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红樱桃 于 2015-1-6 19:22 编辑
一九七二年底我们西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牧场和宝东公社部分知青调转到大兴安岭南麓林区红河农场。
我们七三年一月一日正式成为农场职工,上班有点,下班有点,跟城市职工一样,有月工资,吃食堂,住集体宿舍,我们知青感到很满足,知青们商量,一定好好干,让领导和职工刮目相看我们。
第二天分配,我们八个知青留在场部,女知青四人全部分面粉厂,男知青分在砖瓦厂·木材加工厂·和机加工场, 我们心情十分高兴,厂里开了欢迎会,知青各个表决心,一定好好干,然后各个厂长又带着分配的知青熟悉各自岗位,就散会了。
第三天开始工作,来到面粉厂,开了简短的欢迎会,领导和职工个自介绍自己,知道了厂长姓吕,我的师傅姓周,开始跟着师傅学习面粉技术,我们厂当时是半自动化磨面,一半机器化,一半人工,工作很累,很辛苦,每天上早中班,早班从粮仓放小麦,然后连个人一人抬一头筛子,筛小麦,把土和小石头筛出去,装好麻袋,一上午起码要筛二十几麻袋,再抬到车间,放在机器旁一上午下来,腰酸,腿疼,走起路来。直打晃,倒是有一点好,每个星期日休息一天,为了赢得领导和职工信任和好评,咬牙坚持干,一天假从来没有请过,经过将近一年努力,赢得领导和职工好评。
到了年底,把我调到食堂卖饭票,和卖饭,相对来讲轻巧多了,闲暇时我帮大师傅,洗一洗菜,切一切菜,干了半年抽调我到六连当老师。
场政教处主任找我谈话,调我当老师,我特发愁,我跟主任说,我文化水平低怕干不好,误人子弟,主任一再鼓励我,勇敢挑重任,边学边干,在主任鼓励下,我到六连报道,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我向老教师请教,学习备课学习语文课文如何讲,算术题如例题怎样解释清楚,同学才能明白,通过一阶段练习和每年寒暑假办学习班学习和自学,基本可以胜任教师岗位。
我们六连的学校坐落在队里东面山坡下面,是平房,一排六间屋座北朝南,我们学校四个天津知青,一个校长,还兼教课,三个人任课,四个知青三女一男,团结的很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在校长带领下,课程安排的井井有条,体育课,唱歌课,全校师生集体上,还有图画课,自由活动课等都是校长教,语文,算数,语文课外的大千世界的知识,班主任教,我们三个老师,每人教两个班,从一年级一直跟班走,直到毕业。
我接班教三年级四年级 ,四年级班里有两个学生我十分喜欢,一个是谢桂芳同学一个是蒋春燕同学,他们两个人同学共同优点是不耻下问,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明白为止,在班里还能起带头作用,上课从来不走神,不说话,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写的干净整齐。
错别字很少,算术题几乎没有错误,班里的卫生他们两人几乎天天做,还能帮助老师给差生补习功课,我顶替回天津上班,无奈真是舍不得这两个学生,去年我回三故乡红河看见蒋春燕同学,激动的场面持续很久,遗憾的是没有看见谢桂芳同学,听场职工说谢桂芳同学在柴河镇中学任教务主任,蒋春燕在林业局是护林员,这两个学生我太喜欢啦!
我和紫百合老师还有学生蒋春燕一起合影留念,留下俏丽的身影,作为永久留念。
我们学校在校长曲金海带领下,努力的学习文化知识,互相交流教学经验,比翼齐飞,各个班争第一,在农场系统被评为先进校,我们四个老师为农场培养了许多人才,我们几位老师回天津可犯难啦! 厂长,政教处主任,分管教育口的领导坚决不放我们,培养你们这么多年,都回家谁来教学生,在培养来不及,我们回家心切,当时什么也不想,也不顾,只想抓住机会回家,我把迁移证拿到手,找厂长签字,在到农牧管理局签字就可以回家了,我一看厂长不给签字,我想出一个损招,天天在场部跟着他,到点吃饭,我就去他们家吃饭,晚上也在他们家过夜,跟了两天,一看没有办法,签字放行,我高兴的在办公室就欢呼跳跃,终于过了这道坎,还有一道坎那就好办了,搭车回到队里,准备好手续,第二天找了一辆森林警察车到扎蓝屯去火车站买上火车票直奔海拉尔农牧管理局,到海拉尔已经下班时间,在火车站呆了一夜,天亮好歹买了点吃的,直奔管局,到那里找着管事领导,没费吹灰之力办好手续,大功告成,欣喜若狂,打道回府,回到扎兰屯农场办事处,一路倾盆大雨,什么挡雨的也没带,淋得上流下湿,在办事处呆了一夜,第二天回到队里,结果感冒了,我也顾不得这些,就准备回家的东西,准备好,过了几天找厂里要了一辆车,搬家到齐齐哈尔托运家具连同带的东西回家,于七八年十二月八日回到天津,结束九年零八个月的知青生涯。
全文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