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蛙塘 于 2016-10-16 15:18 编辑
《说 驴》
下乡之前,西安很少见到驴。驴有很多传说:阿凡提的毛驴,贵州的黔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连阿胶都是驴皮做的…。驴在我的意识中非常完美,很想和真驴打打交道,牵着它,摸摸它,骑骑它…了结我心中的梦想。
下乡以后,机会来了,梦想成真了,我真的牵了,摸了,骑了。可现实很骨感,和驴打交道和想象中相距甚远,是人畜间斗智斗勇,有乐有险的过程,回想几段,自享其乐。
一. 驴驮水
距生产队五十里的北山中,有一块三百亩的山地和一处窑洞,称作山庄。队里长年安排二人在山庄值守(现在称作山庄的基本不在山里,是好吃好玩的高档会所),山庄空旷荒野,无任何现代设施,寂寞难耐,就像黄土高坡唱的那样,不管东南西北风,晒着我的胳膊,还有牛跟着我。沒有人愿意上山庄,无奈队里就排班轮流上山庄,半年一换。下乡一年多后,逐渐适应农村生活了,拉粮食去过几次山庄,觉得挺好玩的,就主动要求到山庄去,队里巴不得有这种好事,爽快答应了。
夏收后,其他人撤回队了,我留下来和海田他爸镇守山庄。海田他爸五十出头,稀疏几根胡须,精瘦的身板显得很单薄。他解放前是一贯道坛主,解放后因藏匿一贯道西北候被判刑改造释放刚回到队上。他是山庄的旧主人,队里安排他长住山庄不轮换,他也乐得躲个轻闲两得其所。我呢除值守山庄外,还有顺便监视他的任务(在那个路线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现在的孩子们无法理解,那时候怎么到处都是敌人?现在沒有敌人了,可是各种坏人怎么这么多呀!?)。
说说山庄的生活,驾牛犁地,放牛,做饭吃饭,驭水,喂牲口,磨面等。住的窑洞很深,窑洞外是个不大的场院,场院边缘是近乎垂直的山崖。一进窑洞是炕,睡觉的,往里是灶台,做饭的,再往里是磨台,磨面的,最里面是饲料槽,喂牲口的。牲口和家畜共有五头牛,一头驴,二只猪,一条狗。那窑洞就洞口的窗户透些光线进来,里边直接就是渣滓洞!啊!.有驴啦,说了半天才见真容显露。那就先说吃水的事吧。
山庄的窑洞在半山腰,吃水要到山底沟里取水,山坡陡峭湿滑难行,人力取水非常困难,只好用牛驭水。每天太阳下山(天黑)前,用牛驭两桶水回来用以做饭和喂牲口。那头老黄牛很老了,弯弯的牛角有两尺多长,牛角上密密的年轮诉说着它艰辛的历程。几年前它犁不动地了,待在山庄,无论风霜雨雪,每天驭一次水做最后的贡献(致敬老先生)。
老黄牛病了,病得很重,站不起来了,谁来驭水呢?看到那头偶而拉拉磨,磨面,整天无所事事,吃饱撒欢的驴,眼前一亮:这货虽然个头不大,看架式不光拉磨行,驭水应该也行!说干就干,将驭桶放到它背上,绑扎好,唰唰唰地下山去了(它可能不知咋回事,觉得挺好玩)。到了沟底,往桶里灌水,一桶能装三小桶水两边共六桶水,怕累着它,只装了四桶水,装水完毕,它蹬蹬蹬地驭回窑洞,坛主惊奇地说:该歐儿能成歪(用风翔话读)!
驴能驭水了,老黄牛安心养病吧!第二天天黑前,如法炮制又驭了趟水,这次是六桶水满驭(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看着出了力的驴,我拿出精饲料投给它,它心安理得地嚼了起来,咯嘣咯嘣地响,引得那几头牛心生嫉妒(是我臆想吧)。但是,第三天就出问题了,能出什么问题?驴不见了,直到天黑也没见到驴影?水也驭不成了,驴也不见了,该歐儿能跑啊他起(风翔话读)?被豹子吃了(山里有土豹子挺利害的)?还是??我和坛主分头去找(两条路,想想还有点胆量的,但心里还是怕怕的,因为那坛主故意日弄我,我想你想吓唬我,我还偏向虎山行,别小瞧我们洋学生)。话说回来,山里的夜晚还真的森人,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沒有手电,走路凭感觉,四周不时传来各种禽兽的叫吼声…。豁出去了,你个龟孙毛驴,找到看我收拾你!刚转过小弯,突然哼的一声,吓我一跳,手本能地一伸,摸到了毛碴楂的东西,凭感觉是那货的屁股,原来你就在窑洞边上!鬼东西看我不(不可动粗,要不它真跑了),我和颜悦色(根本看不见)地把它牵回了窑洞。回到窑洞,心放下了,气上来了,把歪歐儿收拾了一顿(拿棍子打它的屁股)。驴这个东西你别说还真精明,但能精明过人吗?开玩笑!从此后,每天早上让驴驭水,驴也学乖了,不挨揍了(打驴也不对,应…)。
二. 骑驴
话说那头驴乖了后,我就有意识地接近它,目的就想体会骑驴的感觉。这东西胖胖壮壮的,估计骑上去不硌屁股(要是骑那种脊背比刀子快,勾子(屁股)比锥子快,倒下比起来快的“三快牛”,骑上一定受罪不舒服)。但是,怎么又是但是?这貨差点要了我的命!
