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皇城龙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往事如烟

[复制链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41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6:41:02 | 只看该作者
最关心我们的上海知青大姐----张懋贞
    上海知青张懋贞长我们北京知青几岁且又是副连长,所以在我们眼里她就是一位大姐式的领导。我们到连队那天的晚上第一见到的,也是迎接我们的第一位知青和副连长就是她,可能是这个原因吧,对她的印象尤为深刻和特别。
    张懋贞那身打着整齐补丁已经洗的发白的黄军装永远都是那么洁净,梳着的两个小辫显得人很精神干练,一口夹杂着浓浓的上海口音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加之也是知青的身份让我们倍感亲切,朴实无华、和蔼可亲、真诚可信就是张懋贞身上感染给我们的综合印象。
    那时,我们北京知青虽然年龄是最小的,但是男女生从不说话的封建思想非常严重,我的印象中,我在兵团的近两年中好像没有和同城女生说过话,尽管我心里非常在乎或者说喜欢她们,但是封建的底线让我从未跨越过,至今想起来都还会有丝丝后悔和遗憾,毕竟我们北京女孩在连队中的漂亮绝对数一数二的,尤其我们同一个宿舍大院的女生无论长相还是气质都应该是我最喜欢的类型,可是,那个时代人性就是如此的虚伪和胆怯。话题扯远了,或许就是这个缘由吧,大大方方能和大我们几岁的上海女知青交流就感觉到自如轻松无所顾忌,更何况张懋贞还是连队的领导,有啥心里话和委屈完全可以直言不讳的向她倾诉。
    记得在北京“赴兵团的动员大会”上,一个军人代表信誓旦旦的说,到了兵团会发给全套棉军装还有棉靴和棉帽子,当时在北京我有一顶非常时髦价值20.5元的皮帽子,听说到了兵团就会有电影里曾经看到过的狐狸皮棉帽时我就毫不吝惜的把皮帽子留给了弟弟,可是那个发棉帽子的谎言一直骗到我第一次北大荒冬天的到来。还是白力给了我一顶破单帽将就了半个多月。
    有一天气温骤降,大雪纷飞狂风大作,我坐在马车上双手捂着耳朵抱着斧头正准备进山去伐木,恰巧碰上张懋贞,她看到我穿的如此单薄,就关心的问我怎么不戴棉帽子?我照实回答“没有啊。”“那就先戴我的”她边说边立即摘下自己的棉帽子硬塞给我,还未等我推让回去她已经转身跑了,她那稍有外八字姿态的跑步身影渐渐被风雪遮住的印象我至今都难忘。我清楚记得当时女生的棉帽子都是大号的,因为要把辫子包进去,所以我戴着她的帽子几乎在脑袋上晃荡,虽然有点滑稽但是确实感觉到了温暖,心里也暖暖的一股感激之情油然而生....第二天连指导员于瑞书找到我说:“听张连长说你没有棉帽子?今天批你一天假去20号(离我们连队最近的一个农村供销社)买帽子”。“我不认识地儿啊?”“那就找一个人领你去。”我最后选了白力和我去买帽子,白力也很高兴,既可以不干活还可以去逛一下农村供销社买点东西.....
    还是那个冬季,我每天上山伐木的棉鞋都会被积雪完全浸湿了,晚上回到宿舍烤干了这双唯一的棉鞋第二天再穿上,鞋里没有毡子垫只有一副从北京带来的薄鞋垫。不知怎么就让张懋贞知道了,有一天她特意问我怎么不买一副毡子垫啊?我说等下月开工资后再说吧,她接着就从书包里拿出一副毡子鞋垫让我试试,我实在不好意思当着她的面脱鞋,因为我们男孩的鞋臭不可闻,我好像既没有谢谢也没有推辞就接过来了,感觉只要是张懋贞送的东西就心安理得的接受不会有丝毫虚伪的推辞。回到宿舍一试才发觉鞋垫小了一号,记得还是周景阳帮我把毡子垫给浸湿后用木板使劲的敲打生生给拉长了一号,每每穿上带有毡子鞋垫的棉鞋就有一股热乎乎的感觉,甚是温暖...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48
22#
发表于 2015-9-20 16:43:11 | 只看该作者
皇城龙狼 发表于 2015-9-19 17:02
钐刀

    左右开弓使用钐刀最棒的知青----小分队队长刘文治    记得在连队打水甸子草都是用钐刀(如上图 ...
你真细心,保留的这些东西,太珍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41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6:47:43 | 只看该作者
最会算卦的二劳改----杨凤遂

