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知青淘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

[复制链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781#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5:19:03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8-11 08:38
当年工资与票据,
至今令人总回忆,
相机不断在变革,

多谢龙行超版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782#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5:19:20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227

难忘的记忆

孙宝田
原抚顺一高中三年五班学生。下乡到北镇县吴家公社东兴大队。1969年3月~1973年8月于东兴学校任民办教师。后到锦州第二师范学校学习两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四年。1979年8月调转到抚顺市教育局工作。1982年10月到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工作至退休。

难忘的事情很多,最难忘的是乡下生活。
1970年正月十六的清晨,街巷中布满了昨夜的烟花碎屑,空气中飘荡着火药的气味。我挎着书包,父亲拎着我的旅行袋,向火车站走去。我望着父亲略显衰老的身躯,几次想夺过他手中的旅行袋,他总是说:“我拿着,行。”父亲的手背上冻开了很多口子,那是他冒着风雪在外面磨剪子留下的伤痕。几十年来,他扛着有砂轮、磨石等工具的板凳,走遍了道街及南站左右的大街小巷,那些地方处处留下了他辛勤劳作的身影,这就是我慈祥的父亲,我多么想在家陪他多待几天。可是,民办教师的职责,使我必须赶在开学前回到乡下的学校去。
我是1968年9月跟同学们一起下乡的。走的那天,是母亲送我上了火车。透过车窗,我看见母亲忧虑的目光中,眼睛中含着泪水,心里一阵酸楚。我不知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但我相信:下乡很有必要。我和同学们被火车拉到青堆子站后,又坐上几辆马车,颠簸了二十多里路,被分到了北镇县最东端的东兴大队。这里没有山,只有长满高粱、玉米的田地,一眼望不到边。听说东边有条河,可我从没有去过。东兴大队由相邻的四个村庄、六个生产小队组成,中间偏北处是一所学校。我和几名同学被分到最东面的第一小队,再往东是一片荒凉的草垫子,根本看不到有什么村庄。
我们先被分散到社员家居住,他们很热情,把家里最好的东西也就是鸡蛋和从河中捞到的鱼虾拿出来给我们吃。不久,队里给我们建了青年点,这是一栋进门是厨房,两侧各有一间住室的房屋。从此,我们每天跟社员下地干活,回来后就累得躺在炕上不想动弹。这里的生活条件很差,经常没有什么菜可吃。但精神生活并不单调,小队常在晚间开个生产会、学习会,大队也常搞个什么活动,如忆苦思甜报告会、文艺表演、批判会等。这年年末,大队召开了一次批判“读书无用论”的大会。会上,我代表第一小队作了十几分钟的批判发言,受到大队的重视。没过几天,就通知我春节后到学校任民办教师,成了东兴大队第一个任民办教师的下乡青年。从此,我喜欢上了教育工作。
我和父亲赶到火车站时,已经开始检票。父亲将旅行袋递给我说:“好好照顾自己,常给家写信。”我望着父亲那不太放心的眼神,痛快地答道:“我知道了。”想以肯定的语气令父亲悬着的心落下来。父亲叮嘱的话语虽然不多,但字字都充满了对我的爱和期望。
我急着赶回去的东兴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南北两趟砖瓦平房、中间一个二百平的操场构成。我和陆续进校工作的几名同学住在北趟房东头的一间屋子里。大队派一位姓刘的大爷给我们做饭,虽然没有什么菜,可他总是想方设法地给我们调剂口味。至今,我都忘不了用大酱做的鸡蛋糕,味道是那么的纯正;更忘不了用油梭子掺菜做的包子,香得让人吃饱了还想吃。学校里的领导和老师对我们非常照顾,学校里的学生都非常淳朴可爱,令我终生难忘。
他们渴望学习。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有的家长让孩子辍学,帮家里干活。我常常利用晚上时间去家访,向家长讲清孩子读书的重要性,疏通家长的思想。一次,一个男孩找到我,说:“老师,我想上学,可我爸让我在家干活儿,你去说说。”说这话时,男孩眼中充满了求助的目光。我知道他父亲双目失明,家里和地里的活儿全靠他母亲一人撑着,确实很缺劳力,就说:“你母亲家里、地里忙着,的确很累。”男孩着急地说:“我可以在早晚、星期天多干些。”像这个男孩这样渴望学习的孩子,我遇到很多。他们直率的求助言行使我看到了他们朴实的品德,看到了他们对学习的向往。为了他们的未来,我就是牺牲再多的休息时间,也要说服他们的家长,实现他们的愿望。他们增强了我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心。
