能较真。孩子怎么知道,这首歌诞生的时候,我们还处在农业社会,即便在城市里,也是蓝天白云,空气洁净的很。那时人们对“盖起大工厂,装上新机器”充满着惊喜。如果那个时候我们都能像今天的孩子那样,知道发展有可能破坏环境,或许今天的中国污染,不会那么严重吧。
     相对来说,三亚的污染还不算严重,这从“海坡村”到处飞舞的燕子就能感受的到。但是,随着旅游业的非常规发展,三亚的一些海滩已经称不上“碧海”了,如不引起重视,说不定那一天,燕子们也会离开三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94
9#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9: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7:21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94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07: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3《唱支山歌给党听》
    这首歌,本不是雷锋自己写的,但写在《雷锋日记》中,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深情。诗歌反映的,是雷锋和许多解放后翻了身的劳动大众的心声。雷锋用二十二年的生命,唱了一支最美的山歌。
      这首歌,本不是藏族民歌,但唱响这首歌的,恰恰是翻身了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其实,歌的首唱是任桂珍,著名的汉族民歌手。才旦卓玛实在喜欢,就“抢来了”。据说,最初,才旦卓玛的老师不同意她唱,怕她因此丢了自己的风格,身边的同志也怀疑,一个连汉语都说不好的藏人,为什么一定要唱汉语的创作歌曲。才旦卓玛急得流泪,她说:“歌里唱的就是和我一样的心声,我一定要唱”。就这样,她感动了老师,感动了作曲家朱践耳,最后也以最真挚的歌声感动了我们。
      我是先看的《雷锋日记》,后唱的这首歌。看日记的时候,喜欢“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喜欢“对待同志向春天般的温暖……”,甚至喜欢他那首稚嫩的诗歌《南来的燕子啊》。对《唱支山歌给党听》并没有多大印象。直到有了朱践耳的这首歌。听这首歌,唱这首歌,曾让我止不住热泪……
      这首歌,唱了将近五十年。五十年前,唱歌者唱的是自己的心声,听歌者听的也是自己的心声。五十年后,我们还在唱这首歌,可是,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在“唱支山歌给党听”呢?如果用百分比,可以忽略不计吧?
      真希望有一天,人们还能发自内心地唱这支歌。只有执政党重新被人民群众真正拥护,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20 18:49 , Processed in 0.215013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