    据“下雨不愁”的忆文记载着这样一段:“连队有四个从兴凯湖转来的刑满就业人员,在那个极“左”的年代,他们的身份和经历我们很快就知道了。陈XX,军统特务,和老婆儿子一起转来,一家人都很老实;马XX是起义人员,刘文辉的警备司令,和老婆一起来到连队,老婆是广西人,一天到晚唧唧喳喳得说,我们叫她“老妖婆”,刚解放,她把公安局的牌子挂到棺材铺,把棺材铺的牌子挂到公安局,罪名是“无理取闹”。另外俩个人,四十多岁还是单身,北大荒称之为“老跑腿子”。一个叫杨XX,广东人,据他自己讲,解放初因盗窃倒卖铁路制服大衣被判刑;贾XX,北京老乡,解放前是混迹在天桥前门一带的“地痞流氓”。”


    我今天要讲的就是来自广东的二劳改犯杨凤遂。我在三排的那段时间里,不知怎的杨凤遂对我非常关照,夏天每次我们下地里铲地还是收割黄豆、谷子他都会挑着水不辞辛苦地专门为我多送几趟水,而且特别爱给我讲许多他以前的故事,我也是爱听故事的人,所以每每他开口畅叙尤其是讲到他年轻时的靓帅和多么能干的时候,就会眉飞色舞的得意忘形,他似乎总会自我陶醉的沉浸在以前的辉煌之中,我作为一个专注的倾听者,对他来说可谓是相交恨晚的感觉。

    一天,我铲地第一个铲到了几公里长的地垄地头准备休息,只见杨凤遂挑着水桶已经在地头树荫下等着我呢,他递给我一缸子水后随即从兜里掏出了一幅旧的发油的扑克牌,说:“我给你算一卦?”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看到他那双狡黠的目光闪现着祈求,好似在不允许他这种身份的人乱说乱动的这片土地上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让他肆无忌惮说教的对象一样,我当然同意了,不是出于同情而是出于好奇。


    54张牌在他的手里俨然就是一个人的一生,张张代表着的含义几乎涵盖了人生阶段的所有事件,每张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是严谨的不容信口胡言,至于排序的结果就会从他的嘴中念念有词的复述出一生的所有.....10代表着的金钱会让你心境惶恐,8代表着的婚姻会让你想入非非,7代表着的大灾大难会让你心惊肉跳,6代表着的顺心顺意会让你求见若渴,12代表着的异性挚友会让你鞭长莫及.....昏天晕地的被他“忽悠”了一番,几乎被他手中的卦牌搞的我五迷三道,直到有人铲地到了地头来找水喝,我俩才作罢。


    傍晚,我们又悄悄的聚在山林边缘的一块空地上,这次是我主动向他求教用扑克牌算卦的手法、影射、规则、方法、秘笈、诉牌、结论等等一系列“技术”,一定是我虚心求教的虔诚态度感化了他,几乎合盘托出了他的所有盖世秘笈教授给我。其中给我算的最准确的一点就是:“你不出两年就会离开东北”。果不其然,应印了卦中的定意,我很快就曲线救国似地离开了北大荒。

    后来我用这种法式给周围的许多人算卦都得了鬼使神差般的印证,说不清楚也弄不明白,总之就是闲来无事逗人一乐。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41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6:49:17 | 只看该作者
最令人羡慕的女马倌----杨宗霞

   提起连队唯一的女马倌杨宗霞那绝对是我们北京知青的骄傲。在她当上马倌之前连队里从来就没有让女性去放牧马群的,到底是连长的哪根筋出了问题,让女知青去放马而且是让年龄最小长相漂亮的北京女知青去干这种活,至今我都不得而知。

   爱笑的杨宗霞总是将白白的牙齿首先从略大的嘴型露出来展示给大家一种轻柔的亲和力,有着白净的皮肤身着一身藏蓝色双面咔叽中山服时就更加显得肤色的白秀并透着一种莫名的诱惑,和着修长匀称的身材蹬着一双高筒亮漆雨靴无论从任何角度审视都会让男孩动心,她每每在众知青面前威武的骑坐在高头大马上昂首挺胸的行进时,那种潇洒挥鞭轻捻缰绳的举动挥洒出的优雅加粗犷的美以一种少女的天然气质融合衬映在蓝天白云之下,甭提多美了!完全可以和当下时髦的城市骑警媲美,甚至那种无修饰的自然美远远胜过骑警装束扮相的修饰美。令人羡慕至极!