他们通情达理。多数学生性情温和、懂得道理。少数学生被人认为倔强,我行我素。有一名叫周凤岐的男孩,少言寡语,偏爱数学。有的学生跟我说,他上其他课时也在看数学。我觉得问题挺严重,就在其他老师上课时,走进教室,这时他正在低头看桌子下面的书。我走到他的身后,他却没有感觉,依然在看,那个专注劲儿达到了旁若无人的地步。我一把夺过他的书,竟是一本大学数学教材。他吃惊地看着我,站了起来。我说:“你不愿意听课,就跟我到办公室去。”他低着头没有动,我真的生气了,一把扯住了他的胳膊把他拽了出来,只听“嘶”的一声,桌角将他的衣服划了一个口子。我立即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了。但是,没有住手,一直把他拽到办公室。我问他:“你为什么在下面看数学。”他说:“我想把没弄明白的一道题弄懂。”我说:“你学习数学没错,但时间不对,你偏科就更错了。”他低声说:“我就喜欢数学。”我说:“做事应用脑子想一想怎么做才对,不能光凭兴趣。”接着,我讲了各科知识都是相通的,偏科会影响你的知识深化等道理。我见他有点听进去了,就又讲了各科知识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时,他好像认同了我的看法,就说:“老师,我知道了,不会偏科了。”我抱歉地说:“老师把你的衣服弄破了。”他不但没怪我,反而说:“不怕,我妈会给我缝好的。”从此,他真的不偏科了。这件事,使我认识到,他的所谓“倔强”,不是碰到南墙不回头的那种,而是纯朴性格的一种表现,准确地说,应该是执着。他喜欢数学,就不顾一切;帮他认识到偏科的错误,他就开始注重各科知识的学习了。可见,他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孩子。而且,他这种执着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值得肯定和表扬。这件事说明,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最重要的教育工作。前几年,我听说,他是东兴大队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
他们吃苦耐劳。1970年冬天,学校号召学生拾粪,为生产队积肥。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北风呼呼地吹,天很冷,学校的操场上空荡荡的。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将一筐粪倒在粪堆上。她身着红绿相间的小棉衣,很单薄。我想,为了拾这筐粪,她一定起得很早。过了两个小时,我又看见她肩挎粪筐向学校走来。我走出寝室,将她叫到眼前,见她的脸被冻得红红的,就说:“天这么冷,不要拾了。”她用手捂了捂耳朵说:“我还没有完成任务。”将粪倒在粪堆上,就又朝另一条大道走去。快到中午时,她将满满的一筐粪倒在粪堆,笑着对我说:“老师,我完成任务了。”这时,她不停地搓着手,不时用双手捂着冻得很红的脸。我望着这位叫吴素艳的小姑娘,不知用什么话语来表扬她冒着严寒走了很多地方为生产队积肥的行为。只说了句“快回家吧”,心想:这是怕吃苦的孩子难以做到的事。她挎起粪筐,沿着两旁树上挂满雪花的大道,朝家走去,长长的一条发辫搭在身后,辫梢被风吹得微微飘动着。1971年的夏天,我领学生们去队里的稻田拔草。我本想与他们一起干,但看见水中的蚂蟥很多,就犹豫了起来。这时,个头不高、长得很壮实的马树春同学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老师,你不要下去了,这点活儿我们一会儿就干完。”说完就下到田里。学生们一字排开,争先恐后地拔起草来,其速度快得让我惊讶,一会儿工夫,一块稻田的草就拔完了。我担心他们的拔草质量,就沿着田埂走了一趟。活儿干得很好,拔下的都是草,留下的都是苗。这些孩子不仅不怕累,而且干起农活儿都是行家里手,实在让我佩服。特别是他们从田里上来后,拍打叮在腿脚上的蚂蟥时,毫不惊慌、十分坦然的神态,令我自愧不如。在课堂上,我是他们的老师,而在农活上,他们就是我的老师,我也应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当我和学生们到了另一块稻田时,就毫不犹豫脱了鞋子,下到田里和他们一起干起来。临近中午时活儿都干完了,我望着一行行露出挺拔身躯,整齐地排列在稻田中的秧苗,望着毫无疲劳之意、欢声笑语的学生们,心情很舒畅。
