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0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书史话(4)——竹木书

[复制链接]

392

主题

2153

帖子

52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9 07:57: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道传薪 于 2017-4-29 07:58 编辑





    人们大概都知道“韦编三绝”的典故。说的是孔子到了晚年,才开始学《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一部古书,孔子却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遍不懂,就来第二遍,直到读懂为止。当时,书籍是用竹片做成的,这种竹片,叫作“竹简”。把字用漆写在竹简上,再用韦(一种柔软的条状皮绳)把一片片竹简像串帘子似的编起来。孔子因为反复研读,竟然多次磨断编书用的皮绳,这就是成语“韦编三绝”的来历。它充分说明《易经》在孔子之前早已成书传世,否则,孔子也就无《易》可读了。很明显,当时用竹片制做的简书,已经具备了正规图书的某些特征,它已经是以传播知识、阐述思想为目的,经过编制和创作,用文字来书写(或刻)在一定形式材料上的著作物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正规图书应该始创于周秦时期的竹木简策,其后又历经帛书和纸本书等相承和交错的阶段,他们共同承担了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薪火相传的历史责任。
    随着书写内容的不断丰富,文字的不断加长,靠甲骨、青铜器或石片作材料明显不适应了,于是出现了竹木简书。并以此为标志,中国古代的正规图书开始产生了。中国正规图书的最早载体是竹和木,以竹为载体的称简册,以木为载体的称版牍。在纸张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就是在今天一些关于图书的名词术语,以及书写格式和制作方式,也都是承袭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礼记·中庸》中有“文武之政,布在方册”这样的话,孔颖达解释“方策”是“方牍简册”;朱熹的解释是:“方,板也;策,简也。”可见,一块木板称“版”,写了字的版称“牍”,一尺见方的牍称“方”,一支竹片称“简”,许多简连在一起才称“策”。如果《中庸》所记可信的话,说明简策、版牍在周朝初年至少已被官方所使用。
    按照西汉人的说法,竹简在使用前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先把竹材按尺寸锯成圆筒,再把它破开成竹片 ,这就叫作简,也叫作牒 。然 后在将一支支简火烤脱水,烘干后以防蠹朽,这道工序叫作杀青或汗青。然 后才可以成为书写文字的载体材料。后来 ,“杀青”一词泛指写完著作 ,“汗青”一词又引伸为“史册”。文天祥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中的“汗青”就是指“史册”。
把木材锯成段,劈成片,削平面,叫作“版”或称作“椠”。版有不同的规格,凡三尺长的称“椠”,两尺长的称“檄”,一尺长的称“牍”。据说汉代比较常用的是木简。国家用“版”来画疆域,所以后世称领土为“版图”;私人用“牍”来写信,所以过去把信札成为“尺牍”。
如今,“简牍”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竹、木简也常常相提并论,但在实际上,竹简用作书籍的书写材料要早于木牍,木牍不过是竹简的替代物而已。一支竹、木简只能写一行字,要想写一部书,需要使用许多只简,而这些简必须编连起来,用以编连的绳子叫作“编”,这编成的整体叫“册”,也可以写作“策”。所以我们把一本书也叫作一册书。在纸和纸书发明之前,简书是古代书籍的主要形式,也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传播文化的主要工具,在甲骨文中已有“册”和“典”等字就是明证。当然,简书也存在自身的不足:笨重不便携带,编连容易脱落,特别是简书多了以后,也不便于收藏,对于日益发展的古代文化来说,简书就难以担负其使命了。于是,在竹术简书盛行的同时,丝织品中的缣帛也用来制作书籍,又出现了帛书。

119934677.jpg (120.2 KB, 下载次数: 9)

11993467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8 03:59 , Processed in 0.089005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