   放牧其实是很辛苦的一件差事,起早贪黑几乎两头不见太阳,而且有草的放牧场都离连队很远,一旦出行就是整整的一天,一个女马倌单独放马绝对是不可以的,因此连队特意还安排上海男知青朱来德和她同伴。记得我们男知青私下里总是悄悄地议论这个女马倌,同时也暗暗的嫉妒朱来德摊上了这么一个美差。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我们三排割豆子收工回来,在路上一道夕阳西下的晚霞映红了大地,此时恰巧看到远远的一对放牧人驱赶着马群,背负着夕阳光影如一副美丽绝伦的剪影版...扬鞭催马的矫健身形散发着青春激昂的气息扑面而来....女性俏丽男性威武真是天生一对啊!

   后来,杨宗霞嫁给了朱来德,放牧的浪漫促成了一对伉俪,情理之中的故事却每每想起就透着一股酸酸的醋意,其实青春年少的那年代,谁还没有做过梦啊!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41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6:51:33 | 只看该作者
技艺最高的知青木匠----张振勤

   哈尔滨知青张振勤是个中等个儿匀称身材且不善言谈的木工,当时在连队木工比起在农业排下大地出大力的知青那可是绝对的令人羡慕的工种,而且还能学到一门技艺。

   据说连队里木匠活做的最好的知青就属张振勤了,其实我最钦佩他的木工技艺的就是看到他站在一根直径20公分左右的圆木上用一把长把的平铲斧子抡起来擦着鞋底把圆形的木头从头到尾劈成一个平面,这个活儿可是个精细的力气活儿,没劲没准头都也不会干好,假如一不小心还会铲到自己的脚面上。每次他做这个动作时我都会驻足一边替他提心吊胆一边羡慕钦佩的观看,俨然是看一场惊险的杂技。有一次我心血来潮也想尝试一下这个既危险又令人羡慕的具有高超技艺的工作,就非常虚心的向他请教拜师,张振勤很痛快的答应了,但是又很细心的告诫我动作的要领,尤其是怎样准确无误的起落铲斧,还亲自垂范每一个的分解动作,最后还在我的鞋子的顶尖和鞋面处捆上了2片木板以防护万一失手不致于伤害到我的脚。

   我小心翼翼的站稳在极易滚动的圆木上面,慢慢举起铲斧小心的落下,适应着动作的幅度和用劲的力度,一下、二下、三下......每斧都能准确的铲斧到离鞋底不到一公分的位置上,在加大力度的基础上掌握着平衡,二个多小时的时间我逐渐熟练的掌握了其中的要领和技巧,在他的夸赞和鼓励下我将一根近10米的圆木完全铲平下来了。他拍拍我的肩膀示意肯定,我却亲身感受到他的手劲真的很大、有力的一拍让我领教了木工的力气一点都不我们干农活的逊色。

   我们的关系至此逐渐融洽了起来,成为了并非甚密的朋友,在我离开连队的时候,张振勤帮我把孙鸿翔送给我的一只小木箱子油漆得漂漂亮亮,还特意安装上一把锁扣,我把当年生活的很多珍贵资料存放在这个小木箱里,跟随我辗转多地40年才不至于丢失,网友们看到的许多老证件都是因有这个小箱子而保留至今的。每每想到这里我脑海中就会不自主的浮现出张振勤熟练挥舞铲斧的身影.......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41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6:52:42 | 只看该作者
最会笑的上海男知青----王保根

   王保根是上海知青,矮矮的个儿头还总是要驮着个背就越发显得不高了,他的眼睛本来就不大可是当你和他讲话时他就会使劲的努力睁开那双眼睛认真的瞅着你,让你感觉的既可笑又可爱,一瞥小胡子好似装作老练的样子给人一种滑稽的样子,一口上海味的普通话总是让人听得摸不着头脑,语言组织的常常是语无伦次毫无章法,偶尔被他拽住谈天说地的时候你就会感觉既无故事又无逻辑,我总是把比较尖刻的嘲讽送给他:“能不能不这么埋汰的生活啊?”“会不会说中国话啊?”“想不想让人家安静一会儿啊?”“还能独立思考吗?”。