他们感情深厚。几年的教育工作,我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善解人意,关心他人,令我非常感动。有段时间,我口腔溃疡很严重,嘴唇也肿得很厉害,讲话有些费劲。上课时,学生们都静悄悄,没有一点声响,就连以前在课堂上最爱说话的学生,也一声不吱,为的是让我说话省些力气。还有,当我换下待缝补、待清洗的衣服放在寝室时,不知什么时候就不见了,也不知什么时候就又平平整整、干干净净地放在我的行李上了。当寒假来临时,总有学生帮我整理回家的物品。当节日来到时,有的学生把我拽到家里吃饭,有的学生把好饭好菜送到我的寝室……我忘不了那一张张活泼、真诚、充满深情的面孔,他们给了我安慰和愉快,使我在艰苦的环境中得到温暖。
他们激励我努力工作。天天与具有许多优秀品格的学生在一起,使我立志更好地担负起培养他们的责任。我走进学校后,就被领导分到九年级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并任班主任。这是相当于高中三年级的工作,可我自己仅仅是高中毕业,怎能胜任?弄不好,不就是误人子弟吗?负担很重。为了讲好每一堂课,我尽可能寻找参考资料。开始时,几乎把所有要说的话都先写出来。比如,讲《海燕》时,整理了一篇自己满意的讲稿;讲《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时,精心整理了一篇文章的结构图表。我经常晚间到办公室备课,那时的农村经常停电,我就买了几包蜡烛,常常在微弱的烛光下备课至深夜。一丝不苟的语文教学工作,很快收到了成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得省公安厅一位下放干部的孩子李一丁非常爱上语文课,水平提高得很快,字写得很好,作文写得立意新颖,语言流畅。我还组织几名学生组成《语文报》编辑小组,定期出版油印小报,介绍些有趣的语文知识,很受学生的欢迎。
乡下学校的生活也很丰富。我常带着学生们参加修整学校、支援生产队的各项劳动。学校也常开展一些文体活动,有运动会,也有文艺演出。当我看到我编写的对口词等小品被李桂芝、邢玉芬等学生表演得有声有色、博得社员的掌声时,心中十分高兴。学校最热闹的,是在操场上放映电影或请外面的杂技团来表演的时候,四面八方的各个村庄的社员带着孩子三三两两地来到学校,大人们谈笑风生,小孩儿们吵吵闹闹,他们都完全忘却了白日繁重农活带来的疲劳。这样欢乐的气氛,使寂静的学校顿时沸腾起来。
几年的乡下学校生活,我忘不了那简陋的校舍,忘不了那陈旧的办公桌,忘不了那表面粗糙的讲台,忘不了学校领导、老师和乡亲对我的关心,更忘不了那一群群给了我温暖、力量的孩子们。我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却在乡下的天地中受到锻炼,颇有收获。我培养了孩子们,孩子们也教育了我,在这所学校中我和他们一起成长。1973年秋天,我被选送到锦州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学生们送给我好多精美的日记本,并附上他们纯真的祝福语句。临走那天,他们依依不舍,送我去火车站的马车走出好远,他们依然远远望着我不肯离去。
我在锦州第二师范学校学习两年后,留校工作四年。1979年调转到抚顺市教育局,回到了父母的身边。这时的母亲已经多病缠身,父亲也衰老了很多,但依然扛着板凳走街串巷,“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依旧那么响亮、悠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156
783#
发表于 2016-8-12 09:30:46 | 只看该作者
难忘民办教师做,
师生融洽交流多,
互帮互学多真挚,
临走依依不舍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784#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3:5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知青淘吧 于 2016-8-12 13:56 编辑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8-12 09:30
难忘民办教师做,
师生融洽交流多,
互帮互学多真挚,
感谢龙行超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785#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3:56:05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228