第一次趁它不注意一个鹞子翻身骑上驴背,还没体会到什么感觉,这家伙带着我蹭蹭蹭地窜到场院边,一幅跳崖的姿态,惊得我慌忙落地,它却站在崖边对我翻白眼,我好言安慰想拉它回来,可你一伸手,它就朝崖边靠,真翻天啦,张果老还倒骑毛驴,我正骑就这么难?无奈只能等它回来再做打算。片刻,驴得意地回来了,我很友好地把它牵到树边,把缰绳绑在树干上,驴意识到要挨揍了,一边转动身体一边扭转头,我左手一把抓住驴唇(哇塞!真细腻柔软呀,就像抓到用丝绸包裹着的硬面团,据说驴唇是美食中的珍品,很难获得,也就是的,一头驴能有几个驴唇?),右手张开巴掌搧向驴脸(哇塞!驴脸真的好长!人们形容谁颜值不高经常用驴脸比喻,很有想象力),驴不拧刺了,顺从地被我拉到场院中间,我心里暗自窃喜(不信猫不吃浆糊),我再次一个鹞子翻身骑上驴背,如上次一样,这货带着我狂奔而去,不是场院崖边,而是窑洞!我的神!那窑门低矮,我骑在驴上高出窑门一个头,这不是谋害忠良又是什么?!如上次一样,我重重跌落地上,虽逃过一劫但屁股摔成了两半(夸张!本来就是)。两次骑驴两次倒地,感悟出个道理:驴可以骑,但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骑。犹如做事情,要投入,要付出,才能成功,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只是个传说。
三. 打驴
有年冬天到宝鸡搞副业,就是用马车运输砖,石子,沙子不西的。人,车,马住在宝鸡金陵桥下的桥洞里,桥洞共住了四个生产队的副业组,每组三人,一人做饭喂牲口,二人赶马车运输。其中有当地蟠龙生产队一个副业组,带了一头关中驴养在桥洞中。关中驴个大毛亮,特别是叫驴(男驴),精力旺盛,叫声如雷,是关中地区的特产,很有名气(我觉得黔驴技穷那个驴一定是关中叫驴)。我们队上的驴是那种陕北甘肃那地方驭东西的小毛驴,站在关中驴跟前就像小朋友站在大人跟前一样,可见关中驴的健硕和气势。蟠龙队的驴是个叫驴,最不好的是只要看到草驴(女同胞),不论白天半夜都要扯着嗓子吼叫,直到看不到才停叫。烦死了!蟠龙队的饲养员对我说:窝谁,窩个不要脸的再叫,你奏拿鞭子打窝驴@的(拜托,它不是在耍流氓,是在表达爱意好吧)。我正好在练习打马鞭子,马鞭子由鞭杆(韧性很好的竹子,一米五左右长一头粗(手握)一头细(鞭子连接处)和鞭子(牛皮细绳)一米二左右长,稍头是一段牛皮条。打马鞭子是个技术活,要做到指(看)哪打哪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做到的。由于马鞭子杆长鞭长,二米开外的前马坐在马车上都能打到,再远点就不行了(鞭长莫及)。马鞭子非常利害,抡起来呼呼的风声,打个空鞭叭叭的响声,如鞭炮炸响,令马(驴)胆战心惊,奋力拉车;马鞭子抽在马(驴)身上马上一条渗血的鞭痕(一般不抽,危难时刻忍痛用之),令马(驴)苦不堪言,痛改前非!有了主家的指令,我非常乐意执行(是不是有点坏坏的?)。此后,每当那头驴表达爱意(全力喊叫)时,我就把马鞭子抡得呼呼作响,吓得它闭口呜咽,肚子一鼓一鼓的(可能是生气啦),无奈的眼神目送草驴消失(有点棒打鸳鸯的感觉,惭愧啊!)。此后叫驴不叫了(有点违反生物规律了),不吵人了,可我心里总是有点过意不去(对不起,帅驴哥,原谅我年轻不懂事,希望不要恨我哦!),写出来算是忏悔啦!
四. 写后感
在老师的鼓励下,试着写写,写一点下乡经历的感受和体会,以慰那段无悔的年华。
码字是个自孽的过程,读书一年半初中(文革前)水平,搜肠刮肚还是词不达意,不敢称作江郎才尽,黔驴技穷还是贴切的!自不量力(高兴),自讨苦吃(愿意)!
不管咋样,《说驴》还是码完了,有同感者会心一笑,无经历者雾里看花。还用那句“发泄心底的沉淀,温湿枯萎的记忆”自勉。
青蛙塘写于下乡四十八年到来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