   就是这样一位让我看见就心烦的战友,一次“大笑”改变了我对他的成见。

   记得与四连样板戏汇演,我们连演出《智取威虎山》最后一场的片段,方长林饰演杨子荣,我饰演座山雕,其中有一段杨子荣胜利后的大笑,需要笑的大声豪放还要笑的时间长一些,方长林练习了很久都不得要领,此时站在一边看热闹的王保根却被方长林笨拙的大笑给逗乐了,他反而大笑起来似乎上气不接下气的却完全链接起来足足笑了20秒....“就是他了。”我一拍方长林大喊了一声。我建议:“让王保根躲在方长林身后代替饰演的杨子荣来一场经久不息的夸张大笑作为全剧的压轴好戏!”主意一出就得到了在场排练的知青一致赞同。那晚的演出最大的亮点就是这场出人意料的“大笑”,时间过去很久了,演出惟一让人记住的情节只剩下王保根的大笑了。

   至此我和王保根成为了可以交流的朋友。后来连队学校要我去当老师,我因为正在偷偷的办理着返城手续,无心扎根,王保根听说后极力让我举荐他去(对他来讲,当老师可以不下地干农活,是个美差事也是他惟一的奢望)所以我就推荐了他顶替我的名额去当了老师。后来我离开了连队,每每想起这件推荐事就隐隐觉得有些对不起那些当地上学的孩子们,就王保根那一口沪腔的普通话还不把学生们给耽误了啊?!

   过去多少年了,想起王保根的笑我就忍不住的一种想把世间的笑好好总结一下的冲动.....

   世间的笑有多种多样:有微笑、憨笑、傻笑、阴笑、大笑、含笑、坏笑、冷笑、摹笑、爆笑、苦笑、哭笑、骂笑、轻笑、巧笑、娇笑、荤笑、浪笑、淫笑、暗笑、调笑、吝笑、狂笑......等等足足可以罗列出个百笑集,其实我最最喜欢的就是回眸一笑!那含义只有被笑的人才会领略。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41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6:57:46 | 只看该作者
教我农田铲地最好的女青年----李树华
   连队当地职工女青年李树华当时和我都是农业排三排的,那时的她胖胖的圆脸蛋总是两腮红红的,好似高原红,不高的个头却显得很壮实,两个小辫梳成了北京女知青那样的刷子,一身虽然打着补丁却总是干干净净的蓝色中山装配上黄绿色的仿军裤,特别像我们北京女知青,说不上漂亮的她却有着一种特别的气质很惹人爱,和她说话时她总是微皱眉头似地专注的倾听,爱眯缝的眼神好像要把别人说的所有话全当作“圣旨”似的,也许是她这身打扮、气质和一种与城市知青的亲密关系,一种特别的亲和力让知青都特别喜欢她,如果谁对她有所不敬,一定会招来男知青仗义不平的愤怒。

   我们是农业排,在农田里干活大家都是争先恐后的,可是无论夏天铲地还是秋天割豆子(为收割机开趟子)或是割谷子、掰棒子,李树华永远都是干活最快的,小伙子都很少有能够追上她的。

   记得一个夏天我初次干铲地的活,1.5米多长的铲锄拿在手里不知怎样操作,给大豆铲草须一垅的两边都要铲除干净还要把豆苗之间的小草连根间出,起初我是骑跨着豆垅拖着一条腿铲草,一条垅地最长的有3里多远,还没铲完一条垅离地头还有半里多两腿的大胯就酸疼的要命,此时,只见李树华迎面铲着我这一垅来接我了,我心里着实感动,当我们的铲锄会合后我微微向她点了点头算是谢意(当时好像知青之间都没有客套的“谢谢”词汇),她却大方的教授我:“你这样铲地回到家连炕都上不去的,不能拖着腿铲地啊!应该这样干.....\"她几乎是手把手的教我如何铲地才能又快又省力。

   终于我在她的示范和教授下学会了最省力的铲地方法,即站在豆垅的一侧,先迈出左腿将铲锄尽量伸直搭在豆垅的内侧拉回铲锄近一米多,然后再将铲锄搭在豆垅的外侧拉回铲锄近半米多,之后再迈出右腿跨前一步同时将铲锄转角90度,用锄尖点缀似的将豆苗间的杂草除出,再将铲锄尽量伸直搭在豆垅的外侧拉回铲锄近一米多......如此往复使双腿处于跨大步交替行进一样,两只胳膊伸展着好似甩臂,这样既省力又高效率快速度。