我的大学梦

李响
原抚顺一高中三年五班学生。1971年回城分配至原沈阳铁路局沈阳铁路分局抚顺站货运处任货运员。1984年提干。曾在沈铁抚顺站、沈铁抚顺地区职工学校、沈铁抚顺车务段从事教育工作。2004年退居二线,任辽宁省铁信实业集团视导员。2008年正式退休。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每当我茫然、纠结的时候,总是想起苏轼的这首《明月几时有》。以此来自慰与共勉。
我是1966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原本1966年7月1日是我参加全国高考的日子,也是我即将实现大学梦的日子。但是中央在高考前的5月16日下发通知(简称516通知),一场风起云涌的政治运动便由此而展开,这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的大学梦随之被这场来势凶猛的政治洪流冲刷得荡然无存,当年我十九岁。
1968年,在“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的感召下,我便背上行囊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勤耕耘,使我拿笔的手打磨出了血泡并结了膙。此时我的大学梦只能是望洋兴叹,可望而不可即。夜晚,疲惫地躺在床上,眼望着明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1977年10月,中央又下发了恢复高考制度的通知。这无疑让我振奋,毕竟“大学”是我的多年夙愿。通知最后还特别强调要注意招收1966年和1967年两届高中毕业生。这更使我坚信,实现我的大学梦指日可待。当年的考试科目和考试范围并不难,但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复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我还要忙于工作,只能靠8小时以外的业余时间备考。当时我的具体工作是在原沈阳铁路局沈阳铁路分局抚顺站货运处搞核算。车站每天受理上百批货物发往全国各地,其运输费用全都由我一个人用原始的算盘核算。工作量虽然大,但不能有半点差错,速度相应地还要快,否则货主排成长排久等交不上款,必然是怨声载道。
下班的铃声终于响了,劳累了一天的我急忙往家奔。回到家里推开房门,看见妻子正躺在床上。日渐隆起的肚子和浮肿的两条腿使她走起路来非常吃力,而且她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分娩了,所以只好在家休息,不能上班了。她也是原抚顺一高中二年五班的学生,比我小一届,是1967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她的大学梦现已力不从心,无法实现,只认倒霉了。当时我们俩多亏有父母的照料,才显得有些轻松。一切安排就绪,我便挑灯夜战。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我复习功课进入最佳状态的时候。这时母亲轻轻推开房门,走进我的房间,手里端着一杯浓浓的牛奶,送到我的面前。我接过这杯奶的一刹那,辛酸的泪水一下子滴在母亲粗糙的手背上。此时,苦读三年高中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每个夜晚母亲就是这样陪我走过:每天总是把早已做好的可口饭菜凉了又热等我放学回来;换季的衣物总是提前给我收拾得干干净净,穿起来既新颖又得体,着实让同学们既羡慕又“嫉妒”。20世纪60年代是物资比较匮乏的年代,各种票证自然就成了老百姓的稀罕物。母亲却用积攒起来的布票、棉票买来她所喜欢的花布和棉花,给我做了一床虽厚实但轻柔的大棉被。被面是一朵朵娇娆的红牡丹,在一片片翠绿的叶子的衬托下,栩栩如生。被子做好了,她小心翼翼地把它紧紧地包裹起来,放在衣箱里。原来是准备给我上大学用的被子。她总是说:“今年秋你就要考学走了,不知道考到什么地方?那里的冬天冷不冷?不过有这床大厚被给你御寒,我就放心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那春天阳光般的深挚博大的爱,我又怎么能报答得了!在这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学习,我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始终名列前茅。“骄娇”二字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永远难消。
紧张的一个月复习和高考总算结束了。家似乎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不过此时我们的小宝宝出生了,这倒给全家又增添了许多的欢乐。与其说复习备考的日子寝食难安,倒不如说等待录取的日子更是使人心焦难熬。一个月,两个月……杳无音信,还是妻子有些沉不住气了,托关系找熟人,问到市里最权威的地方——市委文教部,答复是“你爱人报考的专业不对口,不予录取”。听罢此言,如五雷轰顶,“专业不对口”简短五个字,又把我的大学梦彻底击垮。如果当时在填报志愿栏中不吝啬这五个字,我绝不会犯下如此荒唐、低级填报志愿的错误。我一定会将错报的“北京广播学院”改写成“××铁道学院”,或许命运就不会跟我开如此大的玩笑。如果……只可惜世上没有如果,只有残酷的现实。抬头仰望着明月,“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既要照顾好年迈父母的生活起居,又要忙于工作;一边哄着可爱的淘气的宝宝,一边学习功课的逆境中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毕业于辽宁省广播电视大学83级工业企业管理专业。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156
786#
发表于 2016-8-14 08:11:09 | 只看该作者
正要拼搏考大学,
文革风暴乡下卷,
复考又说专业差,
幸亏电大把梦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787#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2:26:16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8-14 08:11
正要拼搏考大学,
文革风暴乡下卷,
复考又说专业差,

