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山杏儿 于 2016-7-30 13:44 编辑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是老北京的传统应儿季的吃食,今儿的网上铺天盖地的传授着许多的吃面方法,什么三跳井的麻将面,小碗干炸和七种菜码,黄瓜汆面等等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今儿单把过去百姓家常吃的把儿条拿出来和大家念叨念叨。
在我们小的时候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长时间的安定量供应粮食,而且是以粗粮为主,百分之二十的白面和百分之十的大米就是但是的供应比例了,而且当时所有的面粉都有一个统一的名称:标准粉,也号称八一粉,不过面粉很是粗糙,只有过春节节是按人口供应少许的富强粉,那个面才能和现在的普通面粉相比,当然那时的东西绝对的是绿色有机的,现在那些冒牌的有机面粉贵的有些离谱,一般人家还真有点吃不起,前些天托人买了十多斤所谓有机的标准粉,竟要二百多元钱,您说是不是有点离谱。
话还得勒住要不然又是牢骚一堆,还是说说两样面的把条吧,那年月人们是想尽办法把粗粮做的精细一些,那么多的棒子面谁都吃的腻腻的了,家里的女主人就开动他们的所有动能,什么糊餅,菜团子,金银卷,等等的粗粮习作的精品层出不穷,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还是最爱吃花椒酱油汆的把条。
妈妈先舀出少许的八一粉并用滚开的水烫了,然后加入筛细了的棒子面,反复的揉成面团搁在那里饧上一会儿,这时候妈妈会准备一些切好的白菜条,并用一点点的菜籽油或豆油炸花椒,就在油热的冒烟的时候一毛五一斤的酱油哗的一下倒到了热锅里,噗的一下锅里冒起一阵白烟,花椒的香气也传遍了厨房,妈妈开始做把条了,揪下一块面团放在案板上,妈妈灵巧的手几下就把面团改变了模样,一大块圆形的面片铺满了案板,妈妈拿起菜刀把面片分割成三四寸宽的的面片,曾与层之间撒上一些玉米面,最后就是神奇的刀工了,一把一把的两样面面条就在案板上做好了,先把白菜焯好了,然后就是煮面,煤球炉子的火此时正旺,几寸高的火苗烧的锅里的水滚滑瓜的开,面条下锅后一会就好了,捞出来只过一次水就算齐活,迫不急待的我们挤上前去等着妈妈的分配。
一碗带有和黄色的把条盛在了碗里,加上几筷子焯过的白菜条,浇上几勺花椒酱油汆,拿着几瓣剥好的大蒜,坐在小院的藤萝架下呼噜呼噜的吃了起来,那叫一个香,粉彩的大花碗满满的一碗喂的我的肚子滚圆滚圆的,吃饱了的我用手背擦擦还有余香的嘴就要出去玩去了,妈妈大喊一声:洗洗你的脸在出去,就知道瞎抹,快去!
我赶紧跑到水龙头下在水管子前呼噜了一下脸就跑了出去。
今儿是二伏,家家都在吃面,我想起了妈妈做的把条依旧是觉得那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面条,我盛了一碗面条遥对苍穹中的母亲,你老人家在那边吃面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