   在李树华的指导下,很快我就成了铲地最快铲草最干净的能手了。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41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7:05:09 | 只看该作者
最棒的女中音歌手----方致均

   上海女知青方致均是我们三排的,记得一次排练节目她随便唱了一首歌,(歌名不记得了)那浑厚的中音带有一些稚气的儿童感着实把大家镇住了。

   她的模样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矮矮的个子却总是爱把裤腿挽起来,白色的假翻领洗的干干净净显得无论配穿什么颜色的上衣都会很是齐整、干练,黑瘦的脸庞略显稚嫩的形态让人感觉到的就是一朵活脱脱的黑牡丹。

   她不显张扬的特质加上音色的特别,给人印象也就深刻,她张嘴唱歌时如果闭上眼睛专注倾听,俨然就是天籁之音动听极了。

   每次排练节目我都会在一旁悄悄的注视着她,喜欢她的嗓音发出的歌声,同时也就喜欢看她唱歌时的状态,她投入时总是微微闭上眼睛陶醉其中,偶尔的眼神几乎可以述说衷情般的柔美,那中声的低粹、浑厚、深沉、压抑的音域简直可以让我为之发狂....

   记得那次演出我和方长林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让她把脸蛋涂黑装扮成一个非洲孩子,然后选唱的是非洲歌曲《我是一个黑孩子》,“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祖国黑非洲,黑非洲,黑非洲,黑夜沉沉不到头,西方来的老爷们,骑在我们的脖上头,这帮去了那帮来,强盗瓜分了黑非洲,诶~,强盗瓜分了黑非洲;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祖国在黑非洲,黑非洲,黑非洲,黑夜沉沉不到头,咽了几百年眼泪,戴了几百年枷锁,见不到太阳望不到天,奴隶的痛苦怎能受,诶~,奴隶的痛苦怎能受,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祖国在黑非洲,黑非洲,黑非洲,伸出我们的铁拳头殖民主义快滚开,帝国主义快滚开,我们要和平独立自由,黑非洲,黑非洲,伸出我们的铁拳头殖民主义快滚开,帝国主义快滚开,我们要和平独立自由。”听歌的知青们也随着方致均的中音域低吟着附唱着...最后的效果自然是博得了满堂彩。

   我印象中的她总是和著名歌手关牧村相比,直到现在只要听到女中音的歌声我就会想起我的战友方致均。多少年后,我依然清晰记得方致均当时的纯真模样,或许爱声音就会记住一个人吧?说不清楚!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41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7:07:10 | 只看该作者
最可爱的班长----郑於守

    上海知青郑於守是三排我的班长,也是我的入团介绍人。郑於守魁梧的身材高高的个头儿一双浓眉大眼,无论外形豪爽的气质还是大嗓门说话所表现出来如北方人性格一样加之说一不二的刚愎自用的做派都完全颠覆了上海小男人的概念,但是细心周到的工作方式和体贴入微的人文关怀倒是又回归了上海人的特质,恰恰是这种双重性格才赢得了南北方知青的共同赞许和尊敬,他在三排的威信绝对是响当当的。

   郑於守总是笑眯眯的样子至今我都难以忘怀。他爱笑的习惯使我们相处特别融洽,连分配任务这样的严肃事情他也是笑呵呵的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来说,每次组织大家集体学习读报纸和毛选,他还是笑呵呵的分配大家逐一参加朗读,一次轮到我读报纸社论时,我看到大家已经机械似的无精打采,就偷了个懒跳过几个段落往下读,却被他听出来了,当即就笑眯眯的批评我:“看错行了吧?这是社论,每段都很重要哦?重念。”语气不重口气可不轻但是笑容很真切,他巧妙地用轻描淡写的方式替我的敷衍了事遮掩过去了,我悬着的一颗心也就放下来了,要知道那个年代我的这个做法很容易就会被政治化上纲上线的。

   一次铲地,他和连排长们抽查各排铲过的豆垅地,清点遗漏的杂草数量,然后全连集合在地头上连长宣布成绩时,当念到:“三排锄草获得第一”时他那沾沾自喜的笑脸显得格外自豪,他特意跑到我跟前得意的说:“你猜猜今天抽到谁了?第一个就抽查到了你,一个锄头长的豆垅地上竟然没有漏掉一根杂草,其他各排最少的杂草也得10根以上,你弄了个零蛋啊!”他重重的给了我一拳算是奖励,可是我却被他的这一拳打了个趔趄。他当时的可爱相哪还像个班长啊?就是一个孩子!