多谢龙行超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788#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22:26:38 | 只看该作者
大型回忆文集《砺炼华年》连载之229

如歌岁月

陈德林
原抚顺一高中三年五班学生,现家住沈阳市皇姑区昆山中路。2006年12月在东北输油管理局退休。

如歌岁月
9月26日,对我的人生之路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是个里程碑。因为1968年9月26日是我到农村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知青生活的开始。而1971年的9月26日又是我离开农村返城,正式结束知青生涯,开始走上工作岗位的日子。巧合的很,恰恰都是9月26日。三年的知青生活使我收获很大,身体锻炼得强壮了,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了,逐渐变得成熟起来。所以每年的9月26日我都要做为一个特殊的日子来纪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我们这一代人由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已变成了今天的古稀老人。我们这一代人都生在建国前后,长在红旗下,从小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有着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的一代人。从中学时代就开始接受雷锋精神教育,树立一生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思想,毫不利己,助人为乐。然而我们这一代人又是经历磨难,步步赶不上点儿的最经风雨见世面的一代。特殊的历史环境让我们接受方方面面的艰苦生活考验,锻炼了我们的意志,磨练了我们的性格,使我们变得更坚强。
路,要靠自己走。我们这一代人承担着社会发展的承前启后的任务。在生活中,这一代人是上有老,下有小,最需要我们做奉献的责任者,因此我们也是最光荣的一代人。我们现在老了,生活的担子也随着时间的逝去逐渐地减轻了,生活开始轻松。每遇知己回忆起往事,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心情又倍感安慰和激动,往事一幕幕像演电影一样又浮现在了眼前。
1966年,中国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道路。我们凭着朴素的思想感情,凭着对领袖的一片忠心和热爱,放弃了高考,全身心地积极投入运动中,积极参加了全国的革命大串联,宣传毛泽东思想,在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停课闹革命,投身革命大辩论。现在看起来,当时的是非对错已无法辨清。每个人都抱着一片忠心,为真理而斗争。然而真理又在何方?人们不分吃饭、坐车、上下班,不分老和少,不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都在辩论的海洋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同胞手足之间都会因观点的不同辩得面红耳赤。我当时就是由于和父亲的观点不一样,针锋相对,被父亲赶出了家门,真是亲情友情都不存在了。我离家后就再也没有搬回家住,直到参加工作以后。
1968年复课开始后,同学们才陆续回到了学校,半年后,抚顺一高中全校统一插队到辽宁省北镇县的两个公社,即青堆子公社和吴家公社。当时以班为单位,一个班级分到一个大队。我们高中三年五班集体插队到吴家公社东兴大队,又分了几个小组分别到各小队。1968年9月26日我正式成为吴家公社东兴大队一小队的社员,成为一名知青,开始了接受再教育的生活。
初到农村,一切都是新鲜的。我们一小队的九名同学选我当了青年点的点长。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就必须为大家服好务。当时国家对知青有很多待遇政策,我都要及时认真地找到队长落实好。我们在的小队生产队长很负责任,政府的每项政策都能落实好。在生产队长的支持帮助下,我把我们的青年点管理得很好。同学们都吃得好,住得好,菜园子管理得好,粮食蔬菜都很富足,从不断粮缺菜。我们点在当时被评为公社的先进青年点,经常出去讲用和介绍经验。我当时被选为“五七领导小组”的成员。在农村的三年中,我每年都自费订一份人民日报,除了自己学习外,还供给青年点的同学看,有时给贫下中农读读报。看报纸很有好处,这样能及时掌握国家的大好形势和各项方针政策,增加自己的生活信心,相信我们知青总会有机会回城的。
1971年9月,国家有了知青返城的政策。文化大革命停止了高等学校的招生,所以也就没有大学毕业生,中小学校师资短缺,急需培养。我们的母校原抚顺一高中改为抚顺师范学院。学校到农村选招我们老三届同学回城念师范,毕业后补充中小学师资队伍。我被第一批选中回城。当时心里既高兴,又很矛盾。高兴的是能回城;矛盾的是不愿回抚顺念师范,主要是由于和家里父亲矛盾很深,不愿回家。怎么办?我动了一下脑筋,心生一计:凭借自己各方面的关系,找到了当时负责招工返城工作的公社负责人张主任,说父亲已经插队到锦州郊区,全家都搬到了锦州,如果回抚顺没地方居住,请求把我留在锦州地区。
由于当时自己在公社领导眼里的印象很好,取得了领导的同情,做为特殊情况对待,经过和县里招工办协商,给予了照顾,把我留在了锦州地区。当时许多同学都很奇怪我为什么没回抚顺。这一切都是我个人做主。由于当时通信不方便,家里也不知道我的情况。同学们都陆续回到了抚顺,家里一直没有见到我。父亲几次到火车站去接都没有接到,又联系不上,也很着急。直到1971年9月26日我被分配到当时在锦州地区搞建设的国家建设部六局一公司上班时,我才写信告诉家里,让家里放心。
当时的六局一公司在锦州葫芦岛承担“六八四八厂”的承建任务,“六八四八厂”就是后来的渤海造船厂,是毛主席在1968年4月8日批示建的军工厂。
分到六局一公司工作,这就是天意,决定了我这一辈子的生活道路,铸定了我的人生旅途和前途命运的发展方向。六局一公司后改名为辽宁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基建单位。这对刚参加工作的我是比较新鲜的,尽管工作比较辛苦,但每天充满了欢乐。建设内容不同,视野广阔,很快我就适应了这个行业和单位,我对发展和前途充满了信心。
由于我是老高三毕业生,这在当时招工算是最高学历了,单位里的组织和领导很是看重。在我们这一批新工人里,老高三毕业的不多。先是把我分配到钢筋班学徒,因为钢筋工种需要看图、计算、下料,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种,在基建工程中占的位置很重要。我很喜欢,决心掌握这门技术,刻苦钻研,很快就学会了看图、计算下料和基本技能的操作,得到了领导和师傅们的好评。半年后,根据我的表现,我被组织提拔当了干部,负责人事劳资工作,为我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的志向是将来当一名工程师,所以在工作之余经常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下工地,虚心向他们学习,勤学好问,得到领导的赞赏,1975年把我送到“七二一”职工大学学习“工民建专业”。由于基础条件好,在学校的成绩比较优秀,两年后毕业,被分配做工程预算工作,进一步掌握了基本建设工程的全部程序。1981年国家建设部为了培养年轻的企业管理人才,选拔我考取了哈尔滨建筑工程大学,再一次圆了人生的大学梦。在大学里,由于各方面表现优秀,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根据工作需要,我被调到了省直机关工作。为了发挥我所学到的知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我又被调到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工作,恰好把学到的知识充分发挥。在房地产开发公司担任总经理的职务是一件责任重大又很辛苦的工作。尽管工作忙累,但乐趣很多。完成一个住宅小区的建设,看到老百姓搬进自己亲自开发建设的新居,是自己最大的愉快和幸福,这就是事业的成就,工作的成果。
2006年到了退休的年龄,光荣告老还乡,真是感到一身轻松,再没有那么多工作压力了,深感这就是解放。退休后每天的工作就是以健康为中心,和儿孙们一起尽享天伦之乐。夏天在北方,冬天去海南,过着候鸟般的生活,真是乐趣多多。看到儿孙们健康成长,就是自己的最大安慰和幸福。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又是短暂的。我们要爱惜生命,永葆青春,常回顾往事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过去的一切就好像是在昨天,真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啊!让我们忘掉自己的年龄,忘掉昨天的辛苦和波折,快快乐乐地过好今后的每一天,让健康和幸福永远陪伴着我们,让历史的回忆变成我们生活的动力,永远伴随我们的人生。
2015年4月29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156
789#
发表于 2016-8-15 08:18:23 | 只看该作者
插队历程整三年,
下走都是同一天,
以后经历真不错,
拼搏换来享天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763

帖子

42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28
QQ
790#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8:32:54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8-15 08:18
插队历程整三年,
下走都是同一天,
以后经历真不错,

多谢龙行超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8 07:29 , Processed in 0.19901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