   我刚到连队一年多,打架斗殴、杀狗偷棒子的坏事干过不少,但是干活从来不偷懒的我却被连指导员和班排干部们看好,记得有一天于瑞书指导员找我谈话:“小齐啊!你应该写一份入团申请书,应该积极要求进步啊!”从那以后就是张懋贞副连长在农田地里也和我提起这事,起初我并没有特别上心,自认为我并不是一个好战士,离团员的标准差的还很远,连干部的话也就是鼓励我好好干而已,也就没有主动地写入团申请书。

   记得在连队渡过的第二个国庆节那天,班长收工后找我谈谈心,我也没有多想就随着郑於守走到了操场前的草地上,我们谈了很多很多,什么理想啊、劳动啊、团结啊等等好像漫无边际却又十分投机,直到晚饭的时间到了,他才进入正题:“你写份入团申请书吧!我当你的介绍人。”他用微笑和一只有力的大手在我肩膀上摁了一摁。我这才感觉到组织上温暖的关怀真是已经做到家了,面对我的班长,面对人品人缘都为上等的郑於守,我还能说不吗?第二天我就递交给班长一份入团申请书,于是郑於守作为了我入团的第一介绍人,张振勤作为第二介绍人,12月26日毛主席的生日这一天我光荣的成为了知青第一批加入共青团的幸运儿,然而令我至今都愧疚的是,我在入团后的第二年就成为了最早逃离兵团的共青团团员知青,一种辜负了所有期望我能够在政治上成才的人们的良苦用心的歉疚感一直没能释然。

   多少年过去了,我几乎没有再和郑於守见过面,但是我心里一直都非常敬重这位可爱好班长。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44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41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7:09:28 | 只看该作者
最能“睄”的老职工----于有川

   东北当地人冬天闲在家里十分无聊,只有聊天打发时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叫做“睄”的俗文化,说白了就是天南海北胡吹海谤对着唠嗑、啦呱,有时还要夹杂着庸俗低级的小笑话或者歇后语,一般还得是一群人你一句我一句相互比试着看谁的“话料”多“包袱”响。当地人也有叫“白活”的,其实俗称叫做“睄”,也就是北京人说的“侃大山”。

   我们连老职工于有川就是一位最能睄且睄出花的能人,当年30出头的他,长得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白白净净的脸配上不长胡子的长下巴和一张兜齿嘴活脱脱就是一个小老太太,常年不离手的就是纸卷烟,裁好的纸片抓一撮生烟丝洒在纸片中,用双手旋转着一扭就是一支锥筒形状的纸烟卷,然后撕掉锥筒尖部多余的纸,叼在嘴角贴在烟筒上猛地吸一口就点着了,一连串习惯性的动作几乎不会耽误他那张睄着的嘴。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条挽着肥腰带的棉裤,里面永远都是空膛着,扭皱的裤裆总是要抿一下再站起来,否则随时都可能褪下来,有时边睄边把手伸进裤裆摸出一只虱子扔进嘴里嚼吧嚼吧咽了,声称:“你喝我血我就吃你肉”,恶心的我们真能笑吐了。别看他的样子很怪,但是脑袋里啥玩意都有,和我混熟了也就敢胡言乱语抡一下下流打诨的“睄”。

   记得他睄的经典词句有:“茄子进蒸锅,软布拉吉;老猫上房睡,一辈传一辈;毛驴撩蹶子,发驴脾气;盲人补炕席,给我瞎编;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小媳妇的裤裆,老湿(师)。”还有一整套的睄:“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人生在世何可期,胡不及时易兴乐”。更有打诨的歌谣:“提起那宋老三,两口子卖大烟,一辈子无儿女,得了一个大便宜呀,挣的了个大闺女取名叫大莲;提起那宋大莲,真是个好人才,不抹胭脂粉脸上就是自来白......就连那几十年的老和尚看了也发呆....."。最让人不堪入耳的就是:“小母牛掉进酒缸里,(最)醉牛逼;”,多少年后听到北京工体足球赛场上传出来的臭名昭著的京骂,才幡然醒悟原来真正的出处是东北“睄”传播来的啊!

   在那个单调、单一的年代里,于有川给了我们业余生活添加了些许调料,尽管有些负面但是博得一笑也会放松我们郁悒情绪。

齐京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3 12:24 , Processed in 0.190010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